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机关讲座:如何提高文字综合能力

发布时间:2022-08-10 11:4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机关讲座:如何提高文字综合能力,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机关讲座:如何提高文字综合能力

机关讲座:如何提高文字综合能力

今天,能和大家在这里进行思想和工作交流,感到很高兴。大家平时都是和机关文字工作打交道,有的从事文字工作时间长一些,几年、十几年;有的刚刚接触机关文字工作,特别是刚进机关的同志,领导让你写一些材料,得去完成。对怎样做好文字工作,大家有时候会有所感悟,也有时候会感到困惑,有时候还可能进入误区。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对文字工作的不全面认识,主要有以下5种:

一是“神秘化”。认为写材料的同志,成天在领导身边转,这种工作,深奥莫测,玄而又玄,认为这种工作不是谁都能干的,一般人整不了,所以,没有弯弯肚子,坚决不吃镰刀头。实际上,是忽视了机关公文写作的可学性。事实上,写材料人人可学,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写材料,也都能够写好材料。这个道理,和大学里学到一门专业,和平时大家学会开车、学会外语、学会做菜、学会,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二是“简单化”。认为写材料没啥技术,天下文章是一家,你抄我、我抄他。常说的一句就是,“你上网上去抄一个”。这跟一个人馋鱼了,让他空着两手到海里捞一条镰刀鱼差不多。实际上,是忽视了机关文字工作的科学性,忽视了主笔者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网上办公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资料繁杂,有的甚至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如果不能遵循机关公文写作的规律来办事,拿素材当精品,拿矿石当钢筋,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生硬嫁接,一顿瞎抄,也很快就会抄出事、抄砸锅。前一段,有一个“县委书记发表署名文章涉嫌抄袭”的消息引发关注,人民日报还专门发了评论,标题就是《少一点懒惰,多一点写作》。这事件,当地回应是“县委办重大失误”,县委书记是“被署名”,自己并不知情。事后,县委书记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深刻检讨和反思。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三是“恐怖化”。认为写材料太累,没白天、没晚上、没周末、没假期,只要写上材料,就啥都没了。几年下来,身体容易累跨,精神容易崩溃,人格容易分裂,心里容易变态。实际上,是过分夸大了文字工作对时效要求的特殊性。文字工作虽然有时候时间要求很急,到点必须完成任务,需要占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但是,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累得就剩下半条命了。并且,这种辛苦与个人思想政治的进步、政务能力的提升是一路相随的。这种辛苦,不是为了作茧自缚,而是为了化茧成蝶。

四是“模板化”。认为写材料就那么几下子,属程咬金的,三斧子半。不管什么稿,只要按照既定的框架,往里一套,换点数、换点事,就OK了,大功告成。应该说,持有这种思想的同志,首先我应该恭喜你,因为你至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确实,有些机关文稿讲究格式,比如,通知、决定、决议、公告等等,这类文稿,确实讲究格式。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形势任务在变、服务对象在变、受众在变、文风在变,文稿的评价标准也在变,所以,决不能孤立版面静止地看待公文写作,文无定法,贵在得法,应该以变应变、常写常新,来不得半点含糊。

