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思辨?如何思辨?(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2022-07-01 11:5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何谓思辨?如何思辨?(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何谓思辨?如何思辨?(全文完整)

 

 何谓思辨?如何思辨? ————以 2018 年高考上海卷作文为例 作

 者:

 冯渊

 作者简介:

 冯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研究员(上海 200070)。

 原发信息:

 《考试研究》(津)2018 年第 20185 期 第 3-8 页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作文研究的高频词“思辨”,文章追根溯源,指出所谓的“思辨写作”其实指的是运用“辩证思考”剖析和思考作文材料设置的情境、现象和问题。同时进一步论述,在指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的写作过程中,必须从概念、判断、推理等层面遵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关

 键

 词:

 高考作文/辩证思维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8 年 12 期

 近年来论及高考写作,许多人都说好文章要有思辨色彩。有些名师在谈及中考作文时说初中生也要有思辨能力。思辨是语文教学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词。在此背景下,还有人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提出,语言的积累建构和思维的发展提升是学生学习语文获得的核心素养,那么议论文一定要有思维含量,论证要富有逻辑力量。

 思辨,在语文教学领域似乎是大家默认的、无需解释的词,但何谓思辨,思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详细界定;逻辑如何形成不可辩驳的力量,也鲜有人提及。

  本文从梳理这些重要的概念出发,结合具体案例,给出逻辑常识,讨论思维路径,希望对高考写作教学和研究有所助益。

  一、何谓思辨:其实大家说的是辩证思考

  《汉语大词典》对“思辨”的解释是:(1)亦作“思辩”。思考辨析。语本《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列举的书证出自明代王守仁《传习录》和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意思都是指学问方面的思考辨析。(2)哲学名词。即纯粹思考。对经验的思考而言。

  当前通行材料作文,无论材料是名言还是现象,或者设置某种情境,学生在审题立意时都需要思考辨析。以往的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也需要思考辨析,但为什么近年来特别强调思辨一词?可见,今日所谓的思辨包含思考辨析的意思,但不仅限于此。

  再看第二个义项,哲学名词,相对于经验思考的纯粹思考。

  哲学家这样解释:

 。普通人认识世界总是从经验开始,凭借才智和努力,理解世界上的种种现象,发现和揭示规律。康德认为,与普通人凭借经验认识世界不同,哲学家由逻辑思考抵达事物的核心和秘密,思辨具有如上帝俯视世间一切的智慧①。

 中学生作文似乎很难说是经由纯粹的逻辑思考来认识世界,即就某个话题完全依据学理推断得出“经院式”结论,但写作过程中不排斥运用逻辑思考。哲学家对思辨的解释与语文教师讨论的思辨也不是一回事。

  教育研究者这样解释:思辨,其实就是运用概念、遵循逻辑的法则所作的推理。其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概念的厘定和辨析,对于一些现象的实质,包括统计数据背后成因的猜测性解释②。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首先要审读材料,对材料设置的情境、给定的话题进行概括提炼,找出关键词或核心概念;然后依据材料来界定概念内涵,辨析和厘定概念。这正是学生写作的现实。后续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是否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则很难做统一要求。

  查阅更多的“思辨阅读”“思辨写作”类教辅书,大家都多在操作层面含糊混杂地运用这些概念,从一开始就背离了“思辨”的本质——概念界定、逻辑推断。

  如有名师指出,“思辨阅读”是理性阅读,是批判性阅读,是建构性阅读,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文化发育和语言建构。厘定概念首先是揭示概念内涵,而不是描述概念的属性,更不是以相近或者交叉的概念循环定义。到底什么是思辨阅读,我们只能从这些模糊语言中自行揣测。

  关于思辨写作,更多的教辅书是这样解释的:材料一般只呈现某种现象,写作时,针对这一现象,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从正面立意,也可以从反面立意。有时材料提供的是不同甚至矛盾对立的观点,学生在确定立意时,要在关注两种或多种观点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法,提炼自己的观点,

 并在层层深入的论述中将自己的观点剖析清楚。这里大家所说的思辨,实际强调的是思考的辩证。

  有必要指出,《汉语大词典》上的“辩证”被解释为“辨析考证”,与此无关;这里的辩证指的是从对象的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中,从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

