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一秘书网>心得体会 >

经济特区40周年讲话重点心得体会5篇

发布时间:2023-04-29 16:20:04

篇一:经济特区40周年讲话重点心得体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感悟【5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1经济特区给了我新力量

  “深圳培养了我敢闯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态度,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见到戚卓,是在深圳电视台“都市调查”栏目录制时。专业的分析、缜密的逻辑、从容的谈吐,让人很难将她与20年前的打工妹联系在一起。

  “深圳培养了我敢闯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态度,通过奋斗改变命运。”坐在记者对面的戚卓,眼神里透出从容与自信。

  戚卓与深圳结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父亲在深圳打工,常说起深圳发展速度、温暖的大海、世界之窗……从那时起,这些点点滴滴就刻在戚卓的心里,到经济特区去,成为戚卓心中的向往。

  2000年,这个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的女孩一路南下,来到了心仪已久的经济特区。刚到深圳的她,在北郊公明镇的创维电子城找到了工作,“印象中厂区很大,一进来就看到很多身着蓝装的工友,都很年轻、有活力,来自全国各地,为了各自的梦想打拼。”戚卓说。

  就这样,戚卓在创维集团电视机厂有了第一份工作——生产部统计员。每天,她要跟进生产计划表,在插件、机芯、整机等不同工段之间进行协调,满车间跑上跑下。

  虽然对打工生活的艰辛有心理准备,可让戚卓没想到的是,上岗第一天就忙到晚上11点。“在老家,大家晚上10点就休息了,可这里的人们却依然精神抖擞。”戚卓说,厂里会给加班到夜里的人发加餐券,可以领牛奶和面

  包。“那段时间,大家相互鼓励着。晚上碰到加班的同事,都会相视一笑,说‘一起去领券吧’。”

  “老家的日子很安逸,但我更喜欢经济特区的氛围,来深圳就为拼一拼!”戚卓说。

  “记得当时一个新项目启动,工艺图绘制工作需要有人兼职承担,我下了班连饭都没吃,就去镇上买了一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一边自学一边做。”戚卓记得,那时候经常和办公室一位来自江西的同事“比赛”,看谁晚上在办公室留得更久、学到的东西更多。

  “在深圳,企业普遍提倡内部选拔和招聘,只要你努力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机会。”戚卓说。

  由于表现出色,创维集团成立品牌部时,戚卓作为其中一员来到位于深圳南山区的集团总部工作。从郊区来到摩天大楼林立的市区,这段路,戚卓走了3年。深南大道、地王广场、华强北……这些曾令她艳羡的景观成为生活中的日常。

  繁忙工作之余,戚卓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她参加了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体验式沙龙,受到很大触动,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心生向往,开始着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相关知识。

  那时,已经34岁的戚卓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她能行吗?

  “最初我也很犹豫,觉得自己早过了学习的年龄,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里,既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也有50多岁的职场资深人士,大家的相互鼓励让我燃起信心。”戚卓说,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只要有空余时间,她都会约朋友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深圳的图书馆里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在学习充电,

  来晚了就会找不到座位,只能‘转战’咖啡馆和书吧,正是这种氛围激励你去学习。”戚卓说。

  2014年,36岁的戚卓决定,离开创维集团,挑战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看到这座城市在改变中进步,身边朋友在改变中成长,我也想改变一下。”戚卓说。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除了要取得资格证外,还得经历长期的实习锻炼。2016年,她进入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开始实习。然而,实习非但没有工资,还得“倒贴”学费。

  “前半年的实习期,各类理论学习、接受培训的费用加在一起,我一共花了近两万元。由于还没达到签约条件,后半年的实习期,我给自己加大了学习和培训强度,又花了三四万元。”戚卓说,尽管那段时间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都很大,但她还是坚定地往前冲。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戚卓通过了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考核,正式成为签约心理咨询师,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崭新一幕。“在常住人口超过1300万人、竞争激烈的深圳,有很多人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戚卓深深地热爱着这份工作。

  戚卓喜欢骑车去深圳湾公园,沿着滨海栈道骑行,凉爽的海风吹过,视野中的大厦高耸入云,近处的公园草木葱郁,让戚卓更加热爱这座城市。“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我还是想不断奔跑,因为深圳的活力、朝气给我力量,让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2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是深圳在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之上更高一级的目标。

  如何解读“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这三个关键词?赵剑英认为,竞争力、创新力与影响力三者是相互支撑的: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城市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规模的竞争,迈向全球标杆城市意味着深圳应该着眼长远,强化在城市治理、资源配置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全面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创新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重要优势的源泉。深圳在迈向全球标杆城市进程中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要补齐原始创新能力、全球化资源配置、国际高水平创新人才以及文化创新等方面的短板。影响力是世界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和重要标志。“在经济影响力上深圳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打造‘深圳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实现全方位联通世界是下一步可重点着力的方向。”

  赵剑英特别强调了“创新”对深圳的意义和分量。在他看来,改革开放40年,正是创新成就了深圳;在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的过程中,创新更是须臾不可离。

  他表示,深圳在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探索出一条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

  了重大贡献。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决定,其要义就是要继续发挥这一关键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逐渐进入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依的“无人区”,谁能率先实现创新转化,谁就会在百年大变局中更多地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是深圳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也是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根本路径。深圳要发挥创新优势,用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全面发展,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着力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3为参与深圳建设而自豪

  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基于这个背景,结合近年来我们所做的研究,在2018年1月的省政协大会上,我提交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提案。

  没想到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对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进行重大部署,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在不到三年间,国家三次点名深圳,赋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我真心感到激动和兴奋。随后,我在2019年5月和11月,先后在市民文化大讲堂、市政协委员讲堂,做了“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的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公益性讲座,在12月市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应邀就海洋文化软实力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在前不久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深圳未来发展的期盼:

