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第1篇今年7月,在榆次教育局局领导的亲自安排下,我们赴东北师大参加了教研员研修班培训,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获益匪浅。东北师大的培训团队阵容强大,邓涛、王海英、邬志辉、侯刷孔凡哲等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
今年7月,在榆次教育局局领导的亲自安排下,我们赴东北师大参加了教研员研修班培训,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获益匪浅。
东北师大的培训团队阵容强大,邓涛、王海英、邬志辉、侯刷孔凡哲等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为我们做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合作、中小学生学习和心理、教师的实践品性、中学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讲座。东北师大附小的王廷波、于晓琳两位副校长做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讲座。此外还聆听了东北师大附中的孙立权老师的关于课改和教师素养的讲座。
几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关注教师、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尤其是邓涛和王海英两位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涛教授的讲座非常严谨,他在《教师合作文化与专业共同体建设》讲座中,就“教师合作文化、教师合作的必要性和价值、教师合作的影响因素及现实障碍、如何推进教师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邓教授的讲座,我们对教师合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远的认识。尤其邓教授把教师合作文化形象比喻为雁行文化,使我们印象深刻,他介绍的“雁阵工程”为我们进行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头雁领路,雁阵齐飞;
强强联合,雁阵高飞;
优势互补,发挥雁阵团队效应;
打造雁阵核心竞争力工程。
合作文化,是在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实际上,(本文转自实用工作文档频道)学校中每个教师的成长都需要专业支持与帮助,而且最有益的支持与帮助往往来自于同事。教师通过合作,交流信息,分享智慧,相互支持、鼓励,能共同提高专业素养,实现自身价值,有效地完成共同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合作、提升、共赢。作为一个教研员,我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校际教研联合体”不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途径吗?
王海英教授的讲座风趣幽默,案例详实,深深吸引了我们。她做了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策略方面的讲座。
我们常听到中学老师们抱怨中学生的管理是最难的,老师就像消防员,随时准备处理学生们的突发事件。尤其是不懂中学生心理的老师,往往因为处理不当,给学生带来一些伤害。王海英教授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反思和回应》,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分析了中小学生的情绪体验、人格发展的特点,列举了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心理活动,指导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挫折和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中学也是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分化的阶段,王海英老师详细分析了中小学生常用的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学习策略及运用学习策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能让教师对症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王海英教授的讲座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对于课改,东北师大附中的孙立权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了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允许批评学生、教师主体性的弱化、每节课只讲十分钟、泛滥的分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轻视知识等。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不断学习、还要不断反思。
我非常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因为这次培训和我以前参加的培训有很大的区别。过去,我是作为一名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培训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能给自己的学生和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而这一次,我是作为一名教研员参加培训,心里有了更多的想法,希望通过培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而且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所得让全区所有的教师分享,使大家都能受益,都有提高,都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学校。
培训时间是短暂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一生的,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是长远的。
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第2篇
自20xx年12月19日起,我参加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的培训考察活动。五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参加了三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即:“专家讲座”、“参观学校、听课交流”、“文化教育考察”等,每一项活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专家讲座”——受益匪浅
培训的前两天,我们集中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上海市教委原教研室主任王厥轩的《上海市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李百艳的《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华东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冯大鸣教授的《高效学科教研组建设的若干要务》,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赵才欣教授的《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四位专家的讲座,各有各的精彩。
王厥轩主任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上海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他站在一定高度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成败,他的讲座给我们带来很多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让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开阔了视野。
也许是因为都是来自与基层学校的缘故吧,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李百艳的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带给我的思想撞击也最多,她的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做的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而且,她还把一种教育思想传播开来,那就是“只有使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自然并轨,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才能实现打造名校的目标。”
冯大鸣教授的讲座对基层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对教研组建设归纳了五点,即“定位、方式、基建、讲究、追求”,每一点都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他给教研组的定位是“教研组是教师学习的平台,质量改造的依靠,专业发展的后盾”,他认为教研组长应该发挥“教育质量的第一操心人,教师潜力的第一开掘者,教学问题的第一预警人,团队精神领袖、定海神针”的作用,他还提出了教研组长“走走、看看、听听、问问、谈谈”“走动管理”的“十字诀”,这些都让我茅舍顿开,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高喊着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可是,又有几位校长考虑过该如何打造高效教研组呢?没有一支高效的研训队伍和一个高效的研训体制,又怎么可能实现高效课堂呢?冯大鸣教授的讲座就给我们打造高效课堂送来了很多可以握的住把手。
赵才欣主任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课程文化”的转型、“课堂文化”的回归讲到“研修文化”的再造。赵主任在报告中穿插了视频故事《我能不爱秋天和冬天吗》,这段视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尊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赵主任报告结束时说“教师的成功人生不是都当特级教师、校长,而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思想”,这句话让我回味了很长时间,的确,遇到一个拥有丰富思想的教师才是学生的最大幸运!
