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级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完整),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市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把人才振兴作为兴业强市的“先手棋”,坚定不移以人才工作之为服务全局发展,施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工作举措,为全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坚持全局思维 集聚人才力量
一是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2021年来市委常委会已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工作。同时,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大幅度提高引进人才专项补贴标准,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依据学历、职称层级给予10-40万元的住房补贴、2000-4000元的月生活补贴,补贴年限为五年。
二是紧跟市委决策保障人才。根据“强化党建引领,明确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两大主攻方向,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主要抓手,做实高新区和国投集团两大发展主载体,坚持营商环境、干部人才和机构编制、纪律作风等三重保障,坚决守住一方安澜底线”这一发展的具体路径来谋划人才工作,聚焦经济社会重点领域重要部门人才需求,做到“市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才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立足全市重点领域深入调研,制定人才工作系列政策,形成了以《**市人才行动计划(2022-2024)》为统领,以《**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市全职引才试用期考核办法》为核心,以《**市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制度》为保障,努力构建人才工作的“四梁八柱”,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集聚人才力量。
二、大力招贤纳智 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引才方式。率先探索全职引才“线上面试”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因疫情等原因不能参加线下面试造成的人才流失;
对难以引进的医卫类人才,探索猎才方式引才。2021年全职引进人才17名;
2022年已开展三轮全职引才,共吸引了全国各地300余名人才前来报名,目前已完成前两轮共32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考察工作,第三轮人才引进又已启动。同时,加强柔性引才,2021年来共柔性引进37名医疗、农业、工业等方面的专家人才。
二是注重提前引才。择优引导一批在校研究生来**市开展1-2个月的实习,统一食宿安排,并给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助,为今后人才来洪、返洪做好铺垫。2022年,通过定向邀请和网上选拔,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国内5所高校18名在读硕博士暑期来洪实习。
三是建立“人才编制池”。人才专项编制与引进的人才挂钩,按照“特需特办、人编对号、人留编留、人去编销”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为人才引进提供编制保障。2021年共调剂保障人才引进编制142名,保障了两轮人才引进所需;
2022年来又拿出138名编制保障三轮人才引进。
三、释放人才活力 激励干事创业
一是注重包容开放用才。在人才成长上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凡试用期考核合格的引进人才,只要能调入市州以上部门,不论是否在服务期内,均无“门槛”欢心相送。
二是注重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培养管理职责,赋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用人单位根据岗位职责及相关要求科学制定所引进人才的年度绩效目标,并结合绩效目标、人才层次及急需紧缺程度,可适当再提高人才待遇,进一步扩展用才留才的自主空间。
三是注重考核激励。建立人才评价体系,结合平时考核、专项考核,每年底对相关人才开展一次综合性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才,依规减少或取消相关激励政策;
对多次考核优秀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优先使用、加速提拔或破格提拔,优先调任为领导职务公务员,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
四是注重联系服务。明确领导干部与专家人才建立“一对一”服务,做到热情待才;
明确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近就学,配偶有工作的对口安排,无工作的推荐就业,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四、培育本土人才 推动全面发展
一是政策待遇留才。对**市在编在岗取得正高职称、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才,享受一次性6万元的住房补贴,连续三年每月发放3000元生活及岗位补贴。
二是持续培养乡村人才。2021年来,定向培养初高中乡村教师125名、乡村医生47名、农技特岗人员10名;
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00余期4000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围绕乡村振兴,出台了《乡村之星遴选管理办法》,对入选“乡村之星”的人才给予每人1万元的人才津贴,并纳入市管人才库。
三是注重人岗相适。针对过来不少工作人员才不专用,造成人才闲置的问题,2021年来将190余名精通财会、法律、规划、商务等专业的中青年人才调整至新成立的机构和其他人才紧缺的经济部门,最大程度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四是外派学习培训。建立年轻人才外出跟班学习锻炼的长效机制,2020-2022年外派32名年轻干部到沿海、省厅及园区企业跟班锻炼,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