五是“自我化”。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刚刚从事机关文字工作的同志身上。比如,领导让你写一篇讲话稿,有的说了,我的文字功力很不错,在报刊杂志社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小说论文,为什么文稿写出来,领导不认可呢还有的说了,我这篇稿,基本上就是某某文件、某某报告、某某报刊上的,领导怎么说不行呢还有的说了,这篇稿子文采飞扬,连自己都被感动哭了,领导怎么看不上呢有这些困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角色定位。从实践看,机关文字工作经常遇到的各类讲话、工作报告、述职述廉报告、工作汇报、交流发言、署名文章、各类致辞等,常常是以领导名义讲出来或者发出来的,展现的是领导同志的思想观点、工作思路、施政措施,表达的是领导同志的思想感情、工作个性、精神风貌。文字工作人员不是在给自己写稿。实际上,就存在这种过分“自我化”的情况。比如有的同志,领导定完了路子,可是却没有按领导路子写,而是另起炉灶;有的领导改过或删除的稿子,可是觉得这地方挺好,不应该删除,又保留了,甚至不愿意让别人改自己的稿;还有的把写稿当成了辩论,在文稿中提出与领导思想观点相左的论辩。这些都是角色定位没抓住才犯的病,这种固执己见、一根筋,得马上改、彻底改。其实,领导定完的写稿路子,是不能随意变动的。领导删除的文字,除非原则性、明显的失误,你心碎的像饺子馅一样也不能恢复。这是一种职业需要,也是讲政治的体现。当然,对领导的笔下误,比如“渡”汛还是“度”汛,这类小事要悄悄改正,不必当面请示。所以,从事机关文字工作的同志,既要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工作,又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这个角色就是:当好领导智囊,当好参谋助手,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这个角色很不容易,对个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都是个历练。

抛开以上5种对机关文字工作的不全面认识,大家应该对机关文字工作有一个靠谱的认识。老一辈革命家讲,革命要靠二杆子——笔杆子与枪杆子,这是我们D起家的“两杆枪”。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就是枪杆子与笔杆子交相辉映的一生,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一大批闪烁着战略智慧和深厚文字功底的著作,给人以充足的精神力量,催人奋进,鼓舞人心。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不懂得用笔杆子、不会拿笔杆子,这个领导就是很有缺陷的。************就文风问题,专门提出了讲话要“短、实、新”的要求。现在看,机关文字写作,是干部从政的重要能力。从我个人经历看,我走过了多个单位,为三位县委书记、五位市委书记服务,可以说,每位领导都精通文字。大家也能有这方面的感触,在单位里,工作干了很多、很实,也很有成效,领导很满意,想宣传一下,但是自己总结不出来、宣传不出去,不仅影响工作效果,也影响干部干事的积极性。没有办法,只好出去求帮,找人帮助总结经验。这个现象并不个别,比较常见。因为,现在各级机关中,熟悉公文写作的人才很短缺,也很抢手,只要说谁的材料写得好,马上就会有人来挖。所以,只要笔耕不辍,终会有所收获。在这里,我向大家号召,请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勇敢地拿起笔杆子,用好笔杆子,练出生花妙笔,开辟人生新路。

今天,我重点就从如何写好领导讲用的文稿,向大家介绍一下机关文字工作的六个基本动作。

一、积好粮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朱元璋扛起反元大旗时,其谋士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在军事上,稳固防御,不着急向外扩张,先把自己的军事根据地打牢。“广积粮”是指在经济上,拼命积蓄兵马粮草,广揽人力物力,把实力做大做强。“缓称王”是指在政治上,韬光隐晦,不称霸不挑头,待机而行。朱元很好地采纳了这个建议,因而取得成功。写好材料,需要平时“广积粮”,积累材料。

怎么积累有的同志在手里准备一本工具书,这很好,是最基本的。同时,我主张三种方法:第一,作笔记。现在有电脑,有的同志不愿意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好的,马上记下来。比如,人民日报的言论中一些精彩的观点,

