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隆德县发展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于映桃
【摘
要】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的隆德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历史性机遇和中央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本文从分析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高效节水灌溉的各种对策及建议。%LongdeislocatedinNingxiasouthernmountainareaLiupanMountainwesternslope.Sinceninetiesof20thcentury,thecountypartycommitteeandgovernmentmakethescientificdevelopmentperspectiveascommander,seizethehistoricopportunityofthestatecouncil"s"theseveralopinionsoffurtherpromoting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Ningxia"andthepolicyopportunityofexpandingdomesticdemandandboostingeconomicgrowth,developthehighefficientwatersavingirrigation-characteristicindustry.Startingfromthedevelopmentsituationofcharacteristicindustry,thisarticle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onhighefficientwatersavingirrigation.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3(000)021【总页数】2页(P70-71)
【关键词】特色产业;节水灌溉;做法及成效;隆德县
【作
者】于映桃
【作者单位】宁夏隆德县水利工作站,隆德7563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723.60引言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国土总面积985km2,东北部与原州区、东南部与泾源、南部与甘肃庄浪、西部与甘肃静宁、西北部与西吉等五县(区)接壤,域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类型多样,海拔在1720m~2942m之间,境内米岗山为六盘山最高峰,也是隆德县第一高峰,最低处是渝河出界的河谷,长度在1km以上的河沟有1442条。按地貌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农业是本县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种植冬小麦、玉米、薯类、油料、药材、瓜果、蔬菜等为主。近年来隆德县按照“压夏增秋、压粮扩经”的思路,以创建宁南生态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户均1亩设施农业、人均1亩马铃薯、人均1亩花卉苗木);抓龙头企业,增强带动力。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积极引进花卉种植和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落户我县,培育扶持绿鲜果蔬、德邦生物、方圆养殖、国联淀粉等“农字号”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引领产业、建设基地、带农增收”的效应。花卉(苗木)、药材(菊芋)、草畜、薯豆四大特色产业都有一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抓基地建设,夯实着力点。集中打造城关星火千亩供港蔬菜、联财绿缘花卉苗木等10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大田中药材(菊芋)规范化种植基地13处。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蚕豆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万亩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点5个。通过以点带面,着力打造以沙塘、神林、联财、温堡为
核心并以花卉为主导的设施农业,以陈靳、山河为核心并以规范化种植为主导的中药材,以张程、杨河、奠安为核心并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草畜,以观庄、好水为核心并以良种繁育为主导的马铃薯“四大优势产业区域”把特色产业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效益调高,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基本情况及供水现状
近年来,隆德县委、政府通过整合项目扩规模,集中抓点搞示范,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企业规模经营,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在河谷川道区率先发展,依水布局,采用库、坝、井、窖、池联用,田间推广运用管灌、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配套发展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0.54万亩,建日光温室20栋,小拱棚4013栋,形成9个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共投入资金673.18万元。
2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做法及成效
2.1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做法
①好水乡好水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日光温室10栋,小拱棚50栋,利用水库、骨干坝水灌溉,灌溉面积266亩,配套倒挂微喷50套(棚),滴喷灌管8400m,建扬水站3座,铺设管道4.5km;②沙塘镇光联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小拱棚1000栋,星火塘坝水灌溉,灌溉面积2000亩,铺设低压管道12.6km;③沙塘镇张树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小拱棚456栋,三里店水库及土圆井灌溉,灌溉面积328亩,铺设低压管道12.6km;④温堡乡建国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园区:建小拱棚125栋,机井灌溉,灌溉面积288亩,配套滴灌管7500m;⑤观庄乡姚套村党群共建联合体花卉基地:建日光温室3栋,小拱棚600栋,利用沟道长流水灌溉,灌溉面积300亩,配套滴灌带36000m;⑥神林康鲜中药材基地:建日光温室1栋,小拱棚60栋,利用土圆井灌溉,灌溉面积200亩,铺设管道5.6km,配套倒挂微喷20套(棚),其余均为沟灌,建变频水塔1座;⑦神林常鲜花卉基地:建日光温室2栋,小拱棚94栋,利用土圆井灌溉,灌溉面积800亩,配套滴灌管56000m,智能联栋温室倒挂微喷1套;⑧联财镇静安花卉园区:建日光温室2栋,小拱棚400栋,利用土圆井灌溉,灌溉面积600亩,铺设管道1.6km,配套倒挂微喷10套(棚),其余田间小畦灌溉;⑨联财镇绿缘花卉园区:建日光温室2栋,小拱棚600栋,利用土圆井灌溉,灌溉面积600亩,开挖大口井1处,建扬水站1座,铺设管道9.7km,田间小畦灌溉。
