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6篇)

发布时间:2023-05-01 19:45:06

篇一: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论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摘要: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构建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更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1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三方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有三点为证: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部队就是要千方百计进这些地区,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②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哭得不成样子”,在都江堰,他对那些遇难的学生深深地鞠躬。2008年5月19日——21日,中国为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举行国哀,举国祭奠遇难平民。③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集中力量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还想尽办法组织人力物力对伤员进行治疗和安抚,从物质上、精神上对他们加以关心,一批批医疗队伍奔赴灾区,一批批心理医生赶去帮助灾民;生活上,重灾区400多万无家可归灾民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处于灾区的其他受灾群众也得到妥善的安置,无论是人员的疏散、食品和生活补贴的发放还是信息的发布,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些都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

  1.2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互助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杆,在苦难时期,这精神更是人们共克时艰不可或缺的条件。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甚至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

  心系灾情,把灾区同胞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行动方式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充分展现了患难与共、乐善互助的精神。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我们至今不能忘记这么一幅幅画面,无畏的老师为救学生而直面死神——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女教师瞿万容在地震来临时用后背挡住跨塌的水泥板,她去世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为了救人,志愿者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相献血;的哥的姐们自发组织去灾区免费、热情地运送伤员;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得知地震的消息便立即调集数十台大型机械,日夜兼程,抵达灾区,投入救灾工作;甚至,那些双腿不能行走的乞丐,坚定而又执著地“走”到捐款箱前,掏出皱巴巴的钱投入募捐箱;……。一切的一切让人看了都嘘嘘感叹、倍受鼓舞。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互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各地区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紧急派出大批抢险、医疗卫生、通信抢修等队伍全力参与搜救被困群众、救助伤员、防控疫情、抢修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矿泉水、方便面、奶粉、饼干、帐篷、活动板房等源源不断输送到灾区。许多地区还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地与灾区形成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固定对口支援方式,如山东——北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这些帮助和支援为灾区度过难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鼓励。

  1.3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5·12大地震对中华民族是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它震级高、烈度强、波及范围广、受灾面积大、次生灾害多,这些困难没有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无法克服。在考验和挑战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世人的称赞。在灾区,倒塌的幼儿园废墟里,幸存的孩子们用歌声相互鼓励,对抗饥饿与疼痛,坚强地与死神做斗争;救灾帐篷里,学生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读书;灾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后,不等不靠,不悲观、不埋怨,而是展开了自救互救,许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解救出来,来不及擦去眼里的泪水、拭去身上的灰尘,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处于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在抢救现场连续救人,饿了,啃干方便面,困了,就地打个盹。在救灾义演晚会上,观众与演员一起高喊:“四川,雄起。”汶川挺住,四川雄起,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2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与地震作斗争过程中所孕育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宝贵财富,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1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官员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致使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不甚和谐。因此,大力弘扬抗震救灾期间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就显得意义重大:①有利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确立“人民权益、人民福祉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做到聆听民间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②有助于领导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自身与百姓的关系,以人民为本位,以百行为主体,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从而更加懂得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的冷暖,想方设法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领导干部为百姓着想,百姓信任、拥护领导干部的融洽、良好互动关系的局面便可指日可待,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样貌便可一展轮廓。

  2.2发扬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

  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要表现是作为单个的个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活动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安宁,而弘扬互助精神有助于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为互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施助者和受助者而言是种“双赢”,对于受助者而言,他不仅能从他人的帮助中得到一份物质支持,或多或少化解生活困难,又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关怀,多了一份精神的依托和期待,为他克服困难增添信心和勇气;对施助者而言,他会从别人的称赞和感恩中得到一种荣誉的满足感、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幸福。此外,互助还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建立互信,从本质上讲,互助是一种以物质、体力、脑力付出为载体的精神关怀活动,会使彼此双方产生心灵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都会试着去理解对方、理解周围的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冲突,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关爱。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因素。”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格局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弘扬地区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因为互助会促进和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发展差距。在实现互助的过程中,发达地区可以尽自己所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设法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落后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扶持,推动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落后地区当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可以通过向外输送能源、资源和劳动力而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发扬区域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打破个地区间条块分割和发展差距悬殊的格局,避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和各地区间因发展的鸿沟而导致矛盾和冲突等不和谐因素,促进各地区间平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向更高程度迈进。

  2.3只有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方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加剧,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变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应对的不仅仅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要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重大难题,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拿起抗震救灾时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不气馁、不妥协,沉着冷静、百折不挠,想尽一切办法接近目标;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素,刘积高,张忠仁.《抗震救灾铸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人民网.2008-6-18.[2]宋衍涛.《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性思考》.《理论导刊》2007年第10期.

篇二: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篇三: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抗震救灾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今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将这次抗震救灾所体现的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对近两个月来抗震救灾实践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最新概括、科学阐述和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等的综合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在现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得到新的发扬,注入了新的内容。比如,民主革命时期就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就有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冰雪灾害精神等等。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与高度升华,而且为这一精神宝库增添了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比较抗震救灾精神和十年前的98抗洪精神(当时的概括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24个字,但内容有了新的拓展,内涵更加丰富。

  其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共有的,中间的八个字和98抗洪精神的后十六个字意思大体一致,而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则是新的发展,新的亮点,使之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抗震救灾的基本理念。在抗震救灾中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对人的关爱,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具体表现为:

  其一,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让我再救一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人是第一位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尊重人的生命权、生存权是抗震救灾的最高宗旨,生命至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是党、政府和老百姓的共同价值观。其二,设立国家哀悼日,XXXX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公民而降,以国家的名义给予死者最高的尊严。其三,堰塞湖导流排险,下游群众的疏散转移,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其四,体现以人为本,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就医。其五,确保大灾无大疫,切实做好灾区卫生防疫、消毒、饮水和食品安全。其六,在抗震救灾中重视心理救助、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形成了以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为主体、广大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心理救助队伍,把物质家园的重建与精神家园的重建结合起来。

  尊重科学,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和新亮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决策的时机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批示,当晚即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作出全面部署。震后几个小时,温家宝总理就出现在灾区第一线,直接指挥抗震救灾。二是统筹的科学性,抗震救灾需要统筹兼顾,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这就包括中央与地方,包括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包括卫生、医疗以及志愿者等方方面面,既要统一指挥,精心部署,又要同心协力,互相协作。三是信息的公开性,政府在第一时间公布灾情,灾情发布及时、公开、透明,得到了海外舆论的广泛好评。四是救灾手段的科学性,诸如航空遥感飞机、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活动医院等等。五是专家工作的重要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成立涉及地震、卫生、防疫、水利、地质等多学科的专家委员会,作为决策咨询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水利专家做了唐家山堰塞湖1/3、1/2和全部溃坝三种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法制的规范性,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把恢复重建纳入法制轨道。6月8日此条例公布实施。7月1日又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使抗震救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篇四: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文800字

  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文800字篇1无情的地震,灾难的恶魔,你为什么会如此的残忍与无情,你可知道你掩盖的是多少人的生命,那些天真无邪、可爱纯真的学生也未逃劫此难,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的寄托。

  “512”下午5点多,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7.8级地震时,电视、网络不断出现触目惊心的一幕,残酷的现实就这样摆在我的面前。一座座楼房化为虚墟,多少鲜活的生命被埋在下方。几座楼舍残垣断臂,摇摇欲坠可能就在倾刻间倒塌化为废堆。一条条道路被堵塞,有的道路严重开裂活像像张开血盆大口一样随时吞噬着生命,显出它狰狞的面孔。一群群受伤的人们露出无奈的神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就这样被无情的剥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上万条生命被夺走,上万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屏幕中的一付付痛心的画面,一一双双惊恐的眼睛,一张张哭天呼地的悲痛。一付操场上,并排摆放着的孩子们的尸体画面,让人揪心,举国人民为之动容。此时,我的眼睛也湿润,如一块大石堵住喉口,哽咽难止,心情沉重。

  无情的地震,灾难的恶魔,你为什么会如此的残忍与无情,你可知道你掩盖的是多少人的生命,那些天真无邪、可爱纯真的学生也未逃劫此难,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的寄托,家长的希望,他们的童年就这样在废墟中化为泡影,还未享受到人间的美好时,就这样悄悄的走了。他们像小草一样刚刚出芽,就这样被你无情的双手折断、抹杀。而你有没有想到,你这庞然天地需要这些年轻的一代去创造更好的未来,为何如此无情、残酷、草率的对待这些年轻的生命呢?

  可怜的孩子们,愿你们在天堂里过的安享快乐,没有天灾没有地

  震!

  惊慌失措的人们在废墟中等待亲人生还的消息,渴求的眼神,无所适从地恸哭,哭声震天动地,震撼着多少同胞的心,牵动着多少华人的心!