20年前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解放思想、道路宽广,观念更新、遍地是金,等等。第二,作剪报。这种方法虽比较原始,但也是比较管用的,一把剪刀,用处很大。特别是初学文字的同志,当你积累了十几本剪报的时候,你用发现,自己的文字功夫很自然地上升到一个新阶段。第三,作文件夹。我在自己的电脑上,设置不同的类别,比如,习总讲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D建,经济下边又分出农业、工业、三产、城市建设,等等,把网上的资料分类储存起来。积累什么内容很多,重点有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积累思想观点。大家常说,文以载道。什么是道,广泛地说,就是指一篇领导讲用稿需,要承载一定的思想。我感到,一篇好的文稿,至少要从四个方面去审视,这和欣赏一个人差不多。一是观点,就像一个人的灵魂,文章没有观点,和一个人没有灵魂差不多。二是框架,就像一个人的骨骼,框架不合理,也不会完美。三是语言,就像一个人的血肉,我们常说草榴文章写得有血有肉,主要是指语言用的好。四是逻辑,就像一个人的神经,如果逻辑混乱,框架不严谨、阐述前言不搭后语、内容相互交叉重复,那就和神经出问题关不多。有了观点,文章才有思想性,才有高度。这一点,在各类讲话、报告、经验材料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积累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的讲话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每个人都应该全面学、系统学,应知应会的应该张嘴就来。比如,新发展理念、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三个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四个意识、四讲四有,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观点。同时,对涉及本领域的,要深入学习。比如金融,应该掌握的基本观点就是: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三项任务就是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比如科技,******讲: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比如司法,******讲: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比如劳动,******讲: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这类顶极的思想观点,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有,太多了,我不举了。如果大家能积累200条以上高端观点,并用到文章中,你看看是什么效果;积累2000条,看看又是什么样。

第二方面,积累实际工作。大家常说,文以辅政,因为很多用文稿是帮助领导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具有参谋服务的功能,属于应用文,是十分严肃的政策和政令载体,其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写好综合文稿,最大的功夫在于研究实际工作。所以,大家在积累素材时,要做到“四研究”。首先,研究“上情”,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重要领导同志最新讲话、D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官方权威媒体重要文章等内容,切实把握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这样,我们在起草文稿时就能明确大政策、大原则、大思路、大举措,不出现“方向性错误”“原则性错误”,使文稿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体现出思想性和理论性,进而提高领导讲话稿的整体质量水平。王珉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把xx确定的“稳中求进”总基调改为“稳中求快”,一字之差,违反的却是政治纪律,大家应该引以为戒。研究“下情”,就是熟悉基层情况。我举个例子,今年3月,我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为起草相关讲话稿,真实了解营商环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会同市工商联的同志,用周末时间,走访企业,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材料,我们直接到大街小胡同,看看城市环境到底什么样;为了写了一篇关于人才工作的稿子,我们专门到xxx公司,和张总面对面交流。这样写出来的稿子,市委同志很满意。研究过去,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等时间内,都干了什么工作,有什么成果,有什么亮点,有什么创新的经验,还存在什么问题,都应该注意积累。各地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大事,写材料的人,应该心里有数。研究将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都要注意研究,准确把握。一旦承担起草领导讲用文稿的任务时,就能及时用上。

为什么强调要收集这两方面内容,因为,一篇讲用文稿,包含三大要素,一是说事,二是说理,三是说情。其中,说事是核心,说理、说情是辅助手段。以会议讲话稿为例子,如果不分场合只顾说事,有时工作效果会打折扣;如果不说事只说理,必须会空洞无物;如果不说事只说情,更会苍白无力甚至无病呻吟。只有以事为中心,辅之以理和情,才会饱满厚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思想观点,又深入研究了实际工作,那么,说事、说情、说理,都有了要有,写出一个好稿子就具备了基础。

二、定好位

领导交办我一个稿子,我首先看活动方案。为什么因为,起草领导讲用文稿,首先就得明白谁来讲、谁来听、为什么要讲、在什么场合或者时候讲,做到准确定位,量身定做。只有先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起草讲话稿才可能顺利到位,不走弯路。

第一,要明白谁来讲。领导不同,其讲话稿肯定也会不一样。担任什么样的职务、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就讲什么样的话。D委和政府的讲话稿有差别,正职和副职有讲话有差别,资历深和资历浅的领导讲话有差别,年纪大和年纪轻的领导讲话有差别,在基层工作的领导和长期在机关工作的领导讲话有差别。在同一个工作性会议上,有的会安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领导去讲话。在这种情况下,一把手的讲话稿站位得更高一些,得从宏观角度讲,多讲讲形势任务和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也就是说,一把手的讲话稿要多讲些“大道理”,得写得更高一些、更深一些,适当一下重点作。分管领导的讲话稿,可以先讲讲取得的具体成绩和经验,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再讲讲具体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相对来说,其讲话稿就应更加突出可操作性,要写得

