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9篇)

发布时间:2023-05-02 17:45:07

篇一: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闻与传播视听解读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大IP传播策略探析—以兵马俑IP为例——阴高海建唐彬摘要院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一直以来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这个IP化时代,兵马俑通过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挖掘,实现IP建构,利用新媒体平台向人们展现出一个“年轻的媒介形象,化、接地气”潜移默化中将文化自信的价值观传递给社会公众。本文以兵马俑IP为研究主体,在分析梳理兵马俑IP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路径。兵马俑IP开发价值的基础上,关键词院兵马俑;IP;传播策略一、IP及文化大IP概念IP(Intellectualproperty)即知识产权,指的是能被进行改编的知识产权内容。文化大IP概念是相对于一般知识产权来说的,即作为一个超级文化符号,拥有较高的话题热度、极强的社会影响力以及不容小觑的商业价值的作品。纵观当下的文化市场,打造文化IP已成为文化产业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通过将一些热门网络文学进行电影改编、游戏改编,打造了许多成功案例。从最初的《琅琊榜》《甄嬛传》到后来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均是借助原有的网络粉丝热度,及时推出相关的影视剧、游戏、文创等衍生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合作,以故宫形象为原型,进行传统文化IP的深度开发,打造出众多文创产品,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成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IP的创意传播,也为兵马俑IP开发与传播提供了思路。二、兵马俑IP开发的价值作为拥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兵马俑,本身具有极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备成为文化大IP的所有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兵马俑的认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造成信息传播短期化、碎片化、圈层化以及产业链未闭环等问题,亟待通过打造文化IP的方式加以解决。在媒介走向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将兵马俑作为一个大的IP库,用IP思维进行开发与传播,必将充分激活兵马俑IP,使其焕发出新的更大的魅力。通过对兵马俑IP的开发与传播,可以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传播统一、勇武、和谐的价值观,对于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运用IP思维,通过对一些兵马俑相关衍生品的打造,可以进一步提升兵马俑的商业价值,促进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价值深度开发。另外,通过对兵马俑IP的打造和传播,可以提升兵马俑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效益。三、新媒体环境下兵马俑IP传播路径渊一冤淘宝+社交原本非常严肃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加入淘宝国宝158|RADIO&TVJOURNAL2021.4联萌,推出了官方店铺———“兵马俑淘宝”,并且还打造了一款漫画风兵马俑手办,名为“王的男人”,限量600套,上线半小时就全部售罄。这些文创产品之所以受到用户的追捧,不仅仅是其使用功能,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在传递秦文化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说教,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物的产品特性与日常生活进行融合。尤其是着眼于网络上年轻用户居多的现实,通过科学分析市场数据,准确判断当前流行文化与公众消费心理,实现对文创产品的设计开过移动端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影视剧,提升了影视剧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以兵马俑为题材的电视剧有1995年台湾华视的《秦俑》以及2011年新版《古今大战秦俑情》,尤其是《古今大战秦俑情》豆瓣评分高达9.2分,深受观众喜爱。另外,纪录片《中国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的神秘主人》《兵马俑的新秘密》和《解密秦陵兵马俑》等也取得了不俗的收视。除此之外,如《神话》等影视剧中也有部分镜头取自兵马俑。随着近几年综艺节目的流行,央视和秦始皇陵博物馆合作,打造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场”。节目中,影视演员陈建斌、沈腾、富大龙分别演绎秦陵铜车马、跪射武士俑、青铜仙鹤的前世传奇,带领观众重新回到那个热血沸腾、气吞山河的大秦帝国,展示了赳赳老秦人不服输的精神气质。同时,节目通过对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发掘专家以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摄影师的采访,深入讲解国宝背后的故事。渊四冤手机APP+小程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兵马俑不断适应用户移动场景下的消费需求,专门打造了一款文物欣赏APP。该软件跳出了原有平面文物欣赏的限制,通过三维互动体验、虚拟拍照合影、多语言听读等形式,借助手机、IPAD等屏幕实现人与文物的互动。该软件内容覆盖全馆珍藏的玉器、金器、陶器、青铜器等众多文物,甚至包括一些未曾展出的国宝,称得上是一套“活”的移动博物馆。除此之外,2020年6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腾讯、央视新闻联合打造了“数字秦陵”小程序。该小程序是秦陵全方位旅行服务平台,可以让公众在微信上通过VR、AI等新技术实现触摸数字兵马俑,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游戏、语音导览等新文创方式云游兵马俑。另外,还推出了“寻迹始皇陵”智慧导览小程序。该小程序基于地理数据为游客提供博物馆概况、馆内导览、手绘地图、语音讲解、景区路线推荐以及VR全景等智慧游览服务。四、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大IP的传播策略渊一冤整合资源袁提升IP产品文化附加值当前,部分文化IP开发出现了唯流量、粗制滥造、恶意炒作等问题,长远来看必将损害文化IP品牌建设和发展。高品质的文化IP打造,不能过度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应在科学分析文化市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产品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比如兵马俑IP在产品开发方面坚持故事性、传承性,通过将历史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打造出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IP产业链延伸和可持续发展。可见,提高IP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是让产品在人们心中得到认可并迅速升值的重要途径。渊二冤运用新媒体袁丰富IP产品传播手段传统文化IP大多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但长期以来限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对文化IP品牌传播不足,对产品市场营销重视不够,缺乏与消费者群体之间的互动和连接,导致文化新闻与传播产品市场影响力难以扩大,久而久之失去竞争优势而被人们遗忘

篇二: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时代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新媒体依托其直观生动、互动连通、传播迅速的优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焕发出新活力。本文从新媒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与影响入手,分析了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希望能为未来新媒体更好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一、引言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开展历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开展壮大,凝聚了全民族的精华,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与历史感,是延续我国精神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总书记强调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而在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当代,在外来文化的输入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要顺应时代的开展,革故鼎新,才能防止出现文化传承的失衡。

  二、新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

  〔一〕直观生动的视觉呈现与交互式信息传播在新媒体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具有直观性、互动性与连通性。新媒体用户主要通过短视频、图像、公众号推文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平台给予用户直观生动的视觉呈现,观看者可以在碎片化时间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如?千年客韵》微信公众号不仅对自身纪录片进行宣传还定期推送关于客家文化的相关资讯,文章内容兼具学术性与娱乐性,受到读者喜爱;“儒风大家〞微信公众号创作组由文史类专业的硕士、博士等人员组成,重点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盛内涵,在平台中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通过微博、哔哩哔哩动画、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随时发布自己的作品,观看者在观看时可以评论、收藏、分享、转发,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与观看者进行互动与反应,建立起实时有效的沟通,作者就可以收获意见,改良作品质量并开掘观看者的兴趣点,形成良性循环。如抖音举办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内容包括国画、诗词、舞蹈、皮影、京剧变脸等,通过话题挑战的形式激发人们互动参与。还推出“非遗合伙人〞活动,帮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培养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

  〔二〕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呈指数级增长截至200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比例达99.1%;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占网民整体的88.8%。①新媒体的传播更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在时时刻刻接受传播与发散传播,如在智能手机上看到的内容,在地铁的数字电视上看到的内容,在大厦广告屏上看到的内容,新媒体渗入到人们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特定的媒介。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月,抖音上传统文化短视频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累计点赞数超过44亿次,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抖音平台上的主流话题和近两年来最具现象级的传播事件之一。②在大数据算法下,平台会根据用户点击的作品给用户推送内容,发现更多潜在用户,用户观看到的内容又可以分享给其他用户,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可以更广大,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体传播可以由“家庭式继承〞转变为“集体性继承〞。

  〔三〕新媒体流量变现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广告营销是流量的主流变现形式,在内容中植入商业广告或者进行原生广告的生产,是流量变现的普遍途径。③如故宫文化创意馆推出具有浓厚中国风的故宫书画、故宫汉服、故宫陶瓷、故宫扇子及故宫中国节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使文物藏品以新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目前已经研发了10000多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还有短视频作者李子柒、滇西小哥、华农兄弟等已经逐步从UGC〔用户生产内容〕转变为PUGU〔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KOL〔关键意见领袖〕,他们的作品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食为主,具有庞大的粉丝根底,对国内国外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李子柒的广告收益加淘宝店铺收益加总一年过千万,但她仍然以优秀文化输出为主,开设“东方非遗传承〞系列视频,成为成都非遗推广阔使,与人民日报合作。在流量变现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出现,为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带来力量。

  三、新媒体对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对内的影响在外来文化输入的情况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暗含的英雄主义,韩国潮流文化中的选秀造星模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处于劣势,但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局势逆转指日可待。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新媒体的包装和打造之后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而也更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从遥不可及慢慢过渡到身体力行。张艺谋在?影》这部电影作品运用中国元素和水墨格调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武侠世界,用中国太极哲学观念为电影注入灵魂;?叶问》系列通过讲述中国武术宗师叶问的辉煌时刻展示了中国咏春的魅力,这两部电影都用中国元素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不畏强暴、惩恶扬善的中国武侠精神,引起国人对武术的兴趣,争相模仿。在李子柒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中,李子柒会把自己在视频中用到的办法分享出来,而粉丝们在观看视频后,也会跟着李子柒的步骤做“作业〞,即复刻李子柒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真正落到最后的目的——传承。