二、“参观学校、听课交流”——收获颇多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四所学校,分别是“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上海市长青学校”、“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四所学校,各有各的文化、各有各风采!
“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沉甸甸的历史就是最厚重的校园文化
“澄中高级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一九零零年,清末企业家叶澄衷以他“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赤诚之心和睿智眼光,出资创办了这所学校,开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校长。历任著名教师有丰子恺、钱君匋、王怀琪等。
走进这所学校,扑面而来的是它独有的那份沉甸甸的厚重的文化的味道,操场边那一颗颗双手环抱都要有困难的大树、教学楼前伫立着叶公澄衷的雕像,教学楼的大厅里粘贴着曾经在这里任职过或读过书的各位名家,走在走廊里,偶尔就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映入你的眼帘,如果你好信走上去,你就会发现那竟然是一九五几年的高中毕业照,进到他们的校史馆,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张张老照片展示、一组组数字记录,这一切的一切都折射出这所百年老校的无以伦比的魅力和活力。这所学校带给我的最大感动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校址没变,校名没变、持诚求真的精神也没变!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传承,今天的学校才能有如此厚重的校园文化!
“上海市长青学校”—— 人景合一
进到长青学校,让人找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校园绿化成荫,有假山、喷泉、亭台雕塑等景点,楼前楼后也绿树葱葱,一棵棵的参天古树昭示浸润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学生栽种的绿色植物又平添了许多教育的新绿,走在这样的校园里,就有一种让人内心很舒展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我们北方很难找到。
在长青学校听过课之后,我终于领悟到那种让我内心舒展的感觉不仅仅来自于他们的校园环境,更来自于他们的一言一行,实话实说,他们的那节课真的很平实,但就,是那份平实之中,让我感受到了老师把学生放在了心里,听过课之后,再走到园林一般的校园里,我真的找到了这所学校与很多学校的差别,他们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物化的文化,更是人景合一,内化为一体了。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被誉为教育奇迹
前两所学校给人的感受是厚重和宁静,而虹口实验给人的感受就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鼓舞。这所学校是两所中学一所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生源没变、教师没换,短短三年,从区内中下游水平,跃升“第一梯队”,建校半年就被评上“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在校园里走了一遭、听了校长的介绍、听过两节课之后,真的觉得新闻报道里说它是一个教育奇迹一点也不夸张。
走到学校里,第一印象就是硬件实力比较雄厚,漂亮的校园建设,先进的教学设备,都让人能感受到这所学校强烈的现代气息。校长胡培华介绍说,他在三年间举办了23期“校长讲座”,这些讲座既有目标引领,又有具体教学指导,正是这些讲座让老师们重燃了信心和激情,正是因为老师们对学校有了信心和工作的激情,他们才有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创造出所谓的教育奇迹。
在虹口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看到了“电子书包”,教室的前面是电子白板,学生每人一个ipad,上课的时候,学生在需要查阅资料、专项训练等许多个环节用ipad来帮助自己。目前,学校已经在多个学科开设了“电子书包”课,我听了一节音乐课,期间,学生用“电子小书包”完成了资料查询、音乐创作等环节。看着孩子们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不由得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时代真是发展的太快了!“电子小书包”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将对老师的上课要求更高了,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还真不行啊!
“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国际化学校
“进才实验学校”是位于一座国际化社区内的实验学校,两千名师生,三万多平占地,两万多建筑面积,学校建校史只有一年,学校天时地利都占据着,这所学校给我的感受就是校长和老师都很有思想!
