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子成员是怎么研究干部提拔(2022年),供大家参考。
班子成员是怎么研究干部提拔的?
可以这么说,在机关单位里,如果你不知道班子成员是怎么研究干部提拔的,那么你为提拔而所作的努力都是白费力。
有一些干部,自认跟领导关系不错,业务工作做得也扎实漂亮,于是乎觉得自己在干部提拔方面也必然顺风顺水。
但实际来看,提拔的结果往往是打脸的。
我相信,只要在机关单位干活的同志都有这种体验,明明一个干部挺优秀的,偏偏却落选了;
而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干部,却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这里面的因素非常复杂。
我们很多干部,都是正儿八经考公上岸的,因此线性思维浓厚,认为干部提拔也跟做题一样,是有客观答案的,也是按照客观逻辑去推理的。
但实际上,干部提拔主观因素非常大。
干部提拔是人在操作,所以干部提拔是由主观因素来决定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干部提拔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
那么,这些主观因素如何产生,最后又是如何转换为班子的集体决策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干部提拔中一个最隐秘的环节:
关于党组成员对干部提拔人选的分析研判。
在这个环节中,一把手和班子成员之间、一把手和分管人事的领导之间、一把手和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之间,互相交流、研究、探讨,在据理力争之后会达成妥协,然后形成统一的干部提拔意见(意向人选)。
为什么这个环节需要如此的低调?
因为他们对每一个干部探讨的广度和深度,或许都会超出你的想象。
你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一个跟你玩的不错的朋友,如果他在你的背后,对你的性格、健康状况、工作态度、能力、缺点、家庭、学历、经历、背景、一言一行、人际关系,跟你的另外一个朋友进行深度挖掘、全盘剖析,并时不时抖出你的一些黑料。
你知道这件事,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必然是有强烈的被欺骗、被背叛、被抛弃、被伤害的感觉。
其实,比起上面的例子,领导班子在干部提拔的分析研判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可以把其想象为密室谈判,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就一个提拔人选各抒己见。
对于一个关键的位置,必然每一个班子成员都有各自的诉求,即使一把手有一锤定音的权利,但出于班子平衡的考虑,他也必然要吸纳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甚至作出必要的妥协。
在成员之间的协商中,各种偏主观的意见不时提出,犹如一颗颗子弹,击破干部晋升的愿望。
就以我在人事工作中遇到的例子来说,这些情形确实出乎所料:
比如,有一位年轻干部,平时工作算得上积极。但是在提拔干部讨论的时候,他被某一位副局长否决了,因为这位年轻干部有一次拒绝了副局长的工作安排。
比如,有一位干部,工作卖力,成绩显著。但他曾经的分管局长,跟其他班子成员说,这位干部曾经因为感情变故而精神遭受打击,在抗压能力方面不行,建议党组不要把他作为人选。
比如,有一位年轻干部,经常加班写材料。但一位副局长会跟其他领导说,这位干部思维呆板,因为他在做事情的时候考虑不全(实际上是这位年轻干部不太懂怎么服务领导。)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反对意见都有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而且都是由于一两件小事情引起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些干部会误判自己。
因为他想不到,在和谐的表面下,领导隐藏着对他不一样的看法。
只是他自己想不到而已。
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古代很多士大夫,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心境。
今天看来,机关单位的职场环境依然不变。
希望大家都能谨小慎微、行稳致远。
推荐访问:是怎么 提拔 班子 班子成员是怎么研究干部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