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组织工作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答好“四道题” 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答卷人
**县委组织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理论武装、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育四个方面,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答卷人,为建设现代化新**提供高质量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抓严教育培训,答好把牢政治方向这道“核心题”
一是原汁原味读。用好理论学习“看原著、诵原文、悟原理”三大法宝,通过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班,推荐党员干部必读书目,督促精读、细读,确保在原汁原味的理论著作中读有所获、悟得精髓。
二是红色基地学。保护开发南岸村“临蓝嘉三县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升级龙归坪村“六位支书一台戏”党员教育基地,深入挖掘红色村庄的红色故事。加强红色课程开发和师资、阵地建设,推介一批精品课程、典型案例。
三是实战岗位练。重点围绕城区建设、园区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统筹开展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公务员专业培训和基层干部主题培训。选推一批优秀干部到大湾区重点企业沉浸式学习并驻企招商;
选派1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产业园区、信访维稳、经济建设等部门跟班学习,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实战能力。
二、抓好队伍建设,答好激发队伍活力这道“关键题”
一是考准察实。健全以专项考察为龙头、平战结合、专常结合的工作机制,把功夫下在平时。深入开展干部队伍调研,近距离、经常性接触干部、了解干部,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建立健全县委领导、组织部负责的考核工作机制,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
二是选优育强。鲜明树立重德才、重实绩、重担当、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提拔重用一批“三牛”型干部。择优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乡镇、园区或国有企业挂职任职,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启动年轻干部成长“薪火工程”,实施“墩苗”“铸魂”“赋能”“优配”四大行动,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大工作中摔打磨练,为优秀年轻干部搭干事平台、展示舞台。
三是严管厚爱。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全面落实“凡提四必”、“双签字”、全程纪实等要求,深入推进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推动选人用人风气持续净化。突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探索建立履职用权风险提示制度、离任交接制度。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管理、信访举报核查、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等工作。细化完善容错纠错办法,探索建立失实举报澄清机制,积极稳妥使用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符合有关条件的干部。
三、抓实基层基础,答好党建示范引领这道“基础题”
一是“全方位”关爱基层。大力开展“领导示范的党员干部先锋行动”,落实省委、市委加强基层建设各项政策措施,建好用好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逐步提高村(社区)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落实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的规定。
二是“全链条”推动振兴。开展乡村振兴“固本强基”行动,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派强用好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派出单位责任捆绑,强化管理、服务、考核。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年内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8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力打造武水河沿岸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一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是“全领域”加强党建。以主题引领、辐射带动,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机关党建以“党建引领,优质服务”为主题,推进“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创建。社区党建以“党建引领,文明创建”为主题,推进“美好小区·幸福家园”建设。两新党建以“党建引领,创建标杆”为主题,深化“党建引领、助力千企”三年行动。国企党建以“党建引领,做大做强”为主题,全面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学校党建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为主题,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公立医院党建以“党建引领,健康**”为主题,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党组织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四、抓紧人才资源,答好汇聚人才力量这道“发展题”
一是落实引才政策。推动**“人才新政52条”和“自贸区专项人才政策20条”落实落地,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定期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常态化开展专项引才活动,引进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二是提升育才质量。深入开展“素质全面的人才培育行动”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引”行动,培训100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和100名以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00名以上电商人才、培养100名以上农民大学生。建立**籍在外优秀人才数据库,回引400名返乡创业人才。
三是优化聚才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创业管理服务体系,细化人才服务措施,搭建县级领导与专家联系沟通的桥梁。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县政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实现人才工作“一窗受理、一次办理”。加快完成人才公寓建设,做好人才“安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