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一网通办
2023年扬州市农业农村系统优化营商
环境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各项决策
部署,全面完成《2023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各
项改革任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工作
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导向,聚焦为农业农村市场
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对标先进理念、领先标准和一流
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入
推进打造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农业农
村营商环境,助力农业稳产保供、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固安二、主要任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
1、做好涉农审批事项下放承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
村“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要求,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主动做好
省政府下放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的衔接落实,做好事项对应取消、下放、承接及调整管理方式等工作,动态调整并发布农业农村
权力事项清单,新承接事项及时入驻农业农村窗口办理。
2、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严格执行省农业农村厅
政务服务“一网通力工作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省厅行
政权力透明运行系统,做到“一入口、好办事、管全程”,线上
好办、易办,线下异地办、就近办。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行
政许可实施管
理办法》,通过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规范涉农行政审批工作。
3、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以为农业企业、农民群众办好
“一件事”为目标,整合事项、再造流程、共享信息,逐步形成
并推广“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告知、一次反馈”的办理模式。从规范相关标准以及加强电子证照、电子签名应
用等方面入手,推动“开动物诊所一件事”改革线上全流程办理。
4、着力推进“跨域通办”业务便捷化。加快推进涉农审批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长三角通办”“扬城通办”,强化信息共
享、业务协同。落实省、市工作要求,提高拖拉机、收割机驾
驶证和行驶证高频事项“省内通办”服务质量,进一步简化业务
办理流程、精简材料,加强工作宣传引导,提高行政审批人员
业务能力。
(二)持续推进招投标领域项目管理
1、推进信息化在招标领域的应用。推进全流程“不见面交
易”项目,实现招标文件电子化、投标文件在线上传、在线评标
评审和不见面开标。农业工程招投标项目按相关要求应进必进
电子化交易系统,招投标交易数据按规范要求在公共资源交易
平台应传尽传、全量归集。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将
抽查对象、比例、频次及抽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
2、依法开展招投标、投标保证金退还。建立面向市场主体
的统一交易规则,不得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无依据或
强制服务收费等情况。允许现金、支票、保函多种形式缴纳投
标保证金,推广投标电子保函应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
强农业工程投标保证金清退管理的通知》,按照规定时间退还
投标保证金。
3、建立公平有效的投诉机制。交易系统建立在线异议功能,按程序处理在线异议、投诉、转办等相关工作。主管部门在线
受理投诉并作出处理决定,行政处罚决定应当网上公开。建立
农业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征集和市场主体意见建议
征集机制。
(三)大力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水平
1、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涉企行政执
法监管方式创新,将轻罚免罚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农药、种子、饲料、水产苗种、农产品质量、兽药、农机等农业行业管理各
个方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扩宽柔性行政执法监管范
围,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
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实施行政强制。
2、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出台《扬州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双随机抽查计
划表》。按照整合力量、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大全市农业农村
系统市县联动执法力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形成监管合力。
将农作物种子、农药生产执法检查纳入联合抽查范围,加大与
市场监督、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次数。
3、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全面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对生鲜乳
准运证明核发、蜂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蚕种生产经营许可
证核发、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非生物制品类)继续实行告知
承诺制,做到信用核查符合条件的“承诺即办”。开展农资经营
领域信用评价探索,按照信用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
立失信主体纠错机制,积极推动涉农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四)全力推动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落实
1、建立涉农惠企政策直达机制。推动涉及农业农村市场主
体的各类惠企政策在“苏企通”“易申报”平台应归尽归。对于无需
申报的涉农惠企政策,逐项明确政策名称、政策内容、政策依
据、适用对象等内容,形成“免申即享”清单。对确需申报的涉
农惠企政策,开展政策解读、政策图解、事项配置,及时编制
发布办事指南,方便农业企业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办理。
2、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凡涉及农业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制度性文件、其他政策
性文件、农业农村招投标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
措施,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未经审查的一律不得出台。建
立健全农业产业政策公平竞争后评估制度,及时修订、废止、排除限制竞争的产业政策。
3、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在制定涉企政策过程中,通过实地
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
合作社等涉农市场主体政策需求。发挥好市重点企业政务服务
专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解决涉农企业难点堵点问题助推企
业发展,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组织保障
(-)压实工作责任。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
局重要议事日程,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
第一责任人,要主动作为、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依照本实施
意见提出的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精心组织实施。
(二)坚持问题导向。各处室、单位要认真梳理优化营商
环境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问题疏解机制,转换
工作思维,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改革方向,以疏解群众和企业
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和堵点问题为具体改革内容,采取积极
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外宣传
推介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
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媒体宣传等形式,跟踪报
道我市农业农村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
篇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一网通办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依托“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2.03.08?