2.2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①节水效益。规划实施后亩均灌溉用水量由220m3降至160m3,亩均节水60m3,按规划面积0.54万亩计算,节水32.4万m3。②通过高效节水设施配套及种植结构调整,灌区亩均收入由800元增加到1200元,全灌区净增效益216万元。③节地效益:项目实施后,减少了渠道占地,亩均节省土地约8%,目前发展0.5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计算,可节省土地432亩。
3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存在的问题
3.1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小,水源无保障。绝大多数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的水源为农民抗旱自打的土圆井,深度不足,受气候影响比较严重,遇到旱年,水源无法保障正常供水。
3.2灌溉配套设施简易,与现代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不相匹配。受资金的限制,灌溉设施配套简易,主要配套引水、输水管道,到田间大棚内大多采用小畦灌溉,无配套设施,或配套设备简单,灌水方式落后,灌水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需求。
3.3配套资金短缺,全县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水利配套除好水灌区由小农水资金建设外,其余均无投资来源,由县自筹暂时解决,隆德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极为有限,固定资产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财政配套及群众自筹程度能力低下,限制了我县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
4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4.1积极争取项目,将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区纳入项目建设范围,解决水源无保障,配套标准低,资金短缺的问题。
4.2加大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以集中连片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并为更大规模地发展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现代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标准打好基础。
4.3拓宽投融资机制,提供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投资,使农业企业及经营大户投资水利建设。
5结束语
总之,发展节水灌溉是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责任心和紧迫感,要切实加强节水灌溉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全民节水教育和节水知识普及,切实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一项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参考文献:
[1]常慕城.定陶县推行节水灌溉力促抗旱保丰[N].菏泽日报,2010-05-06.[2]于洪光,吕兵兵.送最“实惠”的水到地头[N].农民日报,2011-08-19.[3]张兵.塑料节水灌溉管道生产状况及对策[N].中国水利报,2003-09-11.
篇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发展特色种植业的措施
第一、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中国已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继续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并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我们将新布局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我们将加快制定配套法规,确保严格实施《外商投资法》。我们将以公平竞争、开放合作推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有效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第二、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中国将着力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执法,加强对外国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杜绝强制技术转让,完善商业秘密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创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同各国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基础上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第三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我们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高质量产品。我们愿意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第四,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中国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将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世贸组织,共同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第五,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我们高度重视履行同各国达成的多边和双边经贸协议,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建立有约束的国际协议履约执行机制,按照扩大开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在行政许可、市场监管等方面规范各级政府行为,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扭曲市场的不合理规定、补贴和做法,公平对待所有企业和经营者,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开放45周年,中国会有哪些新动作?