  “回顾往昔,深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用40余年城市建设与特区发展的成功实践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完成从0到1的历史性飞跃。展望未来,通过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30余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圳将成功翻越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中的三个目标山峰,完成从1到N的历史性飞跃,继续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昂扬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跃升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城市,取得的成绩更是令世界瞩目。作为一名学者,为能够在参加工作不久后就参与到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并伴随特区成长而感到自豪;为能够以专家学者、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外代表人士等身份,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感到自豪;为能够以政策宣讲成员、媒体受访人员等身份向国内外宣传、推介深圳经济特区而感到自豪;更为能够以深圳市民身份,伴随深圳经济特区一道成长而感到自豪。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4深圳是我最好的创作基地

  2000年,国家歌舞团(现改为“中国东方歌舞团”)向我发出了邀请。因为我曾在北京求学,感受过北漂的艰辛,在最难的时候,我曾对自己发誓,我以后一定要有所成就,当那天来临时,我要回到北京,了却我当年的心愿。所以当我接收到了这个邀请时,思虑之下,我接受了它,回到北京。

  尽管后来我去了北京,但我对深圳感情至深。我现在还会经常回来深圳,深圳市为我建立了一个工作室,平日里我也会受单位或者一些活动方邀请,回来参加活动。

  在深圳奋斗的这十年,我触摸着这座城市的脉搏,感受它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汲取这篇创作土壤中的养分,我优秀的作品几乎都是在深圳创作出来的。比如《秋天的诉说》《桃花依旧笑春风》等。其中1995年创作的《我属于中国》一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中,与《春天的故事》一同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在科技创新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一批批商业巨擘崛起,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绩。在这种追求锐意创新的氛围中,我创作了《深商之歌》,刻画深商样貌,弘扬深商精神。最近,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我还创作了《热土》一歌。

  2020年1月15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建设,我心生灵感,创作了《粤港澳》这首歌曲,第一段回望历史立足现在,写敢为人先的特区故事和深圳精神;第二段面向未来,写携手共进和开拓创新的大湾区抱负和境界;副歌是歌曲的高潮,以“梦在远方,明天更好!创新示范,中国骄傲!”的简洁词句,通过歌唱演员的领唱和集体合唱,反复吟唱,高潮迭起,展现粤港澳的宏大气派。

  正是深圳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的新事物赋予我创作的灵感,深圳是我最好的创作基地,我将永远保持着对这片热土的感激之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在深圳继续捕捉灵感,发挥余热,相信会有更好的作品出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深圳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站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眺望2035和2050,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核心节点城市,深圳对标的是“全球”,“建成全球标杆城市”是深圳的远大目标。

  在赵剑英看来,能够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可以作为样板、典范,向世界展示所在国家的治理理念、治理智慧、治理方案的城市,才堪称“全球标杆城市”。

  他认为,作为全球标杆城市,首先在经济领域,一方面其经济实力必须能够在全国、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拥有影响力。另一方面,其发展必须以高质量为追求目标,在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等重点前沿产业掌握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拥有合理、先进的产业结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以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全球标杆城市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要在创新文化、创新要素、科研实力、技术创新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研发投入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第三,全球标杆城市需要在文化软实力上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城市要富有浓厚文化气息,要建成一批成规模、有深度的文化设施,定期举办各类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大师级文化领军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第四,全球标杆城市要有国际一流的社会环境。要能够在行政管理、文化、医疗卫生、教育、能源、交通等方面提供为全体民众共享、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让人民充分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五,全球标杆城市要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治理模式全球领先,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拥有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

篇二:经济特区40周年讲话重点心得体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有哪些?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需要我们去将它创造得更美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好环境,就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开始。赶快行动吧!一起来看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欢迎查阅!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1我和深圳有九年的“感情”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运动场地、滑板平衡车、美食、校车、校服、地铁、智能机器人……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超市和海上田园。

  超市最火的对比就是新天虹和老天虹,老天虹只有五层,而新天虹竟然有八层楼!老天虹里面没有什么游戏设施,新天虹三楼有个木马王国,四楼有个彩虹王国,八楼是个露天的天空之城;老天虹只有二楼有一点吃的,新天虹里六楼七楼里全都是吃的,一楼有面包、台盖、棉花糖……那里有个“丸来玩趣”,里面有很多丸子、咖喱、红烧,我最喜欢六楼的串串烧。天虹超市的变化真大!海上田园的变化也不少,刚进门,一畦畦彩虹似的花花草草扑面而来。我最喜欢荷花,瞧!满塘的荷花露出粉嘟嘟的脸,摆出各式各样的姿态笑迎阳光,它们有的露出来脸,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着青莲而不妖的芳华”;有的歪着头,斜望着天空;还有的躲在闺房里精心打扮呢!海上田园里还有百鸟岛、钟楼、美食一条街、大草坪……人流如织,车流如潮。形成了“白天看景色,晚上看灯海”的独特景观,从一个几年来默默无闻的深圳一隅,变得更加活色清香。海上田园的变化好大!深圳有很多的变化,从爬楼梯到坐电梯,从做饭到外卖。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2时间进入8月,意味着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即将来临,深圳及临深人士翘首以盼的“生日大礼包”,进入揭晓倒计时!春江水暖鸭先知,大亚湾作为临深首站,在深圳40周年纪念月,一系列政策利好的释放下,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本月,龙光城将为大

  家奉上及时、有效的解析,为临深置业的人士注入一剂“强心剂”。

  随着深圳40周年纪念日的“迫近”,临深的城市都绷紧了神经,紧随着深圳脚步,莞惠两城于7月28日、29日相继突发大动作:

  7月28日,东莞发文宣布将暂停滨海湾新区范围内各类建设行为。

  紧接着7月29日,惠州惠阳发布废止相关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通告,废止12个《建设用地规划控制通告》。

  接连两条重要通知,昭示着深莞惠三城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属于“深圳都市圈”的高光时刻正疾步而来。

