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6篇

发布时间:2022-08-06 12:00:04

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6篇

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篇1

  党史学习教育也是生产力

  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和无声的老师。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智慧和力量。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仰、把稳政治方向、提升实干本领、强化宗旨意识、赓续红色基因,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服务群众注入强大动力,达到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价值作用。因此,站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高度来看,党史学习教育也是生产力。

  以真理伟力为引擎筑牢理想信仰。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用党的创新理论和深邃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坚定理想信仰、锤炼政治品格、涵养党性本色,永葆初心使命、追求远大理想、奋力担当作为。可见,党史学习教育以强大的真理力量为引擎,能够确保全党上下传承砥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理论品格。

  以政治品质为主线夯实政治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影响命运。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伟大旗帜下奋发作为、拼搏进取的斗争史。从三湾改编“党指挥枪”到“古田会议”定规矩纪律,再到遵义会议确定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揭示了讲政治、砥忠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政治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力量源头。激发党史学习教育的生产动力,根本是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滋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以清正廉洁为重点传扬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叶红船变为巍巍巨轮,很大程度上在于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而这源自于中国共产党以崇高、质朴、光荣、纯洁的党性作风和政治本色赢得群众真心真诚拥戴拥护。党史学习教育的生产力作用,在于从党史中提炼清正廉洁、先锋纯粹的光荣传统,永葆清正做官、清白做人、清爽做事的精气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铭记“你是谁、为了谁”的价值取向,切实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恒定先锋性、纯粹性、纯洁性。

  以艰苦奋斗为动能砥砺攻坚克难。百年历程,苦难辉煌。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坚持将壮丽难忘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恢弘远大的未来融合起来、贯通起来,从百年党史中赓续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对接对流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等重大斗争中,统筹“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以艰苦奋斗的强引擎为攻坚克难夯基铸魂,为奋进“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篇2

  伟大事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越是到最后越要精雕细琢。近日,《求是》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重要文章。文章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党员干部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不仅要明晰事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更要洞察自身建设的不足短处,用驰而不息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修炼推动事业发展中短板弱项的各个击破。

  补齐思想短板,让乘胜追击一鼓作气。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经过几代人的攻坚克难、接续奋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成绩举世瞩目。越是在这个时候,党员干部的思想越容易松动。少数党员干部长时间艰苦奋斗萌生倦意,歇一歇、等一等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有的认为主体工程已拿下,收尾工作可以轻轻松松;也有的已经在等着喝庆功酒、分蛋糕。行百里者半九十。党员干部要清楚地认识到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和难啃的硬骨头,绝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要摒弃歇下脚喘口气的思想误区,秉承一鼓作气的优良传统,用百分之百的精神状态迎战,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补齐落实短板,让动真碰硬一如既往。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对事业的担当、对民族的担当、对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担当,尤其是脱贫攻坚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更能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责任担当。要找准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弱项。明确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短在哪里、弱在何处,找准病根才能对症施药;要排查梳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盲区,不能大而化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补齐作风短板,让求真务实一以贯之。过硬作风才能锻造铁打队伍,铁打队伍才能扛起硬核任务。随着中央三申五令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整体面貌得到有效改观。然而,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账日期越来越近,少数干部又动起了歪脑筋。有的“心急如焚”搞“数字”脱贫、“指标”脱贫;有的“邀功请赏”搞“花架子”项目、“面子”工程;有的“快刀斩乱麻”搞“一刀切”政策、“上下一般粗”政令。凡此种种,都是作风病作祟。党员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弱项,以求真务实态度,用扎实管用的举措对策,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把短板弱项补齐补牢固,让人民群众取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想补小康路上的短板,补齐党员干部自身短板是前提。各级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纪党风、岗位职责、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弱项,仔细认真地自我审视、自我排查,以不断的自我提升,推动事业发展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篇3