今年正值开放45周年,这“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如何延续、有何新动作,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内外预期走向。3月启幕的全国两会,料将对此释放多重信号。
最大确定性
亮出鲜明态度,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中国内外环境面临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开放并未“收缩”。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开放”等表述已被写入中共二十大报告,在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会长彭森看来,这就是最大确定性,其中重要任务是坚持市场化,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种确定性,也呼应了眼下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伴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的一些体制机制,与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接不畅,深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势所必然;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但国际联通和经济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中国需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中国决策层已多次重申开放的鲜明态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党和国家机构方案》稿,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会议同时要求“全面深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有机结合起来”。
由此观之,今年将又是一个年,两会上体现“新一轮”与“高水平”特点的大力度开放举措可期。
内外双循环
强化内外协调,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也对开放提出新要求。
“要实施有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内外一体的新思路。”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认为,新一轮全面深化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高度统一、更加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开放,开放即是。
为此,不仅要通过国际循环打通制约高端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架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桥梁,更要通过一系列,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
事实上,中国的和开放一直相互促进。回顾过去几年,深化要素市场化、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国均从顶层设计着眼推出重大举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拼图”一块块补上,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
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外大循环需要充盈的动力和活力。在此背景下,从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到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多内外协同性强、兼具与开放特质的新举措,有望在两会期间进入公众视野。
发展加安全
构筑安全铁闸,站在新节点上,开放还面临新挑战。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内任务艰巨繁重,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当下中国谋划新举措的原则。
当进程愈走愈深、开放之门越来越大,在一些领域,不可避免触及系统性金融风险、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风险点。如何强化风险意识、进行风险识别、制定相应防控措施需要引起重视。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湧提醒,当前既要重视开放领域的一些传统安全问题,如贸易摩擦、出口管制等,也要重视解决新形势下、特别是新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新安全问题,包括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由此观之,新节点上的开放,需要同步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压力测试,确保“既放得开,又管得住”。
不久前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多个省区市一边部署开放举措,一边自我提醒“警惕超预期因素”。围绕建立匹配开放新动作的安全铁闸,政府工作报告有何安排,代表委员贡献哪些真知灼见,料将成今年全国两会又一大看点。
篇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辖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和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6个县(市)区,农业人口187万人,涉农乡镇92个,总面积10415km2,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41%,丘陵占26%,平原占33%。历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20万亩左右,果树栽植面积约120万亩。大田作物种植以玉米、花生、薯类为主。近年来,葫芦岛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已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上重要日程。为合理利用葫芦岛市农业资源,葫芦岛市农业农村部门适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1合理规划
调整农业主导产业布局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对全市主导产业进行定位,即:兴城市重点发展设施蔬菜、水果、畜牧养殖和花生种植;绥中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水果、蓝莓、榛子和畜牧养殖;建昌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畜牧养殖、水果、核桃和杂粮种植;连山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水果和畜牧养殖;南票区重点发展蔬菜、大枣、葡萄和畜牧养殖。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对调增设施蔬菜、畜牧养殖、水果业、干果经济林、旱作农业分别给予一定补助,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步伐。据统计,全市花生、甘薯、杂粮等抗旱作物播种面积由2014年的43.87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77.44万亩,增加了30.57万亩;畜牧、蔬菜、果树到2020年分别发展到
4863万头(只)、59.18万亩和148万亩,产量分别达到55.41万t、293.55万t和122.7万t。特别是葫芦岛市政府提出了东北果业强市发展战略,确定从2020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打造东北果业强市,并安排1000万元作为高效精品科技示范园奖补资金。这些措施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葫芦岛市农业产业发展,调动了农民结构调整的积极性。2020年全市新增加果树种植面积6万亩,完成调减玉米播种面积19.2万亩。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互联网+”农业
