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完整),供大家参考。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以“八改六化”(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厨、改院、改圈、改房,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为标准,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为重点,抓点串线促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创建*户美丽庭院、*个绿色示范村庄。
一、加快“改厕”,优化村居卫生条件。一是改户厕。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要求,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旧房整治提升、污水治理等工作,积极引导农户新建和改造标准卫生厕所,在完成新建和改造农村户厕*户基础上,再完成改造*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二是建公厕。以学校、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为重点,以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加快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并切实做好农村厕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目前已新改建农村公厕*座。三是增旅厕。在游客聚集公共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小镇、主要A级旅游景区等,大力推进*座旅游厕所新建,确保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
二、全力“治废”,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一是体系化治理。按照“户集、村收、区转运、市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前端收集保洁作业、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回收、垃圾末端无害化处理、垃圾治理成果长效管理等体系,逐步消除垃圾治理空白村,确保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目前已新建垃圾收集设施*个,新改建镇级生活垃圾收集站*座,组建保洁队伍*支、保洁员*人。二是示范化带动。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千村示范行动”,以*个生活垃圾分类村建设为载体,广泛推行简便易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式,推动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三是常态化排查。采取就地封场、规范封场、搬迁处理及垃圾综合利用等方式,定期对农村非正规生活垃圾、非正规建筑垃圾、非正规工业固废垃圾堆放点、非正规漂浮垃圾堆放点进行排查治理,确保整治长效常态。截至目前,未发现四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三、聚焦“清水”,严防农村水体污染。一是改造污水管网。积极推进农村向城镇靠拢,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目前已实施*个场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项目,已完成*公里。二是升级治理技术。对人口聚集程度较高、污水生产规模较大的场镇和村聚居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已建设施稳定运行基础上,分步推进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三是加强水体修复。结合农村庭院整治、河长制管理、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房前屋后沟渠杂物清理,保持通畅整洁;
科学开展村内河道疏浚、河沟池塘清淤、水域漂浮垃圾、河岸垃圾、农村污水坑、臭水沟等清理,着力回复和拓展水域功能。目前已综合治理河道长度*公里,新修护岸*公里。
四、坚持“美颜”,力促实现靓丽蜕变。一是加强建筑风貌引导。加强公共空间管控,整治残垣断壁、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旧房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引导农户聘请合格农村建筑工匠建房、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强化农房安全质量管理和风貌管控,提高农房建设品质。目前已实施旧房整治*万户,危房整治*户。二是优化乡村道路建设。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便民路,加快促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已完成“四好农村路”*公里、安保工程*公里。建成村社硬化便道*公里,惠及*个镇*个村,受益农村群众*人。三是推进村庄“三化”工程。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绿化工程,完成农村公路绿化*公里,聚居点绿化*个,宅基地绿化*户,新增村庄绿化面积*公顷。以村主要道路、广场晒坝、农房院落为重点,实施亮化工程,已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盏。以保护和发展特色镇村、完善文体活动阵地为重点,实施文化工程,编制完成龙兴古镇程氏宗祠等乡村文化迁移工程设计方案,*处建筑入选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
推荐访问:乡村 生态 经验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