  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牵挂,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回望“十三五”,我国推进脱贫攻坚力度空前、成效显著。1623280,一个个数字组合成一串串声音密码。数字中,流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折射着全面小康的深刻内涵。

  解码“1”,扶贫路上的共同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从2016年开始,我国贫困县逐年脱贫,退出数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连续7年来,我国每年减贫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经过全党和全社会勠力同心、艰苦卓绝的奋斗与拼搏,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减贫奇迹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行动方向和有效路径,为世界减贫事业注入了巨大信心。

  解码“6”,扶贫路上的基本方略——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六个精准”扶贫理念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能区分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坚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确保各种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用好“六个精准”这一行动指南,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的重要法宝。

  解码“23”,扶贫路上的基本标准——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脱贫攻坚的胜利,主要是精准发力、不务虚功,奔着问题去、向着困难攻。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攻下最后的贫困堡垒,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尽锐出战、集中火力,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聚焦突出问题,抓好落实,是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解码“280”,扶贫路上的一线战友——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80多万扶贫干部,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现,不仅助推贫困地区形成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而且有效防止返贫,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意义重大。可以说,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是280万扶贫干部们共同修筑的。280多万扶贫“战士”们一马当先,奋不顾身,成为脱贫致富道路上的“红色引擎”。

  1623280,数字密码揭示中国脱贫伟大成就。我们已经打开了千百年来的梦想之门,我们守护着谋幸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走好全面小康之路,未来,成绩必将更耀眼,人民必将更幸福。

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篇4

  诗经里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那时的“小康”是老百姓生活安定就可,那现在的小康是什么呢?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小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留下了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美丽画卷。我出生于1990年,从蹒跚学步到勤奋学习,从基层工作到部门单位,有幸我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亲历者,我也是建成小康社会这段历史的缩影。

  小时候的村庄,是高高的稻穗和沉甸甸的麦子,是泥泞的小路和丛生的杂草;现在的乡村,是连片的农田和整齐的农房,是水泥的马路和整洁的绿化,四十多年里,我们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乡村,产业精美、环境秀美、人情和美,现在的村民,生产有序、生活安定、精神富足,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小康故事,更是真真实实的小康社会。

  “稻花香里说丰年”——拓展农业功能,推动产业兴旺。实施农田及塘口改造,稳步推动农田、塘口连片化,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建设现代渔业园区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广轮作休耕和闲置地覆绿。实施“品牌强农”。打造“大米”“玉米”“黄桃”“蔬菜”“母本河蟹”5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完成淀山湖大米SC认证,成功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基地”,推广利用“昆味道”农产品销售平台实现线上销售。促进融合发展。推动建设环湖绿化、亮化、慢行系统,重点打造七彩田园乐营基地、“拾柒·隐”民宿,举办丰秋桃会、稻香节等农业品鉴活动,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产业新业态。

  “柳暗花明又一村”——提升人居环境,推动生态宜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围绕农村垃圾处置、农村水环境管护、农村公厕管护和村容村貌提升四个方面共十二项内容,实行“挂图作战”“样板先行”“一扫到底”“专人管护”“奖补结合”和“先锋带头”六个具体行动,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开展三星康居创建和特色田园建设,扎实推进农房翻建,推动道路、绿化、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同步落实,先后获评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镇、先进集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和“散乱污”企业清理。让水清天蓝、空气清新成为淀山湖标配。

  “村庄儿女各当家”——弘扬文明新风,推动富民强村。深化文明城市(镇)创建,开展移风易俗,创作“乡村文明七字歌”“移风易俗三字经”,设置“家风家训长廊”“婚事新办平价菜单”等,提倡文明新风。培育特色文化,依托“周雪峰戏曲艺术工作室”等特色载体,创作《葫芦花开》《村民的名义》等符合主流价值观、反映乡村美好生活的戏曲等艺术作品,丰富文化生活。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构建文明实践新格局。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推动三大合作社良性发展,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分红。

  现代的江南烟雨里,有绿油油的农田、有现代化的基地、有整齐的农房、有艳丽的花圃,全面脱贫的成果,让我们都能挺起腰杆说:全面小康实现了!

