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关于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区食品安全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四个最严”为遵循,围绕“上市食品100%安全”目标,深入开展“七项攻坚行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区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年度以优异的成绩成功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验收。现将2021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党政同则,形成监管合力,着力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治理体系
(一)高度重视。我区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区委区政府领导每逢重大节假日,亲自带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职责明确。调整成立食药安委及办公室,完善各级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加强信息、风险和工作交流,统筹成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等5个食品安全专项协助小组等专项领导小组,联合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桌面演练、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专项活动,统筹做好区人大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和评议考核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三)机制完善。充分发挥创建工作推动提升监管效能的作用,将各项重点工作纳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评价标准,促进监管、创建双提升;持续深化部门、镇街联动权责清单建设,建立健全食药安委工作机制、行刑衔接机制、风险会商机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信息报送等机制建设,夯实各方责任,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提升目标定位,奋力攻坚克难,高标准完成“十四五”开局之年各项重点工作
(一)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追根溯源。以XX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为载体,录入食品生产经营信息余条,推动各地各部门数据联通共享。推进线上线下双融合,食品生产经营建档率100%、风险等级评定100%,公示率100%,强化企业信用约束和自率,实现食品安全“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推进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二)全面聚焦食品源头治理稳固根本。一是加强种植养殖源头管控。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推行与重点品种生产主体“双承诺”制度,启动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建立个基层监控速测点和企业监测点,积极引进推广简单易操作的农残检测设备,为农业生产基地免费配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打印机,引导农业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主动开展农残速测。二是严控畜禽屠宰环节风险。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屠宰加工企业及冷库共家,养殖场(户)户,严防私屠滥宰、注水肉、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全年完成省市区三级畜禽抽检批次,发放瘦肉精测试三联卡条。三是严格食品生产过程监管。深入开展“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检验”三标行动,对全区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覆盖率100%,合格率100%,在产企业全部完成产品验证检验工作,家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整治小作坊家,有力保证出厂食品符合安全标准。(三)全面加强食品经营重点环节风险管控。一是提升食品流通环节和特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区余家食品流通业户和家保健食品经营业户监管覆盖面和建档率达100%;深入开展保健食品“两查两专”规范提升和“五进”宣传活动;农批市场全面推行“五项制度”,实施驻场监管、“快检+互联网”、定量监督抽检、扫码追溯、半年检查等五项制度,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者建档率100%,全区肉菜质量水平普遍提高。二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安全水平。对全区余家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量化分级,396所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大宗食品集中采购率均实现100%,“4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广,严格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小型餐饮清洁厨房率达90%以上;全覆盖开展餐饮用具清洗消毒专项整治,建档率、监管覆盖率均达100%,确保餐饮用具清洁安全卫生。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管控安全水平。制定《“控药残、治违禁、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对全区家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进行GPS定位等措施,实施“一张图”工程。全区个镇街全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备村级农管员人,开展农产品批次,达到1.5批次/千人的检测要求,抽检林产品批次,建立“区级监督抽检、镇街速测抽检、企业内部自检”与“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相结合的“3+1”检验检测体系。投资万元建立农产品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和区级监控中心,建成农产品质量追溯点个,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给各镇街统一配备合格证云打印设备,对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大的户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配备了便携式合格证打印机,印发电子合格证万份,全力保障公众农产品消费安全。四是提升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提升治理水平。开展餐饮油烟单位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排查餐饮单位家;联合街道加强对路夜市摊点群的管理,划定早市摊点指定区域,便民摊点禁止现场宰杀活禽、明火经营等不利于食品安全建设及易造成各类污染经营行为;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家,收集运输餐厨垃圾吨,有效维护了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卫生。五是提升集中消毒餐饮具专项治理水平。全区现有家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全部完成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建档率100%。抽检检样品22个,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份,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3家,罚款元,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培训工作,提高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依法履行餐饮消费安全责任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全面推动“三小一摊”整治规范提升。争取区财政保障资金万进行以奖代补;强化市、区两级“红黑榜”考核结果的运用,红榜单位优先列入年度示范餐饮店、放心消费店等评奖评优候选名单,黑榜单位列入重点整治对象。一是深化小作坊整规。编制小作坊监管“负面清单”目录,实行分级分类监管。目前,全区现有家食品小作坊的登记证书在有效期内,抽检合格率达99%。二是深化小餐饮整规。集中力量开展整规,全区小餐饮持证率达98.1%,信息公示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率、餐饮具消毒设施配备使用率均达到99%以上。三是强化小食杂店监管。加大小食品店、小超市整规力度,结合“双城同创”对环境卫生进行提升改造。四是强化小摊贩监管。强化镇街考核,建立摊贩管理档案,统一规划固定区域,取缔流动摊贩余起。
(五)全面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纠偏扶正。深入推进“三安联动”,坚持“四个最严”要求,聚焦种植养殖、校园及周边、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对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行为实行顶格处罚。目前,食品立案起,结案起,案值万元,没收元,罚款万元;立案侦办食品类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人,打掉窝点个,逮捕人,成功侦破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涉案价值近元。
