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某某县委组织部对于贯彻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某某县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基层党建
三年行动计划的调研报告
按照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关于深入推进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本人以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主题,和县委组织部有关科室同志组成调研组,深入机关事业单位、镇街、村社区、“两新”组织等进行调研,提出对策建议。
一、主要做法
《某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某县紧扣某年“规范化建设”、某年“组织力提升”主题,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以思想为先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搭建学习平台集中学。成立某个镇街党校,在某个村(社区)设立分校,分批次组织党员每月集中开展某次党课学习。开展特色活动体验学。组织全县党员参加“红色记忆、穿越某”活动,到县党建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基地打卡学习某万多人次。发放学习资料个人学。给全县党员发放某等学习资料某万多册。
二是以组织为核心,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党组织设置。升格设立某个村(社区)党委、某个村(社区)党总支,新建某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某个“两新”组织党支部,结合机构改革撤销某个并新设某个机关事业单
位党组,优化调整某个机关事业单位和某个国有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设立县委教工委统筹全县教育行业党建工作。强化党组织领导。出台《关于深化“强村固组”工程充分发挥村组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实施意见》《农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小微权力清单》,探索实施《农村重大事项“某+某”全程纪实工作法》,以制度形式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整顿“六对接六查找”确定的某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期间集中排查整顿某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三是以干部为关键,全面加强基层组工干部队伍建设。配强党务领导干部。为某个乡镇(街道)、某个县直机关党委配强专职抓党建的副书记,提拔某名优秀乡镇年轻干部担任乡镇组织委员。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待遇。面向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聘某名事业编制人员,从某年起设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绩效奖励金。补选村(社区)党组织委员、储备干部。利用省市核定村干部财政补贴职数补选某名村(社区)党组织委员、某名村(社区)“两委”储备干部,实现某%的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不少于村(居)委会委员。
四是以经费为保障,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县管党费支持力度。拨付某万元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修
缮党小组活动场所和党员活动室等。加大县级财政支持力度。每村每年安排某万元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给某多名某岁以上老党员每月发放某元关怀补贴。提高工作补贴标准。将村(居)民小组长工作补贴提高至每月某元,进一步提高“两新”组织专兼职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补贴标准。
五是以城市基层党建为重点,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建设。探索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推动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开局。构建“红色纽带”。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和“党工+社工+义工”联动体系,实行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和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打造“红色引擎”。把党支部建在居民小区,在商贸城、产业园建立区域性园区党组织,在园洲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成立行业党组织。建设“红色阵地”。建成某个县级、某个街道级、某个园区、某个社区级和某个新兴领域的党群服务中心,形成党群服务中心矩阵。开展“红色服务”。搭建“党建榕平台”“党建项目认领平台”,统筹辖区各领域党组织服务资源和群众需求,实现“群众点菜,党来买单”。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三会一课”组织生活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不严不实,形式内容单一,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和次数开展,台账管理不够规范完善。二是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建设比
较薄弱。一些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运作不够顺畅有序,规范化建设水平较低,支委会建设、发展党员工作、办公场所建设等有待加强。三是社区基础保障跟不上城市化步伐。社区基础保障较为薄弱,服务超负荷,办公用房不达标,与管理需求不能完全匹配。
三、对策建议
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瞄准“病灶”,因情施策,下苦功夫、实功夫、细功夫予以解决。
一是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再抓实。推动全县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开展“六个一”主题活动。组织各级党委举办一次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编印一本主题教育应知应会“口袋书”,党员领导干部讲一堂专题党课,基层党组织举办一场读书交流会,开展一次主题组织生活会,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推行党员分类管理、星级评定管理模式。制定全县实施指导意见,提高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发“智慧党务”管理平台。开发符合某县实际,包含“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的“智慧党务”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抓实党建基础工作。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既要指导单位党组织开展好党内组织生活,又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好“三会一课”等。
二是在村(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上再提升。坚持对照“组织力提升”要求查漏补缺。公开招聘一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按照镇村干部“大储备”工作部署,公开招聘某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招聘一批乡镇(街道)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村“两委”班子和村(居)民小组长储备人选。集中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由县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县直单位派出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驻村,配强工作队伍集中整顿某个软弱涣散问题的村级党组织。发展壮大一批试点村集体经济。每年挑选一定数量经济基础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的村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由各级财政配套补助某万元投资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每年奖励一批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制定《某县村(社区)党组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对某个评为优秀和某个评为良好的村(社区)党组织分别放发某万元和某万元绩效奖励金。
三是在社区基础保障上再发力。按照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保障。优化社区设置。对全县某个常住人口超过某户的社区行政管辖区划进行优化调整,增设社区居民委员会。提高绩效奖励标准。按照村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标准发放社区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金。建设职业化党建工作队伍。落实省市文件精神,公开招聘一批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各级各类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着力解
决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困境。通过调剂、置换、购买、租赁等多渠道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
四是在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上再规范。坚持从实际出发,高起点谋划。提高党员村(居)民小组长比例。每年拿出一部分指标从现任非党员的优秀村(居)民小组长中发展党员。提高支委委员兼任村(居)民小组长比例。选拔一批村(居)民小组长储备人选,在村级换届选举中推动当选支委委员并兼任村(居)民小组长。提升支委委员党务工作水平。用好乡镇(街道)党校和村(社区)分校,对村(居)民小组支委委员开展党务工作知识专题培训。加强村(居)小组党支部基础保障。指导乡镇(街道)为村(居)民小组党支部配备办公室、组织生活室等,保障阵地。专项整治违规发展党员问题。组织各党(工)委采取自我排查、交叉检查的形式排查整治“带病入党”、弄虚作假、“人情党员”等违规发展党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