【字
号】沪府办字〔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3.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依托“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工作方案》的通知
沪府办字〔2022〕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依托“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3月8日
依托“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要求,依托“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免申即享”作为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转变管理视角,打破数据壁垒,坚持刀刃向内,大胆改革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加快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提升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推动政府部门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企业和群众从“人找政策”到“免申即享”转变,实现政策红利直达直享、精准服务无处不享。
二、主要目标
依托“一网通办”支撑能力,聚焦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按照政策和服务的实施范围和条件,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实现政策和服务精准找人。企业和群众全程无需主动提出申请,无需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材料,即可享受政策和服务。到2022年底,以27个市级重点项目为引领,鼓励基层创新,健全“免申即享”工作机制,打造一批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免申即享”项目。到2023年底,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免申即享”改革,条件成熟的政策和服务基本实现“免申即享”。
三、实现方式
(一)直接兑现,免于申请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要求必须通过依申请方式办理,且不对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群众直接兑现有关政策,提供有关服务。
(二)一键确认,免于填报
对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必须有申请环节的,自动生成申请表和申请材料,依托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精准推送至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企业和群众确认申领意愿后,即可享受有关政策和服务,免去申请环节的表格填报和材料提交。
(三)扫码识别,个性服务
依托“随申码”识别用户身份,推进老年人、残疾人、烈属、学生等群体在相关场景的优待“免申即享”。
四、工作职责
市政府办公厅:统筹推进“免申即享”工作,建立健全依托“一网通办”推进“免申即享”的工作机制。
各市级部门:梳理本条线国家级和市级的相关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建立政策和服务清单并动态更新,牵头推进本条线“免申即享”工作。作为业务牵头部门,负责编制“免申即享”工作方案,提出业务规则、数据需求并对其科学性、准确性负责;作为数据责任部门,负责归集相关数据并对其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负责。
各区政府:统筹推进本区“免申即享”工作,建立健全本区“免申即享”工作机制,梳理本区相关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建立政策和服务清单并动态更新,落实相关数据归集、治理、分析等技术支撑工作,对本区“免申即享”工作涉及的业务系统改造予以保障。
市、区财政部门:指导和监督“免申即享”工作中财政资金依法合规兑现拨付。
市大数据中心:加强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数据共享能力保障,为全市“免申即享”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根据业务牵头部门提供的业务规则和数据需求,归集相应数据,开展数据治理。指导各区大数据管理部门做好市、区数据联动工作。对数据归集及分析过程进行安全监管。负责市级部门“免申即享”相关业务系统改造及技术保障。优化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随申码”、“一网通办”平台“免申即享”专区和“助企纾困”服务专区等前台服务。
五、重点任务
(一)全面梳理政策和服务清单
分层分级梳理各类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重点梳理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各区、各部门分别形成本区、本条线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清单并动态更新,每年从清单中筛选条件成熟的政策和服务推进“免申即享”改革。对全市面上推进有难度的,先试点再推广,成熟一个上线一个,对已实现“免申即享”的政策和服务,主动向社会公开。
(二)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和大数据分析
一是加强数据需求梳理。业务牵头部门对拟推进的“免申即享”项目梳理业务规则,并提出明确的数据需求。二是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对“免申即享”项目提出的数据需求,原则上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禁止的,数据责任部门不得拒绝数据归集。数据责任部门按照有关规范,及时将数据归集至市大数据资源平台,并确保归集的数据全面、及时、可用,符合质量要求。三是加强大数据治理分析。数据管理部门根据业务牵头部门提供的业务规则,依托自然人、法人综合库和亲属关系库、婚姻库、地址库等相关主题库、专题库的数据支撑,进行大数据治理分析,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
(三)优化政策和服务兑现流程
“免申即享”将原来的“企业和群众申请、部门受理、部门审核、部门兑现”4个环节,优化为“企业和群众意愿确认、部门兑现”最多2个环节。对由于数据暂时归集不全,无法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的,企业和群众仍可按照原渠道申请办理。将“免申即享”相关数据规范接入“一网通办”平台,形成管理闭环。
(四)做强“一网通办”平台支撑
做强“一网通办”平台对“免申即享”的前台服务支撑,重点提升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服务能力,持续完善“一人(企)一档”信息,优化主动提醒功能,加快推进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免申即享”工作中的应用。原则上,“免申即享”政策和服务线上的精准推送、意愿确认、告知承诺等,均通过市民主页或企业专属网页进行。强化“随申码”作为个人以及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数字身份识别码功能,推进数字身份跨域互认,提升个性服务能力。
(五)强化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及时跟踪研判“免申即享”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免申即享”工作和资金兑现依法合规。推进“免申即享”与信用有效衔接,推行守信优先、失信受限。明确信息公示、异议处置、纠错救济等规则,确保政策和服务兑现全过程公开公平。定期组织绩效评估,持续优化业务规则和工作流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六)坚持安全与便利并重
筑牢“制度、技术、管理”防火墙,确保“免申即享”工作全过程数据安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打通线上线下业务系统,实时更新有关数据,杜绝政策和服务兑现中出现重复、遗漏、延迟等情况。坚持用户视角和用户思维,方便企业和群众享受政策和服务,强化智慧化应用创新,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免申即享”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处室),大力推进本区、本条线的“免申即享”工作。牵头推进“免申即享”工作的区和部门要按照“一事、一方案、一专班”,会同配合部门按照时间节点狠抓落实,确保落地见效。
