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遗传拓红色文化传播中应用(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非遗传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倪悦王佳春姚震宇汤鼎豪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传统非遗金石传拓技艺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围绕红色背景下的历史元素和建筑留存展开艺术创作,结合传统拓印技艺,用纸墨语言再现红色奋斗历程和时代变迁带来的岁月印迹,在传统的宣纸上将三维原物转化为黑白二维图像。通过实践发掘传拓的文化价值,为传统技艺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模式。
关键词:传拓;红色文化;传播;再创作 1、绪论 传拓技艺,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一项古老的技艺。是对图形进行拓制和研究的古老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也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其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拓技艺经过历史发展不断传承沿袭下来,用传拓工具将纸、墨覆盖在被拓内容上,并将其表面铭文、纹饰或肌理拓印下来的方法,它源于东汉末年,为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无数珍贵的零散文物、古代文献和书法艺术因这一技能而被发现和传播,在考古学、博物馆、古籍等领域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技术特点可以分为拍打拓和摩擦拓两种,不同拓印技法带来不同的风格特点,传拓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国人智慧的结晶。
2、研究依据 2.1 历史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于传统文化愈加重视,人们对传统文化有关事物的热情也在逐渐提高。世界正在经历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①红色文化孕育和记录这些深邃而凝重的历史,历史的车轮从建党至今行进百年,对于历史的铭刻传播愈发重要。“百年正是风华正茂”新华网上这样评价如今的中华,百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唯有铭记先贤们为中华崛起所做的努力,才能更好的跟随国家发展的风帆。
2.2 客观条件 在石库门、红船、客家小楼、宝塔山等每一处历史发生地,都凝聚着老一代革命者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气息,留下浩如烟海的光辉痕迹,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积淀,清晰观察红色文化的成长,既有光荣的喜悦,也有屈辱的悲伤,这是奋斗的印记,也是革命最杰出的创造和积累。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周恩来、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来自于江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江苏。江苏现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 1710 处,②为我们学习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拓印过程中,今人或能通过感知物质的质地去感知当时的时空、手法、匠人精神等非物质信息,但这些感知可能会在这个复制和转译的过程中发生新的变化。通过中国特有的传拓技艺,挖掘和整理红色文化的光辉历程,从而展示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见证百年党史的辉煌发展。
3、创作应用 拓印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性、技术性,且富有很强生命力的复制文献资料的手段。通过这一传统复制方式,重新拓印中国建党建国以来的百年红色文化历史遗迹,旨在探索拓片的物质与非物质性,并以此为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红色文化和艺术的关系,为艺术形式的跨时空对话提供新的可能。
传拓是在历史发展中被传承的技艺,作为展示物的拓片,创造出的不仅是无法复原的历史空间,也是艺术空间,保护和延续了红色文脉。除了浩瀚史实和文献,或许只有那一块块实在的砖瓦、一片片自然的草木、一座座历史的瓦居可以回答。此处历史化为鲜活的审美意象,以其最为深沉的艺术审美感受震撼我们的心灵,激荡我们的情怀,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不仅生活在物质实体之中,更是生活在承载着历史的审美情感符号之中。历史事件与时代精神融汇到我们的血液之中,作为光辉历程中不可中断的红色文脉,亦将过去的峥嵘与历史、今天的生活与未来发展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红色文脉继续传承,启迪我们前行的方向,延续出我们对
红色文脉的认知;在历史事件、文化活动中,为物质形态空间建立起情感和文化的意义,在其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传统技艺中的文化身份。
红色,是日出的颜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 ; 红色是中国的颜色,象征革命与胜利,不忘初心,于我们而言红色更是理想和信念的火种,在心中熠熠生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③用传统传拓技艺,拓印红色故事的历史痕迹,追寻红色文化的伟大印脉。拓印是本土化语言,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独到的文化形态;通过拓印可以实现文化和社会语境的互动,成为探寻历史和当代空间的桥梁。将这种复制呈现的方式转化为当代艺术视域的方法;通过拓印记载光辉历程的视觉符号和元素,再现传统技法与当代艺术的关联。在创作中我们走访红色地标拓印了红色痕迹和代表性元素,创作出具有当代形态语言的拓印作品,展现了红色文化发展的光辉历程,还原了历史记忆,记录了历史遗留的视觉元素并以此融入创作者的主观介入、创新与个人语境的表达,由此唤起大众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4、结语 文章通过创作实践发掘传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展现
传拓技艺的现实意义,打破思维局限,挖掘新的文化内涵; ;其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有助于更好的树立中国本土形象,其非遗身份使创作带有强烈的民族符号特征; ; 将传拓与中国红色文化影响下的发展变迁结合,增强了作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一条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子云.金石传拓技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常斐.传拓在艺术创作中的实践[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2,(02). [3]郭玉海.金石传拓的审美与实践[M].北京:故宫出版社,2022. [4]黄显怀.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5]赵兰.试论拓印文化的“非遗”内涵[J].文化产业,2022,(20). [6]周文.国家何以兴衰历史与世界视野中的中国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解释:
①周文.国家何以兴衰历史与世界视野中的中国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②红色文化,革命地标之江苏篇(baidu.com). ③黄显怀.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本论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2213573053Y 。
作者简介:倪悦( 2000- - ),女,江苏徐州人,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9 19 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王佳春( 1981- - ),男,江苏南京人,实验师,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产品设计、雕塑、先进制造技术、设计教育、科技考古与文物修复。
姚震宇( 1974- - ),女,江苏南京人,教授,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服务设计。
汤鼎豪( 2000- - ),男,江蘇宿迁人,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9 19 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推荐访问:非遗传拓红色文化传播中应用 文化传播 遗传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