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心组研讨发言】聚力铸造基层治理“数字底座”,供大家参考。
【中心组研讨发言】聚力铸造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为信息时代智能互联大背景下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指明了前行方向。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基于数字技术的疫情防控手段的成效充分证明数字化基层治理的优势。当前,技术变革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新机遇,如何在基層治理中加快数字引领、铸造“数字底座”,值得深入探讨。
数字化治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数字化治理是基层治理数字转型的驱动力。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层,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推动实施和数字中国的加速建设,我国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谋求基层治理效率的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的发展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一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持续赋能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便民服务智慧化。另一方面,数字化带动基层治理模式转型升级,打破传统治理模式的时空束缚,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化治理是对均衡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仍较多体现“条块分割、碎片化”的特点,行政体系纵向层级权责不对称和横向部门分立造成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协同困难,导致数字政府建设受阻,尤其对基层部门的职能履行产生较大影响。基层职能部门需要同时承受上级部门的行政目标压力和同级单位的协作压力,实际工作开展面临较多掣肘因素。比如,在乡村地区,村委会本应是基层治理的主体,但在实践中,行政职能部门越俎代庖的现象较为明显,而行政职能部门与乡村治理实践职能的不匹配又导致实际矛盾难以解决。数字化治理打造了较为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可有效打破治理权力黑箱,使得基层治理能够以更为公平公正的方式开展。
数字化治理重构了行政服务流程,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平台支撑。作为国家治理的主阵地,基层治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民众角度来看,民众对不断强化基层政府的行政职能、强化行政服务意识、提升行政服务效率等有直接诉求。从基层政府的角度来看,基层治理普遍面临着“权小事多”“人少责任多”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千条线对一根针、千斤锤对一根钉”的现实。近年来,网上办事、不见面审批、
健康码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行政服务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传统的行政服务流程依托科技力量发生了重构,这为服务型政府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数字化基层治理需要厘清的三重关系 厘清数字化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数字赋能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但也提升了算法、数据等技术在治理行为中的权重,这对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的权责关系提出新要求。在基层治理中,基层政府缺乏数字化治理核心技术的问题较为明显。比如,基层政府依托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开通的政务账号离不开社会企业的支持。相关企业可基于社交媒体账号的运营情况为基层政府治理工作提供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应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审查等方式规范数字技术供应商的具体行为,并始终坚持自身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导性,从制度设计、管理运营等多方面入手,细化政府与社会分工,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平衡个人隐私权、数据权与社会公共利益。以身份、行程、面部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方式构建了精准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为基层治理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支撑,但是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个人隐私
权、数据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比如,现如今在众多场景中极为常用的“刷脸”可能存在违规采集、使用人脸数据等行为,一旦出现信息的不规范披露,就容易侵犯个人的隐私。然而,若一味考虑个人的隐私权则势必给公共权益的保障带来挑战,这也是不可取的。数字化基层治理需要兼顾公民隐私权、数据权与社会治理的公共效益,通过规范法律法规与数字治理流程来实现更有效的隐私保护,从而实现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共同维护与提高。
理性抉择治理刚性与灵活性。尽管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治理效率,但是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关系千家万户,更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治理难度极大,因此基层治理不能以简单量化的数字为评价标准,而必须灵活兼顾多方面要素,坚持刚柔并济。数字化基层治理依托数字技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化思维的束缚,刚性治理特征明显。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驱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基层治理理念,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因地制宜开展基层治理,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数字化基层治理的若干建议
树立基层治理数字化发展思维,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创新。一方面,我们应主动推进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对基层治理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化治理提升了治理信息流的流动与传播速度,打造了高效的治理、服务体系,发展数字化基层治理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我们要紧随技术发展步伐,全面推进数字化治理技术创新升级。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升级迭代频繁,基层治理必须不断加强对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完善数字化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为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软硬件支撑。目前,我国基层治理的数字化程度不高,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为推动数字化治理在基层的全面落地,必须优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一是要优化资源配置,为关键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创造条件。二是要围绕基层治理现实需求构建“统”与“分”相匹配的政务系统,为数字化治理提供必备平台。由于基层治理的复杂性,目前我国不同体系、不同单位的政务系统大多相互独立,数据共享程度低,数字化协作难度大,无法适应数字化基层治理的纵向升级需求。因此,应重视基层治理复杂
性,创新数字政务系统,满足不同层级政府的需求,提升跨部门合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三是要配合治理技术应用需求,优化基层治理机制。数字化治理需要遵循特定的技术路径,这就给傳统的基层治理机制带来挑战。应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业务流程,基于治理技术实践效果优化技术方案,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改革,兼顾人民群众需要与政务工作需求。
畅通网络平台,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基层政务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必须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基层工作的重点。数字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必须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体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要。一是要依托新媒体构建便民服务平台,简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进网络政府服务。可以在地方政府官方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上开通与医保、扶贫等基层工作密切相关的网络通道,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二是要构建“O2O”式政务服务体系。单纯的线上服务只能实现信息服务,必须与线下服务融合才能满足群众需求。数字化基层治理的核心是线上数字化处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线下服务的质量。三是要推进数字化监督反馈管理,规范政府服务供给。基层治理是凝聚民心民意的
主阵地,数字化基层治理应以数字化沟通反馈机制为基础,倒逼基层政府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解决基层群众的合理需求。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允许群众在平台上反馈意见,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相关基层部门应及时整改。
规范数字化治理行为,提升数字化治理效能。数字技术的应用确实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更强劲的经济引擎,但数字技术的不规范利用也容易产生新的风险,严重的甚至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降低基层政府信用。因此,必须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规范数字化治理行为,谨防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一是要明确数据采集范围与权限,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要破除“唯数据论”,不能搞绝对化的数字治理。三是要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结语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新模式,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立越发高效的群众服务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破解基层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率。此外,在数字化技术
的推动下,基层治理逐步从“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单一主体负责转向多主体协作,基层治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当下,数字化技术将全面渗透生产、生活,对基层治理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民众核心需求与基层中心任务,抓住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治理红利,打造数字化基层治理新格局。
参考文献 韩沙,2021,《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挑战性与突破点》,《领导科学》,第 12 期。
周少来,2019,《基层治理的难点怎么解——从“微信‘吐槽’被拘”看基层治理现代化》,《人民论坛》第 1期。
何晓斌、李政毅、卢春天,2020,《大数据技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问题和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1 期。
推荐访问:【中心组研讨发言】聚力铸造基层治理“数字底座” 底座 基层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