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7篇)

发布时间:2023-05-04 18:45:07

篇一: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大大众文艺中西文化研究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原因薛璟琰(山西省吕梁高等专科学校033000)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该理论实际上是主要运用于《圣经》的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译者个人因素的差别三方面来分析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关键词:“功能对等论”;文化差异;异质同构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论”。这一理论以《圣经》翻译为切入点,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该理论实际上是主要运用于《圣经》的翻译。而中国的翻译界不是把它当作《圣经》翻译理论,而把它当作普通的翻译。甚至把它当作是文学翻译理论,这显然是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误解。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理论的局限性。理解力方面来说无疑是恰当的。但是“天”这个词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指“天国”、“天堂”的意思。而“God”这个单词在基督教里是“上帝”的意思。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是不同的,那么反应也不会相同。1.3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由于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有差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件作出的反应。比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就很明显。“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尊贵吉祥、力量和威严,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藏龙卧虎”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憎的动物,它常常代表邪恶,让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n”,表示此人飞扬跋复,令人讨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碰到“龙”这个字时,我们怎能期望中外读者的反应是一致的呢?1.不同的文化会导致读者的反应是不同的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各个文化都有其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会对文化之间的翻译产生障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读者的反应是不可能相同的。这种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历史文化的不同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它发展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中国和英国的不同的历史决定了各自的文化也是不同的。譬如在英语中非常熟悉的表达“Romewasnotbuiltinaday.”英语中的这一谚语体现出了罗马帝国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所经历的辉煌与壮丽这一历史文化。它所蕴涵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都不是容易的。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也有一个相似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是指要想做成某事需要经过长期的辛苦工作。那么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读者对“Romewasnotbuiltinaday.”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理解应该是相同的。就考虑读者的容易理解的角度来看,把“Romewasnotbuiltinaday.”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归化的翻译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但英语中,这一谚语就其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体现的是一个富裕而又强大的国家,它代表了罗马帝国是一个大国。这一大国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与残酷的对外扩张而形成的。但中国的这一谚语却来自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体验。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当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翻译成“Romewasnotbuiltinaday.”时,中国的读者的反应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中国读者读到的是它的字面意义,而无法体会它在文化方面的意义。1.2宗教文化的差异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或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受三种宗教的影响:儒教、道教及佛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西方,许多人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当感到惊讶时常说“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说“Godsaveme”。有一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雪芹,《红楼梦》)Manproposes,Goddisposes.(Tr.DavidHawkes)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样的翻译从语言结构和读者的应当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宜春市民间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新局面,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平安宜春作出努力。作者简介:1.尹经民(1951-),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担任作曲理论课程教学。2.缪从军(1975-),女,江西萍乡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2.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也会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应奈达认为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就认为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进行的翻译真的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上面提到的“雨后春笋”应该译成togrowlikemushrooms,理由自然是竹子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英美读者无法获得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那么,shedcrocodiletears应该译为“猫哭老鼠,”而不能译成“鳄鱼的眼泪了”。因为鳄鱼在中国是不常见的动物。在中国有描述古代形体语言的“拱手道别”,是不是也要译作英语中的“kisssbgoodbye?”很显然,这样的翻译无法引起处于不同文化中的读者的相同反应。3.译者的因素翻译是通过译者这个中介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的目的、喜好、表达方式、翻译策略使得原文会有很多不同的译本,比如有部小说名字是《迦因小传》,在该译本中凡是有违中国伦理道德的男欢女爱的情节,特别是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都被译者隐去了。这样符合中国的伦理标准受到文人的欢迎。试想中国的读者读到这样的译本怎么会和原文的读者反应一样呢?简而言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圣经》的翻译理论,不是普通的翻译理论,更不是文学翻译理论。翻译时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参考文献:[1]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I):66[2]Nida,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WithSpecialReferencetoPrinciplesandProceduresInvolvedinBible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4:59.[3]谭载喜:文化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中国翻译,1988(5):9-10.[4]Nida,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5]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118.作者简介:薛璟琰(1976-),女,汉族,山西省文水县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外语部,讲师,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3.丁庆(1980-),女,江西丰城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参考文献:[1]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2]肖曾艳.略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J].肇庆学院学报,2008,(1).[3]华春霞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60

篇二: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功能对等理论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功能对等是指译语接受者与原语接受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是“和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篇三: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文学翻译的局限性(全文)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又称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是由奈达(EugeneA.Nida)于1964年在《翻译科学探索》(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在此书中奈达的动态对等主要讨论源语(SL)转为为译入语(TL)的过程中在效果上的对等。在20世纪80年代,奈达博士把他的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随着这一理论的成熟和发展,很多学者在功能对等能否应用在文学翻译展开激烈争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理论为译者提出新的翻译规则和翻译单位。功能对等打破传统的翻译观点,提出语篇翻译(discoursetranslation)的概念――译者可以从一个新的翻译单位着手,对源语和原作(ST)进行全面的理解。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文本功能角度对翻译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进而强调功能对等是指译入语读者能够从翻译作品中得到与源语读者从原作中得到相似的感受。对于功能对等的实质,奈达表述如下:

  Whatisimportantistheextenttowhichreceptorscorrectlyunderstandandappreciatethetranslatedtext.Accordingly,itisessentialthatfunctionalequivalencebestatedprimarilyintermsofacomparisonofthewayinwhichtheoriginalreceptorsunderstoodandappreciated-1-

  thetextandthewayinwhichreceptorsofthetranslatedtextunderstandandappreciatethetranslatedtext.(Nida,1993:116)

  奈达认为功能对等的关键是受众对译文理解和欣赏到什么程度。因此功能对等实质上是从源语受众对于源文本的理解和欣赏与译入语受众对译文本的理解和欣赏对比角度阐释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对比。可见功能对比的核心思想是让译入语读者从翻译作品中得到与源语读者从源文本中得到相似的感受。奈达在翻译中把读者放到了更高的位置。而从传统上看,译者总是从纯文本角度分析译作的价值和质量。奈达恰恰从文本收起权利又把权利放到了读者手中。然而很多学者批评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其中就有著名的解构主义学者韦努蒂(Venuti)。批评者批评的一个因素就是功能对等忽略了语言形式。语言的内容与语言的形式不可分割,就像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一样。内容是形式的实质而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尤其在文学翻译方面,文学性(literariness)往往脱离不了文学的语言。那么语言形式对于文学性的保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奈达认为语言本身具有相同的功能:表达功能(expressivefunction)、认知功能(cognitive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function)、祈使功能(imperativefunction)、施为功能(performativefunction)、感情功能(emotivefunction)、美学功能(aesthetic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2-

  function)。但是具有功能与功能对等并不一致。文学翻译的客体是文学,而文学翻译能否以功能对等一言以蔽之则取决于文学的特点和文学翻译的特别性。

  二、文学翻译的特点

  根据功能理论代表人物KatharinaReiss的理论,翻译文本根据其语言维度同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运作型(operative)。根据赖斯(Reiss)的文本类型分析方法,Chesterman设计了以下图表(转引自JeremyMunday,2001:75)。

  可见翻译客体的差异导致翻译方法和策略不同。文学作品属于表情型范畴。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在文化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译者翻译一部文学作品,不仅需要考虑源文本包含的信息,而且要考虑特定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式所传递的涵义。译作要达到“风姿依旧故我”就不仅要传神还要传形。功能对等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功能而忽略语言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功能对等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学作品翻译的要求。此外,也有学者批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语言形式的忽视,赋予译者过多的自由而容易导致译作过多偏离源文本。文学作品的翻译使翻译活动变成更得更加困难,尤其是作品的背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语言文化传统,源文本的文学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翻译过程中丢失的东西。抛弃语言风格的差异,单就源文本在译入语文化上的真空,已经致使某些文本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缺乏一个准确文本。尽管在勒菲弗尔-3-

  (AndreLefevere)看来可译性的争论是荒谬的,但文学作品本身的复杂性,确实给翻译带来了难度。单就功能对等的要求而言,文学翻译在语言形式角度要考虑源文本的信息、句法、修辞、语言模糊性、亲属词关系、拟声词和风格等问题。而在文化层面,译者要更多地关注文化传统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别和风俗习惯的迥异。

  三、文学翻译中语意和文学性丢失

  美国大诗人RobertLeeFrost有一句关于诗歌与翻译的论述:“诗就是翻译中丢掉的东西。(Poetryiswhatgetslostintranslation.)”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在信息转换中并没有特殊难度,而在文学性(或者称之为诗性)的转化中开始丢失。这种丢失源于诗歌这种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意境传递和文化深度。而功能对等理论在各民族语言共同点的论述不足以解释诗歌翻译称之为文学性的东西,在读者反映相似性这一标准上也缺乏实践可能性。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反映不可能达到该理论所说的相似性。甚至在同一文化背景下,读者自身的差异性导致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由于不同语言中平行或者对等的语言和文化结构时有缺失,译者依据功能对能理论翻译就会增加或减少原作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功能对等强调的是目的语,是一种以目的语为导向的理论。但两种语言在意象和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译者不能在语意上找到准确的对等。而标准的译入语表达必然造成语意的丢失。译者不-4-

  仅要考虑语言因素而且需要考虑文化因素。而某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往往在移植到另一种语言后因失去文化土壤而不复存在。所以文学翻译的目标是翻译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文化。既然文化离不开承载的语言,而语言的差异在于形式,所以文化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语言形式。功能对等忽略了语言形式,文学翻译的文化含义丢失不可避免。以培根的论读书为例,公认最好的是王佐良先生的译本。无论从语体到篇章还是语言的时代性都有较好的体现。我们惊叹王佐良先生的造诣却不得不看到另一个问题。一个不知道培根,也不知道《论读书》(OfStudies)是一篇英文散文的人,很难看出这是一篇译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从上文翻译中看不到一丝翻译的痕迹。暂且忽略这段译文在中文的文学价值,单就一篇英文散文的中文译本来说,根本看不出这是译文。而这篇译文更像是中文创作的作品。作为一篇以英文为母体的文章,它本来的文化含义是否完全移植到中文中来了呢?单就语言形式而言,源文本的文化含义和语言传统并没有完全得-5-

  到延伸。而很多英文的因素恰恰在地道的中文译本中丢失了。

  四、结语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中一个特殊范畴,在实践中不能单纯以功能对等来阐释。语言形式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特定文化传统的含义。文学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译者在翻译中必须考虑文学性的传递。只有通过综合各家学说之长,才能对文学翻译作出更加准确的指导。而语言形式上适当的异化,会比单纯的功能对等更能体现源语文化,从而使作品不仅不失文学价值而且更像是一部译作。