  电视中一位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他的孩子还被埋在废墟中,至今下落不明。但他忍痛极大的悲伤,仍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医治受伤的人们。这位父亲面对镜头,落泪了。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文800字篇2这一次自然灾害,牵动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国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的空军、海军、陆军,都积极救援灾区,还有国际友人的帮助。汶川大地震这件事通过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在这件事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事。有一位叫林浩的九岁小男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从教室往走廊里跑,只听“轰”的一声,林浩被那石泥给埋在了废墟里,他自己成功自救了出来,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转身去废墟里救同学,当他把两位同学救出来交给校长,他自己又去救同学,这时突如其来的余震,把小林浩又埋进了废墟里。当那些媒体的叔叔阿姨知道林浩舍己救人的故事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救他的同学。林浩说:“我是班长,我应该去救我的同学。”

  还有一件事。有一位叫秦静文的小姑娘在地震中她和同学们埋在了一起,她的同学有的因为受伤而去世,有的因为饿了而去世。那些同学们的尸体压在她的腿上,使得她的腿不能动一下,但这没有压倒她那顽强的意志,她仍然在废墟里生存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4天被救援人员发现,当医护人员要进入为秦静文打针时侯,秦静文竟用她那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别进来,这里危险!”在场的人听了都为之感动起来。

  这几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还是难忘这些激动人心的事件。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文800字篇3唐山地震离我们远吗?远!它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而唐山离我们,也有几千公里,因此,它离我们很远。汶川地震离我们远吗?远!尽管它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依次地震,可是这8级地震仍然没有横渡琼州海峡,要到我的身边,因此,它仍然很远。

  可是感情是不会因为距离而边得遥远的。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这句话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是的,因为我门都是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因此我们都是一家人,唐山地震没有什么可怕的,汶川地震也不必惊慌,因为不论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有鼓励的声音,有支持的力量,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是个坚强的民族,有爱就有力量。

  5·12汶川大地震,摇撼着中国的大片领土,也摇撼着十三亿中国人的新。因为有爱,我们的心紧紧的交结在一起;因为有爱,在面对灾难,我们同在;因为有爱,我们齐心协力,面对自然的考验。只有爱,才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最强的,中华民族是最强的。

  汶川地震让许多父母失去了疼爱的儿女,也让许多孩子失去了母爱,是去了父爱。但他们失不掉的是我们全民族的爱,我们大家就是他们的儿女,是他们的父母,是爱的源泉。年初的雪灾,覆盖了半个中国,我们共同面对,现在的地震,摇撼了半壁江山,我们一起抗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出现在你们的身边,但是面对它的,是我们所有人。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就不可能抛弃我们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所以我们要携起手来,用爱的力量,谱写爱的永恒,用爱与灾难做斗争。

  眼泪,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面颊划过,爱,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里沸腾,努力吧!加油吧!把爱传递给灾区的兄弟姐妹们,我们要站起来,抬头挺胸,向灾难挑战。相信自己,我们是最强的,我们一定能成功!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文800字篇4地震是什么?它是一个噩耗,它的降临只是那看似平凡的刹那,带来的却是毁灭性的灾害,无数的惊慌恐惧,悲惨的呻吟……过后只留下了一片废墟,一片荒凉

  久久暴风雨开头只是个平凡的开始,每一个尼泊尔的居民还沉浸在欢乐之中,大人在匆忙地工作,孩子则在放肆地打闹,有的则在悠闲的休息……他们却没想到下一秒,只是那刹那“恶魔”正悄无声息的降临。

  随着天空一声巨响,人们的一声惊慌,这朵鲜花正在凋零,正在悄悄啜泣。尼泊尔发生了8。1级的地震,只是那一瞬间,无数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消散,废墟之下一位母亲正苦苦的坚持着,她的手中是沾满鲜血幼稚的脸颊还留淌的几滴晶莹的泪花的孩子,那位母亲只是用力地抱着那位孩子,无力地求救的。那位妻子在流泪!她心中有一丝苦涩,但她却有一个活下的信念——她的丈夫。她挺这渺小的身躯,挺起了废墟的那块残壁,轻轻地擦干眼角的泪水强颜欢笑,她活下来了,为她也为了另一个人。四处慌乱的孩子,有些鲜血沾慢后背在痛苦的呻吟,有血焦急地寻找这妈妈,眼里漓这泪水,却在轻轻地咬着嘴唇,有些无力地在废墟中挣扎,有些在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

  地震放肆地折磨着人们。

  看着电视前的一幕,我不禁眼角湿润了,这使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无数的人在废墟挣扎,无数感人故事触目惊心的那瞬间,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只是心中默默祈祷着什么……

  自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很多人知情,便默默无闻地投入到救灾的过程中,或是默默地祈祷,或是……哪怕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也足以安心,这是人之常情。令一方面网络的传输,电视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这次触目惊心的灾害。

  刹那间全国各地行动起来,互帮互助,我的心也不停地悬着,期待着这次地震能够又更多人行动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生怕死亡人数上升,期望在那绝望的时候,有更多人给予他们安慰和温暖,我多么希望地震人数死亡人数停止,损失减少。但泪水不能充满我们的心中,我们还要勇敢的面对这个悲惨的现实。

  死亡的威胁正在上升,悲惨的喊叫还在持续的延迟。

  死亡的恐惧蔓延这整个废墟。我们不能刻意去改变这个现实,只能拼尽全力,奉献出自己的爱将损失减到最少,送去他们久违的温暖,失去的温暖!

  地震当然可怕,但是在这种艰难的地步,却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绝迹逢生的机会,学会坚强,团结的机会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文800字篇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青海玉树指挥部发布急需物资说明:目前,灾区急需挖掘设备、帐篷、被褥、生活物资、防寒物资。

  玉树——离天那么近的地方,那里的人民一定有玉石的坚强,有大树的挺拔,深深地为你们祈祷。

  一条黑色的消息出现在眼前,脑海里不由得冒出那残墙断垣的痛苦画面,内心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

  经过5.12,又来了4.14,早上听闻此消息时,心情为之一沉,希望玉树人扛住,我们在鸡西为你们祈福,天佑玉树!

  地震无情,人有情,愿此次地震伤亡最少;愿那些倒塌的房屋能尽早重建,愿村民们尽早恢复往日的生机,走出地震阴影,愿所有的伤害降到最低;愿地震永远不要再来了。

  早上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朋友来电,青海地震了!猛一惊醒,想起汶川受难的那些同胞们,不知道此刻灾情如何,但从心底为他们祈祷,愿他们一切安好!

  那天同学们的心情很沉重,都通过各种途径关注玉树大地震的情况,我不能去参加救援,只能默默地为玉树人民加油鼓劲,好想听到灾区人民平安无恙的消息,合上双手,为玉树人民祈福!

  看到新闻上说玉树那里死伤人,想起了汶川可怕的场面,触目惊心,又会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又会有多少人顿时和亲人阴阳两隔,我的心被揪起来,如同在小学时看到那些含泪为汶川捐款的全国同胞们。玉树,一定要坚强起来。

  我们携手度过灾难,昂起头,你们会在废墟中看到希望和明天!

  玉树临风本是一个美好的名字却与灾难相连愿玉树人民早日重建家园远离灾难。

  人间有大爱,我们与玉树心心相连!

  关注青海,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坚强勇敢地活着,为爱自己的家人,也为自己爱的家人!为深陷灾难的人们祈福,珍惜自己拥有的,不抱怨!感恩生活。

  让我们一起为青海地震祈祷:灾难已到达顶点,何处是你救助之标帜?万千世界的救助者啊!

篇五: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9篇)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

  一、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它支撑中华民族走过几千年风雨磨难,激励中国人民携手战胜巨大灾难、共建美好家园。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充分展现,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无数感人事例,向世界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有力彰显,面对特大灾难,在抗震救灾斗争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中国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共抗震灾的关键因素。

  2.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基因的体现,是中国人民战胜磨难、创造奇迹的强大精神武器,中国人民勇敢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

  3.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在抗震救灾斗争的实践中,中国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与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交相辉映,极大增强了取得抗击灾难的信心和底气,也为抗震救灾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二、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9篇),欢迎大家分享。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地震。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小英雄事迹,在大灾面前,这些小英雄们,的身上体现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正是祖国的希望吗?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在这些小英雄中,我最敬佩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陈浩。

  他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年仅12岁,在地震来临时,陈浩和同学们赶紧向楼下跑,穿过楼边的升旗台,到达了安全地带。他转头一看,身后的一个女同学还站在升旗台的高墙前,陈浩奋力跑过去,一把将她推开。就在此刻三四米高的砖墙倒塌了,女同学安然无恙,而他却被埋在瓦砾之中。被救后陈浩的双下肢骨折、背部多处受伤,但陈浩说,“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惭愧的。”

  听了他的事迹,我受到强烈的震撼,或许成年人都不一定做不到,可是一个我们的同龄人却做到了。我也很惭愧,我们生长在优越舒适的环境中,过惯了惟我独尊的生活,临危不惧,助人为乐精神正在逐步消失。他的事迹唤醒了我们他是我们心中的榜样,中国人的骄傲。我很敬佩他,我会向他学习,向所有这次地震灾害中涌现出的小英雄们学习。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2汶川地震过后,他一直被埋在废墟里。13日早晨9点多,他被救出来,满身都是伤,被紧急送往医院。被救出来的时候,他的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一个四年级的小男生,浑身没受一点伤。

  他叫吉庆云,四川省德阳市绵竹汉旺镇小学一位年近40男教师。

  在医院,吉庆云擦了一点药,住了一整天。14日早晨,他就回到了学校。“伤情比我重的,大有人在。医生也很繁忙,我就不添乱了,赶紧救娃娃啊。”

  回校后,吉庆云参加到抢救学生的队伍中,直到记者采访的15日下午5点多,一直都没有离开。他的妻子徐晓琴是一位村小教师,不放心丈夫,也赶过来陪着丈夫,一起寻找被埋的孩子们。

  校长何仁贵说:“吉老师平时很爱学生,个人素质很高,教学能力也很强,学生都很喜欢他。”

  地震发生前,吉庆云正在3楼的办公室和几位教师聊天。突然,地板抖动。吉庆云迅速起身,赶到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室。因为这里经常发生地震,而且每次震级都不高,这次的抖动并没有引起他的警觉。他跟学生说,别着急,慢慢往楼下走,保持秩序。