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篇5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决胜全面小康,如今已经进入读“秒”阶段。在这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一鼓作气、快马加鞭,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以“读秒”的紧迫感决胜全面小康。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到紧要关头,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要发扬实干的精神、保持实干的状态,把“实”字贯穿工作始终,从谋划部署到责任分工再到推动落实,必须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扶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真正把党中央各项部署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要豁出去、顶得上,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更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抓实工作,紧锣密鼓推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越是冲刺阶段越要一鼓作气、快马加鞭。当前,全国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时间紧、责任重、困难大。面对这场攻坚战,能否做到拔“钉子”、啃“骨头”、挖“穷根”,考验的是定力,检验的是作风,磨炼的是意志。在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绿水青山成了绿色银行;在山东泰安,泰山赤灵芝撑起农民“致富伞”;在上海崇明区园艺村,村民们通过大力发展黄杨种植特色产业,实施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各地脱贫攻坚“提速”的背后,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以时不我待的意识、快马加鞭的状态、百米冲刺的速度,不减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不变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信念。

  越是胜利在望越要攻坚克难、精益求精。脱贫如挑山,攻坚莫畏难。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歇息的“接力赛”,越是胜利在望,越要锲而不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攻坚克难的锐气和韧劲,汇聚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精神力量,乘风破浪,化危为机,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开出对症脱贫“药方”,坚决避免“一方治百病”,解决好“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下足“绣花”功夫,提高工作实效,向人民和历史交出合格答卷。

  风雨无阻奋进路,使命在肩勇向前。在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在决胜全面小康紧要关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咬定目标、合力攻坚,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向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乘风破浪,全力冲刺。

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篇6

  伟大事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越是到最后越要精雕细琢。近日,《求是》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重要文章。文章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党员干部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不仅要明晰事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更要洞察自身建设的不足短处,用驰而不息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修炼推动事业发展中短板弱项的各个击破。

  补齐思想短板,让乘胜追击一鼓作气。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经过几代人的攻坚克难、接续奋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成绩举世瞩目。越是在这个时候,党员干部的思想越容易松动。少数党员干部长时间艰苦奋斗萌生倦意,歇一歇、等一等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有的认为主体工程已拿下,收尾工作可以轻轻松松;也有的已经在等着喝庆功酒、分蛋糕。行百里者半九十。党员干部要清楚地认识到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和难啃的硬骨头,绝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要摒弃歇下脚喘口气的思想误区,秉承一鼓作气的优良传统,用百分之百的精神状态迎战,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补齐落实短板,让动真碰硬一如既往。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对事业的担当、对民族的担当、对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担当,尤其是脱贫攻坚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更能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责任担当。要找准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弱项。明确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短在哪里、弱在何处,找准病根才能对症施药;要排查梳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盲区,不能大而化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补齐作风短板,让求真务实一以贯之。过硬作风才能锻造铁打队伍,铁打队伍才能扛起硬核任务。随着中央三申五令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整体面貌得到有效改观。然而,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账日期越来越近,少数干部又动起了歪脑筋。有的“心急如焚”搞“数字”脱贫、“指标”脱贫;有的“邀功请赏”搞“花架子”项目、“面子”工程;有的“快刀斩乱麻”搞“一刀切”政策、“上下一般粗”政令。凡此种种,都是作风病作祟。党员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弱项,以求真务实态度,用扎实管用的举措对策,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把短板弱项补齐补牢固,让人民群众取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想补小康路上的短板,补齐党员干部自身短板是前提。各级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纪党风、岗位职责、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弱项,仔细认真地自我审视、自我排查,以不断的自我提升,推动事业发展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推荐访问:党课 破除 误区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