  按惯例,深圳每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会有一些相应动作。例如深圳设特区30周年的“大礼包”,将宝安和龙岗划入经济特区范畴,使得深圳关内关外打通,极大提高了整座城市的效能和效率。(信息来源:东方早报)而深圳特区40周年+先行先试示范区元年,“大礼包”的数量只会更多。深圳“扩权”,深莞惠河汕纳入“深圳都市圈”,坪山区《1+7+N!》规划出台,重点交通轨道项目步入正轨……上半年的各项政策发布,无疑都是在为40周年的“大礼包”做铺垫。而在距40周年不足一月的时间,深圳便收到来自国家的首份大礼包。

  深圳都市圈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互联。8月4日,发改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为深圳都市圈的交通发展加速度!规划显示,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741亿元,规划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总里程约775公里,形成主轴强化、区域覆盖、枢纽衔接的城际铁路网络。

  此次的铁路建设将围绕深圳、广州两个重点城市,将主要的中心城市惠州、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纳入其中,深圳和广州两大龙头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凸显。打造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勤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其中,深惠城际前海保税区至惠城南段(含大鹏支线)、深圳机场至大亚湾城际均与大亚湾关系密切,总投资达1216亿,而且均在2022年前能启动。随着深汕高铁、广汕高铁、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的加速

  建设,与厦深高铁形成四通八达的轨道路网,融深蓝图正实现。而2条地铁线1站进深,将大幅缩短出行时间。

  “2城际”多条线路动态更新,大亚湾即将进入轨道交通时代,融深发展更快!从地理位置上,作为距离上最临深的区域,大亚湾处于“深圳东进”战略首站,优先接收深圳40周年“大礼包”的红利。四横一纵立体交通网络横跨,让整个大亚湾随时实现深惠双城生活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深圳仅一线之隔”。

  “扩权”赋能之下,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如火如荼开展,而715深圳+725东莞调控政策出台,令惠州成为深圳外溢需求涌入的潜力区,短短14天创下了成交8200多套房的记录,让大亚湾西区成为“销量+房价”的双料冠军。而大亚湾西区处于“深圳东进”战略首站,在40周年纪念月的开端,便迎来了超大利好!随着来自深圳庞大的实力消费群体在大亚湾安家,必然对生活配套有更高的需求。(信息来源于公众号深圳壹地产)龙光城距坪山仅200米,以约500万㎡生活运营大城,8.8万㎡龙光商业广场、6万㎡龙光生态湖、2.5万㎡绿氧空间、15所优质学府、3路楼巴车,满足人们生活中的一应所需,十年来早已成为约2.8万户业主的“避风港”。

  现今,龙光城产品涵盖高层、别墅、公寓、商铺等,丰富多元化,为深圳外溢人口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居品质,更美好的生活蓝图。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340年,深圳以实力优绩证明:先行示范,我们一定能。

  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

  当第一缕晨光唤醒这座城市,站在莲花山上俯瞰深圳,城市画卷徐徐展开,美丽而壮观。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来路,改革开放大潮似劲风鼓帆、巨轮破浪,一往无前。

  40年来,深圳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路大胆探索、一路改革创新、一路快速发展、高歌

  猛进,迅速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我们国家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史上的奇迹,成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精彩缩影。

  生日快乐!深圳经济特区!生日快乐!我们的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4在40年前,一个尚无人知的小渔村,在40年后竟然成为家家户晓的国际大都市。这小渔村、国际大都市说的就是深圳。

  深圳,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深圳,一个科技发达、迅猛的城市!深圳,一个充满朝气和阳光的城市!以前,能够代表深圳的建筑物只有上海宾馆,现在地王大厦戴上了这顶“皇冠”。以前,在一条条水泥路上,可以看见发臭的垃圾和乱摆摊的小贩,现在一条条行人道上,不会再看到发臭的垃圾和乱摆摊的小贩,只会看到带着微笑的清洁员、行人。以前,的楼都是矮矮的平楼,而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高楼大厦。

  爸爸曾经跟我讲过,以前深圳的人都很穷,连吃一碗粥的吃不到,我想到现在的深圳人人都有车有楼,消费能力都很强。我根本想不到深圳以前穷的样子。

  让我们记住深圳的历史,记住我们奋斗拼搏的足迹!让我们畅想深圳的未来,畅想我们光辉灿烂的未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198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40年来,一批又一批勇敢坚毅、怀揣梦想的“拓荒牛”经过坚苦卓绝的奋斗,将深圳打造成现今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过程中,深圳也为广大的清华校友提供了施展人生抱负的大舞台,成为全国四个过万校友的城市之一。为了庆祝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首清华人和深圳的一路相依相伴,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主办“深圳特

  区成立40周年纪念暨清华校友迎110周年校庆跑步活动”,传承深圳精神,传递清华文化,继往开来,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贡献更多的力量。

  2020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深圳校友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用清华人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祝福。活动采用团队接力的方式进行,共设4条校友路段,由不同院系、年级、行业的校友自发组成30余支队伍,通过团队接力的方式完成。总线路共计40km,表达对深圳特区40周年的献礼,其中3条路段分别从蛇口港、竹子林、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出发,从东、西、北向人才公园汇集;1条路段为人才公园环线接力。每条路段在设计时,尽可能安排低年级的校友在前面起跑,高年级的校友在后起跑,象征低年级的校友向高年级师兄师姐看齐和清华校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紫荆友谊。

  早上6点30分,各出发点同时起跑。600余师生在各个深圳地标处如风吹麦浪般涌动起来。大家身穿一抹清华紫,脚踏改革东风,带着最虔诚最美好的祝福,完成一个又一个接力。

  四个路段的设置各有其象征意义:

  (1)大沙河-人才公园路段。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出发,沿大沙河一路南下,途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终点到人才公园。起跑前,深圳清华校友会会长、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重要意义,表达了对学生的祝福,鼓励同学们践行清华的传统,立下未来人生大志向,做美丽的奋斗者,书写人生精彩篇章。随后,“深爱人才”、“改革开放”、“敢为人先”、“先行示范”和“振兴中华”5学生队伍依次接力,每个队伍跑步完成2公里,路线总长10公里。矫健的步伐,飒爽的英姿成为了大学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曹腾飞带领的“清华博士后分队”一早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出发,将接力棒传给陈朝晖带领的“紫荆演讲与口才协会”、郑冰野带领的“紫荆同学会团队”、贺臻带领的“力合团队”、谭召骥带领的“深圳清华研究院团队”、韩跃伟带领的“润马会清华团队”,浩浩荡荡抵达人才公园。

  (2)蛇口-人才公园路段。蛇口是深圳最早发展的区域,以顾立基为代表的清华人在80年代初来深建设,在开拓蛇口工业区、创办深圳大学、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等一系列大事件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琼带领的“人才公园分舵”小分队,从深圳最有代表性的蛇口港袁庚雕像出发,沿路将接力棒传给张彩婷带领的“深圳湾分舵”、陈兵洋带领的金融协会“金风送爽,荣通天下队”,和郑龙带领的“2018、2019、华为校友队、tai协会”一同回到人才公园,顺利完成接力任务。从一个袁庚雕像,跑向另一个袁庚雕像,悠悠40载,浓浓清华情。

  (3)竹子林-人才公园路段。这是90年代清华校友拼搏逐梦的地方,从这走出了近百名深度参与深圳建设的清华人。王强带领的“皇岗分舵”一早从竹子林立交集合,热身起跑,分别将接力棒交给邓学璟带领的“洪湖分舵”、彭国欣带领的“清芬学堂队”、刘光祥带领的“清华资管人团队”、魏俊带领的“竹子林分队”、吕明翔带领的“88级校友队”、高朝阳带领的“高山流水队”、陈俊带领的“地产班团队”、“深圳清华房协”,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红树林-深圳湾公园-人才公园,是深圳的经典跑步线路,每天都能看到清华人在这条线路上跑步打卡。

  (4)深圳市人才公园环线。这条路段是本次活动的主战场——深圳市的新地标、跑步打卡圣地深圳市人才公园。由孙春柳带领的“霹雳玫瑰队”和王俊梅带领的“深圳清华武术协会”共同作为第一棒的首发队伍,将接力棒传给唐更生带领的水利校友“上善若水队”,而后交棒给深圳清华校友会秘书团,完成接力。第二棒是由莫沛全、孙守芳带领的从东莞赶来的“莞香队”首发,交棒给丁明亮带领的逆生长的“85同学再少年队”,最后给深圳清华校友会会长武晓峰带领的“深圳清华校友会理事团”,完成接力。

  7点55分,所有路段的最后一棒均成功抵达人才公园,数百清华人顺利会师。疫情之后第一次团聚,彼此拥抱、问候、合照,热闹非凡。当天,符全带领的三支清华校友队伍齐聚北京奥森公园,与深圳校友线上同跑,并开放腾讯会议互动交流。

  武晓峰会长特别向在场校友们介绍了一批参加活动的杰出校友,有专门从西安出差途中赶来参加活动的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有为深圳早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顾立基,还有贺臻、唐更生、陈文正、莫沛全、孙守芳、施镭、丁晓东、刘爱明、韩跃伟、孔小凯、刘迅、房立新、陈俊、陈建湘、安万忠等。唐杰秘书长代表校友总会致辞,他表示,在深校友超过万人,这里有一代代清华人奋斗的身影,很高兴看到深清跑协每周例跑,展现出清华人阳光、向上和活力的状态。唐杰祝福大家越跑越健康,并邀请各位校友回母校参加110周年校庆跑。顾立基是蛇口工业区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之一,他表示很喜欢跟年轻人交流,希望年轻校友能在深圳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承和发扬“老蛇口人”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

  深圳历经风雨40年的历史性巨变完美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是国家富强的真实写照。40年深圳的成就也离不开成千上万清华人的身影,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各行各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设立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校企互动得以开展,产学研项目得以落地,从理论到实践,为深圳输送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

  清华人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无体育不清华”的理念,长跑更是清华的一大传统和特色,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通过团队长跑接力的形式来纪念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纪念暨清华校友迎110周年意义深远,下一个40年,定会有更多的年轻校友来深圳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腾飞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本次活动得到了朱力为师兄所在的海岸城投资集团、杨华山师兄的国康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容裕医疗的赵水波校友、陈俊师兄的诚则成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魏俊师兄所在的深圳建工集团的赞助和大力支持。

篇三:经济特区40周年讲话重点心得体会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悟心得体会5篇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一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和"先锋队",转眼间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短短四十年间,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创新性城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赋予的新使命,深圳又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征程?

  8月6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特别盛典在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顺利举行。本次特别盛典以“新时代、新动力、新使命”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共同回顾分析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共同探讨深圳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在致辞中表示,《经济观察报》诞生2001年,从一张报纸开始,现在已经成为有网站、微博、APP、微信、音视频全媒体传输平台,见证了中国加速全球经济

  的过程,也希望不仅仅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希望以理性建设者的声音和企业家们一起推动中国世界的商业文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前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活动中发表主题演讲《把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在演讲中,他表示,深圳发展到今天,实际上从理论上讲已经到了走出去的阶段,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目前在外汇管理的局限性导致整个外资投资比较艰难,但要看到发展的大趋势,最终企业都要走向国际市场在海外投资,要主导自己的产业链,要有更多跨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来衬托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力。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二

  40年前,党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值此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一周年之际,回首四十年来的征程,时光飞逝,风云激荡,光阴荏苒,许多场景远去而模糊,催人奋进的精神却历久弥新。

  到底是哪些精神力量,引领你千里迢迢选择深圳,从你在踏上深圳的那一刻,就有了深深的共鸣,支持着你披荆斩棘、百折不挠选择坚守?一个人,从懵懂孩童到不惑中年;一座城,从边陲小镇到现代都市。四十年的时光,在这里沉淀下催人奋进的观念,铸成这座城市的阳光气质。勇立改革潮头的深圳经济特区,忘不了“三天一层楼”的崛起速度,深圳人也忘不了在“深圳时间”里的拼搏身影和光辉岁月。