“实”些。部门领导的讲话稿,就要更微观、更具体,一般只需要对会议进行简要小结,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些具体要求就行了。这样一来,各位领导的讲话稿就能做到“分工不分家”,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第二,要明白谁来听。领导要发表讲话,就要有听众。由于听众的职务身份、政策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思维习惯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而,面对不同的听众,讲话稿也应该有所区别。事实上,我们看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就会发现,这两篇讲话的风格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的文学性比较强,而后者则凸显出较深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可见,听众不同,讲话稿的风格肯定也会不一样。因此,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一定要强化对象意识,了解听众是谁,他们的兴趣、心理、愿望、利益诉求、思维习惯和语言特点是什么,等等。比如,在表彰奖励时,对先进人物要引导其继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保持谦虚谨慎;对部队、公检法工作人员讲话,就要雄壮有力,斩钉截铁;对基层群众讲话,句子结构要简单,语言要通俗易懂,千万不能咬文嚼字,可以适当用些方言,聊天式讲话;对文艺工作者讲话,就要注重形象思维,多一些文学色彩,不妨加点儿激情感染的语句;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内容要简短精练,做到谦虚、低调,不能总讲大道理,给上级上课;但是对下级作工作报告,则要体现出上级领导应有的思想性、权威性、指导性;跟专家学者讲话,要注重逻辑思维,最好要体现出理论性、逻辑性和学术性,等等。

第三,要明白为什么讲。这是指在起草讲话稿时,得弄明白领导讲话的主要目的。领导的一篇稿子,要么就是为了总结工作成绩或者经验教训,要么就是为了传达学习上级精神,要么就是想研究解决问题:要么就是为了凝心聚力、给大家加油鼓劲,要么就是希望大家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等等。不论如何,领导发表讲话是有针对性的。明确了讲话目的,起草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增强针对性。因此,是总结工作还是下达指示,是表彰先进还是批评落后,是理论学习还是警示教育,我们起草者心里始终要有清醒认识,注意好讲话稿的语气、措辞、节奏。

第四,要明白在什么场合或者时候讲。领导讲话的场合、时候、顺序不同,对讲话稿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就讲话的场合来说,领导是在大型会议上讲还是在小型会议上讲,在正式场合讲还是在非正式场合讲,在机关里讲还是在最基层讲,在喜庆场合讲还是在沉痛场合讲,对讲话稿的要求肯定会不一样。比如,在大型会议上讲,就得更规范一些、严谨一些;在小型会议上讲,就可以亲切一点儿、轻松一点儿。就讲话的时候来说,是在会议开始时讲还是在会议结束时讲,是在调研开始时讲还是在调研结束时讲,是在白天讲还是在晚上讲,是在临时召集的会议上讲还是在准备已久的会议上讲,对讲话稿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比如,在临时召集的会议上讲,往往事情比较急迫,这就得直奔主题,长话短说,简明扼要,绝不能拖泥带水。比如,防汛讲话,没有长的,再长,水就来了。就讲话的顺序来说,处在前面、中间还是后面,是自由发言还是依次发言,对讲话稿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如果是在后面讲,为了避免重复,就得考虑前面发言者可能会讲什么,可能会怎么讲。比如,省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一次各市工作汇报,我们起草材料时,首先考虑其他怎么汇报,怎么在汇报框架、汇报内容、汇报语言运用上,另辟蹊径,效果就不错。因此,相对来说,要求就更高一些,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讲话稿的结构框架,还是具体内容,都得有所创新,尽量能做到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三、把好脉