2.1稳定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市“三品一标”生产面积329万亩,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35个,绿色食品57个,共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24个。同时市政府为了加强农业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成功举办了葫芦岛市首届特色农产品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共征集个性化的包装创意设计和作品436件,经过350名各级各类专业人士和国家包装协会副会长等5名专家评委六轮评选,共评选出金奖2个,银奖10个,铜奖20个,优秀设计奖28个,并与企业对接,助推全市品牌发展战略,提升葫芦岛优质特色农产品包装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2.2加强与馨予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中国馨予农业网电子商务平台在线上展示销售果蔬类、水产品类、蛋禽类、肉类及其附属产品,线下免费提供农业种养殖、精细深加工的技术支持,为全市中小微企业长期进行电商培训,为葫芦岛市电子
篇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20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21,27(21)白湖镇农业产业发展成效及主要做法郑先报(庐江县白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安徽庐江231552)摘要:近年来,庐江县白湖镇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强镇,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结合当地实际,简述了该镇在农业产业建设及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镇今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期进一步优化当地农业产业化格局,实现乡村振兴。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成效;做法;白湖镇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1-0020-023200m2荸荠收购、交易、展示大厅和2800m2荸荠清洗、整我国将乡村的全面振兴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实现乡村的振兴,产业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1]。当前我国农业市场化体系逐渐趋于完善,现代农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强化[2]。党的“十九大”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重大部署,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提升的关键期[2-3]。白湖镇地处安徽省庐江县东部地区,近些年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当地农业生产中两大主导产业为荸荠和水稻;在此基础上,白湖镇积极延伸产业链,进行特色品牌的创建,包括“白湖大米”和“新农社”等,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农业产业附加值的提高。经过多年发展,2020年5月26日白湖镇获得了“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的称号。之后,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推广带动下,当地荸荠、稻米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初步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质稻米和荸荠产业链。理、分级、包装加工车间,目前该中心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在六岗村共计投入200万元用于农产品展销中心的建设,总面积1000m2,目前相关运营企业的招投工作正在推进中。1.2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速度明显加快一是龙头企业、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白湖镇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1家。二是整合传统合作社,充分发挥整合后的规模优势。目前,白湖镇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有257个。三是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助力其品牌创建、新技术推广等。1.3不断推进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质特色品牌创建一是农业产业的品牌效应得到了有效提高。2020年通过对全镇特色农产品牌策划设计(品牌LOGO+包装设计),成功举办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依托“礼尚白湖”和“陆大白”等商标,在农产品包装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不断扩大了农业产业的品牌规模。2020年白湖镇通过11.1发展成效主导产业规模优势加速形成一是主导产业的种植对当地现有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牌进行整合,积极推进品牌创建,逐渐推进当地农产品品牌的扩大。目前当地一些品牌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如“金坝芹芽”“杨柳荸荠”;3个大米品牌获得了有机大米认证,包括“红稻·软稻”“香软米”;14个大米品牌获得了大米绿色食品认证。1.4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共享机制目前,白湖镇已经建立起2个主导产业绿色生产基地,并对加工仓储销售产业链的环节进行了不断的健全完善,发展联农带农共享机制,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加大对农户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从品种、技术、标准、订单、品牌、销售、管理等7个方面推进统一化管理,积极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带动收稿日期:2021-08-22规模实现了增长。2020年白湖镇对相关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共计投资1936万元用于559.27hm2左右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该镇的杨柳圩,结合当地农田优越的土壤条件积极发展荸荠生产。目前,白湖镇优质稻米、荸荠的生产面积分别达到6333.33、1066.67hm2。二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白湖镇在陶冲村投入了399万元用于稻米加工储藏中心的改建、扩建,主要包括鲜米气调冷藏库(储藏规格1000m3)、日产精制大米80t生产线1条及配套真空包装等设施。目前,该工程的建设已全部完成,加工设备的采购正在开展中。在西城村共计投入超过900万元用于当地荸荠加贮物流中心的建设,主要包括作者简介:郑先报(1966—),男,安徽庐江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27卷21期郑先报白湖镇农业产业发展成效及主要做法2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广大农户及加销企业集聚发展,实现增收创收,促进乡村振兴。2020年通过推广联农带农共享发展机制,白湖镇顺港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首次超过100万元,西城、胡榜、陶冲、国安等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在50万~100万,其余1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均超过10万元。白湖镇农村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中可支配部分占到了26012元。1.5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一是推广优质的农产品良种。