  “敢为天下先”。1980年,深圳市政府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市场化运作,与港商合作建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除了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这样的“第一次”在深圳还有很多,如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企业产权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没有深圳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勇气,就不会有如今的“深圳奇迹”。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深圳喊出的众多口号中,作为“深圳速度”的前奏,该句最为人所熟知。1981年底,这句口号被竖立在了蛇口工业区门口。1982年11月22日,该句口号出现在《深圳特区报》头版,引起了轰动,从那时起冲出深圳,走向全国。四十年来,深圳人拼搏进取,锐气如初,吸引了着众多人才纷至沓来,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深圳是一座慢不下来的城市,走在深圳街头,深圳人的匆匆步伐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最真实写照。

  “来了就是深圳人”。20XX年,为纪念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报业集团启动“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来了就是深圳人”因其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成为深圳人感触最深的一句口号。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这些年来,深圳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深圳市民福祉日益增进。在深圳,都市生活便利舒适、环境整洁美丽、“办事不求人”、有多大努力就有多大回报……每次想离开,每次却又离不开。

  宏大的社会变革往往发端于社会基层,最深邃的哲理往往是最直白的语言。时间为生命所承载,塑造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品格,也指引着后来者不断地创造“深圳奇迹”。岁月变迁,深圳敢为天下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我们要不断用新观念引领旧观念,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三

  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迎面而来的是时代的气息和追梦的脚步。举目望去,高楼大厦比肩林立,从招牌上能看到许多站在浪尖上的科技公司。

  在这个开车十分钟就能逛一圈的地方,走出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如今又吸引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把国际总部或大湾区总部落地于此。不仅是中国企业,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ARM中国公司等跨国公司也在这里扎根。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以“蚂蚁”的体格展现“大象”的能力,创造了占据南山区半壁江山的GDP,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地理空间绘就怎样的画面,系于时代追梦人的书写。从罗湖的国贸大厦,到福田的华强北,再到南山的粤海街道,深圳人挥洒着创新力、创造力,串联起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理念转型、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如今,地方领导并不多讲深圳经济的“吨位”,而喜欢述说鹏城每平方公里的产出。“深圳每平方公里GDP有13.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南山区每平方公里创造32.6亿元”“福田每平方公里GDP达57.8亿元”……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率论能耐,成为今天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从一个街道,到一座城市,深圳何以能走在前列?

  答案就在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深圳的底色,也是深圳的信念。40年来,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跟随式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深圳完成了从“科技荒漠”到“创新绿洲”的惊人一跃。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一个个科技创新巨头企业在这里成长,一位位“创客”

  在这里打破“不可能”,一次次跨界融合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创意、技术、资本等在创新生态中加速重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蓬勃生长。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答案就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深圳的基因,也是深圳跨越发展的密码。在深圳南头半岛,东侧是蛇口,西侧是前海,历史在此激荡交汇。40年来,从蛇口炮响到前海自贸区腾飞,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进入新时代,在更高水平、更广层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推动营商环境、科技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在前海诞生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2018年就有2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一项项坚定改革的背后,是深圳不断发力,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今天,奔流不息的深圳河,滚滚汇入伶仃洋,见证改革开放大潮的奔涌,更昭示着未来的深圳,只有继续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才能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这是一个新征程再出发的闪亮起点。放眼全球与未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发展始终会创造新的“中国高度”。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四

  进入8月,深圳逐渐走到聚光灯下。8月18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一周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成立40周年。

  近日国家有关部委、广东省有关部门开始陆续出台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政府层面也密集调研开会,一系列的政策“礼包”或将纷至沓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日深圳本地股频频异动,继昨日多只深圳本地股涨停后,8月4日午后盐田港继续封涨停,近60日的累计涨幅已达128.64%;其它本地股盘中也出现拉升走势。

  国家发改委: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序实施一批城际铁路项目。

  大湾区将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根据规划,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根据批复,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741亿元,资本金比例50%、计2371亿元,由广东省和项目沿线地方使用财政资金等出资,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分析人士认为,国家发改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将给深圳未来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土地空间不足成为深圳近年来越来越显“窘迫”的发展之困,深圳近年来一直在诸多领域寻求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深度协作,而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的融合衔接,是城市间协同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五

  回顾发展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就提出要“抓高新、上规模、重效益”,主动转移当时还很吃香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渐成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第一大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科技创新改革向纵深推进,通过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XX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20XX年,深圳相继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创造。2018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印发,为深圳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2019年7月,深圳再次推出《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率先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部署,科技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接轨国际,扩大科研资金的使用管理自主权。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深圳得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2019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7001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同比增长11.26%。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仍分别同比增长2.4%、2.2%。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深圳再次前瞻布局,大力建设5G行业应用试验网。截至8月14日,深圳已建成46480个5G基站。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局长石兴中介绍,5G技术将给罗湖区转型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动能。从去年开始,罗湖区全面布局5G产业发展及产品应用,支

  持辖区企业融入5G产业发展和5G技术应用之中。如今,已在智能制造、路桥管控、物流机器人、智慧交通等多个产业、工业领域广泛使用。

  5G产业是近年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的缩影。在一次次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深圳构建起“四个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悟心得体会5篇

篇四:经济特区40周年讲话重点心得体会

  

  202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第1篇:202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深圳是一座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同时,它又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国际花园城市。你无论走到深圳的哪个地方,哪个角落,完全可以用树木葱茏,花团锦簇,绿草如荫这三个词语来形容。

  深圳的美体现在山和水,如:高大的梧桐山,秀丽的笔架山,美丽的莲花山,喧嚣的大梅沙,水清沙白的小梅沙,人间仙景似的仙湖等等。其中,我最喜欢莲花山了,莲花山绿树成荫,到处鲜花盛开,它虽然坐落在城市中心,但置身其中却听不到喧哗声,听不到汽车的笛鸣,仿佛置身在一块远离尘嚣的净土。在那里,鸟语花香,空气特别新鲜,使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

