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建构有效课堂,知识不是简单地传输-中学信息组教研简报(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2022-06-29 13:4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下建构有效课堂,知识不是简单地传输-中学信息组教研简报(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双减”下建构有效课堂,知识不是简单地传输-中学信息组教研简报(全文完整)

 

 “双减”下建构的有效课堂-----知识不是简单地传输的

 在“双减”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建构有效课堂。这是本次教研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首先由 XX 老师通报和转达学校期末安排。

 1、通报校领导关于期末考试的安排。让全组老师知道近期学校调休安排。

 2、信息技术期末考试的安排。初中七、八年级 6 月 11 日早读全面考试,小学三--六年级随堂操作考试。

 二、XX 老师带领全组教师一起学习《“双减”下建构的有效课堂---知识不是简单地传输的》,内容如下: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绪协作,绘画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问题展现 在一节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为画图中的椭圆工具,教学难点是:使用上档键,配合用椭圆工具画出标准的圆形。教师围绕着

 如何画出标准的园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找到了画圆的简单方法,就是使用上档键和椭圆工具配合,再选择按键时,同学们刚才的判断虽然不对,但是很有道理,控制键也是个很有用的按键,根据刚才的回答,我们发现控制键在其他渐渐配合使用的时候,一般是要转化成一个新类别的动作,比如:发送消息,中文输入转化成英文输入等,但上档键的作用是在原有操作的基础上完成更进一步的操作,比如:按住它的时候输入小写字母换成大写字母使,用椭圆工具可画出圆。

 (二)、问题解析:

 这是一个教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巧妙导入新课并解决教学难点的成功案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心里的积极运作,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遇到教学难点时,教师并没有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简单被动的接收信息刺激,而是引导学生质疑,分析,判断,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出新的知识和经验。

 (三)、对策探究 1、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

 学生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不

 同,因此建构的课堂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

 2、注重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形式。

  正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开放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这次学习,全组教师深深的理解和懂得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好各种角色。

推荐访问:“双减”下建构有效课堂,知识不是简单地传输-中学信息组教研简报 信息组 建构 简报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