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7-17 19:30: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完整版】

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同志们:

根据集训安排,我主要围绕“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和大家一起交流。这对于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思考和总结考核。下面,我想把组织生活制度一些硬性的规定留给大家自学,试着跳出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新任基层同志一点启示,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还有不同认识,必须大事大抓来对待。

落实的好坏源自认识的高低。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基层党支部对组织生活制度的认识有高有低,导致组织功能作用有强有弱。

一是大多数同志想抓好,也抓得好,在带队伍中确实发挥了作用,也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如XXX等单位。二是有的想抓好,但实际运用不活,“照葫芦画瓢”“照本宣科”,过于机械简单,特别是遇到现实困难和矛盾时,不能熟练运用组织生活制度这“七种武器”,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有些基层经常在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上感到“管不住、管不了、不敢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是少数同志重视不够,极少数的不当回事,认为只要单位建设方向不偏就行,有的甚至认为有什么事两个主要领导碰过头就可以解决,把组织生活制度当作麻烦事、当作多此一举。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党支部会议记录本》补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原因就是,两个主要领导一碰头就完事,会议就在秘书的“编造”下召开,久而久之,支委会就当成了碰头会,组织就当成了个人。四是有的埋怨多,认为八项制度、十项制度都难以完成,平时工作、阶段性工作、重大任务忙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人为地看轻、减弱、抵制了组织生活的落实。五是领导机关也确实有重视不够、指导不力的问题,缺乏对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有力领导和有效指导,讲得多一些,真正去帮助解决问题少一些,个别的甚至认为只要一把手明白,镇得住、有办法,无论是个人管还是组织管,管得住就行了,助推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在少数单位打了“水漂”。

所以讲,加强基层党支部不是一个讲不讲得清楚,搞不搞得明白的问题,关键是自不自觉、肯不肯抓、愿不愿干、认不认真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我们切实重视起来,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都要当大事来抓,牢固确立起组织生活制度的地位作用。

二、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还有不少问题,必须用心用力来解决。

从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七个不够”的问题:党日活动计划性不够,党的会议严肃性不够,党课教育针对性不够,报告工作监督性不够,民主生活原则性不够,党员汇报思想性不够,民主评议激励性不够(其实这“七性”就是七项制度的特性)。

这方面不作过多阐述,不同单位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有的还长时间存在,大家不是不知道,不是发现不了,而是对许多问题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不当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更是新任主官的“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迫使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用心用力来解决。

一要解决好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的问题。当前,还存在以行政代替党内的,以个人的代替集体的,以一把手等同于组织的,这些现象面上很难真正看出是多大问题,会有多大祸害,但却是一个违反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的大问题,如果一个单位长期是个人说了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组织就会被个人代替,单位建设就会出大问题,个人也会出大问题。这个问题警示我们:每一名干部注定要从基层工作开始,一开始就要在组织生活上从严从实,自觉培养按制度办事、养成按法治思维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才会越往上走,越稳当,越健康,否则越往上走,权力越大,危险越高(举例)。

二要解决好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弱化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些党员没有一个党员的样子,在平时的言行、工作的状态、应有的境界上,基本看不出来党员与群众的界限,个别的甚至不如群众。有一些党员干部发生的问题,本身就在先进性纯洁性上出了格,同时还体现在对部队的发展用心不够、履职不够,模范带头不够,失去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引领作用,失去了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的感召作用。为什么有的党支部不被群众所信任,有的党员干部不被群众所信服,问题就在于失去了作用,体现不了先进性要求。这里,我们再重温一下习******关于加强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一段讲话: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三要解决好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能力弱化的问题。书记没有真正肩负起抓党支部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担子,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管党员、管干部、管思想、管作风不得力,从这个方面看,党员干部发生问题,我们支部书记要负主要责任。在座的有来自各行业的领导,我们都有共同的感受:最操心的就是干部教育管理,最担心的就是干部守规守纪,最忧心的就是干部思想作风,其实这些都是对基层支部“四管”能力一种不放心的顾虑。从这个方面看,机关提高支部书记抓党建的能力,不仅要教方法、定措施,更要强化正副书记以高尚品行引领部队、以过硬作风带领单位、以自已守规矩督导单位守规矩的责任。这是书记严格组织生活制度的首要工作。