  深圳的美不光只是山水的美,著名的公园也很多,这些著名的公园也很漂亮呢!如:荔枝公园,东湖公园,公园,仙湖植物园,洪湖公园等等。每个公园都有其独特的美!特别是仙湖植物园,它在深圳东北角,东倚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西临深圳水库。它是以科研、科普和旅游为一体的著名植物园与风景区。园内生态环境优美,有别具一格的园林建筑,有神秘的植物王国,令人赞不绝口。只要你去过,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除了风景之外,深圳的建筑也很美喔!国贸、地王、塞格广场、市民中心、会展中心等都是深圳著名的建筑。尤其是地王大厦,它是深圳著名

  的标志性建筑,有70多层高,雄伟地矗立在市区中心,在它脚下仰望上去,总觉得它发出一种傲视同群之势,真不愧是深圳新一代地标性建筑啊!

  当夜幕降临,深圳并不会因为晚上的到来而变得格外安静,充满活力的深圳到了晚上依然车水马龙,到处灯火璀璨,各种路旁的霓虹灯,大厦外墙时红时绿的灯饰,安静站立在大街小巷的街灯,来来往往的汽车发出的耀眼灯光,各式各样的灯箱,动与静的完美组合构成了深圳别具一格的夜景。

  同学们,这就是我的家——深圳。听我介绍了这么多的美丽之处,你们觉得深圳美吗?

  第2篇:202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在中国的南方,有一个小城市,那儿曾是一个小渔村,那儿是被画过圈的地方,那儿同时也是养育我的地方。没错,那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深圳。

  提起“深圳”这个词,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啊,改革开放20年来,深圳建设突飞猛进,她的进步带动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她是个美丽迷人的城市。

  走进市区,最为显著的那是非高楼莫属了。十几层、二十几层的高楼巍然耸立,这样的高层建筑是整个城市都兴建着的。在这里,地王大厦是最为突出的,因为它是全深圳市最高的楼,有60多层,将近180多米高。站在下面往上看,它似乎直入云霄,一眼望不到头,而当你站在楼顶俯视时,就好像自己站在天上,看着小如蚂蚁的人和深圳的全景!

  深圳不仅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而且还有美丽迷人的风景。深圳有着“国际花园城市”的美称,她就像是中国的后花园。这里到处都是绿化带,到处充满了鸟语花香。这里土壤松软湿润,使不同的花种都容易扎根、生长。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绿红相间的花草丛,一切都覆盖在骄阳之下。街头,时时刻刻都能看见枝繁叶茂的大树和那色彩斑斓的花丛、灌木,像是在看一幅风景秀丽的图画。

  深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啊!但是无论她的过去、现在、将来怎么样,她都是我的家乡,我为她骄傲,也为我能生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而感到自豪,我会永远爱着她。

  -----

  202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相关:

  第3篇:202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深圳——我的第二故乡。她,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友谊;给了我知识。深圳是一个美丽又繁华的城市,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公园,比如:高大的地王大厦、刺激的欢乐谷、休闲的四海公园、有趣的动物园。介绍了这么多地方的名字,现在我来给你们具体地介绍一下这些美景吧!我先介绍高大的地王大厦。那地王大厦有一百多层,像一个伟大的巨人,像雄伟的火箭,直插云霄;下面圆的像一个皮球,上面尖的像一把刺刀;中间一层一层的,像一个个夹心面包,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又像一个精心的银白石像矗立在深圳的市中心。晚上,地王大厦里,白的、黄的、绿的、紫的灯光在大楼里交错着,使人们看得眼花缭乱。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休闲的四海公园吧!

  四海公园里有许多荔枝树,树下可以乘凉,可以照相,还可以在树上爬着玩儿。在公园里有许多老人在跳舞,没事时站在一旁欣赏,可以给你解闷。小朋友们要是坐立不安的话,可以去捉蝌蚪,或者玩碰碰车。在这里会让你把所有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深圳的夜景更加美丽如花。海岸边,清爽的海风随着海水冲刷海岸边的礁石,随着云朵悠扬飘来,天上白云也变成了奇形怪状的样子,就像暖暖的棉花,海风就这样无声地走来,又无声地消失了。

  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红灯在招牌上闪着五光十色的招牌字,一会儿方,一会儿圆,一会儿扁。就像几个小娃娃在跳舞,就像一本书在不停地翻动。公路上,红绿灯、车灯、路灯。在路上一排一排的摆着的是路灯,一行一行的是红绿灯,一列一列的是车灯。这几种灯拼在一起,好像一条大金龙:路灯是龙身,红绿灯一行是龙头一行是龙尾,车灯是龙爪。这就是路灯、红绿灯、车灯拼在一起的大金龙。车子多了堵车时,就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这时就像一条大金龙在睡觉;车停久了又不约而同地按着喇叭,这时就像一条大金龙在唱歌,又像车子在张着大嘴巴演奏那世界闻名的交响曲——贝多芬交响曲;等车子又开动时,就像一条大金龙跑出家门去寻找美味的食物。

  改革开放的第一站——最前沿——深圳。她的美景数不胜数,她不但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聚集的,还是一个人才集聚的胜地,更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宝地。

  第4篇:202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细雨斜飞,清风拂面。我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一切,眼前是轻柔的雨帘。我突然发觉原来深圳是这样美。

  深圳如一个顽童,在晴空万里的天气中呼唤风雨雷电,天空霎时间变得灰蒙蒙的了,接着,淘气的雨娃娃在天地间飞舞,雨“沙沙沙”地下了起来。这是我眼中的深圳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

  深圳如一个羞涩的少女。早晨起床,天地间被深圳轻巧地披上了一层雾,只能隐隐约约看见花草树木以及高大的建筑物,她又是怕见到我们吧!这时的她在我眼中正如一个羞涩的少女。

  深圳如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天气是那样炎热,地面滚烫滚烫地,小狗在树下直吐舌头,人们不停地吹风扇、吃冰淇淋。他带着一阵狂风不知疲倦的为人们出去汗水与炎热,还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啊!