  〔二〕对外的影响文化输出是国家主观能动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传播到其他国家的过程。近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恐惧,掀起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抵抗中国文化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图书、影视、录音制品等方式的文化输出受到妨碍,外国民众更愿意相信非官方的信息,新媒体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自媒体人李子柒、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在中国区中名列前茅。截止至2020年5月31日,李子柒的微博粉丝数为2490万;在4月29日,李子柒的频道在上突破1000万订阅者,累计全球粉丝过亿,在2008年春季发布的年货零食合集观看量达5200多万。李子柒的短视频为外国民众呈现出自然恬静、安居乐业的中国式生活画卷,展现出中国人勤劳诚恳、淳朴热情的良好形象,展示的木活字印刷术、蜀绣、蓝印花布等中国技术更让外国民众赞叹,做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媒体都为她点赞,中国的确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人对外进行优秀文化输出,而新媒体平台是他们的舞台。

  〔三〕新媒体成了特色产品的带货渠道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美食文化不可无视,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体现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信息化环境下,以新媒体为带货渠道,如微博,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自媒体传播平台与中国特色产品的有机结合,更加能够激发更多的国内外友人对中国特色产品的购置欲望,让其品尝的同时又能了解其的文化内涵。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时期,“新媒体+特色产品〞的带货模式更具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展起到帮忙,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湖广熟,天下足〞,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湖北。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很多湖北优质的农副产品面临待销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央视新闻新媒体联合各大电商平台、社交和生活效劳平台启动“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大型公益活动,为湖北的经济复苏奉献一份力量。这场公益直播吸引了1091万人观看,两小时内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商品。由此可见新媒体是一条不可藐视的带货渠道。

  四、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存在的弊端

  各大社交平台的迅速崛起,为新媒体的传播带来了快捷性,而各大网络平台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特点。当快捷性和开放性相结合时,这会让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了博得观众眼球,发布一些负能量信息,其中包括歹意炒作、低俗低劣低质量、封建迷信等黑产信息的传播,该类信息都严重影响社交平台中的新媒体使用方式,加上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没有健全系统的法律法规的管束。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还有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吸粉,迷失自我,创作的内容只为一味讨好受众,导致了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这就丢失了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前不久发生的虎牙“网红〞莉哥直播侮辱国歌视频事件,后被平台监管部门封号严肃处理。传统文化娱乐化严重只会让人愈易丢失本心。国家文化不容任何人侵犯,尽管无意侵犯,也应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当相应的后果。

  五、新媒体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更多的权威媒体及其热衷于传统文化专业或非专业人士的大力传承和弘扬。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要认真汲取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各自媒体人应该紧跟的步伐,需要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去挖掘和阐发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用心,细心地制作好每一份作品,创作内容的初心就是向群众展示中华民族长期生产活动中所形成和传承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展示我国的文化自信。

  〔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方面在传播形式方面,我们应该丰盛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叙述形式,结合时下的网络用语、视频、摄影图片等有趣的叙述形式进行创新,或是结合Html5技术和VR全景技术等数据化技术,在大数据与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植入是新时代背景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008年由腾讯、敦煌研究院等单位合力打造的公益H5作品?王者·现敦煌》,它运用移动网页技术实现与受众之间的交互,通过游戏互动和视频内置等新媒体技术伎俩,让受众亲历敦煌壁画色彩逐渐剥落的过程。又如首都博物馆为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开掘四十周年,采取电视播放3D动画+VR〔虚拟技术〕眼镜相结合的形式,借助VR技术制作的墓室全景视频,使得带上VR眼镜的受众即可亲身体验到墓室的结构布局。形式多样化能够提高展示和传播效果,激发人们观看的兴趣。多元化形式的传播更有利于国内外受众接受,让国内外的观众喜欢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化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也更好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三〕建立完善新媒体使用的管理体系为了保障新媒体使用健康、标准有序地进行,离不开各大自媒体人传播真实,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信息内容,让粉丝对所创作的内容有共情力,传递中国文化自信。而作为新媒体受众的我们,提高个人素质,也应该自觉遵循国家文明上网自律公约,自觉抵抗低俗沉迷、消极颓废等黑产信息,坚定抵抗“键盘侠〞。要让新媒体更好地开展,最离不开的就是各大新媒体平台管理部门、国家政府部门对其的监管。政府部门应针对现发生的不良新媒体使用的事件,不断去更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各大新媒体平台管理部门要与国家政府部门强强联手,相辅相成,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对于一些发布谣言等虚假信息、挑战法律底线的新媒体平台用户,采取封号处理,造成社会带来恶劣影响的,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形成高效的监管体制,才能增强新媒体用户的体验感,才能让新媒体更好地效劳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去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六、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纽带,对外的武器。新媒体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其特有的优势与影响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但也要好好管控,制定好应对策略。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新途径,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传承,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与文化软实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晓.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迷失与精神重构.记者察看:中,2008(1):30-31.

  【2】曹冉.KOL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以李子柒视频为例.传媒论坛,2008(16).

篇三: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研究梳理

  关键词:西方

  当代

  新媒体研究

  梳理

  数字化、计算机等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媒体实践的迅速发展。一时间,“新媒体”及其相关话题成为了21世纪的新热点。新媒体不仅是一次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或者经济意义上的新商机,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媒介实践方式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关于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产生影响。

  国外研究者通常将研究聚焦在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上,更多地关注于其所具有的超越技术层面的文化力量及历史影响力。因此,在西方学者眼里,新媒体并不是简单的传媒生态中的技术革新,他们对于新媒体的考察是回到其所处的社会与历史的进程中去,在文化的维度之下对其进行解读和研究。

  西方新媒体研究的意义

  新媒体(newmedia)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技术的层面来说,新媒体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主要是internet)为媒介方式的传播媒介形式。新媒体的出现迅速抢占了之前多媒体(multimedia)概念在商业及艺术领域中的位置,取而代之成为新一轮“信息浪潮”的先驱,并继而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伴随着“新媒体”一词出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和形式,同时新媒体也代表着西方学者对媒体的一种反思。与之前的各种媒

  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与之前媒体的兼容性相比更具有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它之所以“新”很大程度上是对之前的媒体形式宣告了其“死亡”

  或者“陈旧”。无论是从新媒体的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一方面体现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传统媒体所不曾具有的内在物质与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体现在新媒体对于人们的认知方式、日常生活体验及交流上所产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若对新媒体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考察,我们不得不提出疑问:“新媒体为什么称之为‘新’媒体?”。对该问题的追问是对新媒体概念的进一步确认同时也是对新媒体研究领域及内在逻辑的一种划定。

  首先,新媒体的“新”体现在与之前媒体的社会功能的兼容性相比更具有颠覆性的一种表现。从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媒介的“新”或“旧”就成为一种相对。新媒体从技术层面是对之前媒体的一种超越,同时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对交流方式的改变都是前所未有。

  其次,新媒体的“新”还体现在一种流质的互动性关系上。新媒体尽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技术,但是数字技术并不可能直接导向一种新媒体。媒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实践活动,已经超出了技术所能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多的是一种离散性的互动交流模式,与它所依赖的信息一样具有独立性的分流形式。

  第三,新媒体的“新”并不像一些研究者所描述的是一种新的时刻或者空间意义上的新的领域,而更多的是“人们在一种新的媒体中思考、感受和交流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这种新对我们意味着观念、情感和经历的认同,同时通过一种新的媒介(medium)以一种不同以往、具有挑战性的方式捕捉和理解它们。”这也就成为了新媒体研究的起点和重点所在。

  西方当代新媒体研究现状

  作为新媒体研究的先行者,以欧美等国学者为代表的众多西方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新媒体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近年来,有大量相关论著问世。

  noahwardrip-friun和nickmontfort编著的《新媒体读本》(thenewmediareader)主要以节选的方式收录了大量与新媒体有关的诸多理论文章,试图用一种谱系性的梳理方式为新媒体找到理论上的历史脉络。

  andrewdewdney和peterride编著的《新媒体手册》(thenewmediahandbook)则是一本面向大学生以及对新媒体感兴趣的人的入门性教科书。该书从“新媒体框架”、“新媒体实践”、“新媒体形式”和“新媒体理论与实践”四个方面对新媒体及其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jaydavid和richardgrusin所著的《再媒体化:理解新媒体》(remediation:understandingnewmedia)则是通过对再媒体化

  过程的内在逻辑的考察—去媒体性和超媒体性作为再媒体化的两条逻辑,将从文艺复兴开始到虚拟实在的所有媒体联系起来,并认为新媒体的出现是再利用了之前所有的媒体,使其得到了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复兴。该书可以看作是从历史角度对新媒体内在逻辑的一次深入研究。

  wendyhuikyongchun和thomaskeenan编著的《新媒体·旧媒体》(newmediaoldmedia:ahistoryandtheoryreader)则按照不同的主题收录了多篇论文,以此凸显新媒体与旧媒体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新媒体的“新”。同时在论文的选择上,他们更侧重于新媒体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的影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的考察。该书为我们从文化具象出发来对新媒体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思维转变进行考察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此外,还有一些与“新”关系比较紧密同时试图建立历史连贯性的著作,比如lisagitelman和geoffreyb.pingree在《新媒体1740-1915》中,试图去理解跨越历史媒体状态的美学,并讨论到,“所有的媒体都曾经是‘新媒体’”并且“新生的媒体可以被视为风险与潜力兼具的例子”。

  应该说,上述分类仅仅是一种梳理上的方便,事实上,任何对新媒体历史性的梳理都必然会探讨新媒体的内在特质,比如《再媒体化》一书,它对贯通西方视觉文化与媒体发展历史进行综述的同时也对新媒体所具有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