这里的“脉”,指的就是领导同志的“思想脉络”。也就是说,要领会好领导意图。我们办公室工作人员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代领导“立言”,是“受领导所托”而进行的一种“被动型”写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准确理解、正确表达领导意图上下功夫、用力气。如果背离了领导意图,哪怕文笔再优美、结构再合理,也难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往往劳而无功。只有体现了领导意图,领导满意,才算是大功告成。当然,领会好领导意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坚定的D性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外,还得善于利用好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从讨论交流交往中领会好领导意图。起草讲话稿前,有的领导可能会将起草人召集起来,面授“机宜”,讲明大体思路、主要想法或观点、基本要求,等等。这是领会领导意图最直接、最有效的机会,必须充分利用好。这里我提醒大家,进领导办公室,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得拿个本,随时记录。有的不拿本就进领导办公室,那是干什么去了。除了认真聆听、深入领悟以外,遇到不大明白的地方,当场请教。这样,不但有利于自己弄清楚,而且也可以对领导观点进行更深刻的阐释。与此同时,起草者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思想去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作为文字工作人员,平时也会有一些同领导交往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往往会有新的想法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比如,在车上、餐桌上、散步的路上。只要处处做个有心人,肯定会大有收获。

第二,从会议和调研讲话中领会好领导意图。领导的思想一般会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各种会议讲话当中。所以,每次重要会议召开后,各单位都会及时组织大家进行传达学习。对于这些会议讲话,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我们要逐字逐句地加以认真学习,研究透彻。如果有机会参加会议,还要对照原稿逐句进行核实,看看领导临时有哪些具体变化,有哪些插话。领导脱稿讲的地方,往往是领导比较感兴趣、比较重视的地方,如果不能现场参加,也要尽量争取听听会议录音。下次起草相关讲话稿时就可以在这些地方多着些笔墨,进行深入阐述。需要强调的是,一旦有领导讲话的场合或者机会,不管领导有没有安排,我们办公室工作人员都要带好录音笔和笔记本。只要领导没有说不允许录音,领导一开口,我们就要开录、开记,回头再进行消化整理。坚持这样做,日积月累,对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大有裨益。对于新上任的领导,就应该尽力找到该领导原来任职时的讲话稿来进行学习研究,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其关注点在哪里,语言风格有什么特色,等等。一些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会发文件,有的讲话还会在内网,甚至在外网发布,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料,必须加以利用。看多了,一动手写起讲话稿来,自然也就更加对领导的胃口了。另外,领导的思想不只是体现在会议讲话里,很多时候还会流露在调研考察过程中。领导在同下级单位、干部群众座谈对话过程中,在实地参观走访时,都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一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领导可能会立即进行询问或者解释。其实,这里面都体现了领导的意图。作为陪同人员,就要时时关注,及时做好记录。

第三,从领导批示和文章中领会好领导意图。领导阅读档、报刊后的批示,蕴含着领导许多有感而发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态度,悉心研究这些批示,就能看出哪些问题、哪项工作是领导所关心关注的,同时能明白领导对这些问题、这些工作的基本看法。当然,这些批示可能只是片段的、零散的,这时我们办公室工作人员就要做好衔接和整合,把零散的整得更系统,把片段的整得更完整。这项工作做好了,我们起草领导讲话稿时拿来就可以用得上,省时又省力。同时,领导对办公室工作人员起草的文章或者材料提出的修改意见,也是察明领导意图的一个重要窗口。对这些修改意见,一定要认真研究、反复揣摩。领导修改的每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都是有其理由的。对领导是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么改,一定要弄出个“所以然”来。这也是领会好领导意图,进而迅速提高文稿起草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有的领导会撰写并公开发表文章,或者公开出版著作。这里面的内容及思想通常都是经过领导深入思考、比较成熟了的。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还要做到熟练掌握,一旦起草讲话稿时就可以直接用上去。

第四,通过其他相关人员领会好领导意图。虽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跟领导直接打交道,都能从正面直接了解到领导所思、所想。此时,就要多向领导身边的同志请教,多听听他们的意见,用可能多掌握一些领导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比如其思想、学习背景、工作经历、语言风格,等等。还有单位一些老同志,自然对领导也了解得多一些,对领导意图也把握得更准一些。一句话,就是要尽量多向其他相关人员请教,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千方百计增加对领导的了解。我们常讲“关门当书记”“关门当领导”,领会好了领导意图,在具体起草讲话稿时,就会进入角色,写出来的讲话稿就越对领导的口味,达到同频共振,工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四、谋好篇

