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发布时间:2022-06-23 08: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供大家参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中学生读本的第2讲第一框题内容,该讲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业”三个部分的内容,而本框题系统的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本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引领性的作用,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1.政治认同:通过情境设置、问题驱动和学生自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领悟“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含义与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实践中的信念,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通过教师讲授和师生讨论,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两步走”发展理念,全面理解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讨论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深入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生活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1.掌握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明确确立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原因。通过对“个人梦”与“中国梦”的辨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投身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2.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了解“两步走”发展战略,促使学生理解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3.理解“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认识到中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原因,引导学生树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为实现总任务,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课时

  主要内容

  实现目标 第一课时 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单元目标1 第二课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单元目标2 第三单元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单元目标3

 2.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对“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内容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高中学生思想意识日益活跃,思想活跃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可塑性等特点,思维能力比初中时期明显提高,具备很好的学习思维能力基础。

 3.目标确定

  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解决目标任务,明确我国确立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原因与意义,了解并掌握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

  2.

 结合小组展示分享等活动,理解实现中国梦需要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学会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步骤、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难点: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想之间的关系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追梦者》。

 根据视频内容讲述导言部分并进行导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牺牲,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是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步个好成绩。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便是读本的第二讲:“目标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并感受和理解中国一直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设计意图:通过具有感染力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教师活动

 (1)展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其他三大文明已面目全非,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国传承至今,并在殷商、秦汉至明清时期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的图文材料。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2)近代的苦难 通过时间轴展示第一次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学生活动

 阅读这些图文材料,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理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军侵华的历史历程。回忆历史所学,讲述每场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带来了怎么的影响。结合学生的讲解,阐述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

 (3)艰苦斗争及复兴梦迎来曙光播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们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剧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领导中国人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探究问题

  阅读读本15-18页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1.为什么要确立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中国梦与中国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

  认真观看视频,并总结都经历了哪些斗争,以及结局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述,学生自行观看视频及课外延读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起源与确立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等内容,激发学生对于我国发展道路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环节三:

 探究二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

 探究材料:

  一位高三学生对于中国未来的畅想:

 “ 2035年,河水被治理的清澈见底,天空也披上了一 件蓝色的衣衫,显得那么美丽动人。小鸟在天空自 由翱翔、小鱼在水中欢乐游弋、大熊猫慵懒的吃着 嫩绿的竹叶、狮子在领地悠闲踱步...动物们和谐共 处,没有杀戮,自由自在! 2035年,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悬 磁浮列车低碳又环保,是我们出行首选。交通不再 拥堵、尾气不再超标、人们不再违章.... .我们每天都 忙忙碌碌,将自己的小组讨论:作为中国少年,我们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些什么?并选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生活过得很充实。当你累了一 天回到家,机器人便会给你端上一杯暖暖的热茶, 有时还会跳段舞蹈送给你,让你开心....健全的教育 机制让每个孩子都有学可上,“失学儿童”已成为过去 式、完善的养老模式让“空巢老人”没有了失落感 看,无论老人还是孩子,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的笑意! 2035年,台湾岛已回归祖国的怀抱,举国欢庆。我 们感受着祖国的日益强大,民族自信心不断提高。

 《国家宝藏》、《中国诗词》、《非遗文化》....使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说着中国话、 写着汉字,我感到无比自豪!“

 探究问题:小组讨论:

 1. 你对于未来中国的设想是什么样的?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与个人梦是什么关系? 3.作为中国少年,我们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些什么?并选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文和视频材料,加深学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并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前行的志向。

 环节四:小结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世界的梦。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 正确认识:

 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造福人民。

 ③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④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自主思考:青少年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升华主题,鼓励学生自主投身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6. 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中国梦的确立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7.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搜集关于中国梦的相关材料,写一篇演讲稿“我心中的美丽中国”

 8.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中国梦”是社会热点话题,关于中国梦的素材有很多,包括学校的文化长廊,党政文化宣传栏都有中国梦的表述出现,因而寻找材料比较容易,但是选择素材时需要注意典型性与科学性,必须是关于中国梦的第一手材料,最新最科学的表述方式,谨慎使用二创材料。

 9.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活动开展不够好,教学中应当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随地生成学习资源与素材,将课程上的生动活泼 10. 学习评价设计

 形成性评价:两个探究问题,学生自主合作解决探究问题的表现

 终结性评价:课后作业,对于演讲稿的完成情况。

推荐访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读本 学年 新时代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