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供大家参考。
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 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重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与剥削,革命性最强 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最革命、最先进、最有力量的阶级 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两对主要矛盾的关系: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其区别在于: 前者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 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创造条件,而完成第二大任务是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最终目的 旧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1840 年至 1919 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失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 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年份 1853 年冬 地位 纲领性文件 内容 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方案 特点 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局限 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资政新篇
提出人 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 地位 纲领性文件 内容 (1)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2)经济: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3)思想文化:提出设新闻官、新闻馆;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4)外交: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特点 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局限 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洋务事业 主要成就 兴办近代企业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建立新式海陆军 李鸿章管辖的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水军主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奕䜣创办的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根本目的是维持即将毁灭的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洋务派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越加深了对列强的依赖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焦点: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论战的意义: 此次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为维新变法运动做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 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2.清末新政破产. 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个知识分子的群体走向了清政府的对立面,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论战的内容是: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论战的意义: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革命派的局限性在于: 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 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所进行的斗争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组建中华革命党 护国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 1.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两百万人左右,成为一支日益重要的社会力量 3.新文化运动形成的思想解放潮流的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可信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连接,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总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928 年 10 月和 11 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的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4、相等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他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的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拍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毛泽东《论持久战》
中日双方之间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还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级. 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盟国军队完成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总之,中国为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的变化
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到空前发展 二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的老路. 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各民主党派的发展
民革成立 1947.11,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举行
1948.1.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成立,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民盟被取缔 1947.10,国民党当局宣布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1.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切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1.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
推荐访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 近现代史 纲要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