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发布时间:2022-06-19 09:4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掘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供大家参考。

开掘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开掘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绵延 5000 多年的精神命脉和文明根基,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显著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离开这一重要精神源泉,我们难以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更难以提出蕴含着厚重中华精神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事实上,全人类共同价值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思想渊源、文化底蕴与精神滋养;另一方面,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也从时代精神与全人类的高度激活和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了现代性、普遍性的转换,最终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彰显中华文明的光辉。在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积淀了众多与当今时代产生深刻共鸣的独特智慧,与西方文化有着本质不同。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答人类问题的重要启示,因此具有了世界性、人类性的普遍属性,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理念,为当代各国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人类问题,提供最基本的规范启示。与西方古代的城邦、王国、帝国及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观念不

 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超越国家范畴的天下观念。自《尚书》以来,尽管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天下之说备受推崇,尤其是儒家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功夫为人所熟知。尽管中国古人讲的“天下”并非就是今天所谓的世界,也非一个实质性的疆域概念,而是一种关于文明、道德秩序的文化想象,但天下观念确实打开了一种可能性,展现了一种超越的、普遍的维度,蕴含着具有中华文化精神的世界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承载着对美好世界的畅想,“以天下为己任”树立了立身之本,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则体现了中国构建和谐稳定国际关系的处世之道。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文化基因,当代中国才具有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大情怀、大视野,提出和模范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和合”理念,为推动全球公平正义,建立和平、合理的全球新秩序提供重要的思想智慧。“和合”理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价值标识性。古语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思想鲜明地呈现了中国理解世界的方式,其价值趋向正在于认为万物竞相生长而无须彼此伤害,各自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且互不冲突,体现了中国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互相尊重这一开放性的价值观念。此外,“天下兼爱而相治”“四海之内皆兄弟”“仁者,爱人”等传统文化价值,有助于当代世界各国人民不断开辟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消除国家间的不平等、改变南北差距等世界现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为破解当今全球性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古老的思想启发。当代生态问题的实质是西方现代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严重后果。“天人合一”的精髓展现的是物我之间的融会

 贯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调为统一体的价值理念。董仲舒曾在天人同构、天人感应的维度上,论证人应当符合自然规律而展开自觉的行为,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则认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由此,传统文化一直主张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民胞物与”。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决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价值理念,为世界各国克服艰难险阻、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当今世界,西方虚无主义盛行,历史进步论遭受严重质疑,人类不仅在现实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而且在思想、精神世界中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危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一种表现为责任、担当的进取精神,也体现了一种人类历史进步的观念。越是艰难时,人类更需要坚持正确的道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指引,不断地寻求化解人类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在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上,寻求国际环境的公平、正义,追求人类美好的未来。

 推进符合全人类要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成果,也迫切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两创”。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造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新传统”。作为全人类解放学说的马克思主义最能够把握这个时代的实质,理解这个世界发生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其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世界在发展与不发展之间的各种困境中所呈现出来的紧张关系,站在历史与时代制高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十分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具体内容、价值指向。例如,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待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不能停留于考古式的偏好;例如热衷于文本考证,而要实现视角转换,在个人、国家的视角之外,还要注重从世界、人类的层面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诠释工作。本着“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的实践要求,“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创造性地发展出与时代相向、与历史同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态。

 基于中华五千年文明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夯实为人类作贡献的中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反过来,价值必须有文化予以涵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激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文化基因,赋予其普遍性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但如果抽离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纯汲取价值理念,则会使得我们的表达缺乏“根”和“魂”,没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兴盛能离开优秀传统的养料供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基本的话语和表达方式。西方现代学术话语方式始终围绕着资本、启蒙、理性等打造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叙事框架,从而试图将全人类的

 发展纳入到这一刻板的“标准”之中。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摆脱西方话语方式,形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式表达,并以此引领时代潮流。

 秉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开放姿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于时代要求的实践一直在创新、一直在创造。“不忘本来”正在指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倡导“吸收外来”则要求必须进行世界文明成果的广泛了解和借鉴,需要积极促成“外来”与“本来”相结合,促进人类先进文明的价值成果与中国结合,发展出中国化的形态。我们还要面对未来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将其中那些具有超越时代性特质、具有面向未来品质的文化价值观念激活到当下的生活中来。

 在人类实践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同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时代价值,必将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时代要求的人类实践活动中鲜活地体现出来,这既需要积极将价值理念融入中国具体的国际关系实践中,又需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价值贡献。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实在在地为全人类谋进步,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中的“协和万邦”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价值的最好体现。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是“一带一路”建设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与少数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稳定发展从来不建立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基础之上,而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促进繁荣共赢,例如在平等共建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打造沿线国家的

 文化经济带,截至 2022 年 1 月,中国已与 147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 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它以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赢得了世界的赞誉,而某些国家组成的“小圈子”以排他性、封闭性破坏国际环境,其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终将会落得“失道者寡助”的局面。

 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努力让世界倾听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中国声音。“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要在“文”上做足功夫,让中国成就彰显的世界性贡献、化解人类共性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大道能够得到世界范围更广泛的了解和认同。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文化都有地方性差异,但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冲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或文化的丰富多样正是推进人类进步的必要动力。“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要以中国的方式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底蕴讲好全人类故事,并在讲好全人类故事的同时彰显中国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真正反映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形象,传递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中国声音,促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推荐访问:开掘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开掘 全人类 中华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