  他的话音刚落,天花板上的砖块就掉下来了。

  沙石就像雨点一样往师生的头上砸。吉庆云赶紧带领学生退到拐角处。一个学生吓得哭起来了,看见吉老师,就跑过来抱着他。吉庆云下意识地把他搂在怀里。一下子,上面掉下来的砖块就把他们掩埋了,卡住了。

  “当时,我听到外边到处都是尖叫的声音,身边还在不断地晃动。学生们乱作一团,哭爹喊娘。”吉庆云说。

  何仁贵告诉记者,全校学生一共3500余人,教师180余人。目前已发现19名教师遇难,小学和幼儿园学生遇难者已经近200人。

  “我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严重。”吉庆云说,“幸好当时我抱着他,跟墙壁围成了一个小围圈,这才让那个小男孩没受一点伤。”吉庆云的班级一共48名学生,目前仍有两名失踪,其余46名全部获救。

  何仁贵说:“在师生陆续被挖出来之后,我们发现,另外还有5位教师,他们的怀里都抱着一个孩子。不幸的是,教师和孩子们都遇难了。”

  挖掘中发现,六年级的教室里有很多礼物,都是送给老师的。其中有一支钢笔,是一位学生送给孙安平老师的礼物。他就是怀里抱着孩子的5位教师之一。

  眼看就要小学毕业了,学生准备了钢笔、贺卡等礼物要送给老师。可是,就在那山摇地动的几十秒钟后,学生们的礼物最终没有送出去,老师也没有收到学生的礼物。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在那几十秒钟内定格为生命最后的姿势。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35月12日下午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地处汶川附近的都江堰也成了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建筑屋倒塌不计其数。灾情发生时,家在都江堰的杨磊正好休假在家,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将杨磊所在的网吧倒塌,杨磊被埋其中,只露出一个头,危急时刻,旁边的人迅速将杨磊解救了出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被解救出来双手受伤并流血不止的杨磊,虽然极度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但是看到网吧里还有更多的人被埋,听到他们的呼救声音,杨磊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双手去解救被埋的群众。

  下定决心后,顾不得自己已受伤的双手大量流血,甚至房屋有再次因为余震倒塌的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杨磊忍受着伤痛,在塌陷的房屋内寻找呼救者的声音和被困者。听到被石板压在下面的一男一女在叫救命后,他便快速来到他们身边,由于没有工具,杨磊便用着受伤的手一点一点拨开房子的碎片、碎石,并且还不停的安慰他们说:“你们冷静一点,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在他和另外两人的努力下,一个、两个、三个……总共五个生还者解救出来了,看到生还者大量流血,考虑到他们的安危,杨磊和其他两个人一边呼救,一边拦车将生还者送到附近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五个人很快就脱离了危险。这时,杨磊才想到自己家人也有可能会被埋在废墟里。他便迅速回到自己的外婆家时。不幸中的大幸,虽然外婆家房屋已经倒塌,但家人安然无恙。看到这一切,杨磊这才回到医院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此时,心存挂念的他想到门店可能发生的情况,在简单安抚家人后,便回到门店继续上班,全力保护公司的财物安全。

  虽然,杨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防损员,但是,在灾难面前,他没有被击倒,甚至奋不顾身,不顾惊险和劳累,不顾自己也身受创伤,积极地投入到抢救工作中,从未道过一声苦,也没说一次累,以一颗普通防损员的火热之心,敢用生命冒险换甘泉,树立了防损员的良好形象。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4前不久,我读了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先进事迹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3岁、9岁、11岁……与我一样稚嫩的脸庞、幼小的身影,却经受住了灾难的考验,并且表现出对他人的无私,对逆境的坚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关爱的感恩。我不禁拷问自己,假如那天下午,我就在地震现场,我将会怎样?

  假如,那天下午发生了地震,我们正在上课,整幢教学楼像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剧烈摇晃,我也许会惊恐万状,四肢瘫软,吓得

  大喊大叫;也许我会夺路而逃,丢下全班同学,当了那个“范跑跑”。可是十五岁的杨鹏说:“害怕也不能丢下同学!”9岁的小林浩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没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这些话如一把利刃扎在了我的心上,我也是个班长,灾难面前我怎么能够舍弃同学,显现自私自利的模样?

  假如,那天下午发生了地震,我跑得太慢,被压在了废墟里,周围也有同学,我一定会拼尽力气喊爹哭娘,乱刨乱推;当力气耗尽,我一定会唉声叹气,等待死神的降临。而甯加驰却在废墟里不断给同学唱歌,相互鼓励勇敢活下去;身材矮小的小林浩自救成功后,没有惊慌逃离,却又镇定地返回废墟救了两名同学,他们的行动如一缕阳光,照亮我的胸膛,灾难面前幼小的身躯一样可以挺起脊梁!

  假如,没有也不能假如。

  因为我该庆幸,好在那天下午,我不在地震现场,如果那样我将会自惭形秽,抱憾终身。

  好在有你——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们,你们的事迹如一场及时雨,浇灌我日渐干涸的心灵,催生出无限的生机。你们用坚强和勇敢,传递给我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力量,你们用乐观和善良,教会我战胜灾难的智慧和品格,认识你们真好!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5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地震发生时,她用身体为孩子挡住了水泥板;废墟下,同桌的鼓励让她挺过4小时;素不相识的人们,感受到了邻里间的真情……

  有一种瞬间叫震撼;有一种忍耐叫坚强;有一种爱心叫感动。在地震抢险救灾现场,有一种纯洁叫白色,在塑造着新的生命里程。山高路险,挡不住他们行进的脚步。地动山摇,摧不垮他们必胜的信念。危险面前不抛弃,困难面前不放弃。紧急救援,是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天职。

  5月24日,接魏家桥乡卫生院电话,魏家桥乡长在赴抗震救灾现场救援因地震失踪群众途中,不幸因山石滑落摔下150余米山坡受伤,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元坝中心卫生院第一时间立即启动《抗震医疗救护应急预案》,迅速组成了以院长张涛为组长,副院长何林为副组长,瞿正永,侯小辉为成员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准备好药品器械,同时及时安排魏家桥乡卫生院院长刘正元,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援救,并不时叮嘱,进行急救指导和要求。

  灾情的严重程度难以想象。首先由魏家桥乡梨树村卫生室村医巫春秋赶赴救援现场,实施救援。由于事发地点处于魏家桥相芷房村绵长沟原始森林,因地震多处山体滑坡,交通十分不便。村医巫春秋随同魏家桥乡干部及5名村民一同前往,经过两个多小时艰苦跋涉才到达事发现场,只见山石滑落砸伤的乡长浑身黑土,满脸是血,躺在山坡下的石堆里呻吟,不能动,发现左下肢骨折。时间就是生命,顾不上步行劳累,立即展开了救援。立即对乡长进行简单的伤口清理包扎,和骨折部位的简单固定。随即跟村民一起用自制的简易担架,把受伤的乡长在陡峭的山路上往下抬。此时见田乡长伤势很重,伤情超出了先前的预料,情况十分危机,只想迅速地往山下赶,县医院的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也积极的在赶往事故现场。所有的人都被乡长不顾个人安危,步行30多公里去搜寻因地震失踪群众所感动,只想能够快速的把乡长转移到山下。经过2个多小时,终于将受伤的乡长转移到山下,县医院的救护车和救护人员已经到达,立即转乘救护车到医院救治。由于组织救援反应迅速、组织得力、措施有效,为伤员的救治赢得了时间。

  “我为谁工作?为了自己,为了患者,为了社会……”村医生巫春秋这样说。是小事,却足以给人温暖,给人力量!透过这件小事,所以医护人员们也一次次感受到人间真情,一次次接受着灵魂的洗礼。紧急救援,是我们医护人员共同的天职。

  在这里,我们要借此机会介绍一个最平凡最不起眼,而又让我们心灵感动的乡村医生,他就是魏家桥乡梨树村卫生室村医巫春秋。但巫春秋医生这些都不是让我们感动的原因,让我们感动的是灾后所有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伤员。我们想应该把巫春秋放大,让他成为卫生医疗战线的典型代表,让这样的白衣天使护卫人民健康,让所有的人都

  健康!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6陈坚,四川省北川县一个26岁的青年。他也许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在这次地震中,他是无数不幸遇难者之一。他顽强地求生,顽强地相信希望,他的乐观鼓舞和感染了所有救他的人,也感动了中国网民,他们发帖说他是地震中坚强的男人!一个如此热爱生命的人,带给自己和别人希望的平民——就是英雄。

  被发现时他埋了72个小时。

  5月15日下午三点,来自江苏省消防中队的救援人员发现了被埋在废墟下的陈坚。当时,他思维清晰,告诉救援人员他已经被埋了72个小时。

  陈坚的头被横着夹在两块巨大的水泥板中间,不能活动。他腰部以下侧身被几米厚的水泥板压住,身子无法正常拉出来。

  救援工作陷入困境。救援人员要紧急调来特殊救援工具——双作用千斤顶。

  在等待工具到来的空隙,陈坚还很有兴致地通过在场的四川电视台记者跟大家聊天。我要和和睦睦和她过一辈子。

  “我是北川大地震的、说不幸运又是很幸运的人。三块预制板把我压在底下,使我不得动弹。我三天三夜没有吃一颗粮食,只喝点水。我觉得我命还是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我不想放弃我家里的任何一个人。我要坚强,我一定要坚强,我必须要坚强,为每一个深爱我的人。一定要顽顽强强地活下去。我要对得起他们。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付出的那么多的好。我希望你们一样,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被吓倒。

  “头天晚上,我真的真的坚持不住了,我很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回头又想,我不能失去他们。我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他的呼吸并不是那么顺畅,正如救援工作并不是那么顺畅一样。但他一直在主动地说话。陈坚希望能通过电波给他老婆报个平安,记者把电话递到陈坚面前,他说:“我叫陈坚,26岁。我老婆叫谭小凤,我想告诉她我很安全,我会坚持住。我出来以后,我希望能和她和和睦睦地过一辈子。”

  陈坚说,他结婚一年了,老婆已经怀了小孩。“我不想孩子出生,连父亲啥样都不晓得。我觉得我已经从死神手里逃过来了,我现在啥子(什么)都不惧了。”他说着一口铿锵的四川话,能想象出平日里的他是多么健谈多么开朗多么自信。

  “我是世界上第一个背压3块预制板的人。”他开着玩笑,废墟下的眼神没有丝毫绝望。障碍一个一个被排除,晚上8点40分左右,情况越来越明朗。救援人员在艰难地进行最后的努力,陈坚用微弱的声音吐出:“一、二、三,一、二、三.......”为自己打气,为救他的人打气。

  快九点的时候,陈坚被救出来了!