  深圳如一个严肃的老师。冬天,她带着一阵又一阵的狂风来考验植物。不管植物如何摇摆,她都不会有一丝放松。几乎每次只有竹、松、梅这三类植物通过考验,其余的植物只好等待春天重新发芽。这时的春天在沃我眼中如一位严肃的老师。

  深圳犹如一个善良的天使,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会在人的心中散发出一丝丝绚丽耀眼的光彩,让可怕的困难只有短短一刻。嘿!她又是多么善良啊!

  我眼中的深圳就是如此,她有时顽皮淘气,有时羞涩无比,有时充满青春活力,又有时严肃热情,有时善良美丽。她具有着难以想象的能力。

  深圳,深圳,有时变化无穷,令人捉摸不透,像一片柠檬掉入了牛奶,分不清是甜还是酸;像眼前有一层雾,透过去看什么都是迷蒙的。但是,深圳是美好的,欢迎你来拥抱深圳!

  眼中,深圳是千变万化的。但在我心中,我爱深圳,爱深圳的一切!

  第5篇:202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四季如春,总感觉这个词就是为深圳量身定做的。深圳的花总如刚开时娇嫩欲滴,羞答答的薄片半开半合,包裹着中间艳丽的花蕊。树木依旧,老成挺拔,除了每年微不可见地拔高几厘米,或离冬近时飘落几片黄叶,堪堪盖在尖尖的草叶上,一切似乎都没怎么变样。

  深圳的市花概是簕杜鹃,花片是极薄的,用指甲轻轻一掐便能渗出汁。花片很多,一层包着一层,护着中间如雪般白的花蕊,一朵花极大,宛如盛世牡丹。大片大片的生长繁衍,到处都是檀色,黛色的花。满山坡,映红了云霞,照耀了深圳。

  簕杜鹃,不知是为何当选上深圳的市花的。但当时的景象不难想象。云霞当天,万里无云,偶尔微风徐徐吹过,撩起一丝额前的发。人们笑靥如花,或红妆素裹,或淡妆出彩,又或者着色彩艳丽,花纹得体的宽裙,提携上亲朋好友,在去的路上,还能又交到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左拥右拉,各自为自己喜爱的花喝彩投票。

  当投票结果公布的时候,也许中了自己的意,拍着胸口舒了口气,高高耸起的眉峰也悄然放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或许不是自己心仪的花,蹙眉思索,良久,向下耷拉的嘴角也有了上扬的弧度,大概是想到了簕杜鹃出彩的地方吧——它能代表大多深圳人的形象。

  不耐寒,但喜温暖。十五摄氏度以上即可开花,只用稍微抛洒下阳光,浇润泥土,任其自生自灭也已知足。

  深圳是新生城市,没有太多很深的根基。基本都是远飘过来的人,来这个临海的城镇碰碰运气,找个工作,在各色高楼大厦中流连,倚一株古树休息,傍一刀秋水流离,采一弯残月以眠。

  越来越多人涌入深圳,坐车来的时候,望向窗外,入眼惊艳——满道路黛色的花,簇拥着中间茶白的花心,簇拥着鸦青色的柏油马路,簇拥着人赤色的心。深圳的人大多好客,至少表面是这样的。就跟簕杜鹃一般,把自己最好的一面交与人观赏谈论,大片大片,漫山遍野。在铁丝网后露出裙角,在清潭中踢踏荡漾着一圈又一圈波纹,在成排的树后透出自己清亮的眼眸——无论何处,我总能见着它,它,好似无处不在。

  我想,大概是这样的,跟深圳人一样,它充斥每个角落,在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大放异彩,生生不息。

篇五:经济特区40周年讲话重点心得体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精选2021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有哪些?深圳市各民主党派与全市人民一道,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福新时代深圳再创新辉煌!一起来看看西北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精选2021,欢迎查阅!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1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当前健康发展,制定标准已成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深圳产业发展之路,另一核心原动力还在于抢占标准高地,推进质量发展,实现品牌聚集。

  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从代工生产迈向自主品牌创立,通过不断的自我锐意,制定标准,成为行业领军者。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深圳市贝特瑞储能新能源材料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电池材料等17个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组织协调标准制定锂电池材料国际标准的企业。同时,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级无人机、移动电话、5G等领域,依靠领先的产品线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

  统计显示,目前,深圳累计有235四家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占全国上榜企业数量的7.17%。其中,2021年新上榜企业达152家,企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深圳共有15家企业成为全国企业技术标准的“领跑者”,占全国的12.9%。

  2021年10月,深圳获评成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我市城市。去年1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实施方案(2021—2022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2年,落户深圳市的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构达85家以上等发展目标。

  高标准带来了产业质量效益的不断攀升,为品牌聚集奠定了聚集地雄厚的基础。华为、平安、比亚迪等一大批名牌享誉海内外。其中,在南山区就拥有174家上市企业,总量稳居全国区(县)第二;拥有4000五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据南山区区长黄湘岳介绍,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会,腾讯、迈瑞医疗、中建科工等一批企业发挥了关键性的“科技抗疫”力量。在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份公布的79家“科技战疫”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名单中,深圳企业有8家,其中6家来自南山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竣工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站在新起点上,深圳正瞄准世界先进城市,衔接国际通行规则,建设工程实施全球标杆城市建设示范工程,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培育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2说成果、论成就,谈成效、述成功,形容深圳40年的蝶变,不能不讷维一组组数据。比如,近40年来,深圳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万余倍,跻身全球城市30强……在这里,人们看到了速度与快乐,感受到了光荣与梦想。大潮起珠江,短短40年,深圳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奇迹。