  因此,在此将要介绍

  的一些书籍可以认为是主要致力于横向的共时性方面的著作。

  比如,markb.n.hansen的《新媒体的新哲学》(newphilosophyofnewmedia)从后结构主义和文化研究出发,指出德里达、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等拥有共同范例的人,在其范例中,表现出的对技术物质性的欢迎的兴趣只是为了许诺其保护其思想和表征的忠诚度和自律。因此汉森通过思想的演示表明这种策略,实际上“将激进的物质内在浓缩地封闭存进了一个内在矛盾中,并使之存在于其主导思想中而与之几乎没有相关性”(见timlenoir为该书所做的导言)。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旧的立场,汉森提出了一种新媒体的新哲学。他找到了伯格森理论的感性支持,并在其他认知科学家的关于后人类和数字性的著作中找到了“具象”(embodiment)与“身体”(body)这一对在新媒体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以此作为他的新哲学的主要切入点。他的目标是赋予丰富的技术物质性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将其从其所沉浸的话语和表象中解放出来。值得关注的是,汉森在文中还对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这一具有未来指向性的实在世界进行了哲学上的探讨。

  另一部比较具有前卫色彩的著作是matthewg.kirschenbaum的《机械主义—新媒体与取证图像》(mechanisms:newmediaandforensicimagination)。在该书中,matthewg.kirschenbaum提出反对原始的文本和技术实际上控制了所有媒体中的书写、铭刻,

  以及文本的传输—抹除、易变性、重复性和残存性,并以此反对为基点出发考察新媒体和电子写作。机械主义可以说是第一本在此领域关注于储存—特别是硬件装置的理论著作。作者认为对储存装置的承受性(affordance)理解是理解新媒体的基础。

  通过区分了“取证物质性”和“形式物质性”,kirschenbaum在其新媒体研究的著作中使用了计算机取证技术。正如文本研究的人性原则将书看做是物理的对象并追踪文本的不同变体一样,计算机取证技术鼓励我们将新媒体预设为一种特殊的版本、平台、系统和装置。

  kirschenbaum在对三个新媒体和电子文学中的代表作——它们皆来源于个人电脑的形成时期——神秘屋(互动小说游戏)、michaeljoyce的《下午:一个故事》(afternoon:astory)和williamgibson的长诗agrippa的特定媒体阅读中证明了这些技术。

  回到较早的著作,levmanovich的《新媒体语言》(thelanguageofnewmedia)是一本比较早的研究新媒体的著作。如作者所言,“正如电影历史学家在电影的第一个十年跟踪电影语言发展所做的,我的目标是描绘和理解驱使新媒体语言发展的逻辑。(我在此并不是宣称有一种单独的新媒体语言,我使用语言作为一个集合的词是指一些被新媒体对象的设计者用以组织数据和建构使用者经验的各种约定俗称)”。作者将新媒体语言放置在现代视觉文化和媒体文化的历史中,提出一系列问题:“新媒体以何种方式依赖旧的文化形式和语言,又以何种方式从内部突破它们?新媒体对象以何

  种方式创造现实的幻象,对待观者以及呈现时间和空间究竟有什么独特性?旧媒体的发明和技术——例如矩形图框,移动视角和蒙太奇在新媒体中如何操作?如果我们建构一种考古学,将媒体创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与之前表征和累积的技术联系起来,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根本的历史突破?”。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作者援引电脑科学与电影史、电影理论,以文化界面(culturalinterface)、空间蒙太奇(spatialmentage)等概念作为诠释新媒体艺术的工具,来分析前卫电影与新媒体的对比关系、数字电影中的身份认同以及多媒体语言与19世纪电影时代的文化形式的关系。

  尽管该作品主要致力于电影领域中的新媒体语言,但是作者也广泛地涉猎了电脑游戏、虚拟世界等。

  西方当代新媒体研究方法

  因为新媒体自身的复杂性、广泛性及其研究的跨学科性,在研究方法上,很难将其归入某一学科方法论中,抑或难以用某一种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事实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新媒体研究一方面与社会学、传播学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媒体研究、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关系。

  总体上,新媒体有两种主要的分析方式。一种是经验性的研究,主要吸取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图发现媒体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以及媒体所有者、法规制定者和工业生产者是如何塑造媒体产品。这种研究更多的见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之中;而另一类分

  析方法则源于语言学、文学以及哲学这些完全不同的传统,目的是分析媒体本身。此种分析将媒体“文本”从它的产品和消费的即时性语境中剥离出来,以在细节上考察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在这些研究中,新媒体或者被简约成为一种技术或政治的工具,以此考察新的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或者被视为是一种社会功能或者文化产品,新媒体被视为社会调节、传播的方式或者一种意识形态下的产物或场域。两种分析方式都具有valoon所说的化约了的“技术决定论”或者“工具主义”的倾向,而忽略了其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以及批判性的视野。文学理论也成为新媒体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抑或是文学与新媒体的交叉已经形成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地和研究的兴趣点。

  参考文献:

  1.newmediaoldmedia:ahistoryandtheoryreader,wendyhuikyongchun&thomaskeenanet,routledge,20062.andrewdewdneyandpeterride,thenewmediahandbook,routeldge,20063.davidthorburnetc..mediaintransitionseries.themitpress,2003.64.levmanovich,thelanguageofnewmedia,themitpress,1995作者简介:

  朱艳(1981年-),女,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现为天水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新媒体研究。

篇四: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2021新闻传播学论文题目参考

  题目的拟定对于一篇论文来说至关重要,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学术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或过于偏狭,也毫无价值可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新闻传播学论文题目免费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传播学论文题目

  1、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

  2、从整体到多元:论传播学本土化的地方性视角

  3、传播学视域下跨境电商平台上广西特产英译初探

  4、国家传播学会重庆论道

  5、符号学转向:互联网语境下传播学研究的新走向

  6、传播学研究的科学取向与"人"学迷失

  7、传播学视域下音乐理论教学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

  8、传播学视域下网红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基于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

  10、传播学视域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走红原因探析

  11、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分析

  12、教堂空间与谣言生产:明末清初反教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13、融合创新与文化重构--对近年几档电视戏曲栏目的传播学思考

  14、融媒体时代运动员"网红"现象的社会传播学解读--传播游戏理论

  15、全球南方、社会主义探索与批判传播学新想象--中印比较三人谈

  16、传播学视角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

  17、中美主播约辩事件的传播学解读

  18、传播学视域下音乐教学理论的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

  论教程》

  19、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

  20、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核心期刊互引研究

  21、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建构

  22、浅谈微博语言的特征--微博语言的传播学分析

  23、从传播学视角探析IP剧的火爆现象--以《亲爱的,热爱的》为例

  24、交通天人:商周时期巫文化演进的传播学考古研究

  25、传播学视角下的严复编译研究--以赫胥黎的《天演论》为例

  26、传播学视阈下典型的英美音乐剧歌词定位与探索

  27、传播学视野下的电影《侠女》的影像符号探析

  28、_诗词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传播学视角

  29、依托竞赛平台的传播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30、传播学视域下明星"人设崩塌"的原因分析

  31、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传播学实战化教学改革探讨

  32、刑法"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传播学再解读

  33、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34、从传播学视角浅析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走红缘由

  35、传播学视角下的知识付费平台传播模式探析及展望

  36、论高校新闻传播学课堂互动的建构与优化

  37、大众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38、传播学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39、基于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舞蹈传播学构想

  40、传播学视阈下纪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历史认知研究

  41、基于传播学的中国当代文学"三阶段译传模式"42、传播学视域下探析"吃播热"现象的原因

  43、融合与创新:认知传播学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学派--中国认知传播学第六届年会暨国际认知传播学术论坛综述

  44、人工智能与计算传播学

  45、传播学视野下的马术翻译探究

  46、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传播学策略

  47、用传播理论进行传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48、传播学视角下国企网页英译评析--以重庆国有制造业企业为例

  49、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1949-2019)50、学科建制下的规范化: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方法研究70年(1949-2019)51、关于中国传播学研究国际发表的几个事实问题--与韦路教授商榷

  52、学术公众号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为例

  53、中国传播学SSCI高被引论文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54、传播学视域下的APP社交表情符号情感化研究

  55、传播学视阈下的湖湘名人著述译介研究

  56、传播学视角下公共演讲策略的有效运用

  57、传播学视域下甘肃天水社火舞蹈的传播价值与途径

  58、传播学视域下中日"佛系"文化差异的探析与反思

  59、论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论文选题及知识生产的"系列设计"--兼评《民国新闻史人物》

  60、当下传播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61、传播学视域下甘肃天水社火舞蹈的传播模式与功能

  62、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上)63、领风气之先,开多源以用,探新径--复旦大学的传播学研究

  64、四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类课程"全息课堂"的建设

  65、传播学视域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创新范式探究--以游戏化传播为例

  66、网络谈话栏目《晓松奇谈》的传播学分析

  67、浅谈传播学批判学派视域下的中国传播体制

  68、网络语言成因的传播学及心理学研究

  69、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三全"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传播学视角

  70、传播学视域下我国古代曲谱的传播研究

  新媒体论文题目

  1、新媒体与文化生态的重构

  2、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经典阅读的选择与背离

  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的困境与坚守

  4、新媒体、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工作搜寻——基于长三角四市的调查分析

  5、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传媒变革

  6、20x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

  7、掌握新媒体舆论战场的主动权——关于新媒体时代青年思想引导的重要论述

  8、基于新媒体的网络舆情政策化议程设置研究——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

  9、新媒体时代全球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探析

  10、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11、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要素及内在机理研究

  12、基于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理论研究

  13、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14、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及评估

