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写作指导:“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发言稿导写及例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6-26 08:45: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写作指导:“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发言稿导写及例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高一写作指导:“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发言稿导写及例文【完整版】

 

 郑州高一期末测试作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发言稿导写及范文 3 篇 【原题呈现】

 四、写作(郑州 2022 统编高一语文期末测试)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息时代,一部手机就可联通天下,使我们获得极大的自由;信息时代,一部手机也可将我们牢牢捆绑,使我们丧失许多自由。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发言稿,在“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的主题班会上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论点明确,论据恰当,论证严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审题指导】

 1.主题: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3.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之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之乐学善思、 信息意识 ;责任担当之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之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

 2.角度 (1)手机给人自由 (2)手机束缚自由 (3)辩证看待手机给人的自由和束缚 3.文体:发言稿。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面对的是中学生,因此文中必须有“我”,有“我们”,有现场感。内容方面,要求切近学生实际,具有感召性和感染力。

 详见—— 发言稿、辩论稿、倡议书.....这都怎么写?这十种高考热门写作应用文体,你肯定用得到!

 5. 要求:常规要求。

 【名句素材】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潜夫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网络化趋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人类社会将被一网打尽。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爱因斯坦 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马克吐温 年轻人仍然所见极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讯息中。讯息不等于眼界。——陈丹青 故事太多,新闻太少,情绪爆炸,事实不够用,这是社交媒体时代理应反思的缺陷。

 数字化时代带来的话语平等背后往往是受众群体数量之间的高下较量。

 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前夜,我们要乐观以待,也要秉烛忧思。——《新京报》 随着舆论思考的人,都是自己眼闭耳塞的人。——尼采 无论在那个时代,公共舆论都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尤其在我们时代是如此。——黑格尔 与信息数量越来越不成正比的是,我们距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澎湃新闻 人类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尤瓦尔赫拉利 舆论经常是私刑,而私刑又经常是娱乐,就像是用报纸上的报道代替手枪一样。——芥川龙之介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原本的现实世界,一个世界是传播

 的舆论世界——《弱传播》 谎言和轻信交配产生舆论。——保瓦莱里:《混合》 舆论很清楚它的敌人是思想,但它从来不正面与思想交锋。——周国平 虚构的事实通常由于因为符合人们的期待而被当作真相——沃尔特李普曼《舆论》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乌合之众》 【优秀作文】

 1.挣脱手机怀抱,享受自由美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用手机约好一起到江边散步,却变成了我们一起坐在长椅上各自低着头玩手机。便捷的通讯工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隔开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如坐在各自身旁却又被各自忽视的我们。

 不知从何时起,我说我想你了。你说,开视频吧。看着屏幕中的你,我伸手,却感受不到你的温度,只有静寂与冰冷。我看著你,就像看着电视里的人,霎时无语,只能呵呵两声,关掉视频。

 便捷通讯工具带给我们的是:圈子多了,情却薄了。你在网络游戏的激烈中沉沦,无法自拔,早已忘记曾经简单快乐的小游戏。你可曾记得少时的我们一起捉迷藏,爬在树上,躲在草丛里,还有的在河边芦苇里卧着。那时的天很蓝,云很白,偶尔会有几只鸟儿悠闲地飞过。那时的我们享受着最美的自然。而现在你在林间忙着用手机拍照,开了美颜,却忘了用眼睛去发现美。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创造了很多的玩具,却带走了在自然界嬉戏的欢笑和快乐。“曾经我们都有梦想,关于爱情关于旅行关于世界,现在我们彻夜举杯,听到的都是未来破碎的声音。”北岛在《冰岛来客》中这样写道。

 每每读起古诗,我都为他们的相思而感动。闺中的妇人对远在边疆为保卫国土而抗战的夫君的思念;只身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戍边的战士对家人的思念……如此刻骨铭心,却又如此美丽多情。

 美丽的思念中有对那封家书的期盼,有雁自来时的喜悦,它们都是那么动人心弦,这种喜悦,也许在这信息时代再难体会。

 听听那冷雨吧!细雨打在梧桐叶上,点点滴滴,美丽凄婉;打在屋檐上,叮叮咚咚,感受时间缓慢的流淌;飘落在田间的叶上,无声地润泽着万物。

 低头的瞬间,冰冷的屏幕已将我们的心隔开。我们丢失了太多,丢失了享受自然的逸致,丢失了对雁自来时的期盼、家书抵万金的珍贵,丢失了细雨敲打梧桐的美丽和闲花铺地的美好。抬起头来吧!请让我们用双眼感触世界的细腻与美好,在温度中完成生命成长触手可及的厚度。

 同学们,挣脱手机怀抱吧,享受生活的自由与美好!