  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然而,就在把他成功救出废墟后的十分钟,他就再也不说话了。记者和救援队员大声叫陈坚的名字。拼命地为他做人工呼吸。然而他不说话了。

  确定陈坚已经不行了,救援队员咬着嘴唇哽咽:“你这个傻子!都坚持这么久了!这个傻子!”转过头去。所有的人泪流满面。女记者失声痛哭。

  他那么乐观,那么坚强,离生的希望曾经只有一步之遥。他生前的这些话,仍然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顽强。

  他离生的希望只有一步之遥。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73天内7位亲人遇难的噩耗接踵而至。3天里数十例手术,没有人知道她心里藏着多么大的悲伤。在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黄琼心中,救活更多伤病员。

  绵阳市中医院13楼重症监护室外,黄琼的五妹一家三口静静地等待着:“三姐让我把小侄女最后的照片给她送过来。”那几张留在手机上的照片是地震之后,藏在黄琼心灵最深处的牵挂。

  黄琼,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强震后3天内她7位亲人遇难的噩耗接踵而至。在晴天霹雳般的打击下,她擦干泪水,以坚韧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救治伤病员的工作。3天里数十例手术,同事们看到的是坚持,没有人知道她心中藏着多么大的悲伤。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做着本就应该做的事情。”5月27日,刚刚协助医生为一个灾区孕妇做完剖腹产手术的黄琼面对记者的采访显得很平静。“亲人遇难,是不可挽回的事实,而救活更多的伤病员,让他们康复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对遇难亲人最好的安慰。”

  中断休假:“院里一定会很忙”

  5月12日,强震袭来。正在休假的黄琼立即想到“院里一定会很忙”,匆匆赶回医院。

  绵阳市中医院的手术室设在住院部大楼14层,地震造成停电、停水,加上可能出现的余震威胁,已经不能正常开展手术工作。抢救工作只能在医院的低层和院内的防震篷里进行,临时手术室必须建立,而此时设备却在高楼上。

  冒着余震的危险,黄琼和同事们冒着生命危险,徒步登上医院大楼,抢运手术室里的医疗器械设备。手术床、监护仪、手术包、输液包,一样样一件件被运送到安全的地方,来往返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正是因为他们的临危不乱,保证了临时手术室的建成和使用,也使得当晚急救工作得以有序展开。

  “中医院只有400个床位,地震之后的半个月里我们收治了20000名伤员,靠的是黄琼和同事们顽强而有序的工作。”院领导向记者介绍。

  噩耗频传:一次次来到手术台

  黄琼的家乡就在重灾区平武县。地震发生后,通讯中断,和亲人无法联系。她只能把担心压在心底,因为她知道“必须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13日晚上10时,她终于接到地震中失去联系的姐姐的电话,得知侄女遇难。那一瞬间,黄琼头晕目眩,因为她失去那个由她从小带大的可爱的女孩。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伤员,黄琼藏起悲伤,镇静情绪,一次次来到手术台,配合医生做完一台又一台手术。

  然而噩耗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两天里,又有6个亲人遇难的噩耗传来,而远在平武的80岁的老母还杳无音信。当妹妹的女儿的遗体找到后,还在从外地往回赶的妹妹打来电话,希望黄琼去平武接运遗体到绵阳,然而她拒绝了。医院的伤病员手术量猛增,外地支援的医疗队需要配合。含着眼泪,黄琼在电话中对妹妹说明了理由。没有人知道她心中的悲伤和愧疚有多重:“当初是我建议把这个侄女送到平武读书的……”

  “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悲伤。”黄琼告诉记者,手术室工作不容许她有片刻分神,但只要稍有闲暇,她就会流着眼泪静静地发呆,也会不由自主想起去世的亲人,辗转难眠。

  深深感动:亲人们成了志愿者

  黄琼的丈夫吴国胜也是绵阳市中医院的职工。地震发生后,两夫妻几乎没时间见面。“电话联系一下知道彼此平安就足够了。”吴国胜把对妻子的理解化为行动,在医院见啥做啥:“在这样的时候,能为国家分忧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荣耀。”

  5月13日,是医院最为繁忙的时候,黄琼在搬运伤员的时候忽然发现儿子吴泽宇和侄儿们的身影。“我们是来当志愿者的,用行动支持你。”亲人们的身影出现在医院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化成黄琼最大的工作动力。5月13日下午,医院里的一个大帐篷要从门诊部转移到住院部,却没有人手。吴国胜听到消息,赶紧把一家人招集起来帮忙。然而院内通道太窄,情急中他们抬着帐篷从前门出去,绕过院外的涪城路,把帐篷抬进侧门。回忆起这些非凡的志愿者,黄琼被亲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深深感动。

  16日,黄琼得知母亲只受了点轻伤的消息,欣慰之余,更多的是愧疚。在平武,由于家中房屋完全坍塌,年迈的母亲和舅舅至今仍住在帐篷里。地震发生后,黄琼还没有回过一次家。“我不是一个好女儿,就连他们住的帐篷都是邻居帮着搭建的。”说到这里,黄琼潸然泪下。

  “提灯女神”:她在同事和病员眼中

  地震发生以来,黄琼一直都处在高负荷工作状态。领导看她实在

  太疲惫,安排她回家休息,然而护士们却发现护士长仍然出现在手术室。“现在是非常时期,我就是过来看看。”黄琼说。然而这一看,往往又是一整天。

  在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都把黄琼看成大姐姐。手术室护士聂鹏先告诉记者,由于这一阵子实在太劳累,很想请假,但是看到护士长一直奋战在一线,又藏起了请假条。面对手术室里情绪失控的孕妇,黄琼总会握紧她们的手,反复安抚:“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新的希望,好不轻易从灾难中走过来,一定要坚强地生活下去!”

  地震发生后,临时手术室设置在住院部三楼。由于灯光条件不够,手术中必须要人举着手术灯。黄琼毫无怨言地承担起这个任务。她不知倦怠地举着手术灯,照亮了手术室,也照亮了同事们的心。“她就是‘提灯女神’”这是同事和病员对她的评价。

  感言:爱让生命生生不息。

  有时候,生命很轻,轻如落叶,风一吹便掉落枝头;有时候,生命很重,重如泰山,失去它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对看过太多生离死别的医护人员来说,更能理解生命的轻与重他们也许难以拯救每一个被自然摧毁的肉体,却可以尽力拯救每一条可以存活的生命。对生命的理解正如黄琼那朴实的话语:“亲人遇难,是不可挽回的事实,而救活更多的伤病员,让他们康复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对遇难亲人最好的安慰。”

  亲人的离去总会让人悲伤,但当黄琼手捧着呱呱降生的新生命,她知道这意味着生命生生不息的希望。用爱去滋养生命,用希望去点亮生命,这种存于她心中的最朴实无华的理解正是最高贵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独存于她心中,也存在于每一个医护人员心中,每一个善良的人心中。

  有了这样一些用爱为生命搭建起“抗震棚”的可敬的医护人员,我们毫不怀疑,生命也许会枯萎,但爱永远不会枯萎,它朝气蓬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8十堰市红十字医院职工、中国红十字应急队队员陈光圆满完成了

  一个月在四川抗震救灾任务,于7月21日上午十点乘坐的K284列车顺利抵达十堰,红十字医院在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这次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中,中国红十字总会首次引进了国际联合会(即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星月会组合简称)支持的野外医院、供水系统、公众卫生、基础、营地等5支应急队(简称ERU),在地震紧急救援和灾民安置中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为保证ERU的顺利交接和运行,同时也为培养ERU骨干力量,中国红十字总会决定以省为单位组建除野外医院外的中国红十字应急队,赴四川灾区实地接受国际联合会ERU专家的培训,并参与救灾工作。

  一道电波,中国红十字应急队队员陈光整装待发。

  6月18日下午6点,中国红十字总会发出组派中国红十字应急队紧急通知,电波迅速传递到湖北省红十字会、十堰市红十字会、十堰市红十字医院,要求红十字医院立刻派员待命准备开赴前往国际联合会驻扎在四川灾区的ERU大本营营地工作,负责接受丹麦、英国、西班牙、奥地利等国ERU队员培训、协调ERU救援,主要从事ERU大本营基础营地建设、设备维护和运转。