结合白湖镇的生态环境实际,因地制宜引进新的优质稻及荸荠品种进行小面积示范,筛选出适合的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2020年白湖镇共计开展了4项品种筛选和展示试验示范,筛选出4个适合在该镇栽培的优质农业新品种(系)。当地目前优质的荸荠、水稻品种共有6个,特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hm2。二是明显提高了农民专业化技术水平。2020年白湖镇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荸荠、水稻生产中的问题,邀请专家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面开展培训,参加培训人次达到1100人以上,共培训20次以上,在提高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技术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3发挥社会资金聚合作用“新农社”是安徽澄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主打品牌,发展“新农社”品牌中老优质品种的种养殖基地,通过种植及养殖来拯救濒临灭绝的珍稀老品种。目前,白湖镇陶冲村、六岗村、胡榜村等3个村流转近40hm2土地用于建设老品种有机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千年小红稻、蛋黄薯、紫香薯等优质老品种农产品。依托荸荠交易中心吸引社会资金在西城村共计投入170.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荸荠水洗设备的建设完善。33.1发展规划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加强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围绕稻米、荸荠等主导产业,建立绿色优质粮食、特色水生蔬菜、特种水产、瓜果、名优茶、经果林、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联盟,依托“互联网+”促进产业升级,强力提升白湖镇特色产品的品牌优势,提高品牌效益。3.2强化资金投入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加强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到产业项目建设中。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创新财政引导金融资本投入机制。探索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项目区的新2主要做法2.1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白湖镇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如“支部+企业”和“支部+合作社”,不断培优壮大当地省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目前村合作社吸纳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近533.33hm2,实现了党员、群众生产经营渠道的进一步拓宽,为“村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2积极发挥产业的规模聚集效果一是集聚资源效应。依托于当前水稻、荸荠主导种植资源及规模,对未来发展布局作进一步规划,在稳定一产的基础上融合二、三产业的发展。打造杨柳圩区集种植、加工、销售的优质绿色荸荠生产基地,西部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仓储基地,扩大绿色优质稻米、荸荠的生产加工规模,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荸荠交易中心。二是集聚人才效应,依托于荸荠生产加工和优质稻米种植加工,积极吸引人才回村,为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聚集人才基础。目前,白湖镇已经建设完成1座荸荠交易中心,荸荠生产、加工、销售行业从业人数达到8200人左右,水稻种植、加工方面的从业人数在15600人左右。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信贷支持,多渠道保障产业强镇示范创建资金需求[4-5]。3.3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美丽生态反哺“三农”发展。深入挖掘白湖镇丰厚的优质水稻、杨柳、荸荠文化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全面推广应用水稻和荸荠的有机和绿色生产技术,不断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优质绿色的白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进而助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参考文献[1]陈冠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领下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中国市场,2021(2):53,56.[2]王慧.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产业化创新模式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21(10):26.[3]石榕清,王波,郭嘉伟,等.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宜宾市乡村振兴路径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9):260-262.[4]钱玉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1(1):13-14,69.[5]蒋和平,郭超然,蒋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1):5-14.(责编:徐世红)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五: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镇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发展制种玉米、设施产业、奶肉牛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按照“生态、绿色、循环、高效”的发展理念,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设施农业在促农增收中的份额;把扩大日光温室、大拱棚果蔬生产规模作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大龙头”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大品牌”来抓,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强化营销为重点,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强化技术指导,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拱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全镇日光温室达到1440亩,钢架大拱棚472座;二、创新体制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特色;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集约经营”新路子,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创新流转模式,引导农村土地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项目集中;全镇共流转土地万亩,其中三二村整村流转5300亩;奥瑞金种子公司在三二村整体流转土地4400亩建设玉米机械化种子繁育基地,示范应用玉米制种“三系”配套、机械化制种、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技术;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40亩,继续扩大三二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模,投资