  -6-

篇四: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浅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论文

  浅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论文

  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所以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该理论主要是运用于《圣经》的翻译。而在文学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译者个人因素的差别,这一理论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论;文化差异;异质同构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其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是在20世纪60年代确立起来的。他是迄今为止美国翻译理论界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

  他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对等论”。“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精髓。这一理论以《圣经》翻译为着眼点,它的最大的功能对等的定义是:“译文文本的读者应该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就语言层面来说,他的这一理论是十分恰当的。而在翻译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

  这一理论在处理语言转化的问题上抛开形式看内容、抛开语言差异看读者的反应的特点。所以奈达的这一理论能够受到翻译界的普遍欢迎。

  在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功能对等论”产生的特定背景。

  当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主要应用于《圣经》的翻译,而《圣经》翻译的准则就是把上帝的旨意忠实地传达下去,因此重内容不重形式。从《圣经》翻译的目的来看这一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把这一理论当成了普通的翻译理论,甚至在讲究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运用这一理论。显然这是对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的误解及误用。

  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王东风却说:“如果我们省略掉圣经中读者不理解的暗喻,那么许多意义将不可避免地丢失。”对于《圣经》的翻译尚且如此,那么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文化的不同会使读者的反应不同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各个文化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会对文化之间的翻译产生障碍。

  翻译作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读者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是不同的。这种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宗教、地理及政治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历史文化的不同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它发展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英国也是如此。同样,历史发展的不同在语言中会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痕迹,这种痕迹集中反映在习语和历史典故上。如果不了解源语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和习语,那么就连理解都会有困难,更不用说是处于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是相同的了。所以要译好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必须了解语言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在英语中有一句谚语“Romewasnotbuiltinaday.”这一谚语反映出罗马帝国从13世纪到16世纪所经历的繁荣与辉煌。它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都要经历艰难困苦。要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完成。当处于英语文化中的人们读到它时,不仅会想到这一层意思而且在头脑中把这个谚语和它的历史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在中国的文化中,有一个跟它很相似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是指要想成功地做成事情,是不容易的。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的话,读者对这两谚语的反应应该是相同的。如果从读者容易理解的程度来考虑的话,把“Romewasnotbuiltinaday.”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翻译是合理可行的。因为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但“Romewasnotbuiltinaday”,这一谚语就其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代表了罗马帝国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与残酷的对外扩张而形成的一个大国。但中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谚语却来自自然现象。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当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翻译成“Romewasnotbuiltinaday.”时,中国的读者的反应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中国读者读到的是它的字面意义,而无法体会它在文化方面的意义。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一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便会形成与此地域相一致的对事物的特殊的看法,会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例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一句谚语“春雨贵如油”,而对于身处低纬度国家的人们来讲就肯定难以理解,因为在他们那里雨是很常见的东西。再如,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在英国,人们喜欢“西风”而讨厌“东风”,因为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西风”给英伦三岛送去了温暖,而来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东风”则是寒冷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脍炙人口的《西风颂》中,他这样写到:O,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啊,西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这首诗中,所指的“风”即为西风,处于特殊地理文化中的英国人看到这样的词语时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事实上在雪莱的这首诗中,“西风”比喻作革命。当中国的读者遇到这样的翻译时,他们的反应和英国读者的反应肯定是有冲突的。他们疑惑:西风,一种冷风如何会带来春天?因为在我国“东风”才是温暖的风。

  (三)宗教文化的差异

  英语作为基督教民族的语言,其中有大量的宗教用语,这些宗教用语涉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aJudas犹大。

  犹大是耶酥十二门徒之一,为了三十块银币便出卖了耶酥。

  后比喻叛徒。再比如,DavidandGoliath大卫和歌利亚。大卫是个牧童,在与巨人歌利亚交战时用弹弓把巨人打死了。

  这个故事是指弱者战胜了强者。试想如果不了解其宗教文化,我们中国人怎么会和源语文化读者的反应相同呢?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和儒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的历史中长期共存,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教条都不同程度地烙在了人们的心理了。而西方人认为所有的事物包括人类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下面有一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雪芹,《红楼梦》)Manproposes,Goddisposes.

  (Tr.DavidHawkes)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样的翻译从语言结构和读者的`理解力方面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天”这个词在中国人认为是指“天国”、“天堂”。而“God”这个单词在基督教里是“上帝”的意思。这样一来Tr.DavidHawkes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读者的反应也不会相同。

  (四)政治文化的不同

  政治文化的不同是一个国家中各个不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思维。当遇到关于政治文化译文时,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因各民族制度、道德观和价值观千差万别,人们往往对同一事物与词汇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比如,对人权(humanright)就有不同的看法,英美的人权意义和发展中国家的人权意义是不同的。西方人认为个人的权利高于一切,是重中之重。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而在中国,人们看重的是团体、组织及集体的利益和荣誉。中国的观众都看过一部影片叫《黄河绝恋》,在这部影片中,当被日本兵包围的时候,美国兵詹姆士的表现是举起手来(假装投降来救中国的那个小女孩),而中国的战士刘占山的表现却是英勇奋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中国的观众看到这里时,有可能对詹姆士产生误解,因为在中国举起手来就意味着投降。他们觉得詹姆士是个叛徒。而在西方的观众看来,刘占山虽然英勇善战但死得却没有意义。所以不同的政治文化会使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引起人们对同一件事情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反应。