  红十字医院办公室根据前期自愿请缨要求到四川抗震救灾申请书,把目光落到了陈光身上,陈光,男,45岁,身体健康,医院维修班班长,从事水电、管道等维修维护工作多年,有丰富实践经验,工作过硬,作风扎实,他在申请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做为红十字医院的一员,弘扬“仁道、博爱、奉献”精神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人人都有义务为灾区人民分忧、为灾区人民解难,我不怕任何困难,即使牺牲我也再所不惜,我恳请组织批准我到四川抗震救灾。

  医院找到了陈光谈话,陈光欣然前往,并承诺:“一定尽最大努力搞好ERU营地维护工作,让ERU队员尽心尽力为灾区人民服好务,我决不辱红十字人的使命,一定为红十字医院争光。”

  认真学习、刻苦专研,牢固掌握各项维护技术。

  6月21日下午,陈光同志抵达四川绵竹市九龙镇国际联合会ERU抗震救灾营地,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陈光顾不得旅途的疲惫,立即要

  求ERU安排具体任务,当他得知他主要负责营地发电、供水、公厕、浴室、帐篷及食堂等设备维修维护后,又马不停蹄的去熟悉营地的工作环境,了解相关设备维护、操作及管理,虚心向国际联合会ERU的国外专家学习工作流程和使用技术,尽快掌握ERU各项仪器设备操作,由于ERU所用设备均是外国制造,设备使用无中文说明书,带领的专家又是丹麦人,沟通、学习都十分困难,往往一个设备的一个问题都要用好几个小时才能搞清楚,他一边学习,一边认真做笔记,不懂就问,他尽量用最短时间掌握各项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使用,同时为他在对中国的ERU第二批队员培训、实现顺利交接具有重要的作用。

  兢兢业业做事,得到了ERU的肯定。

  6月22日上午11:30分,烤箱在工作中突然发生故障,ERU丹麦人员通过电话咨询认为修复难度很大,准备放弃而购置二台小微波炉替代烤箱,陈光同志想到ERU队员中餐要么要推迟,要么要调整为其它食品,为了保障国际队员能准时吃上如意的中餐不影响工作,陈光坚持向丹麦方技术人员建议,将设备打开争取尽快修复,在陈光的努力下,烤箱很快修复,中餐准时开餐,国际联合会ERU人员对陈光竖起了大拇指。

  营地最为繁琐的工作是四个节能型公厕的维护,需要定期添加循环水、配制试剂、排放污物,特别是排放污物时气味十分难闻,每次都需要5小时,陈光他从不叫苦、叫累、叫臭,他坚持着就是为了ERU队员无后顾之忧更好的为灾区人民服务。

  为了保障发电机长正常运转,陈光除了每天为发电机采购柴油并进行补充外,还要认真观察发电机的油压、油位、水位、电压、电流等仪表,每天还要记录许多组数据,夜间还必须定时查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是保障营地办公、厕所、热水器、照明、食堂等正常运转生命线。

  ERU营地帐篷种类多,每个帐篷重达500余公斤,每天都要多次检查是否漏气,底部固定是否结实,以防倒塌和吹翻。充气帐篷维护难度极大,由于充气帐篷体重重,漏气后篷内空间狭小又易吸贴在维护人员身上,一动浑身是汗又不透气。7月11日凌晨突降暴雨,由于

  篷顶积水太多加之余震不断而倒塌,陈光立即对倒塌帐篷进行排水、充气、加固,一个帐篷复位就用了整整3个小时。ERU队员既盼天晴又盼下雨,但晴天由于帐篷没有隔热层,篷内温度达40度以上,犹如蒸笼一般,夜间休息也只有10点钟以后才能入睡。雨天由于篷内空气不流通,湿度大,呼吸十分困难。但无论任何时候、出现任何情况,陈光都能做到保障有力,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良好运转,解除ERU队员后顾之忧。

  由于陈光同志为人正直,干事踏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圆满完成了接受ERU培训和各项服务工作任务,并对中国红十字应急队第二批队员进行了很好指导、培训和交接,他的工作受到了所有ERU队员的好评,陈光多次得到中国红十字会赈济部副部长王平、湖北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毛三元等领导的慰问和鼓励,ERU将陈光作为湖北省唯一重点对象向中国红十字总会推荐为优秀队员。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9重庆商报5月21日报道昨日上午9点,正在市武警总队医院病房内喂母亲牛奶的四川北川中年汉子王正兴回忆说,地震发生后,他和二弟背着母亲走了13个小时,轮换了上千次,才终于把左腿受伤的母亲背出险境。

  尘土中救出断腿母亲

  王正兴说,12日地震发生时,母亲母广琼正在北川县城曲山镇的家里为孩子们削水果。突然,众人发现房子剧烈摇晃起来,四处的玻璃纷纷爆裂,“发生地震了,快跑!”母亲大声吼道。全家人刚跑出家门,就全被晃倒在地。30秒钟后,王正兴在弥漫的灰尘中爬了起来,随后弟弟及弟媳也都聚在了一起。只受了点擦伤的他们听见四周到处都是慌乱的救命声,便开始营救能够救出的人。王正兴说,15分钟过去了,他突然听到母亲在不远处呼叫,他找到母亲后发现老人左腿已骨折,鲜血如注。弟媳立刻找来一张布把母亲伤口紧紧绑住后,他二话不说背起母亲就往外跑。

  兄弟俩轮流背母亲逃生

  据介绍,刚刚地震后的惊吓及营救伤员后的疲劳,使王正兴的身

  体再也支撑不住,背着母亲腿脚酸软不已,拼命跑出六七米后便无力地蹲了下来。王正兴的二弟见状,立刻接过母亲背着继续跑,跑出不到十米,浑身乏力的他也开始左右摇晃,不得不又把母亲转移到了哥哥的背上。

  “丢下我吧,你们快跑,你们一定要活下去。”母亲在王正兴的耳边说道。王正兴疯了一般地摇头拒绝了。就这样,他一直和弟弟每走一段就轮换一次,背着母亲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他们在把母亲背往县医院的途中听人说,医院已全部坍塌掉了,于是他们立刻转向县防疫站。此时的防疫站已人山人海,医生告知要先救病危者。王正兴见其所站的整栋楼已呈45度倾斜,立刻决定不再等候,背着母亲又去了县政府广场。广场里,大家都害怕震后会有洪水突然来袭。

  13小时送母亲到安全地

  兄弟二人为了尽量确保安全,再一次背着母亲冲向县里最高最平的地方任家坪,然而在走出约2000米时,因山路滑坡无法前行,他们又转身快速返回县政府广场。“立刻把我放下来,你们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太多了,必须抓紧时间逃生!”母亲边发火边使劲地挣扎着要从儿子身上下来。“我们死也要把你背出去!”王正兴坚定地对母亲说道,在13日凌晨3点,前后辗转7公里,兄弟俩终于把母亲背回了县政府广场,两人才稍微放下心来。至此,兄弟俩已花了整整13个小时。13日清晨,救援部队把母广琼送到绵阳404医院救治,确诊左胫股骨折。

  目前,老人已转入我市武警总队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昨日记者离开病房时,母广琼即将上手术台,她微笑着对一旁的亲人说,“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怕。”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06月12日上午,我们在市局五楼会议室对“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进行了集中学习。报告会上,先后有报告团的7位成员从不同的角度了精彩的报告,列举了许许多多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诠释了中国军民在大灾大难中彰显出来的无私大爱、团结互助精神,以及伟大的师魂和强壮的军威,颂扬了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

  灾”的坚定信心,宣讲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不断撞击着我的心灵,一桩桩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

  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英勇无畏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尽管如此,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精神和品德,苍天可鉴,日月可鉴。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责任”二字的重大意义,我为有这样的民族英雄和祖国坚强的后盾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对干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充满了信心,激发了为药监事业多做贡献的热情。

  其实,曾几何时,我也很想做一名志愿者,去灾区为那些受灾的孩子和群众做点什么,但是,现实并不允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作为药监系统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身上担负着的是,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监管职责,所以我必须用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去做好自己份内的全部工作,这也算是对灾区群众生活和灾后重建工作一份最大的支持。

  实践证明,履行责任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赢得荣誉的阶梯,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履行责任是唯一的途径。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只有尽到了对所承担工作的全部责任,才能是合格的。

  一直以来,我也始终在思考佛家所说的“禅”,应该是什么样的境界,佛家启示人们以善为本,以珍爱生命为本。加上这些日子我所看到的抗震救灾的一条条报导,一幕幕场面和报告团成员的英勇事迹,我心灵震撼,所有的一切,体现的就是对生命的热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彼此关爱。这一刻,迷茫的思绪豁然而悟:爱就是禅,禅是因为爱而使心灵深处产生的最温馨、最美好的感受,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禅就是万物。

  我认为,这次学习并不简单是要我们记住那一个个英雄的名字,重要的是让我们把这些英雄事迹转化为一种动力,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决心立足岗位学英雄,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

  高专业技术水平,继续发扬“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告慰英魂。

  另外,那些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所谓的热心关注者们,不要只看到人世间的假恶丑,应该多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自然的灾难并不可怕,人性中对生命的冷漠才是最可怕的。在自己的同胞危难之际,希望这些热心的关注者们,多一些关注,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祝福,少一些批判;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漠然。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关爱他人是无限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性的光辉是永恒的。因此,虽然有许多人在地震中舍己为人献出了生命,但是,他们的精神在瞬间释放了万仗光芒,而且,必将永世长存!

