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两课”教学新途径探究(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浅析“两课”教学新途径探究
“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两课”在我国普通高校教育中承载着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双重使命,其德育特征相对于其它学科尤为突出。历史已经证明“两课”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政治观的确立和形成的确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高校扩招以来,生源激增,造成了“两课”的双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的状况。笔者试从办学制度、教学手段等方面来探求“两课”教学新路径。
一、“两课”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
1.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今天在校的大学生与扩招前的大学生相比特点鲜明,他们思维活跃、富有主见、关注自我、抉择务实。因此,在就业竟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他们对大学教育的要求和思考更加客观和理性,不再向过去毕业包分配时期的大学生那样完全依赖、服从于学校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对“两课”的态度取决于自我发展的需要,生活目标不同学习态度也随之不同,表现出鲜明的目的性。对于“考研派”来说,因为“两课”绝大部分科目是考研必考科目之一,所以他们要求教师授课时,在内容上要全面而深刻,并能夹带一些试题分析或考研知识点;以能顺利毕业为目的的“随流派”,他们不在乎教师对知识讲授的深浅度,却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喜欢娱乐故事式的浅白讲解,厌倦理论剖析;以读书为了兼职的“打工派”,他们唯一的要求
是老师只讲考试要考的内容即可,除此之外别无它求;还有一小部分“思想派”,他们渴望在大学能够获得对于自己一生都有益处的政治思想教育,因而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能够旁征博引、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理论的升华,还要有贴近生活的实例,达到究古今天地之道的境界。
很显然,学习目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主观需求,但不同的需求在目前教学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因扩招导致师生比过大,师资短缺,作为通识课的“两课”只能实行一两百人的大班授课方式。但聚集在同一教室的来自不同专业的一两百名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储备量相差悬殊。这缘于高考改革,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时所选的科目不同,即便同是文科的学生,选学的科目也不尽相同。譬如,有的学生选历史和政治,还有的学生选政治和地理。文科的学生不会选理科的课程,理科的学生也不会选文科的课程。但是到了大学,无论基础如何,不论文理,统一学习同一教材的通识课,一位教师要在同一课堂里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谈何容易,结果必然形成明显的“径流”和“干涸”现象。
2.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改变。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设备有限,如讲台上有扩音设备而台下的学生没有,造成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很难听清楚学生回答的内容。提问学生就成了教学活动中的难题而被人为地放弃,正常的师生互动模式演变成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减少提问或不提问又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一方面,教师不能了解学生,只能凭借感觉和经验判断学生的基础,依据不准确、不科学、不客观的主观判断去准备教案及授课内容,必然导致教与学处于相脱离的局面,失去学生参与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必然在教学质量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学生无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导致学生降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填人的“口袋”,客观上延续了应试教育所锤炼的考试技
能却没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削弱了大学教育的真正功能。
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学评估的硬性要求,考核的固定模式,制约着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一言堂的授课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可以避免备课不足所带来的尴尬;学生忙于记笔记客观上保证了课堂纪律和备考时有章可循。因而尽管一言堂的教法不适合大学教育,但在目前情况下它还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因而不会马上取消。
3.学校形式上的重视所带来的尴尬。从中央到地方,一致强调“两课”的重要性。“05 方案”要求文科修 335 学时,理科修满 285 学时,“两课”学时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学科,甚至超出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比较富裕的学时可以保证对理论进行全面地讲述和剖析,但“两课”开设的真正目的是要知识、思想人脑,成为一种学养,成为导引人们长期追寻真理的指南。这就要求学生要带着理论走出校门进行深人地社会调查和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书本知识的正确性与否,一旦他们在实践中尝到甜头,切身感受到所学理论的价值,就会自发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可多数学校因经费紧张而不给拨发这部分费用,这就导致了“两课”的教学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枯干的、乏味的、脱离实际的、纯粹的理论说教,而失去了在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性、指导性和发展性,学生感到理论与实践似水与油一般不溶,理论无法指导实践,说归说做归做,说与做不统一,经过几次挫败,学生渐渐地就会对“两课”产生逆反心理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学校在课时上的重视是一种形式上的重视,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两课”的重要性,因而落实到行动上就显现出单一性和僵化性的特点。
学校这样做只能劳民伤财,学生以应付的心态来学习,既
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养成学生说假话、套话的习性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做人的准则。当他们将不良习气带到社会上去,在社会上会产生严重的恶劣的社会风气。
学校用集中上大课的办法解决了生多师少的矛盾,但又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麻烦,即教师失去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对于忽然失去父母、老师管教的大学生来说仿佛失去安全感,必然产生仿徨、空虚、无助的心理却又无处释放、倾述,只能长期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自然形成心理疾患,“两课”的德育功能因此而消失殆尽。
综上所述,“两课”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带来了诸多尴尬与无奈,影响“两课”教学目的的贯彻执行,难以实现“两课”所肩负的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双重历史使命。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找“两课”教学的破茧出口。
二、“两课”的教学改革路向
1.打破整齐划一的大班授课模式,实行因材施教
(1)以基础水平划分授课班级,因材施教。因为高校的扩招,在校的学生人数激增且短期内这种状况无法改变,因而只能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有些专业文理科学生都招,同一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差也很大,但以往在划分“两课”的班级时简单地以系或院为单位来划分授课群而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如果在人学初,学校将学生的底子摸清,打破系别界限,按水平来划分授课群,教师在签课表时依据自己的水平和专业方向,优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新组合班级,那么,在备课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知此知彼,有的放矢,教与学由现在的分离状态回归到原本合一的正常状态。