  15、语用学分析:政务新媒体研究的一种路径

  16、语境对政务新媒体表达模式的影响——以政务微信为例

  17、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语境与语言选择

  18、新媒体语境下孝观念的当代呈现与话语建构——基于微博数据的NVivo分析

  19、认知美学视域下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

  20、新媒体时代新闻学子专业承诺及其与新闻教育关系的实证研究

  2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视角

  22、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要素整合的视角

  23、网络新媒体信息披露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24、科学的缺位: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气候传播——以在线视频分享网站为例

  25、新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舆情传播路径及网络结构研究——以新浪微博“雅安地震”话题为例

  26、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个人信息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27、20x年新媒体研究热点、新意与趋势

  28、“知识变现”:从APP“分答”看新媒体产品盈利模式创新

  29、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研究

  30、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新媒体的创新策略探究——以河南省商丘市政务新媒体为例

  3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对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证分析

  32、新媒体给现代舆情管控带来的挑战——基于反沉默螺旋理论

  33、如何制作高水准的新媒体产品——以央媒新媒体产品为例

  34、新媒体在江苏入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及趋势

  35、新媒体时代视觉材料与目的地形象关系研究

  36、新媒体创新指数构建与案例考察

  37、面向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交互服务模式——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实证研究

  38、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活动实证研究——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例

  39、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与主体间性

  40、新媒体时代新闻写作的变化趋势

  41、新媒体时代目的地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42、新媒体时代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几点思考

  43、新媒体时代的旅游目的地宣传和营销

  44、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科技传播能力的实证分析

  45、新媒体用户微作品版权保护研究

  46、新媒体环境下的在线教育品牌传播策略探究——以圈外同学商学院新媒体品牌营销为例

  47、从“报网互动”到InstantArticles——“新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取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48、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进路

  49、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与特征分析

  50、新媒体资本准入制度:传媒产业立法的核心

  新闻学毕业论文题目

  1、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视角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2、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

  3、民生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浅谈中美新闻教育的源流关系--以“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为例

  5、“互联网+”时代新闻档案管理与创新

  6、勇于担当

  坚持创新--浅谈市县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

  7、小议电视新闻制作的逻辑结构

  8、从两张新闻图片的热转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9、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情绪管理素质

  10、如何把好手机报新闻的采写关

  11、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12、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3、网络时代新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新闻真实性受到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影响略论

  15、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概论

  16、浅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17、试论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18、如何写好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稿件

  19、浅谈电视新闻的编辑艺术

  20、新媒体条件下的新闻道德标准与监管体系

  21、我国报纸新闻客户端演变格局探析

  22、如何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23、英语新闻访谈中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24、浅析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隐性失真

  25、浅析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教学的开展

  26、浅谈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创新

  27、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采访方法探讨

  28、影响公众:会议新闻政治信息的修辞表达

  29、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的挑战与策略

  30、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与发展

  31、试论网络新闻评论区里的负面言论

  32、无人机新闻--新闻采编新趋势

  33、浅析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

  34、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管窥

  35、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转型及其价值取向

  36、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素养

  37、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38、浅析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现实困境

  39、电视新闻主持人语言风格初探

  40、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优势与创新

  41、新时期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

  42、探析虚假新闻传播形成原因

  43、浅谈法制新闻报道的新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44、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之我见

  45、探析社会新闻吸引读者眼球的策略

  46、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

  47、做好作风“走转改”提升新闻亲和力

  48、探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49、如何解决法制新闻传播中的道德问题

  50、网络非编在新闻制作中的使用体会

  51、经济新常态下地方党报做好经济新闻的思考

  52、报纸编辑的基本规范及新闻专业学生采写实习研究

  53、电视新闻播音的审美特征分析

  54、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培养

  55、网络新闻自由对社会道德的冲击与消解

  56、论新闻档案的价值及开发利用

  57、打造主流经济新闻

  突破党报现实困境

  58、体育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化的成因与对策

  59、负面新闻对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的影响

  60、浅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

  61、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62、网络信息生态下新闻跟帖的现状和发展

  63、浅谈电力新闻标题的选取与制作

  64、国际新闻翻译中的译名偏误现象及对策

  65、浅谈新闻摄影报道中的文字说明价值

  66、新闻摄影应掌握的几种技巧

  67、新闻摄影批评及其意义

  68、自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的应对与出路

  69、新闻媒介报道对地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70、网络环境对于新闻摄影教学改革造成的影响

  71、如何通过新闻媒介塑造政府新形象

  72、犯罪现场新闻报道及其限度

  73、融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

  74、高校新闻宣传对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考

  75、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新闻实践教学探索

篇五: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应用及分析

  蒋卫刚

  【摘

  要】本文将通过新媒体展示设计在产品展示、建筑展示及文化古迹遗产方面的展示及应用,来分析新媒体展示设计在这个信息时代背景下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1页(P111-111)

  【关键词】新媒体;展示设计;数字化

  【作

  者】蒋卫刚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正文语种】中

  文

  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因为技术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展示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新媒体展示设计也使得展示形式发生了转变,逐渐由静态发展成为动态,由真实场景发展成为虚拟场景。

  1新媒体在产品展示方面的应用

  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网站已经成为企业产品展示的重要途径之一,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促使对产品展示有了更多的尝试,Flash动画、虚拟现实空间、视频拍摄等方式层出不穷。总的来说,也就是加强了产品形象的宣传,促进

  成交,创造效益。作为消费者最希望清楚的看到的是产品的各个角度形态,就像看到实物一般。而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使产品360度的全景展示,接近于实物般的展示方式,也逐渐成为电子商务以及会展应用的全新形式。就如平板电脑的普及也使得产品展示范围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京东商城、新蛋网等商务电子平台看得到它的应用。

  所以,无论未来还是现在,产品展示的核心目的还是传递商品信息促进销售,而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展示设计,使用三维虚拟展示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打破平面二维的限制,有效的解决了产品展示所缺少的真实感这一问题。产品360度的展示作为产品图片的补充,在商家追求华丽包装的同时能够更加接近实物的传达产品信息,也减少了产品的退换率。与此同时,虚拟产品代替真实的产品展示,既降低了宣传投入的费用,又提高了展示的效率,并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

  2新媒体在建筑展示方面的应用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展示手段运用到建筑当中可以使人漫步于真实的虚拟环境之中。目前电子楼书也已成为开发商建筑展示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对于楼盘销售、消费者购房指导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宣传推广等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房地产市场上出现的楼书绝大多数是以纸质为载体,许多房产商对于楼书的较劲也就体现在谁的印刷更高档或者谁的创意更鲜活上面。其实,无论房产商再怎么出新意,其传播信息的能力总是受到“平面媒体”固有的特性限制,平面呆板的楼书总是无法跨越语言之外的意境,尽管有“一图抵万言”之说,但毕竟平面构图不易产生具有很强冲击力的震撼效果。所以,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楼盘开始在现场推广时运用电视向客户播放关于楼盘的介绍信息,这也可以归纳为电子楼书的雏形。当然,这其中也会有一些房产商在推广时结合楼盘的定位特征,专项的向客户派发蕴含楼盘定位特征的光盘以提高关注度。

  其实,电子楼书主要是运用当今流行的数码技术表现,包括三维模拟、多媒体技术、互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巧妙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房地产宣传模式。

  它通过VCD光盘、互动多媒体光盘、触摸屏、电子名片、互联网站等传播载体,借助数码拍摄、三维动画、数码特效、互动多媒体、背景音乐、配音、文字、图片等具体表现方式,形成全方位的互动立体宣传体系,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动态形式表现于受众。

  电子楼书的出现,将会对开发商的楼盘销售、消费者购房指导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宣传推广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3新媒体在文化古迹遗产方面的应用

  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举世名园——圆明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完全依据复原设计图纸,得以重现万园之园。作为展示现实历史文化古迹遗产的虚拟世界,其全新的视觉冲击力让每一个观看者犹如身临其境,全方位的感受我国文化历史的博大精深。如今,在伟景行CityMaker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我们只需要通过移动鼠标就能够了解圆明园所有的建筑物及其特征,当然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的路线,自由的游览,亲身感受这一旷世名园,这一切要归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文物古迹复原展示文物的原貌,还可以根据考古数据和文献记载模拟展示已经灭绝的遗存遗址。通过虚拟展示技术及网络技术将这些文物整合起来,可以让观众欣赏到清晰的、真实的展示效果,这种观赏方式不仅可以保护文物,节省大量展示费用,同时对文物本身的安全也不会产生丝毫影响。

  所以说,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使文化遗产得到了全方位展示以及可持续性保护,而且通过网络技术整合古迹遗产资源,利用虚拟技术全面的、逼真的、生动的展示文物,资源还可以得到共享,真正的实现文物古迹遗迹展示现代化。

  以上叙述充分验证了数字技术是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主要实现手段。而相关涉及的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造型艺术和人机工程学,还包括多媒体信息采集、数字建模、图形处理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的设计空间中随意发挥

  想象力,也不再局限于物质的设计介质,让他们的手从笔和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设计作品也逐渐灵活,有静或动向互动的方向发展,以计算机或网络作为载体直接呈现给观众最直观的认知和体验。