  此时,我忽然想起了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这些英雄都已经死了,但我们相信,他们还活着,而且,还会永远地活着。他们不是活着的人,而是活着的灵魂和精神;他们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们无形的心中……无数革命先烈走了,但是,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不衰败,他们的革命精神永世长存,他们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这一次,也不例外!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1已记不清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静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四川的震情,也记不清为灾区惊恐的孩子和无奈已逝的生命无声地流了多少泪水,悲伤中,只是深深记住了公元5月12日14时28分,我们有上万计的同胞被地震埋在了废墟里。

  灾难发生后的日子已经过去了40多个日日夜夜,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还时时会被不经意看到的一副灾区画面、一段记录灾情的文字、一个灾区英模事迹的讲述而牵动。我想,那种瞬间的生死离别、阴阳两界会是每个幸存者心中永远难以平复的痛。常常在想:灾难发生时,什么最感动,什么最震撼?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六位成员的动情讲述给了一个答案,原来是中华民族在四川地震灾难中展现出来的至

  纯至真的人性美!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六位成员的动情述说,让时空逆转,每个人的思绪又被带回到地震发生后那些让人窒息的日子里,人们重拾旧的记忆,心依旧痛,泪依旧流,痛是痛人力在天灾面前的无能为力,是对突遭天灾不幸遇难的鲜活生命的一种惋惜;泪流,是对已逝生命的一种纪念,是对面临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的一种感动。英模的事迹太多了,一个报告团怎能把灾难来临时那些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英模身上体现出的人性美用语言讲述的完美、完整、完善?地震面前,老师用自己的脊梁作为保护学生迈出死亡线的门框,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父母筑成人墙保护幼子的安然无恙,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素昧平生的几十个嗷嗷啼哭的婴儿,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为了解灾情高空一跳的壮举,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灾区人们开展的互助互救,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开展的义演、义捐是人性美的体现……我们感动、我们震撼,是因为我们又看到了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的人性美的光芒;我们彷徨、迷茫许久,苦苦寻找的道德情操原来从未遗弃过我们,它就静静地隐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出。在四川地震发生的瞬间,我们民族互助互救、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被激发出来,这种在大灾大难面前自然体现出的本能的人性美,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时时感动,时时震撼!我们的思想、灵魂在人性美的河流冲击下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一次又一次的净化!

  这些人性之美,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世界各个不同种族,不同民族身上都有这些品质,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性之美是世界上最闪光、最耀眼、最璀璨的;是世界上最值得钦佩、最值得骄傲、最值得讴歌的。有哪一个民族,会在国难当头,领导人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看望灾民,指挥救灾;会在国难当头,出现海、陆、空三个军种的子弟兵短时间内集结救灾的壮观场面;会在国难当头,出现这么多抛下妻儿老小、舍小家为大家的英模;会在国难当头,出现这么多慷慨解囊的民族工业家、企业家,民族艺术家;会在国难当头,出现这么多民间团体,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社会各个阶层

  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同时自发捐款……这些人性美,不仅感染着国内外的同胞侨胞,也感染着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善良……打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史册,翻开尘封的记忆,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历史史册中处处可以找到人性美的闪光点,看到一个民族的人性美是经历了怎样一个曲折多难的历史发展轨迹砥砺而成的,这种人性美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肉中,在非常时期,它将被激发出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带动整个民族战天斗地、斩妖除魔,走向新的天地!

  我知道,四川的灾难终将过去,它只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上留下几笔数字性的东西;我知道,汶川地震终久会过去,它不过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泛起的几个涟漪;我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性美还会继续,因为它是整个民族血脉相承,克服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25.12地震使得德阳市旌阳区严重受损,其中柏隆、天元、扬嘉、孝泉的农房长效还本家财险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受灾面积巨大、数量极多。

  作为营销部经理的黄灵同志,凭着职业敏感,很快就认识到我区,多个接近龙门山脉的乡镇受损情况严重。为了能够让灾民灾后尽快重建家园,在第一时间带队到各乡镇服务所不畏艰难,深入查勘。每天披星戴月早上六点半出发,傍晚六点半回办公室主持召开全天查勘总结会,终日与面包加矿泉水。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五月份的早晨,温热的阳光散发出炽热的气息。虽然刚刚经历特大地震使黄灵同志看上去略显疲惫,但在作了简短的工作安排后,振奋精神整装待发了。查勘的第一天,黄灵同志驱车近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后,村公路两旁遭地震破坏的房舍就开始不断地映入眼帘。一下车,附近的百姓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拉住他不停地诉说,如何在一瞬间的巨大震动后,亲人受伤、房舍倒塌、财产破损,自己遭受了多么重大的损失和打击。黄灵同志耐心地倾听着灾民的诉说,一边安慰,一边认真地记录着房屋主人的名字,门牌

  号码和房屋受损情况,为将来的理赔作数据准备。

  柏隆是旌阳区查勘定损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地处山区,农户居住相当分散。地震之后,道路损毁严重,很多地方无法驱车前往,而且山路崎岖,危险重重。作为小组的队长,他不畏艰险,面对路边一处处坍塌的.房屋和随时都会滚落下来的岩石,他十分平静,阻止其他队员前行,独自一人上前查勘拍摄,为理赔留下珍贵的映像资料。

  查勘第四天,黄灵同志一到服务点,一位看上去约摸40多岁的当地农户迎面走来。在问明情况后,他还来不及稍息片刻,便立即驱车前往农户损毁的房屋查勘。地震后盘山公路更加难行,许多路段在抢修后,崎岖不平,一路颠簸,五脏六腑已经开始翻江倒海了。沿途尘土飞扬,更是让人避之不及。问到正在开车的黄灵同志每天吃这么多的灰尘什么感觉?他回头憨憨一笑,“吃惯了。”要查勘的农房位于一条45度的山间小路上,来回经过这条连军车都很难上下的小路,还真是别有一番惊险在心头。回来的路上,沿途失事车辆的残骸触目惊心地丢弃在杂草丛中,让人心中感受到阵阵悲凉。这样的路对黄灵同志来说,每天都会走上无数个来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为灾区群众送去了人保公司的关怀,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大灾无情,人保有爱”的庄严承诺。

  有更多的农户的家在山里面,查勘车无法直接开到那里。需步行前往,黄灵同志及他带领的查勘理赔队员克服蜀道崎岖、忍饥挨饿等诸多困难,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奔波在一个又一个山头、田间。看着农户倒塌的房屋,黄灵同志都会感到阵阵心酸。查勘时,他还不住地安慰着农户,而他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望着长长的山路,问黄灵同志是不是每天都要走这么远的山路?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起第一次上山时,被农户“骗”说只有20多分钟的路程,结果是按照农户的脚力计算的,最后还是走了一个多小时。爽朗的笑声在阳光下久久回荡……

  德阳天气闷热,在崎岖的村间小路走不上十分钟,就会汗流浃背,而且农村的卫生环境较差,空气中弥漫着动物粪便的味道,但是没有

  人顾虑这些,没有人关注这些,抹一把头上的汗水,大家只是不停地走,不停地拍摄记录,经过一所所村舍,翻过一道道山坡。很多需要拍摄的农房受损严重,围墙倒塌,墙体开裂,屋顶瓦片斑驳,甚至很多房屋已经列入危房行列,为了更好地记录损失状况,确定损失数据,黄灵同志带领的一线理赔人员不顾个人危险,多次在摇摇欲坠的屋檐下、岌岌可危的房墙边,手持相机拍摄。汗水顺着脖子流淌,沁湿了衣衫,眼镜被蒸腾的雾气附着,变得模糊。

  5月29日在赶回德阳的路上,又遭遇了余震(回来后得知是青川又发生了5.4级地震),由于强烈的震感,黄灵同志片刻没有停歇,又返回当天查勘的孝泉镇,查勘农户生命及财产有无更大的损失。

  黄灵同志就是这样为保户奔波,每天行走6、7小时,50多公里路,共查勘6500余家农户,挨家挨户、楼上楼下非常仔细地进行查勘登记,顾不上吃饭喝水,及时准备全面地掌握了受损资料,为理赔工作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充分体现了人保财险精神,谱写了一曲“人民保险为人民”的奉献之歌。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3从5月12日到昨日,3天,对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来说,像是一个世纪。这个14年兵龄的铁铮铮汉子,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虎目噙泪,十指掘土,战友帮助张秋红将父亲和嫂子从废墟中刨出时,他已经没有了眼泪,颤抖的身影依旧站在废墟的顶部,指挥救援……

  楼房垮塌父亲嫂子不幸被埋

  昨日中午11时30分,都江堰市观凤小区巷内,一具遗体平卧在砖地上,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一位武警上尉跪在路基上,“爸爸,我不能送你了,请您原谅我……”上尉语音哽咽,肩膀不住抖动,身旁的数十名武警战士忍不住哭出声来。这名上尉就是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逝去的老者是他的父亲。

  在距遗体不到200米处,是观凤小区34栋楼的所在地,曾经的6楼住宅,经过5月12日的地震,已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父亲和嫂子都被埋在废墟下。

  “地震时我正在成都某中队指挥训练,当时并不了解都江堰的情况。”张秋红双眼通红,眼睛盯着地面。他回忆说,由于和都江堰失去联系,对于当时住在都江堰的父、母亲、嫂子、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一直在部队战备。直至当晚10点,支队与都江堰中队始终无法联系时,支队决定让张秋红前往都江堰,一是让张秋红看看家人的情况,二是打探都江堰中队的情况。张秋红冒雨打车来到都江堰观凤小区时,已是午夜时分,他在小区内大喊妻子的名字,雨中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母亲、妻子和6岁的女儿。此时,一家人抱作一团,张秋红瞬间被噩耗击中:地震发生时,他的父亲和嫂子正在睡午觉,最终没有跑出楼,被埋在废墟下。

