【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学诊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2003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254例,其中15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就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方案治疗好转出院,无中转手术病例,治疗时间为7-27d,平均(13.1±1.7)d,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4-24d,平均(9.1±0.7)d;2例出院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依据基层医院现有条件,对早期炎性肠梗阻行及时明确的诊断,并采取全面整体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基层医院;诊断;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73-0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为临床一种特殊肠梗阻类型,通常在开展腹部手术后1-3周发生,为手术创伤或炎症等诱发肠壁水肿及渗出,进而形成动力性与机械性共存的粘连性肠梗阻[1]。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救治,易出现腹腔严重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故依据基层医院现有条件,对本病及时明确诊断,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收集2003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254例,其中15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就诊治资料回顾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的行腹部手术的对象共254例,手术类型主要包括肠吻合术、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肠破裂修补术、结肠肿瘤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6-74岁,平均(46.7±2.4)岁。腹部手术为首次11例,≥1次4例。肠梗阻出现时间术后3-14d为14例,14d后1例。临床表现:均有程度不等的腹胀、腹痛,以腹胀为主;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3例,少量排便、排气2例;呕吐7例。腹部呈对称性隆起,轻度压痛,肠鸣音消失3例,减弱12例。腹部X片可见肠管均匀扩张。
1.2 诊断 患者术后多有肠道功能恢复,但又有肠梗阻出现现象;近期手术史明确,梗阻多在术后14d内发生;腹胀为主要临床症状,腹痛相对较轻,可伴有呕吐、恶心,腹部多有压痛;肠鸣音消失或减弱;排除肠套叠、肠扭转等机械性肠梗阻及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等麻痹性肠梗阻[2]。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方案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行严密观察,就病情状况向患者及家属清楚交待,以提高配合依从性。常规禁食,行有效的胃肠持续减压,以减轻十二指肠及胃积气积液,对引流量行详细记录[3]。胃肠外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给予白蛋白、血浆应用。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抗感染。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1次/8h,维生素B1100mg肌注,1次/d,3d后剂量渐减少,共用7-10d。胃酸抑制剂应用,如给予畔托拉唑或奥美拉唑应用[4]。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及时中转手术治疗。
2 结 果
本组15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方案治疗好转出院,无中转手术病例,治疗时间为7-27d,平均(13.1±1.7)d,4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4-24d,平均(9.1±0.7)d;2例出院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治愈。
3 讨 论
研究显示,临床腹部术后早期并发症常见类型中,早期炎性肠梗阻占有一定的病发比例,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其概念由黎介寿首先提出,是指腹部手术实施后早期,肠管及腹膜受炎症或手术创伤的刺激,引起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出现系列免疫反应,诱导白三稀、细胞坏死因子等形成,造成腹膜与肠管间及肠管间粘连,为一种特殊的粘连性肠梗阻类型[5]。严重影响到患者疾病的康复,及时有效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包括[6]:①本病在创伤程度及腹腔炎症程度较重、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且有较广的操作范围等病例中更为多见;②多在术后2周左右发生,肠功能有,一度进食后症状渐加重表现,与性别、年龄无关;③有典型肠梗阻症状及体征,但肠绞窄发生率较低;④腹痛相对较轻,以腹胀为主;⑤虽有机械因素存在,但多为腹腔内炎症引起的广泛粘连;⑥肠鸣音消失或减弱,触诊无明显包块,无气过水声或无金属音;⑦白细胞在15×109/L以下,体温通常小于38°C。⑧对病情行动态观察可排除吻合口狭窄、肠麻痹、肠扭转等造成的梗阻。⑨采取保守治疗多疗效显著。⑩腹部CT扫描见肠腔扩张、肠壁水肿增厚,依据X线摄片显示有肠积液征象,即可明确诊断。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通常病程较长,需先行非手术治疗,因本病多为纤维性粘连引起,绞窄较少见,故非手术可起到较佳的效果[7]。术后早期肠梗阻因高度肠管水肿,并发生致密性粘连,手术方式较难解除,若强行加以分离有引发多处小肠断裂的风险,造成感染和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故除合并肿瘤复发、出血、绞窄等情况外,通常应用非手术方案治疗。依据本次研究,并结合文献显示,非手术治疗方案包括:①胃肠持续有效减压:胃肠减压管采用多侧孔型号,将分泌的胃液及吞下的气体完全吸出,使腹压及肠内压降低,肠壁水肿得以改善,对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减少细菌生长繁殖及毒素吸收,为局部及全身情况好转创造条件。②胃肠外营养支持:至患者可进食为止,以提高机体抵抗力,获得充分的营养。③药物应用:激素可使组织水肿程度减轻,抗生素选择第三代广谱头孢菌素,以治疗细菌移位引发的感染,并避免不良反应。奥美拉唑等药物的应用可预防应激性溃疡,缩短疾病康复进程。④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耐心等待,若病情未见加重,不伴发绞窄现象,可行1-2周持续非手术治疗,以降低反复手术操作造成的病情加重。但需加强病情观察,避免病情加重出现肠坏死,在患者胃肠排出物为血性,较难排除肠绞窄;有腹膜炎征象,腹胀腹痛加重;经综合治疗,仍有休克征象出现;穿刺证实为血性腹水,且腹水量增加时,需及时中转手术治疗[8]。本次研究中,15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方案治疗好转出院,无中转手术病例,治疗时间为7-27d,平均(13.1±1.7)d,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4-24d,平均(9.1±0.7)d;2例出院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治愈。
针对早期炎性肠梗阻造成的危害,临床需积极预防,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如术前准备时医师需彻底洗手;术中细心、轻柔操作,将肠管暴露面积和时间尽量减少,降低对腹腔的刺激;选择锐性剥离的方式分离粘连,避免肠浆膜及肠管损伤;对创面行严格彻底止血,避免形成凝血块造成肠粘连;手术结束后对腹腔彻底清洗,将炎性介质、坏死组织、细胞因子、异物清除,避免异物进入腹腔;对高危患者,进食时间需适当延长,避免因饮食结构不当或早进食诱导本病发生,并加强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基础情况,加快康复进程。
综上,依据基层医院现有条件,对早期炎性肠梗阻行及时明确的诊断,并采取全面整体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国存,郝强.1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2):41.
[2] 吴占彪.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6例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2(16):3477-3478.
[3] 马松林,李惊雷,蔡崇元,等.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0例诊治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9):20-22.
[4] 郑才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诊治分析[J].四川医学,2010(11):1664-1665.
[5] 桑建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16例的诊治[J].医药论坛杂志,2012(1):92-94.
[6] 王建国.8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7):155-156.
[7] 魏莱,荣愈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4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1):7742-7743.
[8] 朱志红.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09(6):95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