  (五)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态度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们对一件事作出的反应。

  中国的思维模式是以五行生克和阴阳消长为基本内容的。

  而西方则以公理为出发点,其基本模式是亚里士多德的原理。东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很大。比如年龄。在东方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如“老师傅”“老干部”“王老”。在西方,尊重青年是西方国家的重要价值观。当遇到“It’sgreattobelearned,it’sgreatertobeyoung”。东西方人的反应肯定是不同的。

  因果报应是东西方人态度差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我们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因此落水狗该打,对东郭先生恩将仇报的狼该杀。中国人对待诸如此类的事是拍手称快的。所以当遇到西方人所推崇的“Loveyourenemy”时,怎能期待中西方人的反应是相同的呢?二、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也会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应(一)奈达认为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就认为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进行的翻译真的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

  上面提到的“雨后春笋”应该译成togrowlikemush-rooms,理由自然是竹子在英国不是土生土长的植物,所以英美读者无法获得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那么,shedcrocodiletears应译为“猫哭老鼠,”而不能译成“鳄鱼的眼泪”了。因为鳄鱼在中国是不多见的动物。那么在中国古代形体语言的词“拱手道别”,是不是也要译作英语中的“kisssbgoodbye?”在英国的风俗中,未婚夫妻出门,要扔oldshoe(旧鞋)欢送,这表示一种吉祥。如按照功能对等理论,是不是该译作“放鞭炮”呢?否则要把它译作“扔旧鞋”,就等于是骂她“生活作风不正派”,因为“旧鞋”极容易让人想到贬义词“破鞋”。很显然,这样的翻译无法引起处于不同文化中的读者的相同反应。

  (二)记忆图式反应的不同

  同样会导致读者的不同反应如果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翻译,那么原文和译文有可能对等,因为这中间不涉及文化方面的因素。

  因为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即便是采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也会引起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不同的反应。现依然以成语“雨后春笋”为例,就异质同构来说,它可以译为英语“mushroomsafteraspringrain”。从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来看,这样的反应无疑是对的,它们的语意都是指“新生事物大量涌现”。中国的读者读到这句时,记忆图式中还会出现“下雨后大片春笋茁壮成长”的原型。而英美读者只能获得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而其记忆图式中的原型反应则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记忆图中是蘑菇,而不是中国人记忆图中的竹笋。类似的例子还有:(1)Todrinklikeafish.

  豪饮如牛

  (2)Tolockthestabledoorafterthehorseisstolen.

  亡羊补牢

  (3)Neitherfishnorflesh.

  非驴非马

  (4)Crywineandsellvinegar.

  挂羊头卖狗肉

  在(1)中“牛”译作“fish”;`在(2)中“牢”译作“stabledoor”;“羊”译作“horse”and“亡”译作“stolen”在(3)中“驴”译作“fish”and“马”译作“flesh”,在(4)“挂”译作“cry”,“羊头”译作“wine”并且“狗肉”译作“vinegar”。在这些例子中,其语义是相同的。但就其在中外读者头脑中的记忆图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读者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三、译者的因素

  翻译是通过译者这个中介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的目的、喜好、表达方式、翻译策略使得原文会有很多不同的译本,试想读者对不同的译本的反应是不同的。

  怎么会对原文的反应一致呢?那么原文的读者的反应更不可能与译文读者的反应一样了。如哈葛德的爱情小说JoanHaste,这部小说在本世纪初由蟠溪子译的,译名是《迦因小传》,在该译本中凡是有违中国伦理道德的男欢女爱的情节,特别是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都被译者略去了。这样符合中国的伦理标准。中国的读者读到这样的译本怎么会和原文的读者反应一样呢?简而言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圣经》的翻译理论,不是普通的翻译理论,更不是文学翻译理论。翻译时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

篇五: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翻译理论之功能对等理论浅述

  作

  者:

  钱余

  中央财经大学

  文献综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Nida)提出,对后来的翻译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很多人都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过研究和应用。

  吕朦,贵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就曾写过《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里面主要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译界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近来这个翻译理论开始被质疑甚至被全盘否定。作者认为对“功能对等”理论持反对意见的人起因于对“对等”的绝对化理解,是对奈达的误解,于是在文中简要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实质及其原则,以及怎样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比较可取。他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是相对的灵活的动态对等,而对“功能对等”持反对意见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对“对等”的理解过于绝对化了,并没有真正知晓奈达要表达的意思。奈达曾指出,“对语言的理解从来就没有出现两人完全相同的情况,因此更谈不上两种语言中会存在完全一致的对等关系。”

  吕朦也在文中说到“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必须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且保证不会对译文产生误解,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顾及信息表达的形式。”

  另外赵丹丹,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发表过《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标准以及适用范围都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正确的看待,并且合理的使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而在使用该理论的过程中,翻译者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应怎样恰当的采取翻译策略的问题,为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在日后的翻译工作中提供借鉴意义,并为以后的翻译工作锦上添花,添砖加瓦。