构思谋篇非常重要,一篇讲话稿都是有其内在逻辑结构的,结构不清晰,主题思想也就很难讲清楚、讲透彻。写材料的人,最初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写出的一个讲话稿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甚至全盘否定。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可能就是,讲话稿的结构安排不合理。所以,我们在起草讲话稿时,不能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写到哪儿算哪儿。当我们接到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任务后,就得在谋篇布局方面下足功夫,不能一见任务就从战术方面考虑,钻到文字表述这些工作中去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谋好了篇,布好了局,起草领导讲话稿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俗话说,“文无定法”。除了D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人代会报告等会议讲话稿结构比较固定以外,其他多数领导讲话稿都是没有固定模式的。这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如果总是老一套,讲话“三段论”:第一段讲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段讲目标、任务和措施,第三段讲加强组织领导。这种套路性的讲话稿,虽然写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也不会出现大的逻辑问题,但是想要写出彩却很难。因为这种结构经常采用,听众很容易产生视听疲劳。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遵循内在逻辑规律的基础上,来组织和安排讲话稿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列出更为具体的讲话提纲。重要讲话的提纲应尽可能列得详细一些,至少要列到二级标题,一些重要观点也可以列出来。由于领导讲话往往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整个班子、整个集体,所以讲话提纲须经领导审阅同意。一些重要讲话稿的提纲,还要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

五、用好语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也是文章的生命。即使结构再好,材料再丰富,如果没有好的语言,领导讲话稿也不可能成功。事实上,语言也最能体现领导讲话的风格特点和思想水平。用好了语言,听众才三能听得进、坐得住、记得牢。相较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领导讲话稿的语言有它自己的要求和特点。

第一,要做到准确。准确是领导讲话稿的生命。领导讲话稿很多时候是用来传达政策、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这就要讲正确的话、恰当的话。现在是信息时代,一句话讲错,可能马上就天下人人皆知。而且,这可能还只是小事,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那就更严重了。要想做到准确,就得有哲学思维、理论功底,对工作和情况熟悉,经过认真辨析、反复琢磨,能看出事物的本质和相互联系来。比如,形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用取得了“较大进展”“很大进展”,还是“突破性进展”

就得认真推敲,拿捏得当。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就得旗帜鲜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第二,要做到庄重。这是由领导讲话稿的权威性特点所决定的。只有用庄重的语言,才能体现这个特点。对于政治性会议讲话稿、工作性会议讲话稿更是如此。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讲话稿用语都得很庄重,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在一般庆祝活动上的简短讲话就应热情洋溢、充满喜庆气息;在青年学生活动上的发言就应新鲜活泼,简洁明快,充满时代气息。

第三,要做到生动。领导讲话稿,语言生动、形象,或引经据典,或诙谐幽默,或充满哲理,又通俗易懂,富于变化,就容易吸引听众,引发共鸣。毛泽东在D的七大上的闭幕词中一名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家看,这句话多通俗,多精练,多富有号召力!************经常用一些朴实、通俗的语言,用一些普通群众耳熟能详话来表达思想,包括一些比喻。比如,他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用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说,“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来比喻说明只有经济总量而没有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是不够的;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玻璃门”“弹簧门”来形容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表述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讲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合适”。这些群众语言,轻松自然、通俗易懂,口语化味道很浓,它一扫人们反感的大话、套话、空话和“官话”,与大众话语体系很对接、很吻合。我正在学习,也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讲话。

六、打好磨

要写好文章,最后还得在润色、补遗和修改上下苦功夫,就如同房子建好以后需要好好装修一样,尤其对于重要讲话稿来说更是如此。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有其道理的。

第一,打磨形式。凡是领导讲话稿的层次不分明、结构不合理、衔接不顺畅的,都得进行调整打磨。这是宏观层面的。

第二,打磨内容。这主要是看看主题是否鲜明,思想观点是否正确,主题、观点、材料二者之间是否融合,顺理成章。尤其是要注意把好“政治关”“政策关”,确保主题观点符合上级精神,符合领导意图。对于材料,该增的增,改删的删,该压缩的就压缩。