三、准确把握食品安全形势,创新监管工作理念,全面提高新发展阶段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充分发挥抽检监测结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探头”和“哨兵”作用。一是统筹做好监督抽检和评价性抽检工作。全年完成监督抽检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市评价性抽检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全力保障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取得好的成绩。二是严格落实核查处置“五到位”。坚持70天预警和双通报制度,按照“产品控制、原因查找、整改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五到位要求,严格做好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落实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形成“严管”加“巧管”的监管新局面。三是发挥快检作用,构建农产品风险防控屏障。建立食品快检室24处,平均每季度开展农产品快检0批次左右。推广“拍立查”索证索票小程序,引导全区万余户食品经营者采取电子化手段留存进销信息,形成追溯链条;开展“你点我检”“你选我检”“你拍我检”活动,收到群众送检批次,快检75批次。
(二)深化示范引领作用。一是积极落实“食安山东”品牌创建活动。创建省级“食安山东”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家,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家,农批市场提升改造家,放心肉菜超市家,打造餐饮示范单位家,餐饮示范街条,在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过程中,群众满意度超95%,“食安山东”创建亮点工作《》被中国食品报予以刊发报导。二是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全区“三品一标”认证个,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个,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个,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个,标准化生产规模、种植范围有了较大提高。三是坚持“三城同创”工作常态化。持续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成果,借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全员参与创城工作,网格员也积极参与到创城工作,在创卫创文等工作中发挥“前沿哨兵”作用,推动相关工作补齐短板、完善提升,让“双城创建”工作水平升华到新高度。在创城工作中提炼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做法,《》、《》被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做为经验交流予以推广。
(三)坚决扛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责任。成立冷链食品专仓,建立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台账53家,报备进口冷链食品5.1万吨,关停整改8家次,对“八不”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筑牢疫情防线。一是把好专仓疫情防控第一关。坚决防止松懈麻痹思想,确保检测和消毒工作质量,严格驻仓人员管理,积极稳妥做好阳性货物处置各项工作,筑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线。二是持续用好“山东冷链”系统。坚持周检查制度,三级联动,持续对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查验‘三证’、实施‘三专管理’开展检查,对“八不”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织密防控网络。三是做好定期摸排检测工作。高度重视定期摸排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兜底作用,严密做好场所、食品、从业人员动态摸排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四)注重人防技控,积极营造社会共治格局。一是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开展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教育,加强对基层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分批对网格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质量负责人开展抽查考核,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累计开展各类培训场次、受训余人次。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着力点,设计印制以创建为主题的宣传册、海报、折页等进行广泛发放张贴,在新媒体、传统媒体投放公益广告、视频短片进行滚动播放,在学习强国、中国食品报、食安山东等各类报刊媒体发表信息余篇次,强化科普信息发布和谣言防控。三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数据统一录入企业信用信息库,建立“严重失信者名单”制度,及时发布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信息,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四是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委托第三方在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公开评价,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和社会反响。食品生产、餐饮具集中消毒、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自查报告提交率、整改率、抽检覆盖率均达到100%。五是加强社会协同监督。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公开承诺活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对接12345投诉举报,掌握群众食品安全关切,坚持舆情24小时反馈制度,避免形成舆论事件。加大红黑榜制度实施力度,通过就近公示,倒逼经营者规范经营。加强与食品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真正发挥行业自治作用。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当前总体形势稳中趋好背景下,全区食品安全仍存在许多问题,整体呈现出新旧问题交织、传统和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并存的特征,突出表现为:
(一)环境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风险长期存在。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正处于逐渐显现期,重金属、农兽药残留超标难以完全根除,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存有缺口,上市合格率100%难以得到保证。
(二)个别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痼疾”难除。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内因,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导因素不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够,就会让食品安全成为“空中楼阁”。
(三)受经济利益驱动,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仍然顶风作案。“两超一非”、掺杂掺假、虚假宣传等食品违法行为屡查不绝。
(四)新型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新业态、新产品大量涌现,非传统食品安全风险日益增加,食品安全监管跟不上治理需求。
(五)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亟待提升。监管对象多与人员少、任务重与能力弱的矛盾愈发突出,智慧监管滞后,严重制约着整体监管效能。
(六)食品安全与群众满意度存有落差。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没有相应提高,赢得人民群众满意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目标,从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力求长效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一)突出“双安双创”,完善治理体系。以“两个创建”为工作主抓手,加大统筹协调和工作投入,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防控体系,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科学化评价体系,开展各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推动基层市场监管站所、食安办和农产品监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确保镇街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率达到100%。加强市场监管所、农产品监管机构的装备标准配备和能力培养,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三)强化智慧监管,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市场监管智慧平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快推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使食品安全监管从“人海战术”向“人防+机防”转变。建立完善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加强数据整理、分析、评估和监管资源配置智能化等工作,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四)深化改革创新,促进产业提升。实施食品质量提升行动,以标准化引领产品质量提升。积极推动区域特征明显的食品加工行业转型升级。推进餐饮业质量提升三年规划、区域性小作坊食品园区创建等试点,加快食品类特色产业带、特色园区、特色小镇、特色企业发展。
(五)强化社会共治,促进全民参与。以主题活动、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创建工作的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良性互动,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推荐访问:工作情况 食品安全 年度 关于2021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汇报 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