四要解决好机关指导督导引导作用弱化的问题。主要是对下严不起来,对一些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质量不高、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好的问题,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抱着只要不出大问题,一般是睁只眼闭只眼,口头上讲一讲,并没有刨根问底,纠住不放。时间长了,自然而然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所以造成现在一些同志讲的那种现象,就是“喊得凶、抓得松”。比如,在一些活动中,机关对召开基层组织生活会要求很严、“嘴上很硬”,实际在现场指导上“心很软”,矛盾没有解决好,问题没有带上来,导致会前会后一个样。还有,我们在党员干部问题的处理上,对当事人的过错惩处教育多一些、重一些,对支部管理的过失帮建少一些、轻一些。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机关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对此,大家都应当有一种很强的忧患意识,一个基层单位如果丢掉了传承90多年的“法宝”,就难以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就会失去带好部署、管好单位、完成好任务的“主心骨”,失去建设发展的“底气”,甚至还会失去安全发展的“底线”。所以说,要求落实好组织制度、解决好存在问题怎么讲都不过分,怎么讲都应该。

三、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还有很多路径,必须开动脑筋去实践。

关于组织生活制度的具体内容、落实标准,《党支部工作条例》以及相关文件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对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就能充分发挥好“七种武器”的火力,我们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抓学习培训、抓指导督促。因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说,抓好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既有很强的原则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既要对制度规定理解透,又要对基本情况把得准;既要把传统的经验做法学到手,还要对创新的方法途径研究好。下面,我综合两者情况,具体讲一讲落实组织生活七项制度需要把握的问题。

(一)抓住党日制度这个关键,把组织生活制度全面统领起来。党日制度,是为保证基层党的活动有专门的时间而规定的一项制度。《支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日活动的内容,大家稍作思考就会发现,党日活动的内容其实就包含了组织生活制度其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落实好党日制度,就能很好地把其它组织生活制度统领起来。我个人体会,就是要做到“四个统筹”:一是年度要把规律性的统筹好。就是每年要把一些规律性的、阶段的、应知的活动统起来,比如每年的民主评议党员、“七一”活动,每半年的报告工作、民主生活会等就可以提前考虑好。二是每月要把临时性的统筹好。这时候大家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与任务错开,在全年计划的基础上把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党课等统起来。三是每周要把落实的时间统筹好。比如,我们多数基层单位周五下午安排的是“党(团)日活动”老三样,试想下午时间只有3小时,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合适,只会导致几个活动都会走过场。有的同志说“这是上级规定的”,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支部工作条例》规定“每周用半天时间进行党的活动,必要时可相对集中使用,但每月不得少于两次”,有的基层之所以搞“老三样”是因为组织完XXX比较方便。因此,我们一定勇于打破一些老习惯、老模式、老套路,善于开动脑筋搞好统筹。我建议是这样做的:周一至周四根据需要组织了党课、报告工作等党日活动的,周五不再组织党(团)活动;因干部周末轮休,党(团)日活动一般不安排在周末进行。总之一条,每周半天就是半天,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随意与其它内容串联并联,在时间上打折扣。四是每次活动要把人员统筹好。基层单位党员人数本来就不多,加之外出的、公差的、轮训的、休假的不断流动,针对这些问题,各级组织就要合理安排,切实把每个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权利和责任认识到位,把人员统住,把组织领导统好。需要注意的是:党日必须专时专用,不能把党日挪作它用,更不当作“机动日”“劳动日”“文体活动日”。