在这所学校里,在享受着先进的办学硬件带来的视觉冲击的同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所学校有一个既有幽默智慧又有教育思想、而且还敢于坚持自己教育思想的校长。校长在介绍学校工作时,他不时的会赢来我们大家的热烈掌声,真是好有智慧、好幽默!比如,当有人指责他为什么要把早晨最宝贵的时间用来搞“阳光体育”时,他反问人家:“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是生命、健康、快乐!用最宝贵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事不对吗?”我不知道同样的一个问题,会有多少校长能给出这样一个机智的回答!还有,他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讲过的“无论你们做什么工作,当多大官,挣多少钱,但你们没有一种东西‘教师资格证书’,你们一定要相信、尊重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师,不要对老师说三到四。”大家在报以热烈掌声之后不得不在心里称赞他智慧!
一路走来,我发现,这四所学校是按照建校时间长短来安排的,这四所学校呈现给我们的应该是上海在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典型学校吧,但是不管哪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学校都注重了校园文化厚度与现代气息的结合。如,百年老校既有厚重的历史,又流淌着现代的气息,新建学校即迸发着时代的最强音,又通过绿化、美化的整体设计让学校文化的年代感更强一些。
看过大上海的四所学校,总体的感受就是:学校文化已经从物化建设发展到内化发展的阶段,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追求已经开始转为教育思想的引领和积淀,关注学生的发展已经深化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也是我们本地很多学校所欠缺的。
三、“文化教育考察”——放飞心灵
培训的最后一天,是文化教育考察活动。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去了昆山市的“锦溪”和江苏古镇“周庄”。“锦溪”和“周庄”都是水乡古镇,相比较起来,“锦溪”原始的味道更浓一些。
在“锦溪”那里,我们做了一次手摇游船,我们八个人一组,沿着古城水道游览,船娘在摇船的同时还会唱起当地的小调儿,几条船离着比较近的时候,船娘的歌声、我们的笑声、还有彼此的吆喝声就会此起彼伏,让人感觉到无限的惬意。
“周庄”据说是明朝的两个大户修建,保存至今。周庄比“锦溪”的名气要大一些,每天来得游客也要更多,不过,我倒是喜欢“锦溪”更多一点,因为,今天的周庄被开发的商业味太浓了,除了那几个典型的深宅大院变成了参观点,那些沿河的房屋都被开发成了商铺,水乡的幽静之美已经很难找寻得到了。虽然是12月份,来这里的人已然还是很多,导游说,要是旅游旺季来看到的就只有人头攒动了。
很喜欢江南水乡那种特有的美,古朴的阁楼式建筑,大大小小的石桥,错落有致的亭廊,纵横交错的巷道,那种美婉约了许多,柔顺了许多,其他的地方怎么可能比得了呢?我想,也正是因为受了那样一种美的熏染,江南的才子佳人才那么多吧?
四、为这样一个大手笔的培训工程而备受鼓舞
自20xx年被遴选推荐为“辽宁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以来,已经参加了两次集中培训。通过这两次培训活动的安排,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大手笔的培训工程!
只是培训经费就算的上是一个大手笔。这次去上海参加培训考察的小学学科带头人就是160多名,在我们之前已经结束培训的还有初中组、高中组,这么多人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吃住一周,还参加了各项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到的全程免费,所有培训经费均有省里承担,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大手笔。
通过两轮的培训,深感这回的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较以往的培训,培训思路更开放一些、培训内容更丰富一些、培训形式更灵活一些、培训的实效性更强一些。之前也听到过“购买式”培训方式,但是一直没有参与过,这一回省教育厅能把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委托给“上海市沪江进行学院”来组织,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学科带头人“走出去”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而是对基层教师培训工作打开思路的一个引领,这种引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大手笔。
这一轮的培训活动已经圆满地结束了,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用收获到的知识武装我的头脑,用收获到的方法指导自己做得更好,用收获到的思想催生出更大的教育活力!我愿意把每一次培训都当成一个加油站,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我将不断为自己加油,带着更大的动力前行!