(二)加强协同配合
市、区业务牵头部门与数据管理部门要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市级部门要加强对区条线部门的指导,及时回应基层一线反
映的情况,复制推广区级层面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免申即享”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必要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宣传推广
要结合“一网通办”宣传,及时总结“免申即享”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宣传推广,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篇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一网通办
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23年度是我国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一年,我局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和中心要求,全面深入地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局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首先,我们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推进“一网通办”等项目,实现了审批流程再造、审批业务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智能化创新成果。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更快速的办理流程,还是更加严格的信息保护措施,都让我们的审批服务更具品质和效率,更加满足企业和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我们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我们注重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技能的提升,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高效的服务。我们加强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行“两便三快”服务,设立“绿色通道”服务,建立投诉热线电话等多个服务保障机制,单位办公智能化升级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保障。
再次,我们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制定完善了相关激励机制,逐步推行“倒逼机制”,探索特事特办、聚焦变革等模式。同时,我们加强风险防范、移动办公管理、通讯数据保护等多个管理领域的升级和完善,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回顾2023年度,我们克服诸多困难、战胜种种挑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机制,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
商环境服务体系,为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平台、服务、引领”的作用,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群策群力的力量,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最后,我们还要深入挖掘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中存在的潜力和不足,加强研究,通过多种手段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将提高全局协调能力,落实中央和地方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要求,加强与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打通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和服务流程,不断创造更为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服务环境。
未来,我们还要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推进营商环境“绿色化”改革,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独立、开放、稳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升我国整体经济竞争力。
总之,2023年度是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理念、加强机构协调和信息互通、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不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化和改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将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促进经济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文章不仅从优化营商环境的定义开始,着重阐述了为什么需要优化营商环境,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
务和平等的法律保障,从而使企业投资和经营更加易于实施。同时,文章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各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进展情况和政府已经采取的措施。
此外,文章还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实现的目标,包括促进市场化改革、简化企业审批程序、优化资本投资环境等。这些目标将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除此之外,文章还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政策协同、构建政策体系、加大信用建设、开展政务公开等。
最后,文章指出未来需要深入挖掘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中存在的潜力和不足,加强研究,通过多种手段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注重营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投资和经营环境。总的来说,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的执政能力,企业的积极投入和全社会的支持和协调,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服务环境。
篇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一网通办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1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充分履行本局职能,自12月成立以来,相继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近150万件、行政审批业务近4万件,新增市场主体16000余家。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
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
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2根据王清宪书记的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
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3根据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医疗保障局结合部门职责和工作实际,迅速部署行动,聚焦短板弱项,破解瓶颈制约,提升服务效能,现将有关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责任,统一思想,迅速抓好各项任务部署落实。