(二)提高会议质量,充分发挥党支部集体领导作用。会议制度是加强党支部集体领导,实施正确决策;调动党员直接参与本单位工作和管理党内事务积极性;加强对党员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党支部会议主要包括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落实好会议制度,最基本的就是要把各种会议的职权、召开的程序搞清楚,详细内容请大家下去后认真学习《党支部工作条例》相关内容。下面,我着重谈谈如何提高支委会质量。一要坚持抓大事、议大事。从检查基层《党支部会议记录本》来看,大多数党支部每年召开支委会都在30次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多次。这里面有三个问题,一是基层党支部对什么会议讨论什么事、什么事该上什么会不太明白,无论大小事都召开支委会研究,把“党的会议”与“行政会议”搞混淆甚至相互代替。二是机关过于强调本级安排工作的重要性,不管工作轻重,都习惯套上“支委会研究”的“帽子”,以此强调工作的重要性,迫使基层支部“芝麻西瓜”一把抓。其实这也是机关各自为战、不加强党务工作研究的实际体现。三是召开会议随意性大,想开就开,没有计划,不会统揽。《条例》规定,支委会讨论和决定的事项有十个方面。这十个方面的事就是大事,必须经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这十个方面事项,包括的内容很多,有的同志总是记不住,把握不好。便于大家掌握,我概括了一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学习贯彻上级命令、指示及会议精神类。第二类是经常性主要工作类,可分为三块:大项任务,如年初按纲建队规划、重要工作任务部署,每各级阶段形势分析等;基础建设,如工程建设、大项经费研究等;敏感问题,如奖励表彰、干部配备、晋职晋升、送学送训等;第三类是党支部自身建设类,如支部改选、发展党员等。这三大类事项,大部分在时间上都是比较固定的,对什么时间研究什么事情,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在党日计划中作出具体安排。二要充分酝酿、准备预案。会议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前准备工作是不是足够充分。一方面,要发“安民告示”。会议议题、时间确定后,要提前告知委员,并提出要求。使支委成员有充足的时间调查情况,准备个人意见。否则仓促上阵就会走形式,讨论不出好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准备好预案。会前,书记、副书记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两人碰头商定、统一思想后,拿出一个初步意见或方案,以便提交会议讨论。否则就会久议不决,甚至一拍两散。比如,有个单位研究骨干配备,一、二把手碰头商定,没有准备预案,会上你一言我一言,一会儿推荐张三、一会儿推荐李四,有的支委甚至提出其他人选意见,导致会议争论不休、乱了套,直至红脸休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开完会、文书累。如单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位形势分析,如果会前不把本单位问题找准,不拟制一个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会上讨论没有依据,就容易跑题,有的甚至是三言两语走过场,导致迷失于会后埋头造假,搞虚假主义。三要先民主,后集中。结合我个人经历,我有两个小的总结,供大家参考:第一个是“三先三后”:委员先发言,书记后发言;不同意见先争论,后表决;对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意见先讲完,后交流。第二个是“四不表决”:支委成员没有发言完不表决;少数人意见没有充分表达不表决;情况没有搞清楚不表决;接近半数人思想没有统一不表决。一旦形成决议后就要做到:“几个脑袋一个方向,几张嘴巴一个声音,几双腿脚一个步调,几双拳头一股力量”。

(三)紧扣新时代要求和党员现实思想,增强党课教育的效果。党课制度是运用讲课的特有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制度。从对基层党课教育调查看,主要的问题是老一套、图形式、瞎应付,难以激发党员的兴奋点、兴趣点,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增强党课教育效果,我有三个体会:既要大张旗鼓讲大道理,又要把口子开小讲小道理,还要拓宽渠道深化道理。一要把党的先进思想理论灌输作为党课教育的根本内容。这就是讲大道理。除了《支部工作条例》规定的五个方面党课内容外,我建议大家多关注上级有关部门统一编写的、或在党刊上发表的教育资料、理论文章,同时一个时期要抓住一个重点问题,突出一个方面的内容,搞深搞透。比如,年初就要重点抓好“两会”精神的学习教育,特别关注报刊发表的专题社论。二要把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党课教育的重点。这就是把口子开小。党课教育既要抓好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又要勇于触及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主动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比如现在最受关注的改革话题,这时候就要勇于直面热点问题,虽然解读不了改革的直接成果,但必须把“改革只会越改越好,各级只越来越受益”的实际意义讲清楚,使同志们吃下“定心丸”,坚定向上向前向好看的信念。三要把改进教育方式作为增强党课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这就是拓宽渠道。上大课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搞好网络学习,利用驻地资源走出去、参观学习、进行实践,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还可以采用党员自我教育的方式进行,如通过党员读书会、专题研讨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党课教育的效果。比如请普通党员就某一方面的内容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请老党员谈党的优良传统,请优秀党员介绍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请学习较好的党员谈对党的现行政策的认识等。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地方党校、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辅导,提高授课层次,深化对难点、热点问题的理解。