100万元建成15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中心,每年可为我镇及周边乡镇繁育200万株优质蔬菜种苗;示范园区新建大拱棚30座,日光温室蔬菜新品种展示棚3座,引进新品种17个,推广新技术2项,新品种试验示范田20亩,节水灌溉示范区500亩,种植高原夏菜900亩,年产蔬菜3640吨;种植大户陈军流转土地200亩,种植优质拱棚、露地西瓜,注册成立了西瓜专业合作社,引领带动合作社员拱棚建造规模和西瓜种植面积,即加快了全镇土地流转步伐,又促进了产业发展;三、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奶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关键,坚持奶牛与肉牛发展相结合,加快良种扩繁,提高品质和效益;全镇奶牛饲养量达到1352头,日产鲜奶吨,全年达到2600吨以上;充分依托全省肉牛产业大县的政策优势,全镇共建成肉牛养殖小区2个,奶牛养殖小区2,全镇肉牛饲养量达到万头,种植优质饲草1000亩,使奶肉牛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产业;四、抓好市场流通,促进特色产业园区化发展、品牌化经营;
依托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平绿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及杨虎等流通大户,发展“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重点扩大三二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三三村荒漠区高效林果示范园区规模,引导农户进入示范园区发展,三二村荒漠区设施农业示范园生态有机质栽培温室达到100座;三三村荒漠区设施农业示范园温室葡萄、李子达到60座;平川村拱棚葡萄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已完成,该示范点的拱棚采用连体钢架结构,目前
葡萄长势良好;黄家堡村的百座拱棚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葡萄苗木长势良好;五里墩村成立了“平川镇陈军西瓜专业合作社”,连片发展拱棚、露地西瓜300亩,合作社主打“陈军”品牌,所产西瓜销往周边县区和张掖市各大超市,单棚效益平均达5000元以上;五、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促进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重点开展生态有机质栽培、葡萄栽培管理、钢架大拱棚果蔬、高原夏菜种植等一系列的技能培训,使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县聘农民技术员的特长,包村驻社开展工作,让种植户熟练掌握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依托四坝脱水蔬菜厂,发展四季豆、洋葱等露地脱水蔬菜1500亩,收购加工各类蔬菜5000吨;全镇发展以四季豆、娃娃菜、洋葱、加工番茄为主的高原夏菜5300亩;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抽调人员组成宣讲团,分期分组深入到村社,以举办培训班、成功典型现身说法、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农民发展产业、自主创业;二是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农户大力支持,鼓励扶持其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三是拉长产业链条;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同时鼓励成立各类合作社,积极引导企业与农
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全面抓好技术指导;围绕蔬菜产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及时更新科技服务人员的知识和技术结构,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逐步建立起长效技术服务机制,长期包片服务指导,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近百次,发放各类技术手册达1万余册;
篇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农业经济Nongyejingji柘城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主要做法与思考刘春丽近年来,柘城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培育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为目标,全县形成了以辣椒种植、蛋鸭、肉牛养殖为主,大蒜、韭菜、胡芹等多种产业发展的格局(即:3+X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辣椒经济”发展战略,打造中国辣椒第一县,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干椒12万吨,年交易量突破70万吨,交易额超过百亿元。辣椒产业发展呈现出了种植规模化、产业链条化、交易全球化、产品品牌化的特点。柘城辣椒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气候生态优品认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一、主要做法1、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优化品质,提高效益,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6亿斤以上。全县优质小麦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达到15万亩。充分发挥金平安面业、如意面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抓好粮食加工转化,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精深加工能力。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辣椒生产、蛋鸭养殖等产业,形成了3+X的特色产业格局。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40万亩;蛋鸭养殖70万只,年产鸭蛋1万吨,产值1.2亿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肉牛存栏10万头,年产值3.5亿元;大蒜10万亩、大棚韭菜5万亩。3、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重点发展红白经济,积极培育辣椒产业集群和面业产业集群,柘城县如意面业产业化集群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白师傅辣椒制品产业化集群和金平安面业产业化集群被评为商丘市农业产业化集群。截至2019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1812家,家庭农场273家。荣获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全县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4、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把农业科技工作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农业科普实用技术推广,通过组织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开办广播电视讲座、开办农技咨询热线、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农业增产增收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5、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规政策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30多万亩。6、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互联网+”,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2019年,我县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先导区位于牛城、慈圣、马集3个乡镇,面积16.2万亩。先导区建成后,将带动全县,辐射以柘城为中心方圆100公里以内的传统种植区域,覆盖辣椒面积230万亩。