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11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1
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老师、学生、干部、企业职员等等,各行各业的人一同奋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辉煌的不竭动力。人从学会走路开始,“往前看,向前走”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工作中则表现为对更好更高岗位的向往,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上,筑梦前行。但是,一个好的“岗位”,香喷喷的“位子”毕竟是少数,如何才能拥有呢?
用真本领充实底气。在获得理想的“位”之前,首先要磨砺自身,增长本领,尤其是年轻人,要珍惜宝贵的时间,快速成长起来,莫等到与期盼的“位”渐行渐远之时,才感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个有真本领的人,会给人踏实之感,言谈举止中透露着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好的机会,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历史经验也表明,真本领傍身的人,从来不缺“橄榄枝”,他们往往有着选择好“位”的幸福烦恼。相对的,少数本领不够又身在高位的人,不仅自身面临本领恐慌的窘境,短时间又无法改变现状,担不起重任,更无法让底下有梦想、有实力的干将信服。
用真作为站稳C“位”。“君不见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把握住好的时机一展才华,顺其自然站上理想中的C“位”。不过,这只是基本前提,站上C“位”并不意味着站稳了。“能力要与岗位匹配。”是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事实上,能力要超过所在岗位才称得上匹配,“能力”与“岗位”仅仅对等是远远不够的。大凡有实力追求梦想C“位”的人,本身拥有远超当前所处岗位的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干起本职工作“稳如磐石”、“绰绰有余”的单位有“生力军”,才适合更高更好的C“位”,也更有能力、有可能在新的C“位”上有真作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比之下,站上C“位”面临更大的压力,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高质量完成工作,尤其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要敢于担当负责,挑得起C“位”重担。
用真情怀继续逐梦。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权利,即使站稳了理想中的C“位”,也要继续前行,始终不要忘记追逐梦想的美好过程。停下脚步小憩一会,举目远眺、寄情山水是雅趣;倘若停下之后,沉迷眼前、不思进取,那就是堕落了。短暂休息是为了调整状态以便更好的前行,一旦自认为“就这样了”“差不多了”而放弃拼搏的话,取得的C“位”将很快失去,甚至有被急流冲回岸边的危险。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们要像攀登者一样,永远保持对山的敬仰,保持攀登的姿态,怀揣梦想,满怀激情,在征服一座座高山的过程中让情怀落地。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2
党史、新中国史是一部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是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智慧和勇气书写的壮美华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珍惜这份“遗产”,认真学习传承党史、新中国史,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初心担使命中续写党史、新中国史新的篇章。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只有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才能深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能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透过历史脉络,近百年来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发展到壮大,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4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执政党,在实现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爬山涉水、勇战风雨、披荆斩棘,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用党史、新中国史铸魂补钙,感受信仰之力、理想之光和奋斗之艰,不断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决听党指挥,自觉听党话、跟党走;要厚植报国情、立下强国志,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彰显爱国热情。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要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于改革创新、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党史、新中国史着墨添彩。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3
近日,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让“思政课”成为播撒“四个自信”种子的沃土,成为铸就“四个自信”基石的熔炉,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此,党员干部要在“思政课”中不断汲取自信养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更加奋发有为。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成败。鲁迅曾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么走过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战疫”就是一堂生动的中国道路自信“思政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无论是解放军、医护人员,还是快递小哥、志愿者等一群人,他们逆行出征,跟病魔竞速,直到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优势,也同样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道路。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善学者究其理。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一部以时代主题为底色、以中国国情为根据、以人民实践为素材的宏大历史巨著,这部巨著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境界。当时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非常投入忘我,把墨汁当红糖,由此流传出一句话: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真理是甜的,也是美的。党员干部要在学好“思政课”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理论自信,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制度自信。我国国家制度之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善,已经被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所证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用“13个坚持和完善”系统总结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就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钟南山院士在《开学第一课》中跟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深情地说:“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党员干部要在学好“思政课”中,学懂弄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制度自觉坚定制度自信。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天下大同”“以和为贵”“选贤任能”的宽广胸怀;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浴血奋战、接续奋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文化;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受到《岳飞传》《岳母刺字》等小人书故事的影响,“精忠报国”四个字一直记到现在,也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党员干部在学好“思政课”中,确信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活力,做到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从骨子里树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思政课”,应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食粮,成为坚定“四个自信”的“营养品”,让我们在“思政课”中汲取养分,展现出更大的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要注意抓“四个到位”,这为主题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开展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键要树起“四个到位”这面镜子,对标笃行,落实落细,推动主题教育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开展。
抓思想认识到位,关键要创新学习方式,让党员干部学得到、学得进、学得实。守初心、担使命,首先要解决思想根子上的问题。抓学习教育,既要重内容又要讲形式,这样有利于让党员以庄重、认真的态度参与,扫除思想上的尘埃。在学习形式上,要注重营造仪式感,如推行“3+X”模式,即每次集中学习时组织集体诵读一段总书记重要讲话、诵读一段党章党规、讲述一个红色故事,安排若干人作中心发言,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辅之以党史国史苏区史教育,列出必读书目和选修书目,引导党员读原文、悟原理,从中汲取精神之钙、奋进之力。在方式方法上,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入“唱初心之歌+读红色故事”等载体,让学习喜闻乐见,学出忠诚、学出自信、学出担当。