第三,打磨语言。这主要是看句子是否通畅、语言是否恰当、文字与标点是否正确以及版式字体有无错误,等等。对整个文稿都要一字一句地抠,绝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那么,具体有哪些打磨方法呢

第一,个人打磨法。也就是讲话稿起草人自己进行打磨它可以分为审阅打磨、通读打磨和冷却打磨。审阅打磨是在完成初稿后,起草人自己通过审阅的方式对讲话稿从头到尾进行打磨。这种方法是最基本的。通读打磨是指起草人通过通篇朗读或者模拟领导人讲话的方式对讲话稿进行打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感觉出气势是否充沛、逻辑是否完整、衔接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晰以及字词是否正确等问题。这种方法很管用。冷却打磨是指完成初稿后,先不呈报给相关领导,而是暂时“放一放”,让它“冷却冷却”,隔几天或者一段时间再拿出来打磨。有的错误或者不足,在当时自己可能看不出来,但是隔几天再看,很快就能发现。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经常写讲话稿的人,可能都深有体会。当然,对于那些时间要求比较急的讲话稿,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第二,集体打磨法。这是指依靠集体力量来进行打磨的方法。对于那些意义重大、内容复杂、要求很高的讲话稿,就得先请所有起草人员、相关领导坐在一起来讨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打磨完善。有时候,可以由相关领导带领大家,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逐字逐句地进行集体“推敲”。D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会议讲话稿,在集体修改打磨后,还得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充分吸取集体智慧。

第三,专家打磨法。这是指借助专家或者“高手”力量进行打磨的方法。对于那些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且比较重要的讲话稿,就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把关打磨。在完成初稿后,也可以多请教身边的“高手”,让他们看看,提提意见。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那就是,作为讲话稿起草人,一定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自己当成讲话稿的“最后把关者”,真正呈报给领导的应该是体现了自己最高水田尽了个人能力的“最后一稿”。如果心里老想着,反正后面还有各级领导层层把关,有什么错误或者不足他们也会改过来的,自己先完成个初稿就行了。有了这种思想,是很难写好讲话稿的,其写作水平也难以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而且,起草人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精力,有没有用心尽力,领导一看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反复修改后,我们就要尽快将讲话稿呈送给相关领导审阅。一方面,是让领导提前熟悉熟悉讲话稿;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领导看看有无修改或者补充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讲话稿。很多时候,我们起草的讲话稿,最后还得经过相关领导层层修改把关。对于每一位领导提出的修改意见,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虚心接受。这时我们可以遵循这样的修改原则:必须改的坚决改,可改可不改的尽量改。在具体操作时,不同的领导可能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就要取其共同点进行修改;对同一问题提出了不同修改意见的,以上一级领导意见为准;有时意见分歧较大,各执一词,职务又差不多,自己也不便从中协调,可以呈报给讲话领导本人或者单位“一把手”审定;对于那些意见完全对立的部分,有时也可以直接予以删除;对于那些不正确因而没有被采纳的意见,则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择机向提出意见的相关领导作出解释说明。

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讲话稿已经定稿了,也并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在领导正式讲话时,我们还要主动争取到现场听,直观了解领导讲话的效果,看看领导在哪些地方进行了最后修改或者现场发挥,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和听取参会者的意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即使到不了现场,事后也要认真听取讲话录音或者观看视频,一一进行比对,仔细揣摩领导讲话对的语气、语调,甚至动作,从中也可以感受到领导比较重视或关注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对于那些最后修改或者现场发挥的内容,更是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出个“所以然”来。这些工作,其实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修改”讲话稿的过程,对于下发领导讲话通报稿,特别是对于下一次起草领导讲话稿,提高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进而提高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时间关系,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综合能力 讲座 机关 机关讲座:如何提高文字综合能力 如何提升综合文字能力 提升文字综合能力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