二、存在问题1、农业产业发展动力欠缺一是农业生产内生动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农业生产主体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农技运用能力弱;农资、人工成本上升。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化肥统配统施等基础服务不齐全;农村金融服务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种养大户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农业品牌建设滞后经营主体营销意识淡薄,手段缺乏,品牌市场认知度低,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3、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对滞后。多数农产品仍停留在初(粗)加工阶段。二是农产品产销结合程度低。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不紧密,产销脱节,造成丰产不丰收。4、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不广、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够完善。大多数农民合作社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成员利益关系松散,没有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增收乏力。成“5、农业高质量发展不足一是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的关系还没有处理好;二是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还要进一步深化;三是农业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等。三、发展思路与措施围绕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旨,按照“市场化理念、产业化思维、集约化投入、标准化生产、模式化管理、品牌化营销、信息化支撑”思路,提升农业产业升级,科学规范各个乡镇及产业村的定位,调整全县的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社会化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柘城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必要支撑。1、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柘城县辣椒、肉牛、蛋鸭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立足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健全三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同时,将韭菜、大蒜等潜力产业逐渐发展成主导产业,打造柘城县三产融合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的产业发展格局。2、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围绕县城周边的重点乡镇,实行土地复垦等措施,实现有效要素的双向流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城乡、产城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3、强化人才支撑宣传利用柘城县双创孵化基地、双创园区等平台的影响,吸引农民工、科技人员、大学生及退伍军人等更多的人才返乡下乡,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业态发展。建立科研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及产业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平台搭建,消化引进行业领先技术。4、加强品牌培育树立提升柘城辣椒区域品牌,以三大产业为主,形成“柘城+农产品”的系列区域公共品牌,持续强化品牌宣传引导,助推品牌运营、宣传体系的形成,壮大柘城县农产品的品牌效益。5、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实现农业信息化,促使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柘城县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产品提质上台阶。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打通信息流,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柘城,扩大柘城县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作者单位:476200河南省柘城县农业农村局)-244-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某县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农业4种转型
XX县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与启示xx县地处xx省东北部,是xx、xx、xx。近三年来,该县按照xx的目标要求,强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农业企业已经发展到289家,其中国字号农业企业4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先后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化试点县、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等8项农业类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特色做大户。根据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等特点,结合当地农民生产习惯,万年县大力发展了珍珠、生猪、贡米、雷竹、油茶、果蔬以及苗木花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在“一村一品”战略推动下,七大特色产业分布全县村村镇镇,也成就了一大批的特色专业户。为了将一个个特色专业户打造成专业大户,万年县一方面抓住了土地流转这一核心,率全市之先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制定下发了《万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在规范土地流转方式、程序基础上,探索推行了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金制度。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超过21万亩,年均增长2.6万亩。另一方面抓住了发展资金这一关键,率全省之先制定出台了《关于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若干意见》,规定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农村宅基地)、农民住宅所有权等均可作为贷款有效担保物,为农业大户融资贷款开辟了新渠道。通过这种新渠道,近三年全县各金融机构为农业大户发放担保贷款3.6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在政策的引导以及政府的推动下,全县珍珠、生猪、贡米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大户已经超过2500户,三年净增1000户;
雷竹、油茶、果蔬、苗木花卉四大新兴特色产业大户正在以每年80户的规模扩张,目前已经超过600户。