  废墟面前铁血男儿放声大哭

  “爸爸、妈妈和嫂子半年前才到都江堰,是为照顾我刚出生的女儿。”张秋红说,他老家在湖南常德,1994年服役到成都,就在都江堰成家。去年9月左右,张秋红的父母和嫂子一起从湖南来到都江堰,照顾即将临产的妻子。当时,张秋红为父母和嫂子在观凤小区34栋租了间套三住房。

  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母亲恰好下楼晾衣服,眼睁睁看着住宅楼瞬间垮塌,母亲大喊老伴的名字,“母亲一动不动,任凭砖头砸在身上,全身都砸伤了,她坚信爸爸没事。”说到这儿,张秋红虎目含泪,用力眨了眨眼,望向远方。

  由于任务在身,张秋红12日午夜见到母亲后,来不及到废墟上看一眼,就匆匆赶往都江堰武警中队。一个通宵,他向都江堰中队传达了支队指示,回到观凤小区时,已经是13日清早。此时,他一个人来到掩埋父亲和嫂子的废墟前,再也忍受不住一晚的悲伤,放声大哭。“我得坚强,在家人面前不能哭,只有撑着。”说着,张秋红再次泪水满眶。

  十指刨土含泪抬出父嫂遗体

  13日整天,都江堰大雨滂沱,几乎所有解救现场都无法进行营救。当日中午,武警成都支队派张秋红到都江堰指挥解救,解救现场就是父亲、嫂子所在的观凤小区。眼看大雨不减,张秋红站在废墟前默默

  祈祷,整夜未眠。

  14日上午,天气终于放晴,张秋红带领战士开始解救。官兵们用铁锹、十字锹和钢钎进行先期挖掘后,怕伤到废墟下的幸存者,只能进行徒手作业,搬起一块块石砖、刨出一堆堆灰土,张秋红双手不住颤抖,“当时心里真说不出啥滋味,着急,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还要忍住不能往下滴。”

  当日下午4时,在刨出5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和战士们发现了嫂子的遗体。“她头上伤口很多,已经没救了。”张秋红看着从湖南赶来的哥哥,用力咬着嘴角。废墟下究竟有多少遇难者?还有没有幸存者?这两个问题,让张秋红不得不暂时忍住悲伤,指挥战士继续挖掘。

  昨日上午11时,在成功解救出一名幸存老者、转移10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沾满灰土的双手摸到了一片衣角,他本能地一愣,这片熟悉的衣角,瞬间模糊他的视线,“爸爸!”我当时就肯定是他,他和五六名战士用手刨出父亲身旁的碎石、灰土,将父亲遗体抬出废墟。一路走,张秋红一路洒泪。

  忠孝难全泪别父亲继续解救

  昨日中午,支队特别为张秋红放了几个小时假,让他处理父亲和嫂子后事。“请父亲理解我,一路上,我确实无能为力,部队任务所需,我不能陪你回湖南了。”跪在父亲遗体前,张秋红为父亲上了3柱香,低头沉默许久。

  在张秋红的眼中,父亲是个特别值得尊重的人,“我现在都感觉是做噩梦一样。”下午,张秋红的哥哥将把父亲和嫂子遗体送到新都区殡仪馆火化,然后将骨灰盒带回湖南。而张秋红并不能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他依旧在解救现场指挥,“废墟里还有别人的爸爸,别人的嫂子。”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4由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14日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全面展开大规模救灾行动。

  率领这支队伍的是刚刚被评为“中国首善”、并被授予“中国红

  十字勋章”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

  陈光标以1.8亿的慈善捐款在上月揭晓的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上名列榜首。

  这位抵达灾区的“老板”带着120人和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

  这支大型机械队伍如此迅速的开拔,在灾后不到36小时的时间,就从中国沿海的江苏开进到四川山区的地震灾区,令军事专家都大为赞叹。

  60台挖掘机从哪里弄来的?陈光标说:我的资源利用公司有200多台大型机械,这60台都是从江苏、安徽的工地上调集的。

  他们是用60台大型平板车装上这些工程机械,每台车两个司机,日夜兼程赶到灾区。

  目前,这支大型工程机械队伍已分别在都江堰、茂县、绵阳、北川等地投入抢险。陈光标说:目前,汶川进不去。如果能进入,他们也将尽快赶去。

  陈光标此次到灾区,还带去20万元现金,200万支票。此前,他还委托中国扶贫基金会为灾区捐款650万。

  “我在北川老县城,这里的房子全倒了。是一片大坟地。”陈光标说,“我背出来四个人,全都死了。”

  陈光标出生于江苏一个贫困的农家,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

  仅2007年一年,他捐出的善款便超过1亿元。他没有向银行借贷一分钱,也从不在受赠地区进行投资。

  刚及不惑之年的陈光标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4.75亿元,被资助人数20万多万人。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

  陈光标出身于苏北农村的贫苦农家,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困,从1968年出生到1978年,他几乎没吃过肉,甚至没有吃过一片完整的馍、一块完整的饼。饥饿夺走了他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年轻生命。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块多钱的书本费也是东家两毛、西家三毛钱凑起来的。父母亲借了钱之后就常念叨,等鸡下蛋后卖掉还债。”他现在虽然身家百亿,但至今仍然无法释怀。从那时起,他便立志“靠自己改变命运”。

  1978年,懵懵懂懂的陈光标看到了一个商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当时年仅10岁的他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个5公斤重的桶从三四十米深的井中提出水,用小担挑到离家1.5公里的小集镇上卖,一分钱随便喝,每天能赚个两三毛钱。开学的时候要交书本费,也就1.8元,但他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书本费,就去学校帮他把书本费交了。

  这是陈光标第一次拿自己赚的钱去帮助别人,心里的那种快乐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在陈光标看来,慈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捐助行为,而是以道德和爱心为基础,源自社会需要而发自内心的捐赠。同时,慈善也是一种分配机制,能够有效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陈光标毫不犹豫地将慈善公益变成了他人生中的又一项事业。

  个人语录: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5四川汶川大地震,让许多同胞蒙难,也让国人悲痛不已。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灾难,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地震现场无私救人,他们全力以赴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之中,捐款、献血、当志愿者。灾难之日、国难之时,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坚强和成熟,书写着责任和担当,传递着爱心和希望。在他们身上,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一刹那的生死巨变,让年轻的一代表现出了爱国爱家的情怀,表现出了团结互助的力量,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的品格,表现出了不畏艰险的精神,表现出了沉着坚强的品性。灾难让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了

  人生中最严重的考验。没有慌乱和躲避,他们勇敢、独立和坚强的青春形象,令国人为之动容,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逃生还是救人的生死抉择面前,很多青少年表现出了超乎平常的无私和无畏。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12岁学生陈浩,在地震发生时很快跑下楼梯,马上就可以到达安全地带了,却看见一个女孩处在危险之中,他转头向回跑,把女孩推开,自己却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

  北川一中高一学生晏鹏本来已经被甩出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里面的同学,然而,在他进入教室时,楼房继续垮塌,17岁的晏鹏被埋在废墟中。什邡市师古镇xx中心小学教学楼轰然倒塌的时候,该校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楼房完全垮塌了。今年,她26岁。

  在抗震救灾的队伍中,年轻人是生力军,他们不畏艰险,一直奋战在救灾的最前沿。我们看到,年轻的解放军、武警、消防战士,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肩扛手刨,在废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被掩埋的生命。他们在余震不断,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英勇探路,艰难到达重灾点,为受灾群众送去生命的给养。我们看到,年轻的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奋力救治伤病员。我们看到,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灾区和救援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把灾情告诉中国和世界。我们看到,年轻的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参加现场救人,为受灾群众服务,搬运物资,维持秩序。我们还感受到了年轻一代面对灾难的理性和成熟。“80后”作家韩寒自己出资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在大规模救援队伍进入前就踏进了条件艰险的灾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呼吁灾区需要帐篷和医疗人员,并理性地告诫大家不要随便涌入灾区,避免危险和给救援“添乱”。

  在经历了家园被毁、痛失亲人的惧怕和悲伤后,中国年轻的一代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厚重,领悟到亲情的可贵和人生的责任,明白了人生的许多艰难险阻要独自去承担,不能畏惧困难,更不能消极等待。克服困难的过程,也使年轻一代汲取了巨大的精神能量,在自

  救的同时,他们懂得了关心和帮助别人。面对灾后的废墟和等待救援的同胞,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同情和回报。经过灾难,他们更加勇敢、热情、自觉。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的有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壮哉,青少年!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69岁的林浩逃生后,没有跑开。

  连续救出两个同学后,他又跑进了教学楼……

  “因为我是班长!”

