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高端技术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2-07-01 09:00: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高端技术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环保高端技术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优秀范文】

 

 环保高端技术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

 我省经济社会转型为环保产业提供新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砥砺奋进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化巩固期、减碳增汇实现碳达峰的全面启动期,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世界环保产业发展趋势看,环保装备将向成套化、尖端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产业由终端向源流控制发展,其发展重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等方面。此外,当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设置“绿色壁垒”,给世界环保装备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盛,世界环保市场也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上占有绝对的优势,2013 年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7518.79 亿英镑。水供应/废水处理、回收/循环和废弃物管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3 年全球环保产业中水供应/废水处理领域市场规模最大,

 达到 2689.23 亿英镑;其次是回收/循环领域,市场规模达到 2153.47亿英镑;废物管理领域的市场规模位居第三位,达到 1615.80 亿英镑。

 全省环保产业从业主体达到 2000 余户,2020 年全省规模以上环保产业产值约 460 亿元。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以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为主体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逐步形成体系,节能型电机、变压器、特种泵,节能玻璃、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等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具备一定基础,节能环保工程服务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特色领域发展成效显著。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高透光隔热浮法玻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贵金属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废机油等处理处置形成集“回收、贮存、运输、综合利用”一体化再生利用体系,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垃圾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柴油机尾气净化器、冶金渣回收利用技术、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有色金属冶炼烟气高效处理等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冶金及化工废气资源化脱硫技术、藻水同治技术入选《2020 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技术先进可靠,挥发性有机物催化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超级氧化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一、 高端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

 面向环保装备产业高端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在污水治理、挥发性有机气体治理、废气净化设备、催化剂再生、废催化剂无害化处置协同稀贵金属提取、稀贵金属高效富集和分离等领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前沿关键技术。围绕高端节能机电产品制造、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等引进成套设备、系统集成和关键高端零部件制造企业,建设国家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或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推进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培育一批环保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

 二、 环保功能材料 推广应用固体酸碱催化剂、废气净化催化剂、高效吸附剂,推动可降解选矿药剂、无氰浸金剂、可降解絮凝剂、绿色阻垢剂、多功能氧化剂、纳米药剂等研发生产。巩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发、生产、测试方面的领先地位。环保服务。推动自动连续监测和污染治理设施一体化运维服务,推行环境工程咨询、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环保服务总承包。发展生态修复、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碳交易、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环境物联网等新兴环保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小城镇、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推进服务业态和模式创新,推广合同环境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服务模式,发展“环保管家”、“环保医院”、“环保

 超市”等综合服务平台。探索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推行环境治理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三、 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重点打造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业等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落实《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依托特色产业园,围绕林产品加工、固废处理等,打造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打造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业等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落实《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依托特色产业园,围绕林产品加工、固废处理等,打造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四、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开发农业固体废弃物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技术装备,促进农林畜业固体废物利用产业发展。利用生物质类农林废弃物生产人造板、生物质燃料、生物培养基,发酵制饲料、沼气、高效有机肥。积极研发适用于花卉、蔬菜和烟草种植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鼓励利用蔗渣制备可再生燃料、木糖、纸浆、包装材料、颗粒活性炭、

 膳食纤维等产品。利用糖蜜发酵生产酵母与味精,制备乙醇、柠檬酸、赖氨酸与冰醋酸等产品。

 五、 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 推广生活垃圾智能识别、自动分类计量、精细分类分选、储存除臭技术,开发适用农村地区小型化垃圾热解技术装备。推进市政污泥等城市低值废弃物处理处置。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对医疗废物、冶炼及电镀污泥、污酸中和渣、废阴极、铝灰、铝电解槽大修渣、电解铝炭渣、电镀行业污水处理渣等进行处理处置的技术装备。积极推动危险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建立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管理系统和危险废物大数据监管平台。