 2.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曾有人套用狄更斯的话评价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的确,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海量信息真伪难辨,人们分辨不出何为真何为“谣”,各种“反转”屡屡出现…… 作为青年人,我们唯有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才能畅游信息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社会整体媒体环境现状如何?现状就是各种谣言在朋友圈“三人成虎”地大肆传递;“键盘侠”躲在暗处兴风作浪,“喷”遍每个角落;人们动辄“互撕”,站队骂架时有发生……种种乱象,就是媒介素养低下的外在表现。信息时代,提升媒介素养是全社会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刻不容缓,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作为青年人,我们也要努力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提升媒介素养,要具备理性思维,炼就一双慧眼。

 在传统媒体权威日益消减、自媒体消息鱼龙混杂、现实与虚拟难解难分的当下,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我们一定要有批判性精神。看到碎片化信息,不要热血上头,急于点赞、转发、跟风,更不能信谣传谣;对繁杂的信息一定要有基本理智的判断,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否则就要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提醒大家,尽可能从官方媒介、正规可信度高的网站获取信息,远离标题党、虚假新闻。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守门”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同学们,青年人对网络依赖性强,提高甄别过滤信息能力,必须要有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有人说数字时代放弃“守门”,我们将迎接的会是“垮掉的一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没有信息“守门”,数字化时代,其实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信息“守门”需要集全社会之力,我们青年人要有使命意识,要自觉竖起防线,主动远离非法网站,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更不能触犯法律,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榜样引领,要树立远大理想。

 我们会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被各种“投喂”信息包围,思维呈现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理想。拥有远大理想且意志坚定的人,会屏除一切干扰,做事心无旁骛,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理想有多大力量?理想让大山女校“燃灯”校长张桂梅一身病痛仍潜心育人痴心不改,理想让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山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坚持三十五年不动摇,理想让“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不懈怠。信息时代,理想可以帮助我们守住心管住手,能帮助我们突围商家的各种信息“投喂”,拒绝刷视频获得的廉价快感,能使我们沉下身心自觉进行深度阅读,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媒介素养是数字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可以和数字时代健康地共生共长。只要我们年青人以批判性的精神看待媒介环境,在数字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远大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就可以做数字化时代的主人,畅游信息时代,成就美好未来。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3.提升媒介素养,畅享信息时代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提升媒介素养,畅享信息时代》。

 曾有人用狄更斯的名言来形容当前这个信息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每天打开手机,方寸之间阅尽天下大事;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鱼龙混杂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会被谣言带偏。

 作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我们从小就在网络的陪伴下长大。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网民,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首先,我们要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网络媒体兴起之后,信息发布变得没有门槛,传播又异常快捷。许多时候,“真相还在穿鞋,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去年疫情爆发初期,各色谣言交替登场:“某时某刻飞机要在城市上空喷洒消毒水”、“钟南山

 院士被感染”……诸如此类的消息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恐慌,事后却发现全部都是谣言。

 身处网络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信息,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要知道,媒体报道的事件,未必就是真相,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未必就是真理。在敲击键盘抒发情绪之前,一定要多问几遍,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胡适当年在给北大学生演讲时,曾经引用过佛教禅宗的一句话——“达摩东来,只是要寻求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愿你我都能成为那个“不受人惑”的人。

 其次,要学会文明“冲浪”、温和发声。

 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成都有一名女孩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她的行程轨迹在网上公布后引发热议。因为她短时间内去过多个酒吧,有人对她的职业进行恶意猜测,甚至进行攻击谩骂。更为恶劣的是,女孩的个人信息也被曝光,她和家人的生活一度受到严重困扰。

 当今社会,社交媒体赋予了每个人表达的权利,但很多人没有承担好表达的责任。有时候,公众情绪会被无良媒体煽动和引导,人们在群情激愤中陷入集体无意识,言语间丧失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只剩下盲目的情绪宣泄。此时的网络舆论就成为了“网络暴力”。

 事实上,“网络暴力”不仅与善良和文明相背离,而且有可能触及到法律的边界,后果可能很严重。在一次次的网络“围观”中,我们要做到不跟风起哄,不造谣传谣,更不恶意攻击。要学会文明“冲浪”、温和发声。

 最后,我们还得学会从“信息茧房”中破茧而出。

 现代网络媒体会利用大数据分析出用户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推送,于是我们日渐被各种刻意“投喂”的信息包围。有人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作“信息茧房”——人们凭着兴趣编织信息,最终把自己编在了一个“茧房”里。囿于“信息茧房”中的偏颇思维,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要想摆脱这个困境,我们必须突破偏见、放宽视野,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获取信息。我们要耐心地倾听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要试着去了解一些陌生的知识领域。人生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我们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口井、一个茧里面。从“信息茧房”中破茧而出,道路才会更宽,世界才会更加缤纷美丽。

 综上所述,提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需要我们从多个方向去努力。

 我总结了十六个字和大家共勉:抛开偏见、管住情绪、理性思考、文明发声。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面对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浪潮,让我们努力提升媒介素养,去做信息时代的真正主人!

推荐访问:高一写作指导:“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发言稿导写及例文 例文 发言稿 高一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