  以及石锡书,杜平的《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

  理论》,则是从两个方面来看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从盛而衰,体现了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否则怎么会产生这种衰弱的倾向,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它。他在文中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读者反应”,把它作为译文的判断标准,但是读者的水平层次不一样,有高知识分子,也有目不识丁的人,即使在一个群体,他们经历的不一样,看待一个事物的观点也不同,很难把译文判断标准定下来。总体来说,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对现在的翻译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还有很多人研究过功能对等理论,一般来说较多是应用这个理论来研究个案。例如一个文学翻译作品,或者影视作品,还有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如陈苗苗的《功能对等理论下<红楼梦>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栾晓莉的《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看2010-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很多学者都对字幕翻译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有所研究和探讨,如陈玉的《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史春颖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绝望主妇>字幕翻译研究》,等等。可见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领域范围之广

  我对功能对等理论比较感兴趣,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结合文学名著的译文来浅要分析功能对等理论,理性看待它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从他的理论中学习翻译的技巧,实现翻译水平的提升。

  摘要:

  对美国奈大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简要地阐述,并且辩证地看待功能对等理论,认识到他对翻译工作的优点、贡献,以及它在现在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并且表达一下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和看法。以及结合傅东华版《飘》,感受他译文中与功能对等理论相似的理念: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在转换语言的同时,还要保证语句的通顺、优美,以及最基本的——意思的到位,在与国外的文字语言不同的情况下,翻译者把陌生的东西转换为本国的语言文字,符合本国的用语习惯,让人能够方便了解,进行传播,同时也可以是把本国的翻译成别的文字,向外传播。翻译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下,是无比普遍的事情,一个国家的学者发表了一篇文章,肯定会有各个国家的译者把它进行翻译,在本国宣传,这是一种文化知识的普及手段,信息的获取方式,打破语言文字不通造成的阻碍,紧密世界的联系。

  翻译过程中,要讲究翻译的规范,中国自古就有“信、达、雅”一说,应用于翻译,就是讲究忠实于原文,表达出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并且要做到表达的优美,流畅,有欣赏意味,这样才是一个好的翻译作品。还有许多著名的翻译理论,例如

  “解构主义”,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思维习惯、人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等等,然后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美学观”则是注重“神”与“形”的和谐。美国奈大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通过翻译时追求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来实现优秀的翻译,对翻译工作的影响甚广。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翻译作品是要让读者感觉到读译著,就好像是在读本国作家写的作品,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没有生硬的不符合本国语言习惯的句法,至少行文做到流畅,若是能结合本国的文化习俗,用上成语,俗语,那就是锦上添花了。而功能对等理论正是表达了这一观点。可以说翻译是一种翻译者自己的再创作,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有一点意译的意味。如果生搬硬套,甚至把别国特有的文化习俗,说话习惯搬过来到译文上,反而给人造成了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让人感觉生涩难懂,阅读时还得先了解别国的文化背景,这对于知识渊博,通晓内外的学者来说不算什么,但是翻译的译著不单单面向的是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也有普通的学生等,因此翻译应该注重表达的贴切,符合本国文化习惯,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功能对等理论简要阐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的尤金·A·奈达(EugeneNida)提出的,他一生都致力于翻译《圣经》,对《圣经》的翻译大花功夫,呕心沥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

  出发,慢慢摸索,最终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他认为上帝之言应该是通达万民的,所以翻译时,译文中必须使用一种“共同语言”。在奈达看来,所谓“共同语言”,是一种文化水平低的读者能看懂,与此同时文化水平高的读者也能接受的语言,这也就是动态对等的原型,后来他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也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讲究词汇对等,二是句法对等,三是篇章对等,四是文体对等。而这四个方面有轻有重,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则是居于其次,形式在翻译过程中不是一定要做到的,而且如果硬要进行形式的一致,可能会导致原本文意的扭曲,反而成了表达的一种阻碍,成了一个限制的框架。

  奈达还提出对等的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应能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能以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原文,奈达认为这是翻译最理想的目标,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

  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就是文化交际。”因此如果一篇译文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并且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那么这篇译文就是成功的,是实现了“功能对等”。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优点分析

  翻译是把原本与我们不同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我们使用的熟悉的语言文字,能让没有学过这种语言的人也能欣赏的到别国的文学作品等,翻译始于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始于文化的传播与共享。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很有说服力。他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进而他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

  一个好的翻译作品,就是要做到如奈达所说,译文的读者在阅读译著时,和它原文的读者,感受到的是一样的。因为存在着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俗习俗,语言文字,说话方式,语句结构等诸多的不同,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或者说,逐字逐句地翻译,那造成的结果会很糟糕。轻度一点的,让人勉强理解,但是生涩难懂,分外痛苦;严重一点的,例如原著中引用了一个他们所熟知的古老故事中的事物,如果不加以转换或者说明,译文的读者就会觉得不知所云,某一个简简单单的事物在原文读者看来可能带有无比复杂的历史意味,而对于不知道对方文化习俗的人来说,对这种东西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仿佛天方夜谭,例如”apieceofcake“,如果没有英文常识,完全会以为是一片蛋糕,这就是文化的阻碍,好的翻译正是要克服这些阻碍,把它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因为总有一个点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apieceofcake“就和我们中文的”小菜一碟“非常相似,一个是蛋糕,一个是菜,一个我们不知所云,甚至还会误解,一个却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其中的意思,可见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是有多重要。