  如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艺术的各个层面,艺术也已经进入了多样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由于不断更新的创作观念,逐渐开放的创作环境,新媒体语境下的展示设计业显示出日益丰富的展示形式。这让艺术创作的主体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激励着创作主体定位于“多方位、多视角、多面向”的原则,并且具有多视角的知识结构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不断推陈出新地创作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艺术作品。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都无法想象的奇妙技巧,现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像和互动技术做出来。这些技术不但丰富了创作者的创作语言,而且也充分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期待的视觉奇观,更让艺术创作者有能力创作出激发审美感动和反应深刻思想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耿志宏.数字时代的展示设计[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2]叶颖.国外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J].出版参考,2000.[3]孙真铭.数字化展示设计在展示设计中的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理论研究设计:学术版,2011.[4]吴诗中.信息时代的展示与环境设计[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

篇六: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闻e家

  慢直播的融合创新启示及发展趋势——以央视频的慢直播栏目为例○葛【摘莺要】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纷纷寻求融合转型之路,慢直播作为转型路上的新生力量,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央视频近年来推出的慢直播栏目为研究对象,从慢直播的起源与发展、对媒体的融合创新启示和慢直播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认为,央视频在推动慢直播发展的同时,慢直播也为央视频等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两者实现了共同发展。【关键词】慢直播;媒体融合创新;央视频;发展趋势【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0CX055)。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需探寻新思路以促进自身转型发展,而慢直播作为一种新的直播形式,它的出现给媒体融合创新提供了新启示,为我国的媒体生态带来了新活力。本文从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和渠道创新三个方面,分析央视频近三年来推出的部分慢直播栏目,剖析慢直播对媒体融合创新的启示,并进一步分析慢直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推动慢直播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一、慢直播的起源与发展慢直播起源于国外,一部名为《沉睡》的慢电影被视为慢直播的雏形,挪威广播公司先后制作的电视节目《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和《国家柴火之夜》,提升了慢直播的影响力度。从慢直播的呈现形式来看,“慢直播没有音乐,没有解说词,仅仅只是通过摄像头将现场画面实时[1]播出。”时间不间断直播,让大众能够在线上近距离观察大熊猫,颇受国人和海外用户喜爱。此后,慢直播开始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与北京新媒体集团联合推出了一场长达100小时的“中欧班列慢直播”,通过放置在驾驶室的摄像头来直播火车沿途的风景,与众不同的拍摄视角使大众获得了独特的体验,而[2]一年后的博鳌论坛慢直播,展现了会场风采,为提高论坛知名度做出了贡献。疫情来临后,武汉市政府决定效仿非典时期的小汤山医院,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应对疫情。央视频联合中国电信在2020年1月27日推出《疫情24小时》栏目,对医院建设的施工现场进行全程慢直播,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强烈反响,特殊的直播形式对于稳定大众情绪以及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央视频又连续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慢直播栏目。比如2021年推出的《三星堆大发掘》,通过慢直播向大众呈现三星堆的考古挖掘现场,让大众通过镜头近距离观看文物的出土过程。2022年11月对第十四届中国航展进行慢45随着社会交流的深入以及技术水平的进步,慢直播逐渐走进国人视野。慢直播在我国最早开端于2013年央视网全力打造的iPanda熊猫频道,通过固定镜头对大熊猫的生活进行长

  新闻e家直播,通过不同机位呈现现场情况,对“航展航天馆”“航展停机坪”“航展展厅内景”“一号展厅全景”等进行全方位、不间断慢直播,让大众在线上就能观看。二、慢直播的内容特征(一)技术赋权为慢直播提供基础技术是慢直播发展的前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慢直播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让受众以最直接的形式观察现场情况。央视频最初在开设火神山、雷神山慢直播期间,“充分利用5G+光纤双千兆网络高速度、低功耗、低时延的特[3]点,提高了传播效率。”比如,高速度的特点使(三)纪实式直播承担见证意义由于慢直播自身无剪辑、无音乐、无解说的特点,能够真实地呈现直播场景,纪实式的直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担见证意义。比如2021年的《三星堆大发掘》节目,观看直播的大众一起见证了三星堆文物的出土过程,共同感受文物的神秘;而《大象去哪了》见证了云南大象的迁徙轨迹,彰显了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三、慢直播对媒体融合创新的启示媒体融合背景下,融合转型是当下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的报道形式、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已经不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当把视角聚焦于慢直播,央视频在推动慢直播崛起的过程中,慢直播反过来也能为媒体的[5]融合创新提供一些新思路、新启示。得下载速度加快;低时延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慢直播的传播延迟;泛在网的特点扩大了慢直播的直播范围、地点、时间等;低功耗的特点可以保证设备长时间不更换电池,有益于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慢直播。传感器技术使得监控摄像头能够将画面实时分享到大众的手机端、PC端,为大众随时随地观看直播提供了便利。在2021年央视频推出的《珠峰十二时辰》系列慢直播中,让大众全方位、无死角观看珠穆朗玛峰变成了现实。(二)陪伴式直播缓解受众压力疫情的来临打破了大众原本的生活节奏,多地面临线上上课、线上办公的情况,焦虑紧张的情绪充斥在大众的生活中。各大主流媒体积极报道疫情一线的最新消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大众了解疫情最新情况,但是大众的紧张焦虑情绪不能因此而彻底消解。央视频推出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与主流媒体日常发布的视频有着区别,它没有任何剪辑和人员解说,只是每天连续24小时不间断直播。“直播间为陪伴式社交的展开提供了平台资源,在时空统一的背景之下增强了[4]临场感。”在慢直播所对应的实时评论中,多(一)形式创新:提高公信力央视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新媒体旗舰平台,利用各种新技术,推出了与传统电视直播不同的慢直播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为例,央视频通过慢直播让大众了解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打消了大众心中的疑虑,对于提高自身的公信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慢直播不同,传统的电视直播追求的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直播,然后向大众发回一线报道。这种直播形式追求的是速度,只要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就掌握了话语主动权。但是,在保证速度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媒体为了追求速度,往往不经过核实就开始报道,导致新闻失实,降低了自身的公信力;还有一些媒体只是在事件刚开始的时候进行了直播,却没有持续跟进,导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不刻意追求“快”的慢直播,其在形式上的创新,对于媒体的报道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一方面,慢直播具有24小时不间断的特是一些“加油”“坚持”等正能量词汇,具有激励人奋发向上的作用,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感,给大众以陪伴。46新闻e家

  点,能够向大众展示事件发展全貌,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另一方面,慢直播原生态无剪辑的特点能够保证镜头中所呈现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有助于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对于媒体来说,应该积极探索形式上的融合创新,不拘泥于一种报道形式,在保证报道质量的基础上,可以把传统直播报道和慢直播等新兴报道相融合。比如2021年央视频在报道三星堆文物出土时,除了通过慢直播展现文物真面目,还推出了时间短、风格轻快的“坑里妹”Vlog,以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向大众呈现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另一面。探索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是当下媒体转型创新的一个新方向。(二)内容创新:实现舆论主导当下,自媒体以其新奇的传播形式吸引着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络大众,主流媒体受到自身话语表达方式、报道方式的影响,其影响力、话语权受到一定冲击。央视频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中实现了内容融合创新,突出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这一选题的新颖性,解答了大众心中的疑惑。同时,疫情期间,各种各样的谣言充斥在网络中,而慢直播一方面掌握了报道疫情一线真实状态的话语权,从而对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中的不良舆论进行了强有力回应,稳定了社会情绪,掌握了舆论主导权;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故意制造恐慌情绪的无良自媒体也是一种有力回击。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爆火之后,央视频并没有把慢直播的选题拘泥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而是将其扩大到能够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比如记录三星堆文物出土的《三星堆大发掘》,呈现云南大象迁徙过程的《大象去哪了》,以及直播珠海航展的飞行表演。此外,央视频还推出了各类风景旅游类慢直播,以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实现云看中国的同时也实现了内容上的创新。注重内容的创新性同样也是当下媒体融合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媒体需要了解大众真正关注的是什么,对哪些事情产生疑虑,或者引发舆论反响较大的事件是什么,媒体应该探寻类似话题以回应大众关切,为自身融合创新做准备。(三)渠道创新:掌握流量密码新媒体时代,各新媒体平台兴起,为信息传播拓宽了渠道。与此同时,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由于传播渠道单一,受众影响力不断下降,有的传统媒体甚至濒临倒闭。央视频借助慢直播为融合创新提供了一个范例。央视频联合中国电信推出的《疫情24小时》,除了在央视频客户端播出之外,在新浪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同步播出,这样不仅拓宽了慢直播的传播渠道,而且也提高了央视频在各入驻平台的影响力。在珠海航展慢直播中,央视频在直播间呼吁大众把直播链接转发到朋友圈,就有机会获得航展联名文创礼品,同样是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截至2022年11月,央视频在新浪微博和哔哩哔哩平台的账号粉丝数量分别达到了392万和264万。通过慢直播的推出,以及央视频自身话语表达方式和报道方式的变化,其已从一个严肃平台转变为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平台,粉丝数量不断攀升,真正掌握了流量密码。央视频从传播渠道角度进行融合创新,积极融入各大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媒体矩阵,为其他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了借鉴。4新闻e家四、新媒体时代慢直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掌握先进技术,向全景全方位迈进央视频推出的慢直播栏目充分借助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G高速度、低时延、泛在网、低功耗的特点,加快了慢直播的加载速度,降低了慢直播的传播延迟。5G技术的出现无疑助力了慢直播的发展,而慢直播的未来发展仅靠5G技术远远不够。可以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来增强大众在观看慢直播时的沉浸体验感,增强慢直播的真实性。因此,“可以将新科技应用到报道中,如VR、AR,[6]丰富信息来源,改善受众观看体验。”也可以高政府的公信力,提高大众对媒体和政府的满意度。(三)创新监督方式,增强民众主人翁意识随着各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各职能部门不断在网站、客户端或其他新媒体平台开通留言栏目,为大众提供发声机会,拓宽大众的监督渠道,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大众通过网络反映社会事实已经成为常态,责任感逐渐提升。“慢直播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网络[7]围观,观众即是监督者。”通过无剪辑的画面镜头来展现最真实的场景,以回应大众心中的疑惑,而大众可以通过慢直播来监督项目建设进度等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比如近年来兴盛的双十一快递慢直播,就是对不同地区的物流转运中心的快递运输场景进行实况直播。2021年的双十一快递慢直播实现了264小时不间断直播,慢直播过程中,大众网购的包裹成为主角,无剪辑多镜头展现了中国智能化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同时,大众成为快递“云监工”,通过慢直播这种新形式来监督自己网购的包裹。一方面,提升了大众的监督意识,让大众了解包裹是如何到达自己手中的;另一方面,慢直播透明无死角的特点可以提高物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推进物流业技术革新,带动物流经济发展。慢直播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新的监督方式,以获得大众的信任而不断向前发展。结语央视频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进行慢直播以后,慢直播不仅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而且对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了新启示。之后又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慢直播,但同时也存在诸如灾难萌化、泛娱乐化等问题。因此,对于慢直播的未来,在结合新兴技术的同时,要坚守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与此同时,作为慢直播的推动主借助一些辅助设备,比如VR眼镜,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扩大议题范围,向民生类议题转换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微博、微信等各大新媒体平台逐渐兴起,与此同时,大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自身责任感的迸发,使得网络上一些关乎大众切身利益的议题不仅能够得到大众自发而广泛的讨论,而且还能够引发相关部门对该事件的重视,甚至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慢直播的议题范围可以向大众真正关心的议题推进。比如,与大众相关的住房、餐饮、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类议题。拆迁户关心的安置房建造进展情况可以通过慢直播的形式让拆迁户放心,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加快项目进展。在餐饮方面,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我们可以借助慢直播打造长时间不间断记录的透明厨房,让大众吃得放心。在交通方面,通过对早晚高峰进行慢直播让大众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堵车问题,减轻大众堵车时的焦躁心理,同时可以让交通部门根据慢直播所呈现的车流量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堵塞、尾气排放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民生类议题进行慢直播,不仅可以解决大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还可以借此提4新闻e家