抓检视问题到位,关键要聚焦发展大局,把问题短板弱项找准找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推进事业发展。主题教育既要推动本地本单位的事业发展,又要在服务中心大局更有作为,让主题教育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要对标对表找差距,围绕“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深入查找思想根子、作风态度上的问题,把问题打捞上来。要坚持开门搞教育,带着问题去调研,到群众中去找实招,主动请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基层群众说出评价、指出问题、提出意见。要聚焦发展补短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主题教育同打好三大攻坚战结合起来,找准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推动出台新一轮对口支援的政策措施。
抓整改落实到位,关键要回应群众关切,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开展主题教育,绝不能坐在办公室里读报纸、念文件,要更多地走进基层、走近群众,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要向总书记看齐,广泛组织党员到革命旧居旧址感悟“初心”,学当年的红军走一段长征路、喝一碗南瓜汤、干一次农家活、开一次干群会、做一次小调研,引导党员干部到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解难题。要奔着问题去,对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台账,逐一明确时间表、任务书,下大力气解决事关全局、群众关注的问题。要注重建章立制,总结推广一批基层经验做法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该补齐的短板要补齐、该堵塞的漏洞要堵好、该追责的要严肃追责,倒逼问题整改工作见长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抓组织领导到位,关键要领导以上率下,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题教育能否有实效,归根到底要靠各级党委(党组)组织实施好。要以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推动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带头学习教育、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要以最严标准开展督查指导,明确督导中那些可以为、那些不可为,确保主题教育脚踏实地、不务虚功。要以好的作风推动基层减负,既保证主题教育规定动作一个都不能少,又尽量减少简化印证资料,减少不必要的督查检查,坚决防止调查研究“扎堆”、红色教育“扎堆”、整改问题“一阵风”走形式走过场等问题发生。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到位”的重要指示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优异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5
历史是的教科书,以史为镜可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每个青年学子必须要做的。"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踏入社会之后可以回报祖国、社会和家庭,做一个真正爱国、爱家、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6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既告诉我们“谁的初心和使命”,又明确回答了“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第一,从初心和使命中领略“无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充分彰显了伟大领袖爱民的一腔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首先要搞清楚“谁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等根本问题,这是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是一种特别的人。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与其他什么人的初心和使命区别开来,更要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初心和使命区别开来,必须突出“人民性”这个永恒的价值底色。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典型特征是“无我”,实践路径是“无我”,终极目标也是“无我”。要站稳人民立场,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从初心和使命中领会“大我”的担当。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这是核心要义。回答好这“三个为什么”等重大问题,必须心怀“大我”、成就“大我”,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史国史,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不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专题警示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从初心和使命中领悟“小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重大问题,这是关键所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体现在千万个“小我”的幸福美满上,靠的也是千万个“小我”的不懈奋斗。要立足岗位、胸怀全局,自觉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要强化定力、练好内功,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驰骋在奋斗的赛场、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的努力。
第四,从初心和使命中领受“自我”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搞清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等根本问题,这是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强化正视问题的坚定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担当,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引领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一定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7
通过学习“四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通过学习“四史”和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只有深入了解我们党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才能了解历史事实、沥青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
百年风雨兼程,若难铸就牌煌。让我们从党史学习中液取真理的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奥传承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8
认真学习“四史”,让我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中,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历史中汲取了养分和智慧。
通过学习“四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学习“四史”和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只有深入了解我们党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才能了解历史事实、沥青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只有学好学透“四史”,才能弄清三个“为什么”,从历史中得出的结论能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9
2019年12月8日,湖北省武汉市通报的首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发病。2020年1月23日,腊月29,武汉封城。“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涌进武汉,有太多的逆行者奔赴第一线。2020年1月29日,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覆盖中国总人口14亿。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2020年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一位武汉博主曾在“封城”时说:“我的城市病了,但是我们会治好她,还是欢迎您以后再来武汉,我们一定请您吃热干面,赏樱花。”武汉没有忘记我们的约定,宣布全市23家A级景区面向武汉市民和全国游客免费开放至年底,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最诚挚的邀约。2020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注定是一个举国欢庆、阖家团聚的欢乐假期。据统计,武汉市在“十一”期间共接待1822万人次的游客,实现了93亿元的旅游收入,是双节假期人气最高的旅游城市。八天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2687万人次,全国道路发送旅客约3.79亿人次,影院国庆档票房达39.2亿,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快递包裹超18亿件,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网联平台共处理资金类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133.92亿笔、金额7.23万亿元……这是中国恢复经济的速度。
国外各大媒体纷纷对中国“黄金周”盛况进行了报道,数亿人的出行,成为了其他国家梦寐以求的事。英国广播电视台BBC发文称,“来自中国的画面与今年早些时候处于封锁状态的国家有着天壤之别”,《新苏黎世报》更是以长标题《中国更好!疫情中西方民主国家的失败反衬了中国的成功。今年,中国比平常更加谨慎地庆祝国庆,但方案是明确的:病毒已被击败。今天,中国认为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