  通俗地说,辩证思考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仅看到事物的正面,而且也看到事物的反面,不仅看事物的某些侧面,而且还看事物的各个方面,并找出事物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根本方面,把事物当成对立面的统一体来把握。

  同时,辩证思考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把事物看作一个具有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有机整体或系统。它不仅考察事物外部的诸方面的相互联系,而且考察事物内部的诸因素的相互联系,还要考察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总之,它把事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系统中来认识。

  也就是说,辩证思考拒绝那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要求我们深入事物/现象内部,发现事物/现象的矛盾纠葛,提炼观点时尽量考虑到各种因素对观点的影响,尽可能让自己的观点深刻、全面,在表达观点时尽可能灵活、系统。

  目前大家习惯将阅读和写作中追求的辩证思考称为阅读和写作的思辨性,本文无意去改变这种语言上的习非成是,只是想厘清概念,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将这种思维贯彻到写作指导中去。

 讲清楚了规则,离实际操作还有很多路要走。指导写作更要设想哪些是学生辩证思考上的误区,哪些是歪路、迷路甚至错误的路径,只有有效地规避这些,才能走上辩证思考的正途。

  二、如何思辨:重要的是规避错误路径

  下文试以 2018 年高考上海语文卷的作文为例,阐释怎样正确运用辩证思考。上海试题如下: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1.核心概念/关键词选择失误

  要思考的是“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不是“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

  这则材料由两句话组成。材料呈现的现象中,人们“关注自身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是并列关系;但试题要求学生讨论的不是“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而是对人们普遍存在的(渴望)“被需要”的心态进行思考。这是思考的起点,但是有人在起点就找错了方向。

  上海高考卷前几年的命题常常是给出对立的观点或概念,如“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自由”与“不自由”,“坚硬”与“柔软”等。经过反复训练的学生,习惯从材料中找关键词,且经过所谓的思辨训练的考生,最容易从材料中寻找对立的两个概念。但是,今年的

 材料中,“需要”和“被需要”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如果通篇讨论“需要”与“被需要”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论述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的辩证关系,就走上了歧途。

  那么,什么叫对立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概念之间有全同(两个概念的外延一致)、上属或下属(两个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交叉(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相同,另一部分不同)和全异(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一致)等几种关系。全异关系又分为矛盾和反对两种,前者如“牛”与“非牛”,后者如“牛”与“马”。其中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被称为对立概念。上例中与“需要”构成矛盾关系的是“不需要”,而不是“被需要”。

  试题要求我们对渴望“被需要”这种心态发表看法,文章应聚焦于此,在表达对这一现象的看法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考,将与“被需要”心态相关的各方面因素考虑进来,分析探究,得出结论。

  话题的核心是“渴望被需要”,运用辩证思考,分析其正面作用是:在不断的“被需要”中奉献自我,获得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良好的情绪鼓励,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

  负面作用是:太多的“渴望”容易导致依赖心理,使人失去自我,因为价值的确定不完全靠他人的需要来证明,“渴望”可能会导致自我的被淹没。

 2.概念界定错误

  “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不等于“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身价值”。

  材料要求我们思考的是“渴望被需要”这种普遍存在的“心态”,而不是“被需要”本身。所以,要关注的核心概念是“渴望被需要的心态”。

  个体有价值的行为一旦发生,就会不依赖自己的主观愿望,使自己之外的人受益,不论是物质财富的奉献,还是精神、艺术产品的创造,都一定会被人需要,这是毋庸讨论的客观事实。几乎所有的人都能用“被需要”来验证自己的价值,他自己愿不愿意用他人的需要来验证是另一回事,所以,“被需要”根本无需讨论,题目让我们讨论的是主观的、渴望被需要的心态。

  学生如果不仔细审题,很容易将“被需要”与“渴望被需要的心态”混为一谈,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证思考,就可能对毋庸置疑的“被需要”进行简单的正反评价。当然,也不是说不可以运用辩证思考分析“被需要”,如个人的行为、思想或艺术产品如果不被“当下”的人需要,是否仍有价值?谭嗣同的勇于赴难不被当时民众理解和接纳,凡·高的画作不被当时的审美俗见接受,但这些思想行为和艺术产品终将被“未来的人”理解和接纳,他们的价值仍然可以从“被别人需要”这一角度来确认。所以,哪怕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深山之花,虽然被人忽略,但其“山中发红萼”的事实,客观上也成了诗人的审美对象;看似无人需要,实际上是一种高贵品格的象征,无论是“山中高士晶莹雪”还是“世