一是成立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__x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科室,压实职责任务。二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把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责任使命感坚持把此项工作抓实、抓细。
(二)服务大厅经办服务情况
上半年,累计受理异地就医备案业务6585人次(省外780人次),其中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网上渠道办理5605人次,受理重大疾病备案1318人次,门诊慢性病5734人次。受理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保登记、信息变更、停保、退休以及关系转移等参保业务15445人次。受理非联网报销手续2819人次。各窗口接受现场及电话咨询1.5万余人次。完成度门诊慢性一般鉴定程序集中鉴定5300人,通过鉴定4890人。
(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取得丰硕成果
1、全面落实各项待遇政策。一是全面执行版国家《药品目录》,新增救急救命的119个国家谈判药品于1月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二是将门诊重大疾病特定用药由27种增加到93种;三是简化参保人员门诊慢性病办理申请流程,由每年只可申报一次调整为每月都可申报,缩短鉴定时限;将25种无法治愈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待遇享受期有三年调整为长期。四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在确保我市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落实了国家对职工医保参保企业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工作,切实减轻疫情期间企业负担。
2、推进实施医保经办服务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医保经办服务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一是全面落实《__x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办事指南》,推进医保经办事项名称、申办材料、经办方式、办理流程、办结时限、服务标准“六统一”。二是全面推行“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制。对职工医疗保险、职工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10类61项民生服务事项,实施流程重塑,积极推行《医保窗口优化调整方案》,取消“职工大病”和“生育保险”两个窗口,将相关业务纳入医保综合窗口中,切实抓好业务整体融合,实行相关手续受理“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参保职工需二次提交手续的"问题,大幅缩短了业务办理等待时间,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做到“一趟办结”。三是今年5月8日起,推行安阳市区域内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事项“同城通办”,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打破地域限制,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实行医保服务大厅周六周日延时服务制度,每周六、日安排专人为参保群众提供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五是为更好的服务企业参保单位,我们与人社局在市民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企业一次性办理社会保障事务。
3、持续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一是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业务经办知识和服务能力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取以身边人教身边人、业务能手带业务新人的办法,促进窗口经办服务队伍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着力改善服务环境,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对服务窗口进行了优化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服务大厅配置,设立排队叫号机、志愿服务站、休息排椅、报刊(图书)阅览架、复印机等便民服务设施,统一工作人员服装,规范服务用语和服务礼仪。三是着力增强群众服务体验。优化经办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提供服务手册,承诺办结限时。设立服务大厅政策宣传和服务引导岗,提供叫号、排号、政策宣传及服务引导服务。全面落实业务办理一次性告知,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一次性办结服务,努力提高群众办事体验。四是着力推进“不见面”服务,全面提升互联网服务能力和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的要求,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上的异地就医备案业务,开通了“豫保通”公众号上的异地就医备案、姓名修改、参保情况查询、报销情况查询、医保三大目录查询、全国联网医院查询、经办流程查询以及网上政策咨询等线上服务,开通参保企业单位医保政策咨询微信工作群,全面服务企事业单位相关医保政策咨询。
4、强化宣传,提升政策知晓率。一是通过医保中心微信公众号设立了相关政策解读栏目,公布权威政策信息,二是定时发布或转载最新政策__50篇,三是服务大厅发放服务指南、政策明白卡等宣传手册5千余张。
5、规范基金监管行为
组建基金监管执法人员队伍,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组织学习《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医疗机构医疗保障
定点管理暂行办法》《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医保局属于新成立单位,一是在乡镇没有医保经办人员,上级部门目前还没有在乡镇设立经办服务的具体政策,造成医保经办服务向乡镇延伸的欠缺。二是医保局存在人少事多,急需临床医学及信息化专业人员,存在的空编缺人现象严重影响单位服务能力提升。
(二)我市尚未实现开办企业办理工商登记与医保参保登记一网通办。由于我省医保信息化不完善,没有实现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网,无法实现企业工商登记与医保参保登记一网通办。
(三)“互联网+医保”服务推进缓慢。医保系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目前只能实现网上异地就医备案、网上报销数据查询,还不能实现网上参保登记、信息更正等其它医保相关业务网上办理。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强领导,确保营商环境责任落到实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之下,继续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把开办企业各项营商环境有关医疗保障指标落到实处,保障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关于医保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继续跟踪开办企业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业务,切实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明年实现开办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的同时,即可完成医保参保登记业务。