  四、傅东华的《飘》中的一种功能对等理论的意味

  傅东华译的《飘》是在1940年译的,而功能对等理论传入中国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虽然两者有时间上的差别,但是傅东华译的《飘》中,能预见和体现功能对等理论的理念。他的译文对原文的改动很大,但是却是既表现了原文的意义,又达到了一种行文流畅,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自然可亲,仿佛本土作品一般的感觉,这也就是功能对等理论里面提到的,译文读者有一种原文读者的感受,其中最大胆的突破就是把原著中的人名地名做了中国化处理,还有许多其他地方更是做了大量的增减和调整,既有原文在文字上的优美,又有风格上的神似,忠实原文又有自己的发挥,可谓是一部极佳的翻译作品。

  例如《飘》(傅东华译)中:

  Inherfaceweretoosharplyblendedthedelicatefeaturesofhermother,aCoastaristocratofFrenchdescent,andtheheavyonesofherfloridIrishfather.

  译为: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

  原本这句英文的意思是:在她的脸上也大幅融合了她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的母亲和爱尔兰父亲的特征。

  但是如果单单只按原句这样翻译出来的话,就会让人没有任何感觉,原文想要通过这个描写表现出她的一个大致样子,让读者能够想象,但是直接翻译过来,不了解法兰西贵族和爱尔兰人的情况的,就会不知所云,给不了译文读者具体的感觉,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而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让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一样的反应,即能在这句话中大体想象出郝思嘉小姐的样子,达到那种人物浮现在脑海里的感觉。

  而且他采用中国的人名、地名取代外国的人名、地名,这点是很别出心裁的,中国与外国的名字差异较大,一般是两三个字有名有姓,平常译著直接音译名字也很正常,只是傅东华这样做,让人更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是本土小说,就达到了那种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虽然表达形式不同,却恰好适应了各自的文化习惯。如将人名Pork译为阿宝,Jeems译为阿金,Melanie译为媚兰。

  四、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从《圣经》的翻译中总结出来的,其实不能概括所有的翻译种类,例如有些故事性强的文章,有些科学性强的文章,有写抒情类的文章,还有电影字幕,政府报告等,都是不一样的翻译标准,功能对等理论有他的适用范围,但不是通用的,不是万能的,不过也不存在什么万能的东西,也不会有毫无瑕疵的事物,功能对等理论有他自己的适用范围,用到正确的地方能让翻译作品更加出彩。

  其二,功能对等理论要求做到“共同语言”,让文化水平低的读者能看懂,与此同时文化水平高的读者也能接受,但是这在实际中是难以做到的,可以说,这个理论的要求过高了,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地域文化,甚至不同的人生经历,也会导致理解能力的不同。

  另外,奈达也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文化是很纷繁复杂的,每个民族文化产生、演化、创造都是不一样的,国外的作品中一些文化意象,可能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无法理解的,如果我们刚好可以找到一个对应的文化物品,那当然是理想的,但是有时候我们很难找到这样一个代替物,这就造成了功能对等理论的难以实现,甚至出现漏洞,这也是翻译的一个难

  点,对于某些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语很难翻译解释。

  五、结语

  总而言之,功能对等理论对于翻译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对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一个很好的理论想法,能为翻译工作增色,更有人情味,使译著更加贴合译文读者的需要,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对等”,一些找不到文化意向对应的,也不能硬是去找一个,这不具有普遍性。功能对等理论有适用的范围。正确认识到功能对等理论的优点和不足,把它用在合适的地方,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文读者一般的感觉,贴切自然,浑然天成,对于翻译工作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功能对等理论

  【2】赵丹丹,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J].文学教育,2011(03)

  【3】吕朦,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

  [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4】石锡书,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7)

  【5】郝广丽,傅东华版<飘>的翻译策略以及影响因素,[J]文教资料2008(36)

  【6】傅东华(译)《飘》[M]1940

篇六: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作者:郭红玲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5期

  摘

  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国译界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态度已经由开始全盘接受发展到现在的颇多批评,甚至有全盘否定的现象。译界以前对此理论的评论视角多集中在翻译的性质、标准和检验等层面上。本文拟从译者主体性入手,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翻译主体性研究为背景,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理论依据,并借用译者主体性这一理论来揭示此理论的一个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者主体性;局限性

  作者简介:郭红玲(1989-),女,回族,河南商丘人,2013级研究生,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1一、对翻译主体性以及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取向,它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实际功能。这种新取向的出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翻译主体”的问题。目前,对于翻译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强调译者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主体地位,着重从主体间性理论研究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inter-sunjectivity)

  关系及各自主体性的表现。译者主体性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不论是对译者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的讨论与研究,还是从其他不同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考察研究,已经为翻译研究者们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本文接下来也将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来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二、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奈达功能对等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1、理论概念本身局限性

  奈达认为最小的、现实的功能对等是指译文的读者可以想象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指定意义和联想意义的;

  而最大的,理想的功能对等指译文读者理解和欣赏译文的指定意义和联想意义的方式和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指定意义和联想意义的方式一样。然而他却没有看到隐藏在原文和译文之下影响读者理解、欣赏以及所产生反应的其他因素,比方说:

篇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翻译理论之功能对等理论浅述

  作

  者:

  钱余

  中央财经大学

  文献综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Nida)提出,对后来的翻译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很多人都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过研究和应用。

  吕朦,贵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就曾写过《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里面主要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译界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近来这个翻译理论开始被质疑甚至被全盘否定。作者认为对“功能对等”理论持反对意见的人起因于对“对等”的绝对化理解,是对奈达的误解,于是在文中简要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实质及其原则,以及怎样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比较可取。他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是相对的灵活的动态对等,而对“功能对等”持反对意见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对“对等”的理解过于绝对化了,并没有真正知晓奈达要表达的意思。奈达曾指出,“对语言的理解从来就没有出现两人完全相同的情况,因此更谈不上两种语言中会存在完全一致的对等关系。”

  吕朦也在文中说到“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必须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且保证不会对译文产生误解,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顾及信息表达的形式。”

  另外赵丹丹,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发表过《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标准以及适用范围都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正确的看待,并且合理的使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而在使用该理论的过程中,翻译者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应怎样恰当的采取翻译策略的问题,为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在日后的翻译工作中提供借鉴意义,并为以后的翻译工作锦上添花,添砖加瓦。

  以及石锡书,杜平的《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

  理论》,则是从两个方面来看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从盛而衰,体现了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否则怎么会产生这种衰弱的倾向,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它。他在文中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读者反应”,把它作为译文的判断标准,但是读者的水平层次不一样,有高知识分子,也有目不识丁的人,即使在一个群体,他们经历的不一样,看待一个事物的观点也不同,很难把译文判断标准定下来。总体来说,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对现在的翻译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还有很多人研究过功能对等理论,一般来说较多是应用这个理论来研究个案。例如一个文学翻译作品,或者影视作品,还有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如陈苗苗的《功能对等理论下<红楼梦>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栾晓莉的《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看2010-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很多学者都对字幕翻译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有所研究和探讨,如陈玉的《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史春颖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绝望主妇>字幕翻译研究》,等等。可见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领域范围之广

  我对功能对等理论比较感兴趣,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结合文学名著的译文来浅要分析功能对等理论,理性看待它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从他的理论中学习翻译的技巧,实现翻译水平的提升。

  摘要:

  对美国奈大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简要地阐述,并且辩证地看待功能对等理论,认识到他对翻译工作的优点、贡献,以及它在现在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并且表达一下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和看法。以及结合傅东华版《飘》,感受他译文中与功能对等理论相似的理念: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在转换语言的同时,还要保证语句的通顺、优美,以及最基本的——意思的到位,在与国外的文字语言不同的情况下,翻译者把陌生的东西转换为本国的语言文字,符合本国的用语习惯,让人能够方便了解,进行传播,同时也可以是把本国的翻译成别的文字,向外传播。翻译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下,是无比普遍的事情,一个国家的学者发表了一篇文章,肯定会有各个国家的译者把它进行翻译,在本国宣传,这是一种文化知识的普及手段,信息的获取方式,打破语言文字不通造成的阻碍,紧密世界的联系。

  翻译过程中,要讲究翻译的规范,中国自古就有“信、达、雅”一说,应用于翻译,就是讲究忠实于原文,表达出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并且要做到表达的优美,流畅,有欣赏意味,这样才是一个好的翻译作品。还有许多著名的翻译理论,例如

  “解构主义”,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思维习惯、人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等等,然后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美学观”则是注重“神”与“形”的和谐。美国奈大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通过翻译时追求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来实现优秀的翻译,对翻译工作的影响甚广。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翻译作品是要让读者感觉到读译著,就好像是在读本国作家写的作品,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没有生硬的不符合本国语言习惯的句法,至少行文做到流畅,若是能结合本国的文化习俗,用上成语,俗语,那就是锦上添花了。而功能对等理论正是表达了这一观点。可以说翻译是一种翻译者自己的再创作,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有一点意译的意味。如果生搬硬套,甚至把别国特有的文化习俗,说话习惯搬过来到译文上,反而给人造成了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让人感觉生涩难懂,阅读时还得先了解别国的文化背景,这对于知识渊博,通晓内外的学者来说不算什么,但是翻译的译著不单单面向的是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也有普通的学生等,因此翻译应该注重表达的贴切,符合本国文化习惯,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功能对等理论简要阐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的尤金·A·奈达(EugeneNida)提出的,他一生都致力于翻译《圣经》,对《圣经》的翻译大花功夫,呕心沥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

  出发,慢慢摸索,最终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他认为上帝之言应该是通达万民的,所以翻译时,译文中必须使用一种“共同语言”。在奈达看来,所谓“共同语言”,是一种文化水平低的读者能看懂,与此同时文化水平高的读者也能接受的语言,这也就是动态对等的原型,后来他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也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讲究词汇对等,二是句法对等,三是篇章对等,四是文体对等。而这四个方面有轻有重,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则是居于其次,形式在翻译过程中不是一定要做到的,而且如果硬要进行形式的一致,可能会导致原本文意的扭曲,反而成了表达的一种阻碍,成了一个限制的框架。

  奈达还提出对等的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应能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能以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原文,奈达认为这是翻译最理想的目标,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