(四)坚持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检查和监督。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党支部对这一制度基本上没有落实。主要原因是认识不到位,把支委会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与单位工作总结、向上级汇报工作混为一谈。有的虽然进行了报告工作,但重点不突出,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忽略了对支部自身建设的分析和总结。落实好报告工作制度,必须注意把握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坚持定期报告制度。《条例》规定:支部委员会每半年或按工作阶段,向支部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和自身建设情况的报告。那么除了半年和年终这两个时间外,怎么理解“工作阶段”的时间划分,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以下三种:一是完成重大任务后;二是一个工作阶段结束后;三是支部委员会换届改选时。二是工作报告要体现党支部工作特色。重点强调的是:要把党内报告工作和干部大会报告工作区别开来。支委会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主要是总结分析支部工作和自身建设。两者在会议性质、报告人身份、参加会议人员、报告内容上都有不同,不能相互混淆,相互替代。三是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报告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接受党员的监督,因此讨论报告必须落实好两个重点:一个是事先要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报告提出修改和补充;第二个就是认真听取全体党员的审议,对工作报告进行表决,形成决议。

(五)增强原则性和战斗性,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就“问题”交换“意见”的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健全和发扬党内民主、严格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的会议制度。目前,有些基层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重要原因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认真、不真心。检查分析,主要存在“七多七少”的问题:正副书记开展批评多些,支部委员开展批评少 ;资格老的开展批评多些,任职短的开展批评少 ;含糊其词批评多些,指名道姓批评少 ;“希望性”批评多些,“实质性”批评少 ;谈集体的问题多,讲个人的问题少 ;谈一般性问题多,讲实质性问题少 ;谈问题的客观原因多,讲主观原因的少。大家在组织民主生活会的实践中,都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组织好民主生活会是对正副书记个人素养、领导艺术的一个现实考验。讲个人素养,就是正副书记要做到“三个带头”:带头搞好自我批评,带头开展批评,带头接受批评。讲领导艺术,就是要正副书记要把握好“三适”:一是适人。即批评要因人制宜,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二是适时。即批评要把握时机,注意场合。对带有倾向性的、消极影响面比较大的问题,应在会上公开批评,既教育本人,又教育大家,个别同志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应以个别谈心为主,防止一人生病,大家吃药。三是适度。批评要把握分寸,恰如其分。既要坚持政策规定讲原则,又要循循善诱讲道理;既要一针见血触及要害使人觉醒,又要和风细雨入情入理,进一步调动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性。

(六)定期组织党员汇报,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党员向自己所在的党支部定期汇报,是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帮助、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党组织了解和掌握党员思想、工作等情况的一条重要途径。除了《支部工作条例》规定的时间外,我主要提醒大家还要把握好党员汇报的“七种时机”:①探家之前;②休假归来;③家中变故;④遇到困难;⑤涉外任务;⑥生病住院 ;⑦学习培训。

(七)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主要是基层全体群众对党员进行评议,是新形势下保持******员先进性的重要措施。基层单位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普遍党龄短,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如不精心组织,加强引导,就很容易走过场,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在组织民主评议党员时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消除思想顾虑。在评议党员时,无论是干部、党员还是群众,都会有些思想顾虑。比如干部党员怕“丢面子”,普通党员怕“伤友情”,团员青年“怕报复”。因此,党支部要认真搞好思想动员,引导党员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批评。二是要坚持实事求。具体讲就是“三要三不要”:党支部要使群众畅所欲言,不要事先划框框、定调子;要坚持面对面提意见,不要简单采用在表格里打“√”打“”;要敢于揭露矛盾,不要群众讲一点你就解释一番,甚至掩盖问题。三是要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在评议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在评议过后,对个别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要耐心进行帮助,特别对于评议中与事实不符的意见,或群众提出的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耐心说服教育,使群众意见有着落、有回音。

总体讲,在这些组织制度当中,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党内最大的规矩是民主集中制,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基层党支部是最根本的领导制度,任何时候都要维护;七项制度是管党员管干部最管用的制度,任何时候都要加强;七项制度是最易忽视最易形式的制度,任何时候都要从严从实。

今天,主要是和大家谈了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些看法、一些建议,把握不好、讲得不透、结合不紧的地方,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组织生活 充分发挥 落实 什么应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履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 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注重在严格的组织生活中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