  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疤,头发还没有长出来。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6月7日,在四川省资中县的一个村子,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林浩。

  9岁的林浩,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几天,林浩爸爸带着他来到资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而林浩的妈妈,还在映秀镇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

  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

  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小年纪,林浩会做很多家务,还会做饭。

  父亲林大坤告诉记者,因为是班长,林浩一直管着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6点,闹钟一响,他会准时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饭吃,然后走半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他从来不迟到,说要是迟到了,同学们都会在外面等。”

  救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父母,直到5月21日,才和在汶川县草坡乡打工的父母联系上。

  在映秀留守了两天后,表妹和两个姐姐找到了他,姐弟几个与映秀镇的群众一块,开始往都江堰转移,“我们走了7个小时,走的全部是桥下面的小路,路上只歇了一会儿,一直都在走。”

  从都江堰被安排到成都后,林浩和其他同学一起,被安置在四川儿童活动中心。知道了林浩的事迹后,那里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刚到中心时,林浩被送到成都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所幸只是额头和右手有些擦伤。检查完后,林浩不用救助站老师帮忙,自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医院,“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

  在儿童中心的几天,林浩生活得很好,志愿者叔叔每天都会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受伤的部位,还交了很多新朋友,“我们每天都一起上课,我最喜欢上体育课,可以学跆拳道;我还很喜欢白老师,他是个

  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林浩和另外几名灾区小朋友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儿童节活动,还参观了奥运场馆。第一次离开大山的林浩,对一切都充满新奇。

  林浩告诉记者,地震后,他就没见过班上的同学,“我很想他们,很想上学。以后,我要当工程师,要造震不垮的房子。”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7时间:6月11日上午9时30分

  地点:人民大会堂

  中宣部、中组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联合主办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7位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人物,将为首都各界听众讲述这次抗震救灾历程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

  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报告。

  2008年5月24日,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依然高高飘扬国旗虽然降了一半,但仍然醒目。在这所中学旁的小学院子里的学习园地上,记者看到张贴着学校一些孩子们的照片,他们中有擅长跳舞唱歌的,有学习特别优秀的,照片上是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但在学习园地的旁边,教学楼已经完全坍塌,那些照片上天真的孩子们有的至今还埋在废墟下,想到昔日活泼的孩子们,永远长眠在他们学习的地方,让人刻骨铭心。

  “孩子们,没有全部救出你们我很内疚,我会记住你们忌日的,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来看你们,给你们送学习用品。你们生前都很团结,在天堂也要相互关照好,老师每天都在想念着你们!”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下,记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跪在地上,哭得很悲伤,还向遇难的同学叩拜。记者跑过去一看,此人就是北川中学的校长刘亚春。他告诉记者,地震后他一直在忙碌抢救学生的事,没有时间来看望这些还埋在废墟下的数百名学生。今天他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看看这些孩子们,他将带来的蜡烛点燃后放在废墟下,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祷,然后跪在地上给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学生磕了三个响头。

  “平平安安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清洁的校园是大家的脸面,文明

  的风气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土壤和催化剂。在此,我呼吁全校师生今后在北川中学的校园里,学会客气,学会宽容,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告别烦恼,燃烧激情,活出人生的精彩!

  新年的阳光必将照耀北川中学这片神奇的土地,我和大家共同祝福我们的学校:团结一心,充满自信!放飞希望,成就梦想!”这是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在今年开学期间的新年致辞。如今,不少学生们的的梦想已化为泡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刘亚春感到十分内疚,对不起那些逝去的学生。

  刘亚春,一个个头不高、体型瘦小的四川男人。当记者问他这次地震他家的情况时,淡淡地回答“家里还好”。其实,在这次地震中,他上高一的独子和妻子双双遇难。地震发生后,刘校长果断组织幸存学生和老师进行自救,冒着危险,顶着压力和痛苦,他们救出了共一百多。在救出的学生中,并没有他儿子的名字。刘校长说:“我不是不爱我儿子,在我组织救人时,我也想着儿子的安危,只是我必须把压在心底。”他说,“作为校长,大难当头,我必须承担起营救被困师生、安置转移受灾师生的责任。”

  刘亚春告诉记者,他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结婚十多年来,由于忙于工作,他很少照顾家,家里家外都是妻子一个人料理。妻子几次提出想到深圳和香港看看,那是她生前最大的愿望,但由于忙最终没有实现,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后悔,觉得对不起妻子。“孩子,我最爱的宝贝儿子,天堂那边有妈妈照顾你,你不会寂寞的,你的同学也和你在一起,你们永远不会寂寞的!”

  “孩子他妈,除了照顾好我们的孩子之外,我还要交给你一个任务,就是还要照顾好那些遇难的学生们,你生前说,你也很喜欢我的学生,那我就拜托给你了,你可要千万照顾好他们呀,千万不要让他们再去危险的地方,孩子们再也经不起任何伤害了。这不但是我个人的交待,也是遇难孩子家长们的委托。我亲爱的妻子,生前没让你享一天福,死后却又让你继续受累,真是不该,可是我们也爱这些孩子们呀,交给你我最放心!”

  刘亚春真的太忙了,十几天来,他一直陪伴着地震幸存下来的学

  生。别看他外表看上去若无其事。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校长,他谁也放不下。”“你看他那一头白发,一个星期前还是黑的。”北川中学一名老师如实对记者说。

  亚春誓言,我们幸存的师生会更加坚强地活下去,我们要记住帮助我们的人,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要作对社会有用的人。

  离开时,几只鸟儿站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好像是为失去的孩子们送行,让孩子们在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8人类除蒙昧时代“师承”自然外,大都把那些先知先觉者称之为“先生”以示尊敬。因而自古就出现“老师”、“师傅”乃至“教师”等称呼。“教师”顾名思义是传播知识、启迪灵魂的“师长”,她在历代都充当着播种者和园丁的角色,为社会播洒希望的种子,培育芬芳的花朵!

  人类文明是递进延续的。教师作为一份崇高的职业,她实际上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传播者。教师通过知识积累、研究社会,通过教书育人,把社会“接力棒”传递给学生,使之继续探索,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从蒙昧通向文明,使人类从无知步向有知,进而使人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人类也因此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然而当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时,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感动得你热泪盈眶,感动之后,一种无限的敬重和敬仰在心头升起,并促使人性和人的精神不断升华。也使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角色,更加理解教师角色的深刻内涵。

  5月12日,当地震到来时,绵竹市德阳东方汽车轮机厂中学任政教主任谭千秋毅然张开双臂,为四位学生挡住了死神的脚步,自己却被无情的地震夺走了生命。

  16日上午11时11分,一位名叫“方英年”的网友在天涯茶社发帖,深切悼念自己的同学、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为拯救学生,将青春定格在了26岁……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一桩桩惊心动

  魄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活着的每一个人。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英勇无畏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尽管如此,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精神和品德,苍天可鉴,日月可鉴。

  我一边流着泪水,一边在想,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他们在灾难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

  毫无疑问,是一种无私无畏的高贵精神在驱使着他们,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辉在激励着他们,是一种对他人生命的无限敬畏、恃重、关怀与爱护在告诫他们――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我忽然想起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这些英雄都已经死了,但我们相信,他们还活着,而且,还会永远地活着。他们不是活着的人,而是活着的灵魂和精神;他们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们无形的心中……无数革命先烈走了,但是,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不衰败,他们的革命精神永世长存,他们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这一次,也不例外。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关爱他人是无限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性的光辉是永恒的。因此,虽然有许多人在地震中舍己为人献出了生命,但是,他们的精神在瞬间释放了万仗光芒,而且,必将永世长存!

  我们每一个人都记住在地震中死亡的每一个人,并向在地震来临时舍己为人的英雄永远致敬!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教师必须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常言道:“学高为师,德(行)高为范”,于是教师就必须要为其拥有高尚的人格而努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素质,加强各方面修养,使自己真正具有“师”“范”之风!

  总之,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社会系统工程中解决人和资源的奠基者。她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这一光荣称号,教育才能快步发展,科教兴国战

  略的实施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19自从5.12地震以来,一直都在关注。每天都在痛并感动着,为灾区人民所受的巨大灾难而痛;为大好河山顷刻间化为乌有而痛;为在地震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而感动;为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而感动!地震的那一刻,发生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特别感动的是我的同行——老师。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造师魂,大爱无声。

  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在众多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些许的闪念,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在什邡龙居小学的废墟中,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48岁的代课教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同样,吴忠洪老师坚守“一个都不能少”,当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杜正香、吴忠洪两位老师,虽然他们的生命没能换回那几个他们竭力挽救的学生的生命,但同样把“老师”这个亲切而又令人敬重的称呼深深地铭刻在世人心里,也让我们国人,又一次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真正含义。

  这样惨烈而感人的“镜头”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潸然泪下: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向倩、张米亚、杜正香、瞿万容、谭千秋……这些可亲可敬的师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在生死关头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学生的壮举,有如最后一堂无声之课,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体现了教师的良知和勇敢,以及生命的尊严与伟大,点亮了学生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一桩桩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活着的每一个人。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英勇无畏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尽管如此,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精神和品德,苍天可鉴,日月可鉴。

  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他们在灾难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毫无疑问,是一种无私无畏的高贵精神在驱使着他们,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辉在激励着他们,是一种对他人生命的无限敬畏、恃重、关怀与爱护在告诫他们——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汶川的孩子们是不幸的,在他们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却遭遇了灾难;汶川的孩子们是幸运的,是他们的老师用责任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是教师那种“学生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感造就了一代优秀教师群体,在灾难面前我们首先想到的必须是学生,首先保护营救的也必须是学生,在生死关头勇敢地抛开一切,一心为了学生,他们永远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楷模。也深深地体会到“责任”二字的重大意义,这说明了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使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实践证明,履行责任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赢得荣誉的阶梯,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履行责任是唯一的途径。

  地震摧毁了他们的校园,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为人师表,大

  爱无声。君不见,在地震的废墟上,已悄然立起了无数丰碑,这些丰碑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会记住在汶川大地震中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教师英雄!

篇六: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作者:章曰春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2009年第09期

  摘要: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党群关系、千群关系的进一步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更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三方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有三点为证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部队就是要千方百计进这些地区,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②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哭得不成样

推荐访问: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抗震 救灾 内涵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