 外仙姝寂寞林”,看似不被别人需要,其独特的存在,恰恰成了他人迫切需要的清洁精神的高标。

  高考之后有媒体报道说,第一批参加高考的 00 后一代觉得,人不应该太在意别人对你的需要,要维持宁静淡泊的内心;人,不应该活在被需要里③。

  作为社会人,无论有心还是无意,你的思想与行为的结果肯定会与别人发生联系,都会成为被别人需要的对象。如果文章讨论的是人不应该太渴望被人需要,而应维持内心的宁静,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一味“往反方向评价”,笼统地说“不应该活在被需要里”,而不去界定“被需要”与“渴望被需要的心理”的区别,立论可能就会失之偏颇。

  在与考生的交流中发现,这类错误出现的频率很高。类似的观点如:

  人不需要被他人需要,只要自己努力,仍能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了自我价值,当然对别人、对社会有意义,自然也成了他人需要的对象。学生想说的其实是:人不必渴望从他人的需要中获取对自我的认定,不必在心理上对他人的需要形成依赖,不要因此养成“讨好型人格”而扭曲自己的初心。必须注意到,一切都是在强调“渴望被他人需要”这种心理导致的恶果,而不是否定“被他人需要”本身。

  路边野花开放,孤芳自赏,不被需要,也有价值。——其实,野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观览的对象,也就是被人需要的。我们只能说野花开放并不是为了博得观赏者的需要和赞美,“我自开放,干卿底

 事?”但是,野花没有渴望被人需要,不等于野花不被人需要。这个喻证仍然是混淆了“被需要”与“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两个概念。

  是金子就会发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即使不被人需要,也依旧能发挥其伟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被人需要,不被任何时代和任何人需要的东西,价值何在?我们只能说,真正有追求的人,在心理上不看重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去迎合别人的需要,而不能说“不必被别人需要”。

  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来不及,为什么还要去照顾他人的需要?——“他人的需要”不等于“被他人需要”。阐释的不是一个概念,讨论的话题与本文无关。

  被需要出自虚荣心,我们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渴望被需要”可能存在虚荣,“被需要”是一种客观认定,与虚荣关系不大。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在运用辩证思考时,一定要锁住材料呈现的核心概念,扣准材料设定的话题,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论述。

  逻辑学有一个基本规律叫做同一律,从概念的角度看,同一律要求,一篇文章运用一个概念,那么在这篇文章的任何地方使用这个概念,其内涵必须保持一致。对于材料作文来说,材料要求考生分析的是“渴望被需要的心态”,那么,作文要讨论的概念必须与此保持完全一致,不能游移不定、指代不明,更不能随心所欲。

  3.判断的错误

 对某个事物情况的断定,总是或对这个事物情况的肯定,或对这个事物情况的否定。判断就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态。

  材料中的判断有:“被需要”是验证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渴望被需要是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

  作文要求对后面一个判断陈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这个判断,我们运用辩证思考得到的结论大致是:这种渴望的心态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一个人渴望为他人所需要,就会迫切地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满足他人需要,服务社会,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同时要注意,我们不能被这种心态所左右和裹挟,不能偏离自己的方向而一味迎合他人的需要,不能丧失了自我。

  但有些学生在作出判断时,却偏离了材料主旨。例如:

  被他人需要不等于有价值,丛飞被许多人需要,其实是被人利用。——丛飞被人需要,不管他人出自什么目的,也能证明他是有价值的,哪怕是被利用的价值。这个例证的判断是错误的,而且不是针对“渴望被需要的心态”进行的思考。按常理推测,丛飞从事公益事业,至少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心理。

  消防员冒死冲进火海不是为了被需要。——这个判断的表述也有问题。正确的判断应是:消防员冒死冲进火海,...

推荐访问:何谓思辨?如何思辨? 思辨 何谓 完整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