  有声语言传播主体角色的嬗变——基于《国潮舞步》的媒介分析○尤【摘宁要】这是一个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众多传统电视媒体争相借新媒体小屏直播创造更多优质内容完成跨屏传播。在此过程中,以大屏新闻主播为代表的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在具身性传播实践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发生嬗变。有声语言传播主体角色嬗变的具体表征是什么?其角色嬗变背后又蕴含哪些传播深意?本文试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展开探析。【关键词】媒介融合;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主体性《国潮舞步》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健身动起来》栏目于2022年5月在央视频推出的一档新媒体直播互动教学产品,每周两期,由舞蹈老师+新闻主播共同为网友在线教授民族民间舞蹈。节目时长为90-120分钟,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不但解决了疫情期间广大网友以何健身、何处健身的难题,还用健身舞蹈的方式传播了地域特色文化,吸引了固定粉丝群体,实现了良好的口碑传播。体,媒体工作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慢直播议题把关与自身融合创新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共同发展。注释:[1]宋璟卉.从“快直播”到“慢直播”谈新闻生态的融合和创新——以央视频火神山、雷神山的“中国速度”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07):95-96.[2]金曙.从慢直播实践看视频直播生态的融合与创新[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19(01):106-111.[3]郑蓉,史文静.“媒体—公众”舆论场互动机制的创新——基于“火神山”“雷神山”慢直播的观察[J].传媒评论,2020(10):75-77.[4]曾抒羽.对慢电视、慢直播陪伴性功能的解读[J].《国潮舞步》的落地生根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据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总体规模为10.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用户为10.29亿,全体网民手机上网比例[1]达99.7%。由此可见,开拓新媒体小屏直播市场恰逢其时。一方面,手机的确可以跨越时空阻隔,链接大千世界;另一方面,小屏直播也给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展现个性才华搭建宽广舞台,为受众发现其个人魅力提供无限可能。如,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7):62-64.[5]胡学敏.媒介融合视域下“慢直播”的发展与突破——以火神山、雷神山“慢直播”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8):216-218.[6]杨雪,王天浩.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传播创新实践——以央视频《疫情24小时》慢直播为例[J].传媒,2021(06):33-35.[7]刘国元,徐凤琴.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模式:“云监工”——基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慢直播研究[J].前沿,2020(02):86-93.(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责编:周蕾49

篇七: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以社会新闻与娱乐新闻为例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传统媒体报道与新媒体报道两种方式的区别以及影响,同时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三个阶段的新媒体为例详细阐述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闻报道新媒体技术(如VR、AR)对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以及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新媒体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公开发表的一份关于如何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书中他首次提出“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在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定义新媒体时仅指网络媒体。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包括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宽带及手机网络带宽的极大提升,基于手机信息传播的高时效、表现手法的丰富以及触手可得的便利,使得手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外的“第五媒体”。

  新媒体的种类很多,但目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

  在具体分类上,新媒体可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RS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对话链,博客/播客,维客,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电子书,网络杂志/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纸/出版,手机电视/广播,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

  本文仅以目前最流行的门户网站(PC端)新媒体以及手机端微博、微信为例进行阐述。

  二、新闻报道的本质与现状

  (一)、媒介及讯息的关系

  论说新媒体技术,先从媒体与信息的关系开始。“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在约半世纪前提出的一个轰动全球的观点,这个观点直到现在都一直被人们津津有味地探讨着。他说,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因为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也就是说,麦克卢汉认为,媒介通过自身的技术传达和延伸人类的思想,这种技术本身在对人类环境影响和改变方面是主要原因。他打破了以往专注于媒介内容研究的学者们的观点。

  从这一层面上讲,在新媒体时代,最有价值的讯息不是我们传播了什么新思想、新内容,而是由于新媒体的使用,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类文明迈向了新的进程。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手机、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的生活以及相对应的文化都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而且,新媒体时代不单只是局限于单一的新媒体传播,它是在不同的新媒体交互下完成的。每一种媒体的组合都会产生一种新的媒体,并随之产生新的媒体的体验、新的文化、新的生活环境。可以看出,传播内容的性质、内涵是取决于采用了何种新媒体技术。这也就是“媒介即讯息”的含义。

  “网络时代”实现了技术创新媒介的伟大飞跃,人类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应运而生,繁荣和活跃了传统的媒介形式。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主要载体,这里主要以其承载的平台进行分类。

  (一)移动客户端。移动客户端的主要承载工具是手机。在这里,仅以手机媒体为例进行研究。据新浪科技消息,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在2013年首次超过10亿。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当然,从现状上看,手机本质上是个人随身工具,手机作为媒体与大众媒体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私属”与“公有”,手机作为传媒介质对每个受众个体而言个人归属感特别强,而大众媒体介质与受众之间仅仅是一种松散的联系。

  (二)网络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范围很广,所呈现的形式也众多,无论什么新媒体、什么新平台都是用一个技术体系和网络进行传播的,也就是互联网体系。上述的手机媒体,也是基于网络媒体。此处的网络媒体,以电脑载体为例进行分析,所呈现的形式有如微博、QQ空间等。

  (三)电视新媒体。电视新媒体应包括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打破了时间限制,也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典型宣传与媒介获得性之间的依赖性。无论身在何处,这些新媒体通过数字电视发射站使得信息可以任何时间都进行宣传,乃至反复宣传,做到“以频率取胜”。

  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劣势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技术凭借其海量信息、覆盖面广、速度迅捷、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载体,其发展趋势如下:

  1、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比较成熟。新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新媒体带来的是传播方式不同。我国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和支持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几十项技术能够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

  2、新媒体的接受群体普遍化。新媒体以锐不可挡之势给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新媒体的出现,直接“夺”走了相当一部分读者。当然,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创制的虚拟世界更易于被青年人接受。据调查,30岁以下的网民他们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资讯,运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借助即时通讯工具联络、交友,参与讨论、娱乐、购物活动等。

  3、新媒体的传播效果作用明显。在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新的传播方式中,强调人与产品交流互动的方式成为新传播方式的重要部分。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自上而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网络使得受众成为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主导者,每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方,也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超级女声的成功已经有力地证明了,网络是最具人气的渠道,最近人气大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传统媒体思维来看,它其实并不具有成为热播片的潜质,无论是播出时间还是作为“纪录片”的这样一种定位。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却引发了网友的疯狂点击,成为微博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持续发烧。

  (二)新媒体技术在新闻报道上的优势、劣势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手段在信息化传播领域的优势日益显现,相对于传统平面媒体,移动互联网主要有以下优势:

  1、速度快、更新快,信息面宽量大。得益于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和通讯技术,新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做到即时传播,因此成为发布重要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而被称作“第一时间媒体”。同时,前后链接,背景进度、观点交锋、左右延伸拓展十分便捷,专题成型快速。虽然初始时仅是碎片化的集纳,但架不住成“规模”,能够提供近乎无限的信息量。2010年,当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确认“曹操墓”之后仅1天,新浪博客多达12.7万篇,而纸质媒体报道仅有42篇。