  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就是文化交际。”因此如果一篇译文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并且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那么这篇译文就是成功的,是实现了“功能对等”。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优点分析

  翻译是把原本与我们不同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我们使用的熟悉的语言文字,能让没有学过这种语言的人也能欣赏的到别国的文学作品等,翻译始于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始于文化的传播与共享。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很有说服力。他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进而他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

  一个好的翻译作品,就是要做到如奈达所说,译文的读者在阅读译著时,和它原文的读者,感受到的是一样的。因为存在着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俗习俗,语言文字,说话方式,语句结构等诸多的不同,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或者说,逐字逐句地翻译,那造成的结果会很糟糕。轻度一点的,让人勉强理解,但是生涩难懂,分外痛苦;严重一点的,例如原著中引用了一个他们所熟知的古老故事中的事物,如果不加以转换或者说明,译文的读者就会觉得不知所云,某一个简简单单的事物在原文读者看来可能带有无比复杂的历史意味,而对于不知道对方文化习俗的人来说,对这种东西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仿佛天方夜谭,例如”apieceofcake“,如果没有英文常识,完全会以为是一片蛋糕,这就是文化的阻碍,好的翻译正是要克服这些阻碍,把它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因为总有一个点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apieceofcake“就和我们中文的”小菜一碟“非常相似,一个是蛋糕,一个是菜,一个我们不知所云,甚至还会误解,一个却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其中的意思,可见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是有多重要。

  四、傅东华的《飘》中的一种功能对等理论的意味

  傅东华译的《飘》是在1940年译的,而功能对等理论传入中国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虽然两者有时间上的差别,但是傅东华译的《飘》中,能预见和体现功能对等理论的理念。他的译文对原文的改动很大,但是却是既表现了原文的意义,又达到了一种行文流畅,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自然可亲,仿佛本土作品一般的感觉,这也就是功能对等理论里面提到的,译文读者有一种原文读者的感受,其中最大胆的突破就是把原著中的人名地名做了中国化处理,还有许多其他地方更是做了大量的增减和调整,既有原文在文字上的优美,又有风格上的神似,忠实原文又有自己的发挥,可谓是一部极佳的翻译作品。

  例如《飘》(傅东华译)中:

  Inherfaceweretoosharplyblendedthedelicatefeaturesofhermother,aCoastaristocratofFrenchdescent,andtheheavyonesofherfloridIrishfather.

  译为: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

  原本这句英文的意思是:在她的脸上也大幅融合了她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的母亲和爱尔兰父亲的特征。

  但是如果单单只按原句这样翻译出来的话,就会让人没有任何感觉,原文想要通过这个描写表现出她的一个大致样子,让读者能够想象,但是直接翻译过来,不了解法兰西贵族和爱尔兰人的情况的,就会不知所云,给不了译文读者具体的感觉,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而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让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一样的反应,即能在这句话中大体想象出郝思嘉小姐的样子,达到那种人物浮现在脑海里的感觉。

  而且他采用中国的人名、地名取代外国的人名、地名,这点是很别出心裁的,中国与外国的名字差异较大,一般是两三个字有名有姓,平常译著直接音译名字也很正常,只是傅东华这样做,让人更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是本土小说,就达到了那种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虽然表达形式不同,却恰好适应了各自的文化习惯。如将人名Pork译为阿宝,Jeems译为阿金,Melanie译为媚兰。

  四、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从《圣经》的翻译中总结出来的,其实不能概括所有的翻译种类,例如有些故事性强的文章,有些科学性强的文章,有写抒情类的文章,还有电影字幕,政府报告等,都是不一样的翻译标准,功能对等理论有他的适用范围,但不是通用的,不是万能的,不过也不存在什么万能的东西,也不会有毫无瑕疵的事物,功能对等理论有他自己的适用范围,用到正确的地方能让翻译作品更加出彩。

  其二,功能对等理论要求做到“共同语言”,让文化水平低的读者能看懂,与此同时文化水平高的读者也能接受,但是这在实际中是难以做到的,可以说,这个理论的要求过高了,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地域文化,甚至不同的人生经历,也会导致理解能力的不同。

  另外,奈达也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文化是很纷繁复杂的,每个民族文化产生、演化、创造都是不一样的,国外的作品中一些文化意象,可能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无法理解的,如果我们刚好可以找到一个对应的文化物品,那当然是理想的,但是有时候我们很难找到这样一个代替物,这就造成了功能对等理论的难以实现,甚至出现漏洞,这也是翻译的一个难

  点,对于某些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语很难翻译解释。

  五、结语

  总而言之,功能对等理论对于翻译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对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一个很好的理论想法,能为翻译工作增色,更有人情味,使译著更加贴合译文读者的需要,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对等”,一些找不到文化意向对应的,也不能硬是去找一个,这不具有普遍性。功能对等理论有适用的范围。正确认识到功能对等理论的优点和不足,把它用在合适的地方,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文读者一般的感觉,贴切自然,浑然天成,对于翻译工作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功能对等理论

  【2】赵丹丹,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J].文学教育,2011(03)

  【3】吕朦,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

  [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4】石锡书,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7)

  【5】郝广丽,傅东华版<飘>的翻译策略以及影响因素,[J]文教资料2008(36)

  【6】傅东华(译)《飘》[M]1940

推荐访问: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 对等 理论 功能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