重大灾难就像是试金石,它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中国人说:“我对政府很有信心,正是他们的努力,使我现在能毫无顾虑地上街。”战疫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战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疫情下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关怀,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今天的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面对疫情果断封城的道路自信、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投身前线的理论自信、防疫举措完善,疫后复苏经济的制度自信、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文化自信使中国人民拥有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通过这次假期,人们再次感受到中国经济活力和潜力。据多位经济学家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3%左右的实际增长,可能成为今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正一步步走向更自信的全球性大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10
——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有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要在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民心中闪亮。
历练眼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注重增强眼力,进一步增强新闻敏感性,发现更多的好新闻、好素材;更好地洞察问题的本质,提炼好内容、写出好文章。当下,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人民群众越来越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意见。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增强面对复杂舆论环境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要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言论、观点、情况等进行快速准确的辨识和鉴别。
增强脑力,以党性为核心加强学习,增强思考,提高水平。宣传思想工作本质上就是从事脑力工作的,增强脑力是职能所必须。作为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干部,深切地感受到自身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要坚持把政治学习作为工作的一大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让新闻工作者牢记和履行社会责任,保持和增强政治定力;加强新的传播理念、传播手段,各方面学科知识的学习,改进创新工作水平;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百姓情怀。
锻炼脚力,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脚力,就是迈开双脚的力度,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要让新闻工作者走出去,走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可以在报纸、新媒体增加新的基层栏目,着重宣传基层的工作、基层的变化、基层的故事。要多采写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要坚决克服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常蹲办公室难以知实情,凳子腿下长不出好办法。在开展宣传工作时一定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知实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细致了解他们所喜欢的理论宣传的路径、形式和方法,做到通俗化、生动化、典型化、具象化,从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淬炼笔力,增强会写能说的能力。笔力是眼力、脚力、脑力的综合体现,是创作出人民群众喜欢看、喜欢听并且深受教育、鼓舞的好作品的能力。淬炼笔力,要改进文风,多多撰写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带着泥土味的文章,让人看得下、记得住、传得开,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现在媒介发展日新月异,在抓好“笔杆子”的同时,也要抓起其他杆子。充分利用新兴的网络媒体,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网络广播等新手段,让宣传工作更加生动、具象。要严格工作流程,把好采访关、组稿关,规范新闻采编、审核关、发稿关。要健全权益保障工作体系,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增强工作队伍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调动干部提升笔力的积极性,提高作品的质量。
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篇11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无人月球探测”阶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二期“载人登月”和三期“建立月球基地”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背后展现出的“四个中国”是我们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底气,更是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动力。
“精神之中国”——丹心从来系家国。在嫦娥五号最后返回大气层阶段,使用了一项我国独有的技术——太空“打水漂”技术,这个设想是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弹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等国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很多次的技术验证,但是它们的目的是把这项技术用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对别的国家进行核威胁,但最终都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而我国的科学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和实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茬接着一茬做,努力攻克每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掌握了“钱学森弹道”的核心技术,并成功运用到探月领域,解决了从月球“回家难”的问题。嫦娥五号的成功是科学家“丹心从来系家国”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信仰的伟大胜利,是“精神之中国”最本质的内涵。
“力量之中国”——人间正道是沧桑。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极高,集成难度极大的系统性工程,最能体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过70多年的披荆斩棘和风雨兼程,我们开创了世界上公平和效率程度最高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革命,培养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才,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任务,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力量的基础,也是中国力量的象征。只有我们这样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融入到民族血脉和基因里的国家,才能全部具备嫦娥五号所需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物力财力基础、人力智力储备,才能使得嫦娥五号顺利完成在月球取壤任务并顺利返回地球的目标。
“创新之中国”——敢教日月换新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新中国的航天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航天人秉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精到强,一步步完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蜕变。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即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与精准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返回,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每一项创新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结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创新拼搏,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科学严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才能解决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自我革命和社会进步。
“青春之中国”——直挂云帆济沧海。从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到12月17日返回器安全着陆,这23天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屏幕总能看到许多年轻航天人的身影。北京总调度刘建刚今年31岁,长征五号火箭总控系统指挥徐文晓26岁,嫦娥五号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24岁,嫦娥五号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这种人才盛况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团队中都不可能出现。昔日,无数前辈们用他们的青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基,今天,同样有一群年轻人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梁。有了这些青春力量的接续奋斗,我们才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我们指出了奋斗的途径和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会是一片坦途。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打造民族创新的高地,以青春之激情,积蓄改天换地的力量,完成我们的历史任务,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实现国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