  2、环境相对宽松。虽然眼下对互联网呈收贤态势,大力整顿互联网谣言,但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发声环境较平面媒体而言宽松许多。从近期一系列热点可以看出,这种情形下更易表态或者表达想要讲述的内容,容易出有观点的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中,任何人都会成为信息的原创者或者新闻舆论的起点。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和印度孟买恐怖袭击、2011年因日本核污染引发的“盐慌”等,都是由微博和推特等首先发出相关信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和信息采集、信息传播更具大众化,以致呈现出全民传媒趋势。

  3、手段多样、文字信息外还有声音、视频。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渠道,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形成立体化格局,将信息融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整合各种传输渠道和多样接收终端,实现了文字、声音、视觉之间的自由转换和任意穿越。近年来,央视通过网络、手机同步直播春节联欢晚会,为海内外网友提供开放的视听、互动平台。此外,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强化舆论的多元性,使“舆论不再一律”。

  4、参与性互动性强。发评论,转发评论,做调查迅速可见。随着各种移动终端载体的普及,以及信息制作传播门槛的降低,人人都可能成为记者、编辑、评论员。他们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发布者,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以其喜爱的方式发布、浏览、评论、回复和转发信息,自由地表达意见,宣泄个人情感,获取外界认同,不需要任何“社会外在角色的约束”。在这里,信息共享自由度高,传播者与关注者能够就某一话题进行快速交流、充分讨论。

  当然,劣势也不可避免:

  1、缺乏本土新闻,本土新闻多依赖于传统媒体。虽然有海量信息,但真正要找本地的新闻资讯,却很困难,笔者在徐州,如徐州新闻,如果没有照搬传统媒体的内容,乏善可陈。

  2、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公信力相对较低。新媒体的虚假报道多、转载报道多、控制手段滞后、舆论导向混乱,致使其社会公信力远不及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融合机制,新闻素材使用不当,新媒体不善于运用传统媒体的权威信息。以至于目前的状况是:谣言与真相共存,炒得狠的东西,往往被有公信力的传统媒体一锤定音。互联网的观点呈现虽然多元,但较多依赖于传统媒体“正音”。

  3、受众方面,大多为虚拟的ID。传统媒体的受众则全是实实在在的人,因此,凡与“本土”二字挂钩的,如活动组织、公益形象,传统媒体都更为可靠,更有号召力。

  四、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在转型过程中所作出的尝试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

  文。在这篇文章中,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即“5W模式”。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

  在此章节,以徐州本地的三家传统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为例,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三张报纸同属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报纸总发行量30万份。2005年,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决定对其所属的《都市晨报》、《彭城晚报》进行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消除“同城同母”的两张都市报同质化倾向,进一步明晰各自的市场定位,精准细分自己的目标读者群,全方位体现两报的差异性。根据新的定位,《都市晨报》定位为“新闻纸”,做大做强硬新闻,以新闻全景覆盖受众;《彭城晚报》定位为“消费纸”,以消费新闻、贴身维权、服务资讯为主体。目前,三张报纸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日报是机关大食堂,都市报是新闻大卖场,晚报是特色精品屋。在转型过程中,其传播的内容、途径均作出了尝试,传播效果明显,分述如下:

  (一)徐州日报

  《徐州日报》是中共徐州市委机关报,1948年12月10日创刊,日发行量12万份,是徐州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报纸,《徐州日报》面向机关团体、厂矿企业、部队、学校、医院及农村。

  作为一份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移动互联设备终端成为人们获取资讯、参与新闻生产的主力军,过去独有的信息发布权、解释权被空间稀释;现有的传播意识、能力、路径、平台,不能很好的适应传播需要;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没有较好打通,没有形成党报传播新力量。

  基于此,最近几年,《徐州日报》在转型过程中,作出了诸多尝试:

  1、报网整合。在传播途径上,《徐州日报》强调的是报网融合,此报对应的网站是中国徐州网。首先,他们建立了徐州日报和中国徐州网所有人员加入的QQ群,对双方获取的线索、话题、资讯等实行共享、共商、共推机制。注重在新闻报道中引入网络和微博中的网友评论、跟帖、使之成为相关报道的一种有效补充,一种相对独立的新闻元素,使报纸更加多元及时地听取读者和网友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丰富报道的内容,延伸报道的层次,拓展报道的深度。在报纸发布的所有公益广告中加挂报纸官方微博和中国徐州网官方微博的二维码,便于读者直接扫描进入。

  2、打造平台。《徐州日报》的一个特色新媒体产物为——“徐州发布”。他们在中国徐州网打造了一个徐州政府新闻发布的平台,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多方位传播。具体操作中,实行发布单位上线前的微博预告制度,同时利用徐州日报和中国徐州网的官方微博发布近期上线的单位和发布的主题,征求网友的意见、咨询、提问。在见报的新闻稿件中,将正式发布内容与答网友问的同步见报。

  3、优化形态。对于传播内容的改进,进一步细致规范报纸版式工作,比如,加强对版式布局的研究,探索建立新型图文关系。当然,他们重点加强了党报的文本再造。避免工作性和经验性报道,突出新闻现场感和直观性。

  通过一系列的转型升级措施,传播效果明显:一是发行量上,稳中有升。特别是在2013年发行上,每份报纸总价由原来的280元/年提升到350元/年,发行量还有小幅度上升;二是受众评价,普遍良好。徐州日报每周都有“工作动态”,刊发读者来信,读者的肯定是个说明;三是广告收益上。这是衡量一份报纸影响力、传播力比较直观的说明。2013年,徐州日报对外公布的广告收入达到8000余万,比2010年增长了2000万。

  (二)彭城晚报

  《彭城晚报》,1994年创刊,一直凸显其信息量大,客观报道现实问题,敏锐捕捉追踪社会时尚与潮流,有思想深度,贴近生活,可读性强,平易亲民的办报风格和特点。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到来,影响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对《彭城晚报》和《都市晨报》确定差异办报理念后,主打“消费纸”的晚报受到冲击更大。进入2010年后,《彭城晚报》提出的口号是转型升级,以领跑生活为理念,打造一张全新的新都市媒体。

  1、拓宽传播途径,成立36524工作室。为满足互联网时代受众对新闻选择的多元化要求,彭城晚报于2009年年底成立“36524全媒体记者工作室”。“36524”,即365天,24小时。“36524全媒体记者工作室”,致力于全方位、全天候为市民提供新闻资讯,将通过采编、传播流程再造,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借助网站、手机等平台,以新闻视角,全天候在线,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大家关注的新闻事件,提供本土化权威资讯,见证城市发展进程,丰富市民生活形态,同时为大家的参与互动提供立体的、多元的信息平台。

  2、打造传播平台,建立“新媒体事业部”。《彭城晚报》对应的网站为彭客网。彭客网是立足徐州的社区网站,为会员提供本地新闻、生活资讯和人际交流服务,为晚报报网融合实验搭建平台。同时,也为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实施“数字报业”战略摸索路径,寻求突破。在转型过程中,他们还将全媒体平台融入报纸中。比如,报纸上印出微信二微码,扫一扫就能用手机听现场声音,看现场视频。视频版,或是报业最大的革命。这一点,彭城晚报已经做出了尝试。同时,建立了“新媒体部”,整合编辑、记者、技术人员,更好地开发、利用报纸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台。

  3、提升传播效果,以活动提升影响——社会公益活动、经营活动、大型采访活动。彭城晚报以徐州MM为主线的系列选秀、造星活动。先后实施了封面选秀、世界比基尼小姐大赛淮海赛区的比赛,与江苏卫视影视频道联办“我就是明星”大型选秀活动等,在受众眼中强化了晚报青春、时尚、进取的媒体符号,增强了传播力;强调互动、趣味、参与特色的各经营部门的活动,如旅游事业部推出的幸福快车、家居事业部的全市读者家居建材乐购会、商业事业部的风尚派对、汽车事业部的专业试驾委员会、金融事业部的金融理财系列活动,等等。一批大型异地采访活动,如走进基金总部、时尚城市非常6+1之旅、汉文化旅游同盟24城市探访等。通过此,拓展了晚报的品牌影响渠道。

  多种形式应对新媒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来自《彭城晚报》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度,该报发行量接近10万份,读者对其“消费纸”的认同度进一步增加。

  (三)《都市晨报》

  都市晨报创刊于2001年5月8日,发行量超过10万份,2010年广告收入实现1亿元,是徐州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都市报,在持续推进创新升级中,他们秉持的是“本土全覆盖,互动无极限”的理念,力求“更丰富,更好看,更实用,更主流”。但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与挤压,也在考虑着转型升级。

  1、推出新闻客户端。此报目前的版面主体架构是,地方新闻+时政新闻+文娱新闻+体育财经+行业专刊+商家广告。在转型过程中,他们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推出新闻客户端。目前,都市晨报的微博运营良好,并有版面配合,吸引了几万粉丝。下一步,还将开通微信公共平台,提供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将来,还制作自己的客户端,安装在读者的手机上。

  2、新办网站,专属服务本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都市晨报在2014年年初,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快哉

  网,扩大传播途径。快哉网定位为本地的生活消费网站,全站以分享、交流、互动、互助为主线,以社区模式为底层构架,逐步向各行业、领域拓展,最终形成城市生活消费门户网站。该网站,上线第一年的重点是,制造网站影响力,无论是内容还是活动,均以吸引网民关注、扩大社会影响、塑造品牌形象为重点,做好网站可看性。第二年重点进行商业布局和网站的服务功能架构,增加实用功能,提高用户粘性,逐步从好看转为实用。第三年重点是做互联网商业运营布局,通过前两年的铺垫第三年收益应该明显。