(三)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经办服务事项清单制,修订经办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一步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升标准,全面开展经办服务事项“好差评”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行风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医保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过程公开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建设,规范经办事项服务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夯实服务责任,为高效优质的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五)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业务经办知识和服务能力培训,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礼仪,对窗口业务进一步优化整合,全面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
(六)根据上级统一安排,持续推进经办模式升级,依托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和完善,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联网+医保”建设进度,推进统一受理平台对接和应用推广,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逐步将医疗保障各项经办服务事项推送到互联网终端和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多跑路”打通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的堵点和难点,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4按照县深化“一次办成”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局党组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目标要求,现将整改落实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改落实工作进展情况
1、针对制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着力建章立制促规范,夯实审批业务运行的基础保障。一是建立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制定了《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和《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机制》,搭建起了县级层面审批工作议事决策、协同联动机制。二是建立完善审批内控制度。出台了《审批业务会议制度》《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审批信息与监管执法信息管理使用制度》《审批文书文号使用管理制度》《审批事项办理情况统计分析制度》《审批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容缺办理工作制度》《帮办代办服务工作制度》等
x项制度,保障了审批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三是建立完善分级审批机制。针对审批事项复杂难易程度,区分不同情形,分别建立了窗口办、科室办、业务会议办、部门联合办和联席会议办x级审批机制,构建起了“即办快办、办成办好”的审批运转模式。四是严格落实“好差评”工作机制,通过设立“不满意请找我”投诉窗口,开通监督投诉电话,设立评价意见箱,制定政务服务效能监督卡等方式,与办事企业和群众形成良性互动,多渠道倾听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截止目前,无一有效投诉,实现了审批服务“零差评”。五是实行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窗口接受咨询的第一位工作人员对于申请人提出的需求、诉求,无论是否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事务,都要给企业和群众一个合情合理的答复,不能简单直接地说“不行”,其行使否决权必须得到分管领导批准,并给申请人以合理的解释和引导,让办事企业和群众“舒心来,满意走”。
2、针对政务服务体系不完善、办事企业群众反映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一是扎实推进了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全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聚焦打造“上下联动、机制完善、运行顺畅、就近办成”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在深入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站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围绕确保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序化、协同化和科学化,真正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切实将政务服务下沉至企业和群众身边。__月x日召开动员大会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__日-__日组织__个县直部门和__个镇(街)具体业务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进行事项要素梳理工作,目前已全部梳理完成,为实现全市“一网通办”打造基础。二是积极推进联合踏勘“一次办好”。对需多部门共同参与到现场踏勘的审批项目,实行归口管理,由一个科室统一负责联系相关部门商定联合踏勘时间、地点、人员及分工等事宜,确保做到急事优先快办、现场一次办成。自____年x月x日至__月__日,共组织开展联合踏勘类审批事项__x件,全部实现了一次办成目标。三是开展“容缺办理”。探索尝试以自愿承诺为前提、综合评估为支撑、信用惩戒为手段的“告知承诺+综合评估+容缺办理+信用记录”容缺办理审批新模式,由申请人自愿签订“容缺办理”承诺书,由审批业务人员综合运用审查提报资料、研究行业法规、咨询业内专家、对接主管部门等方式,分别对申请办理事项所涉及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及效益性情况、事项申请人承诺事宜及践诺情况和事项申请单位及申请人信用情况x个方面作出评估,并汇总形成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综合评估意见,对可以容缺办理的事项“容缺办”,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增强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近期,通过对中再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商投资__亿元项目、x银行商河支行企业登记等__个项目启动“容缺办”,大幅缩短了企业跑审批时间,加快了项目推进进度。
3、针对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不到位、政务服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是积极开展审批事项标准化梳理。依托“x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对承接办理的__x项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__x个一级要素和__个二级要素逐一梳理细化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围绕提升行政审批服务供给质量,着力推进审批流程再造。一方面,注重从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农林水等领域涉及的公司(企业)登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采伐林木许可审批等__个重要事项和高频事项入手,紧扣程序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流程最优原则,重新研究编制细化具体、形式直观、简便易行的办事服务指南和办事流程,实现了办事服务的提质提速提效。另一方面,聚焦“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系统梳理所涉及到的所有审批环节,坚持集成、便捷、高效原则,研究绘制贯穿办事全过程的“全链条”审批图,变“一事一流程”为“多事一流程”,通过部门联动、科室联动真正实现多事项并联审批、协同办理、一并办结。截至目前,已初步绘制完成涉及企业开办、企业投资、工程建设等行业和领域的__条“全链条”审批图,力求实现审批“加速度”。三是建立完善便民利企服务机制。推出商事登记业务双休日对外服务,选取__项办件量大的事项开展预约服务,对进厅事项全部实行延时服务,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自____年x月x日至__月__日,双休日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__x件。四是建立“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依据“自愿委托、无需不扰,管理规范、全程跟踪,协同联动、一链办理,无偿服务、一次办好”的原则,设立帮办代办窗口,推行“帮办代办”审批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审批服务供给质量,务实打造“办事更省心、服务更贴