二、抓住大户做规模。为了能够集结大户,促成大户之间的联姻,万年县探索推行了“集团+协会”的模式来发展壮大农业规模,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一方面,通过组建集团,在产能上创规模。先后联合5家珍珠企业组建了珍珠集团,联合56家生猪企业组建了生猪集团,联合29家粮食企业组建了贡米集团,不但使农业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也使得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经过近三年的发展,贡米年生产能力1已由8万吨提升至20万吨,生猪年出栏数已由70万头提升至100万头,珍珠年产量已由原先的不足5吨提升至15吨。另一方面,通过组建协会,在效益中保规模。七大特色产业均成立了相应的产业协会,协会不但免费提供信息指导、技术培训,还与每个种植、养殖户签订保底价包销合同,产品由协会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实现了种植户与种植户之间、养殖户与养殖户之间利益同保障、风险共承担。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经建立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基地4万亩,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25个,珍珠养殖基地1万亩,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瓜果蔬菜面积11万亩,雷竹笋用林基地4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其中3家养殖企业是国家3万头储备肉活畜基地,长林千亩蔬菜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蔬菜标准园创业基地。
三、抓住规模做加工。在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中,万年珍珠相关产品的加工起步较早,全县现有大大小小珍珠加工企业20余个,产品涉及首饰、工艺品、日化、食品、医药和贝雕制品6大系列4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瑞士、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市场上销售的多以原米、原猪等“原”字号农产品为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三年来,万年县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在加工企业的引进上下了狠功。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益海嘉里在我县投资粮油加工项目,促成了贡米集团与广东省十强民营企业东凌集团签约合作投资59亿元打造国米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
生猪集团与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合作打造生猪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与德国IBF公司合作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及精深加工项目。另一方面,在人才技术的跟进上下了狠功。先后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签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校政“产学研合作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对接活动。同时,邀请袁隆平院士担任万年贡米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并由袁隆平院士牵头在万年建立“院士工作站”。通过在农产品加工上下功夫,万年农业初步实现了由礼品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富民产业向富民强县产业转变。
四、抓住加工做品牌。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和推动下,万年七大特色产业衍生出近百个农副产品,并创造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其中油茶品牌有“香云河”,雷竹品牌有“百年盛”,生猪品牌有“万年都”,珍珠品牌有“创美凤”、“佳露碧”,果蔬品牌有“蔡园”、“佳佳绿”,等等。为进一步唱响农业品牌,万年县将品牌认证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成功推进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11个、无公害食品认证26个,摘取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地理标志1个、江西省著名商标9个。与此同时,为全面提高品牌竞争力,万年县还进一步加大了品牌创建工作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万年”品牌申报、保护、利用、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帮助企业注册冠“万年”字号商标,并对成功注册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到目前为止,全县商标注册总量达到360件,其中冠“万年”字号商标超过100件,“万年冠”、“万年春”、“万年红”、“万年鼎”、“万年康”等一批农产品新品牌逐步走出万年大门,唱响各类农产品市场。通过“四抓四做”,万年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找准优势、因势利导是前提。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不能盲目求转型,更不能面面促升级,首先应抓住转型升级的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实现预期目标。万年县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正是找准了“优势资源”这一切入点,从贡米、生猪、珍珠等特色农产品入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率全市之先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解决发展空间问题,率全省之先出台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意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并积极探索推行“集团+协会”模式,解决发展后劲问题,使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产业优势,进而推动农业转型、经济升级。
启示二: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认清形势、顺势而为是关键。当前,区域间的农业竞争,实质上是产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只有不断把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做响,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万年县充分认清这一形势,在做大户、做规模的基础上,坚持做加工、做品牌。在做加工上,不但立足国内,还放眼世界,与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高新企业均有合作;
不但做足了企业引进的“硬功”,还做足了人才跟进的“软功”,与多名高校签定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全市首个“院士工作站”,通过内外兼修、软硬兼施,有效推进“原”字号农产品转型升级。在做品牌上,除了保护、传承、升级现有农业品牌外,还充分利用地名优势,巧打“万年”牌,通过唱响“万年”号农业品牌,提升万年农业和农业万年的综合竞争力。
启示三: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把握态势、乘势而上是保障。发展永无止境。只有牢牢把握发展态势,掌握发展机遇,借力发力,乘势而为,才能推动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万年县之所以能够走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正是牢牢把握住了省委、省政府“发展升级、小
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总的要求,用绿色、循环、科技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
正是牢牢把握住了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鄱余万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的战略部署,引导企业向“深”的方向拓展,向“精”的层次提升,向“强”的目标奋进;
正是牢牢把握住了建县500周年千载难逢的机遇,成功邀请袁隆平等6名院士帮助万年打造鄱湖地区农业发展的“升级版”,把万年的农业发展水平从高层推向另一个高层。
推荐访问: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主要做法 农业产业 做法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