  据《都市晨报》官方数据,2013年度广告收入达到1个亿,逆市上扬。在报纸的市民喜爱度上,这张报纸主要以零售为主,徐州市区有2100余个报摊经销晨报,2013年,仅零售突破8万份,比上年度略有增加。

篇八: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的飞跃与变革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的飞跃与变革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徐倩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新媒体为主要形式的艺术与设计作品正不断浸入我们的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对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创作关系引起的变革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审视具有现实意义,努力提升视觉艺术的审美维度和艺术创造性,在技术与艺术的更高的融合中跨越现实的局限,创造新时代的新媒体视觉艺术作品,是我们时代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追求。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性;技术性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载体

  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传达的最终表现也永远脱离不了媒体。图形、影像、文字、色彩以及它们之间的编排关系等都是视觉传达的信息载体,视觉传达的载体也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扩充而增多。人类曾经历四次信息传播革命,首先是语言传播的诞生;随之而来的是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版式编排、阅读审美也得以发展;模拟电子传播的诞生标志着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的到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照相排版技术产生,网格版式完善,字体、插图更加规范,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体产生并普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设计领域。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的时代,数字式信息传播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新的媒体形式相继出现,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个“新媒体新视觉”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

  与传统设计门类相比,新媒体视觉传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全方位地进行信息传达;其次,在设计方法上,既借鉴已有媒体又有所创新,发展出适应新媒体特性的设计方法。

  1.媒体形式的发散性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超越了它的原有范畴,走向更宽广的领域。数码艺术、数字影像、网页交互、多媒体广告等相继出现,数字视觉在不断挑战已有视觉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视觉传达的外延。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暗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产生一种新的媒体,以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为基础,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支持下开拓新的传达领域,继承发展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这种“新媒体”综合多种媒体形式,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等于一身,结合互联网与交互技术,使作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交换性,成为新媒介、新技术条件下一种特定的传达方式,真正实现全方位、多感官地信息传播。

  2.视觉传达的变异性

  作为视觉传达的最新发展,新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具有原则上的相似性,但在传播、显示、操作等方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差异。例如:相对于印刷品而言,显示屏幕更适合“浏览”而不易于“阅读”;“新媒体”中各种信息以相互链接的方式存在,彼此没有顺序上的固定位置,信息随浏览者的选择以非线性的方式输出,而传统媒介,无论是书籍或是影像,信息呈现都受到预先安排的顺序制约:传统传达领域对于技术更新的反应相对迟缓,而以高速发展的科技为其信息传播基础的“新媒体”则要求设计时刻与科技紧密结合,并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出更新的传达形式。发展迅速的“新媒体”为设计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帮助实现更多的创意可能,为大众带来更新鲜的视觉体验与更富于趣味性的信息获取过程。“新媒体”不仅使得设计过程发生变化,对设计风格、设计思维方式也产生深刻影响。

  3.技术性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与21世纪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无论是激浪艺术、前卫电影、电子作品、视频装置以及互动艺术,借助技术创造的革命和媒介转化的普及,不仅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思潮,而且还根据各个媒介不同的技术特征,制造了大量耳目一新的艺术效

  果。随着信息社会的纵深化发展,创造出多样而富有变化的审美体验。

  4.连结性

  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对比新媒体艺术,我们可以把之前的传统艺术称之为“架上艺术”或者“表述的艺术”,而新媒体艺术则是一种“活动艺术”或者“观念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将时间的概念引入作品,并且将观众的观看视角作为构建艺术作品的因素,将观者与作品连结起来。新的艺术类型与传统艺术相比,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题材上,它们不再去表现一些深刻的宗教主题或者历史故事和事件,而是借助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创造了一种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新型的连结关系。

  三、虚拟现实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的飞跃与创新

  视觉传达借助“新媒体”实现了突破性创新,相对于传统视觉传达方式,“新媒体”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艺术设计具有了身临其境性和交互性,进而实现了所谓的“身临其境的艺术设计”,在视觉上和功能上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身临其境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身临其境性,“身临其境性”是指特定环境提供的感觉通道和人获取感觉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从信息学角度来看,人类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外界的信息。在传统艺术形式中,电影、电视是以往最好的提供多维感觉信息的手段,但它们只能提供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信息,而未来的数字电影不仅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立体视听效果,还可以提供一些传统影视所无力提供的信息,如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信息,从而让人体验到更为逼真的身临其境感。例如,如果将场景中物体的重量、硬度、温度、湿度、表面光滑程度等属性加以记录。观众在观赏电影时使用带有操作装置和信息反馈系统的设备,就可以感受到被触摸物体的轻重、软硬、冷热、干湿等等。他们可以触摸、移动、处理虚拟场景中的物体,如与剧中的人物握手、搬动一个箱子、驾驶一辆汽车、折断一根木棍等等。

  其次是交互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人与设计作品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

  境中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如果我们给图像中的这些虚拟物体赋予某些属性,例如,几何学属性、材料学属性、运动学和动力学属性,并能通过“某种设备”触摸到这些物体,同时计算机系统能够实时地把这些属性传递给人手指、手腕上的控制设备,产生与人触摸真实物体时同样的刺激和反馈,通过行为交互会使人产生更加逼真的身临其境感。近十年来,许多研究机构一直在探寻适当的“办法”来传递虚拟物体的物理属性数据,目前已研制出来的“设备”是一种特殊的手套——数据手套。当人戴上这种手套去触摸虚拟物体时,计算机能够把物体的物理属性数据传递给手套,使配戴手套的人不只是感到“触摸”到虚拟物体,而且还能感受到跟触摸和搬动真实物体时相似的力反馈。例如,人可以“扭动门的把手”、“按动门上的密码锁”、“揉捏一个有弹性的橡皮球”等等。

  第三是直观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直观性是指设计师能够在设计的全过程中“身临其境”地看到设计的结果,在设计之初就能为人们全面、具体、实时地显示出作品在设计完成后的实际形象和应用效果。如今,借助头盔式显示器,设计师可以身临其境地从任意角度、距离对未来的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可以

  自由控制浏览的路线以及自由切换多种漫游模式,如:行走、驾驶、飞翔等;可以实现多种设计方案、多种环境效果的实时切换比较;可以用实时交互的方式修改设计方案并直观地观察修改后的结果。

  再次是虚拟现实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虚拟现实性是指设计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艺术设计的手法将客观存在或非客观存在的事物形象化。目前,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这种虚拟现实性为古代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和保存、以及文化遗产的虚拟展示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文化的不断传承、理解与创造,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在地球上湮灭,或者失去了往日的瑰丽。目前,美国卡内基梅隆(CarnegieMenon)大学的仿真实验室的设计人员,跟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的教授和美国考古研究所的资深考古学家们合作,重现了古

  都庞培的爱希斯庙和豪华剧场的风采,并在1998年的夏天,在美国的华盛顿公开展示。当参观者戴上头盔式显示器后,就可以在古都庞培的豪华剧场内参观了。参观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观游览,那里有大剧场,力士庙,三角形的论坛,圆形剧场,圆柱走廊,各式庭院,五彩壁画等等。参观者还能听到剧场内圣歌吟唱者浑厚的歌声、吹横笛者的悦耳笛声,使参观者完全沉浸身临其境于这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环境中。

  最后是协作性。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协作性是指全球各地的设计师和欣赏者可以超越时空约束,通过互联网共同设计、欣赏某一个设计作品并与之交互。例如,利用网络式虚拟现实艺术设计,全球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协同完成同一件复杂产品(汽车、飞机等)的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身处异地的设计师们能够“在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可以通过交互设备适时地调节、修改设计模型,并可以“身临其境”地对修改后的模型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如可以鸟瞰模型的全貌,也可以深入其内部。在这里,设计的优化贯彻于整个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可以即时地得到沟通和比较,并能够方便地得到调整和落实。这不仅增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技术和艺术交流,而且缩短了设计时间、节约了设计成本、提升了设计质量。

  新媒体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些时日,但她仍旧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我们要在社会不断前进科技文化背景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她和研究她。新媒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感官体验,她对于空间的创造是多样的,她对于时间的记录特性也赋予她本身艺术表现特质。新媒体的独特表现使视觉传达朝

  着多维化、人性化、趣味化、参与性等方面发展,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传达的过程,不同的设计形式相互结合形成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认识新媒体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和手法,利用新媒体的特性,能够使得创作者在最大的范围内打开想象力,创造出新的、更富于表现力的、给人以更强感官刺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62.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德)奥利弗·格劳著陈玲译《虚拟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4.林韬《关于数码艺术的视觉品格》数码艺术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8)5.邱志杰《新媒体艺术的文化逻辑》(节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九: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关于传播类数字技术新媒体发展作文题目

  新媒体与文化生态的重构

  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经典阅读的选择与背离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的困境与坚守

  新媒体、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工作搜寻——基于长三角四市的调查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传媒变革

  2017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

  掌握新媒体舆论战场的主动权——***关于新媒体时代青年思想引导的重要论述

  基于新媒体的网络舆情政策化议程设置研究——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

  新媒体时代全球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要素及内在机理研究

  基于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理论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及评估

  语用学分析:政务新媒体研究的一种路径

  语境对政务新媒体表达模式的影响——以政务微信为例

  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语境与语言选择

  新媒体语境下孝观念的当代呈现与话语建构——基于微博数据的NVivo分析

  认知美学视域下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子专业承诺及其与新闻教育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视角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要素整合的视角

  网络新媒体信息披露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科学的缺位: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气候传播——以在线视频分享网站为例

  新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舆情传播路径及网络结构研究——以新浪微博“雅安地震”话题为例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个人信息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推荐访问: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考古 未来 媒体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