心、环境更舒心”的服务型审批机关。截止目前,帮办代办服务窗口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__x件。
4、针对推行业务联办、网上服务、自助服务等问题。一是大力开展“网上办”。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了企业登记从受理到出证“x小时办结”;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立项全程网办,实现了“零跑腿”和“不见面”审批。积极推动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迁移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链办理,并梳理完善审批事项办理流程,促进加快了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审批各环节工作的并联审批实施进度。截至目前,承接办理的__x项审批事项网办率达到__x%。自____年x月x日至__月__日,全程电子化办理企业登记事项__x件,网上办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事项____件。二是开展了“政银合作”企业登记代办服务。我局__月上旬已于中国农业银行商河县支行、x商河汇金村镇银行联合开展了“政银合作”企业登记代办服务,增设代办服务网点x处。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针对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正在积极探索,在我县还没有找到可奖惩的依据,政务服务评价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大多数业务系统的开发和服务器的管理权限都在上级部门,因为操作权限或数据保密等各种因素,严重制约了县级层面对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开发,对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设置了障碍。建议从省级层面出台相关制度,由各级大数据部门牵头,将全省政务服务相关的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政务服务数据共享,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____”工作体系,紧跟全市“在泉城、全办成”制度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着力在打通服务企
业群众“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力争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好服务,实现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
(一)坚持依法规范,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质效。对照划转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按照“一事项一指南、一事项一流程”的标准,逐事项编制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办事服务指南和审批操作规程,对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材料标准、办事渠道、办事流程、审查要点、办理时限等内容进行规范和细化,切实推进依法依规审批。加强对上对外沟通交流,积极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提升审批服务规范化水平。
(二)勇于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审批服务机制。接续推进“全链条”绘制工作,将“一事一流程”转化为“多事一流程”,实现关联事项并联审批;探积极尝试开展基于对项目立项可行性、合理性、合规性研究和项目运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评估基础上的事项评估审批机制,促进提高审批的科学化水平;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和投资项目,梳理建立“零跑腿”“你不用跑我来跑”代办帮办审批服务目录清单和工作服务流程,积极推动重点工作和项目落地、实施、见效。
(三)加强协调指导,推动构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按照全市部署要求,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目标,扎实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功能,将企业服务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民生服务放到离百姓最近的地方。构建县、镇(街)、村(社区)形象标识统一,基本事项、基本设施、网络平台、管理制度统一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注重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审批队伍建设。重点围绕审批操作规范、政策法规、“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等专题,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服务优、纪律严、作风好”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探索建立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机制,研究设计涵盖限时内办件量及办件质量、综合科室工作质量、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实践创新、创先争优、遵守纪律规定等要素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考核激励,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培育“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着力打造“文明、团结、和谐、高效”的审批服务机关。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5优化营商环境在过去的一年里被摆在首要位置,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直各个部门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主动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新年伊始,我区将再度推进“一事通办”改革,继续严把政务服务关口,力争将我区的优化营商环境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优化营商环境最新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部署,严格贯彻落实
(一)政务服务迁驻新大厅
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分步进行搬迁,先将原政务服务大厅搬迁至银海区社会服务综合业务用房——A栋业务用房(区人武部大院内)1楼办公,待该楼2、3装修完成后,再全部搬迁到位,届时工商、税务也将入驻。同时,解决了群众呼声比较高的停车难问题,新停车场可以停泊100多辆车,大大方便群众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银海区委、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迁建了新政务服务大厅,修建了3000平方米停车场及相关道路,一举解决了原政务大厅面积小、停车难,没有无障碍通道等问题。
(二)聘任营商环境监督员