 六、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 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产业发展,服务于绿色发展重大需求,发挥上游技术研发引领和资源供给优势,提升中游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技术服务竞争力,保障下游技术应用和市场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水环境治理产业链、工业烟气处理特色产业链、高效节能产业链、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环保产业。

 七、 大宗工 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实施钢渣、磷石膏、粉煤灰、赤泥综合利用深加工,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重点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培育磷石膏、尾渣、尾矿大型综合利用企业,突破磷石膏硫、钙、氟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二、三级硅藻土在高等级公路的综合利用。

 八、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十四五”时期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窗口期,也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与日益加速的国内经济发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

 (一)绿色低碳引领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一方面,能源消费将保持低增速和低增量发展态势,储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将加速,解决能源并网、能源消纳等关键技术,为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将不断提高能源结构高频次和高标准调整步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二)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工厂与绿色园区建设升级

 “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将更上一层楼,不断提升电气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细分领域绿色制造的水平。同时,重点打造绿色园区样板,实现引领带动作用,在全国范

 围内加速绿色园区试点示范工作,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能源梯级利用率。

 (三)绿色制造融合多产业共同发展,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

 近年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区块链、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也迎来转型升级的时机。在我国“新基建”兴建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有望与新兴技术相融合,不断孕育更加智慧化、绿色低碳的新业态与新发展模式。

 (四)产业集聚效应将不断增强,部分中小企业将实现突围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将向集聚发展进一步深化。部分中小企业在经历了企业初创的“死亡谷”后,在市场的认可与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下,将迎来爆发,成为行业龙头,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其进行周边产业布局,产业将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五)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保障节能环保产业有序发展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将持续深化,在财税金融、产业集聚、人才补贴、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应的规划文件与行动计划,引领产业发展,同时促进产业生态不断形成,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九、 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满足环保市场需求。

 创新驱动,工程带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立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提升环保产业对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支撑能力。实施一批示范作用明显、带动性强的重点工程,推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通过示范带动整体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强特色优势领域,挖掘培育新兴优势领域。

 龙头引领,集群发展。重点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市场竞争

 力。引导关联企业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快形成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开放共赢,协同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鼓励外商投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支持环保企业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

 十、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问题 虽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进步,但与全球领先的欧美各国及亚洲的日本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制约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质跃升。

 一是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我国节能环保企业创新能力较低,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仍有升级空间,产学研结合发展需要更加紧密,技术研发投入应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补足。目前,我国部分关键节能环保设备与零部件依然需要进口,自主研发、生产关键设备的能力仍需提升。

 二是产业结构需要不断优化。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参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效用较弱。同时,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市场秩序仍不完善。目前,各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竞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节能环保产业落地生根、有序发展。同时,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治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相关设备运行低效。另外,市场监管不到位也是制约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掣肘之一。

 四是政策体制相对薄弱。虽然我国出台了很多节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但其标准体系仍旧未能有效建立,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标准还未敲定。同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税收、人才补贴仍有待提高。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和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也应持续推进。同时,节能环保公共服务平台较为缺失,制约了产业进一步落地。

 十一、 行业发展主要问题 我省环保产业虽然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产业总体实力不强,创新体系、服务体系和投融资政策有待完善。

 产业实力总体不强。资源综合利用处理处置技术、设备、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不够,对技术装备制造贡献较小,产业链不完整;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节

 能环保服务业整体缺乏竞争力,行业特色不足、专业技术不强,业务范围较小。环保产业从业主体缺乏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专业性强的中小企业。环保产业园区建设、企业集群发展比较滞后。

 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产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较为紧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环保工程所需技术装备、设计、总承包等对外依赖较大。高校环保技术研发与企业应用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偏低,资源能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的路径和动能不足,市场优势与环保产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促进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配套政策、公共服务有待完善。行业管理有待规范,环保产业统计、标准体系建设滞后。投融资机制不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不健全,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有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优惠政策尚未充分利用。

推荐访问:环保高端技术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 技术装备 实施方案 产业化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