(2)教师互补型的优化组合,扬长避短。教师业务水平长短不一,兴趣点各不相同。将不同特长的教师组成一个授课组,分工协作,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教材涵盖了从 1840 年到到 21 世纪初共计 160 多年的历史进程,将以近代史为专业方向的教师和教现代史的教师组合在一起,按照事件发生的历史逻辑进行分段讲授,做到各尽其长,这样的分工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减轻备课压力,还可以节省时间搞科研;对于学生来说又可以从十几个风格不同的教师身上获取更多的课内和课外的知识,仅从这一点来说就比一位教师从始至终教到底的效果好得多。这样的组合不同于专题讲座,所谓专题讲座是指 1997 年始于北大的一种授课模式, “北大将《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内容分为 12 个专题,分别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及领导干部以讲座的形式授课”。但绝大多数的高校不具备北大的人才优势和经济实力,却东施效架,弄出变味的专题讲座,他们对讲授同一学科的“两课”教师进行了分工,一章由一名教师完成,这样也能减轻教师备课量,但十几人不按教材内容排列顺序的轮番登场,势必打破一门学问的内在逻辑,造成学生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来分析专题讲座的弊端,此周此班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下周此班讲的却是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间颠倒,史实跳跃,逻辑支离,造成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不清,不利于学生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国史、国情和三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因此,教师互补型的组合是解决生多师少矛盾的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径。
(3)化整为零的备授课办法,心智并重。大学生中因为不堪就业竞争及人际关系压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的现象越来越多。有“数字表明近 25. 4%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2006 年 10 月,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对 500 名新生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成为大学新生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30%的新生对人际交往有顾虑,45%的新生认为“和同学相处得一般”。面对如此
严重而普遍的心理问题,虽然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种种因素导致其形同虚设,多数学生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疏导,导致极端的惨剧时常见诸报端。尽管每个学院都有专业辅导员,但一名辅导员要管理成百上千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将工作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内心深处的程度。如果“两课”教师能够及时补位,利用学科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从哲学、历史的角度和学生探讨一些人生问题,分担他们的苦恼,破解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难题,同他们一起走出困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悲剧的发生。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必须放弃大班教学形式而实行小班授课,小班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使彼此互相信任与接纳。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非常明显的自身特征,他们所表现和遇到的问题是多子女家庭中长大的教师所没有经历过的,对教师来说也是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单单依靠一两人的力量是不足以完美解决的,需要多名教师在一起集体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将学生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巧妙地与讲课内容联系起来,以润物无声之势既传道授业又解决学生所遇到的思想与心理之惑,依靠集体的智慧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由此可见,“两课”教师的德育工作会填补辅导员工作的一些盲点,成为构建育人之网不可或缺的一结。
2.建立稳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依据制度办学
“两课”是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公共课。苍白的语言说教、乏味的理论学习比不上生活中一件真实个案的震撼力和诱惑力。教师在讲台上大谈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如带领学生搞一次社会调查,让事实说话,让学生的亲历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教学是“两课”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初探,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次热身,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无论正确与否都有教师的点评和匡正,由此得以深化的理论在学生思想中增强了可信度。学生获得经过实践洗礼的理论的同时,也就完
成了由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能够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行为准则,成为民族精神的捍卫者和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但从目前来看几乎很少有学校在学生身上花这笔钱。主要缘于中国高校没有一套人人都必须遵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无法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正常化。因此,如果高校领导能够转变观念,从自我思想上理性地重视“两课”对学生个人成长、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影响力,那么“两课”的教学目标就会落实到实处。
3.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效率
“两课”教学基本上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现在高校基本上普遍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确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它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仅仅是一项辅助手段而已。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弱化教师的主体作用,妨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性的发挥和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记笔记及对知识的反色。现在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过多,“两课”的考核形式又过于形式化、教条化,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所具有的真实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如果利用网络来考核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便捷,省时省力,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便于学生尽快解决思想问题和学业问题。由此可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课外沟通交流及对学生的考核中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可知,“两课”是培养大学生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基地,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师资资源短缺,造成一种形式重视实际轻视的怪现象,客观上削弱了“两课”的双重育人功能。要想彻底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需要领导重视、制度保障、教法创新,使“两课”真正成为经得起时代锤炼和考
验的人生必修课。
推荐访问:浅析“两课”教学新途径探究 浅析 探究 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