  杭州崛起的密码在哪里?无数人在叩问。因改革开放而生,这就是答案。在这里,深圳人民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步子要大一点”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深圳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为动力、求突破……据统计,深圳设置经济特区40年来,共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窥一斑而知全豹,深圳用“敢为天下先”定义了科技与创造精神。

  一提起深圳,人们会想到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既然是试验,就可能有成败,也可能出现有经验教训,而深圳在试飞的过程中不仅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更看准了就做,做出了模板。据介绍,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劳动工资改革,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股份制改造、科技体制创新,以及21世纪以来的事业单位改革、商事公证制度改革等,深圳都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深圳崛起的要义崛起还有制度性的崛起,其崛起的意义并无局限于当地,而是辐射全国——对全国性的制度内部结构、对其他地方的制度变革,都具有广为而透彻深入的参照价值。

  有人问,如今改革开放已是全国上下的制度基准,我们还需要特区吗?答案是肯定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来,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一路奔跑的深圳胸怀远大抱负,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是深圳的定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老城区,这是深圳的目标。

  当前,时代也赋予黄金时代了深圳优厚的制度现状。去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出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入的宏阔背景中,中央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民主示范区先行示范区,势必有利于既定目标深圳更有动力地实现宏大目标。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深圳又被称为格普雷,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风鹏正举的深圳一定主掌。月份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次要之年。始终如一在改革开放道路上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以一马当先之力带动万马奔腾之势,深圳定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蓬勃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3进入8月,深圳迎来高光时刻。8月18日,深圳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满一周年;8月26日,深圳将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近日,国家有关部委、广东省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政府也密集调研开会,一系列的政策“礼包”有望接踵而至。

  “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推进

  8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纲要城际铁路建设发展规划的批复》公开发布,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序实施实行一批城际铁路项目。

  根据规划,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运输万公里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二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研究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运输万公里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大湾区将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计算机网络,创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多半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包括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

  根据批复,近期工程总投资约4741亿元,资本金比例50%、计2371亿元,由广东省和项目沿线使用财政资金等出资,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分析人士认为,交通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交通网络的融合衔接,是城市间协同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国家发改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将给深圳未来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土地空间不足使得东莞近年来发展越来越产业发展显“窘迫”,寻求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深度协作成为深圳_此问题的方向之一。今年年初,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形成“双核(深圳、广州)+双副中心(汕头、湛江)”动力机制,探索推动广州、深圳与湛江、汕头深度协作。

  给深圳土地管理“扩权”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实施了《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意见的函》,助力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意见提出,自然资源部支持广东和深圳,从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关试点、不动产登记、土地只征不转以及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等九个各方面,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和效率,激发本土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领域能力科技化。

  在自然资源部支持下,深圳将率先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续期路径、利用存量资产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住宅、分类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等一系列各种各样改革,以更大的土地改革权限下放,更强保障机制的产业和居住空间保障,充分发挥“双区叠加”优势。目前,汕头市自然资源厅、深圳市克雷米厄县规划和森林资源局正抓紧制定方案,刊发自然资源部审定后实施。

  分析人士表示,深圳的下所一步发展是“扩容”还是“扩权”,各方讨论热烈。自然资源部已率先用实打实的措施,给深圳权限扩大了土地监督管理的权限。

  去年,深圳市委将“拓展空间保障发展战略”十大行动的名称,优化为“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行动,已向社会各界传递出更加明确清晰的信号:深圳未来发展,将在存量土地下苦功夫、硬功夫。

  7月30日下午,深圳召开了一次围绕“产业用地”的新闻采访会,承诺凡是符合深圳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全部有地可落”。会上还透露,今年下半年深圳或将再举行一次全球招商大会。去年底召开的全球招商大会,给深圳会带来总投资超5600亿元的128个产业项目。

  深圳经济特区制订40周年心得体会4国家有关部委、广东省有关部门动作频频,市场人士预期,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配套措施利好将纷至沓来,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将在深圳密集涌现。

  8月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秋到深圳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此前,中央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已于5月中旬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7月31日,颁布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执行金融鼓励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从五大方面提出80条具体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

  其中,多条措施是量身定做为深圳量身定制,和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跨国公司市场做优做强;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依托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持续推进改革推进深圳合格境内项目投资企业(QDIE)试点、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直接投资市场互联互通、支持深圳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

  8月4日,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新股启动申购,有望持续有望于本月中下旬上市交易上市。分析人士预期,接下来,在营商环境改革、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专业领域,还会有更多成果落地及新的支持措施。

  深圳经济特区制订40周年心得体会5回顾发展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就提出要“抓高新、上规模、重效益”,主动转移当时还很吃香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渐成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第一大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以新发展经营理念为引领,将科技创新改革向前沿阵地推进,通过持续增强科技进步能力,推动急速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成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1年,深圳相继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提升支持企业改善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全面深化创新创业创造。2021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国家示范区条例》正式印发,为深圳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2021年7月,深圳再次推出《深圳市技术创新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率先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部署,科技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接轨国际,扩大科研资金的使用管理管控垄断权。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深圳得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科技生态链,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2021年,深圳国家级现代农业企业累计达17001家;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同比增长11.26%。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仍分别同比增长2.4%、2.2%。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深圳再次前瞻定位,大力建设5G行业应用试验网。截至8月14日,深圳已建成46480个5G基站。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石兴中介绍,5G技术将给罗湖区转型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动能。从去年开始,罗湖区全面布局5G产业发展发展及产品应用,支持辖区企业融入5G产业发展和5G技术应用之中。如今,已在智能制造、路桥管控、物流机器人、智慧交通等多个产业、工业领域广泛使用。

  5G产业化是近年来深圳战略性杭州新兴产业“领跑”的缩影。在提速一次次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深圳构建起“四个为主”

  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化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金融市场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深圳经济特区制订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精选2021

推荐访问:经济特区40周年讲话重点心得体会 经济特区 心得体会 周年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