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第3篇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全员培训学习研修。虽然仅是从微机电脑远程学习,但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对美术的专业知识及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总之,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菲浅,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此次研修培训的内容包括美术各类的教学技巧,优秀课例欣赏等。在学习之前,校领导对我们进行了动员,要求我们加强自身的学习。这鼓舞了我们要把握机遇,努力学习。
在培训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认真观摩,做了大量作品收集。我们与名师对话,与同伴交流。这些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的“那桶水”,已是杯水车薪,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的给自己的知识海洋注入新的生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一,学习后,我知道了新教材的特色,以便更好的把握新教材大的方向。低年级:从玩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乐趣(玩材料),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材料的特性。中年级:通过观察思考,体验生活中的一种美感。高年级:通过学习美术的要素(美术语言),来大胆的表现创新。
第二,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第三,用真心、真情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得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和准备,努力做到上好每一节课,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第四,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因此教学中要多采取活动的形式开展,为教学目标服务。
总之,此次研修培训不仅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们在职人员学习,充电提高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第4篇
通过全员培训初中道法的培训学习,加深了我对全员培训初中道法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在职业中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有了更加规范的理解,了解了更多的现代教育思想,掌握了更为先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不论是听课还是讲座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浅谈如下:
第一、通过课程学习,让我懂得了做一名怎样的初中道法教师。
作为初中道法教师,责任重大。他们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初中道法教师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一、注重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要害。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第二、从这些优秀教师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敬业精神。
“小赢凭智,大胜靠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无法决定学生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厚度。新课程下,初中道法还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学生是人,是主动发展的人,更是不成熟的人。我们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第三、对有效教学和评价一节课好坏有了新的认识。
有效有三条标准:课堂教学的生成度;
学生思维活跃的强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深度。由此得出有效教学的三条规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温故而知新。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制定自我发展目标,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新篇章。
第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
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
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总之,我将在此后的工作中,积极地学习、反思、实践,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要求。让我们带着期望上路吧,去探索教育的规律,去增长教育的智慧,去找寻教育的快乐!
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第5篇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江夏区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4天的学习时间里,学到的内容丰富实用,这次校长高级研修汇集了学校管理的最新理论成果,针对性强,既有《理念治校与学校发展》,也有《学校管理与学校核心价值》,还有《教育现代化2小时》等课程,这些教育理念让我大开眼界,也受益匪浅,总的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校长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树立理念治校观念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教育理念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多序列、多层次的理念系统,教育理念作为一个复杂的理念系统反映在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理念治校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是成功学校与成功校长的经验总结。先进教育理念在学校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先进理念是学校的行动指南,是学校改革的内在动力,是学校特色形成的思想基础,是制度创新的理论源泉,是组织运行的指导原则。在学习的中,我还知道了作为校长要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治校理念,即以生为本、以爱为基、以学为尊、以法为序、以变应变、以和为贵。
二、校长要树立适合的“管理理念”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以苏轼的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诗句为题,给我们讲述了学校管理与学校核心价值辩证关系。作为校长更应该具备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理念,即要重视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潜能;
坚持目标管理,形成竞争机制;
实施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强化过程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正确的管理理念是当好校长的关键,校长要有自己的管理理念,也就是要有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我认为在管理理念上要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出发点,从学生的立场看教育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愿望,这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育是他发展的外部环境,只要环境适当,他们都可以得到适度的发展。这种环境教育也就构成了发展的机会,给他发展的机会就是好的教育。国际教育评价的宗旨有“选择适合于儿童的教育”变为“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由此看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就要给予学生人人受教育的时间与质量的权利,让社会体现出教育公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机会公平!
2、树立“终身教育”和“即时教育”的理念。校长的才能是办好学校的基础,在当前学校知识更新(推行新课程标准)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更要求校长要有战略头脑、政策头脑、专业头脑和经济头脑,只有具备多种智能,才能高瞻远瞩,开拓探索,创新进取,办好学校。终身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一种获得能力素质的教育。“即时教育”着重《教育发生学》意义,校长就要时刻鼓励教师做到学校教育与课堂教育“有魅”,关注学生的兴趣、习惯、反思,重视知识动力学的三个维度。
三、用教育现代化思想做教育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培养有竞争人才的过程。” 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交流的《教育现代化2小时》让我看到了他们在现代化教育中取得的成果。我从中也有自己粗浅的见解:
①教育现代化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表示一定的教育水平,是指教育发展所达到的较高标准,是教育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民族心理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先进特征的水平状态。
②正如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动态的变革过程一样,教育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它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性,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③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④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狭义的数量增长现象,而是广义的整体转换,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
⑤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比较全面、比较自由、比较充分的发展。因此,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性地“回到教育的原点”看教育对象,你就会发现教育对象五彩斑斓、熠熠多彩,需要得到教师不断地尊重、不断地欣赏、不断地激励、不断地指导,学生才能在一个个原点中得到进步和提升。这次学习中有些深刻的理论和方法更需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用心去体会,用行动与实践,在实践中慢慢地探索,反思提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