当前,银海区全力精简审批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清理冗余事项,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新迁建政务服务大厅,全区178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平均压缩率达75%,“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5.3%,可网上申办事项比例达90.2%。为进一步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银海区召开营商
环境监督员聘任大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出席会议。此次会议聘选20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均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党代表、党外代表人士,还有商协会代表,实现全方位监督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充分监督和反映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银海区将采用“一证、一册、一码”的管理模式,加强对监督员队伍的管理,规范监督员的行为。也会全力为监督员履职做好服务,创造条件,确保监督员职能的有效发挥。该项创新举措,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强化社会监督,构建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倒逼改革深化,全面增强聚集要素的吸引力,搭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开展企业走访活动
1月7日至8日,银海区非公办组织发改局、工信局、司法局、税务局、安监环保局、商旅局、招商服务中心、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走访辖区企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炳康带队先后走访了平阳商会、北海宏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海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俊美商贸有限公司、广西一小撮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到一家企业,林炳康一行都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为企业送上了最新的优惠政策和法律知识,相关部门就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一答复,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对各部门的这种现场办公方式,企业家们非常感动,表示企业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职责,为银海区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针对广西北部湾海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一小撮投资有限公司提出的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林炳康一行先后到实地进行考察,就企业建设用地问题给出了意见建议。林炳康要求,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辖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是要增强服务主动性,坚持经常走访企业,切实掌握真实情况,理清工作思路。二是要注重服务针对性,着重绕围制约企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分析研究,多措并举加以解决。三是要突出服务实效性,能做的工作必须马上做,不能马上做的,要及时将情况反馈企业,并多方征求意见,制定解决方案,逐步解决。
(四)实施政务服务人员晨会机制
为时刻绷紧高标准、严要求这根弦,对标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目标,从上周开始区政务服务中心每天早上8:05召集全体窗口人员召开晨会,由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导小结点评各窗口服务人员前天工作情况,传达学习文件精神及领导指示,提醒注意事项和新要求,真心真情真力为企业和群众服务。
篇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一网通办
优化营商环境云南“送”出政策大礼包
云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西南地区省份,一直积极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近日,云南省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云南发展。
一、降低税费负担
云南省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对于新注册的首批云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注册的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新注册的小微企业,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力度相对较大,可以享受最多三年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而小微企业则主要是从缓交社会保险费、节约用水用电等方面进行扶持。此外,云南省还针对省内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调整口岸设施税、土地使用税等相关税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二、加强创新支持
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说,这些政策的重点是针对企业的科研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等方面展开。为此,云南省政府将对企业的科研项目给予资金、税收以及技术转移等多方面的扶持,帮助企业打造核心技术优势。同时,云南省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发展新型产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生态环保
云南省政府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将加强生态环保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具体来说,云南省将在水、大气、固废等方面,对企业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同时,云南省还将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在环保领域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四、持续优化服务
云南省政府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服务力度,推出《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21–2023年)》。该计划突出解决企业办事难题,强调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体来说,云南省政府将探索“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模式,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税收缴纳、资质认证等环节办理流程,打造智慧营商环境。另外,云南省还将加强政府服务工作机构建设,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总之,云南省政府推出的这些政策措施,旨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云南经济发展。从税费减免到创新支持,从生态保护到政务服务,这些大礼包将助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推动云南经济腾飞。
推荐访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一网通办 工作方案 优化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