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问题聚焦与对策分析(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07-04 11:5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问题聚焦与对策分析(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问题聚焦与对策分析(精选文档)

 

 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问题聚焦与对策分析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作

 者:

 胡娜

 作者简介:

 胡娜,硕士,讲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 401520

 原发信息:

 《中国远程教育》(京)2017 年第 20175 期 第 57-62,71 页

 内容提要:

 本文以新近完成验收的 100 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对 46 所涉及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院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骨干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示范性经验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界定内部质量主体、进行宏观模式构建、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评估机制以及建立质量保障机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与对策建议。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期刊名称:

 《职业技术教育》 复印期号:

 2017 年 10 期

 定稿日期:2017-03-0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8X(2017)05-0057-06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 号)要求,继 100 所示范院校之后,新增 100 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从 2010-2015 年分批建设。2015 年 12 月,教育部又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 号),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建设进程。国家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完善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部,等,2015)。截至 2016 年2 月 1 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已基本结束,99 所院校全部通过验收。为此,本文选取新近完成验收的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取得的实践成果与经验教训,提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广泛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样本选择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截至 2016 年 2 月,教育部、财政部分别对第一、第二、第三批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组织了验收,建设院校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成效显著,创新

 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具体验收结论见公示(见表1)(教育部,等,2013,2014,2016)。本文选取这三批已完成验收并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骨干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选择其验收材料中涉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院校进行重点分析。

  (二)样本分析

  通过分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验收项目总结报告、骨干验收其他资料、各学校网站信息及电话访问等方式,笔者发现,其中 46 所院校骨干验收项目总结报告中涉及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46 所院校无相关建设内容,7 所院校骨干验收材料无法正常显示,仅 1 所院校未参加 2015年度第三批验收,验收结论为不通过。针对 7 所院校验收材料无法显示的问题,笔者联系了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骨干建设专栏技术管理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同时电话咨询了这 7 所院校,试图获取相关材料,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未对相关建设材料备份”或者是“校方认为相关资源信息已不适于对外公开”。因此,剔除未参加验收及无法获取建设资料的院校,骨干高职院校验收材料涉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比率并不高,仅50%(见表 2)(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骨干院校建设专栏,2015)。

 本文重点研究上述 46 所骨干验收材料中涉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院校情况。

  三、骨干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通过对 46 所院校验收文献、学校网站信息资源的分析以及笔者参与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验收与电话咨询,结果显示,有 15 所院校进行了宏观模式构建的实践性探索(见表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骨干院校建设专栏,2015),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构建了以“主体责任”为特征的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共 9 所院校,占比 60%。如: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系-学生三层次,学校-企业-社会三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督与导相结合的“教”“学”“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第二类:构建了以“行业质量标准”为支撑的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共 3 所院校,占比 20%。如: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 ISO90001 质量监控体系,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监控体系。第三类:构建了以“事件集”为特征的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共 3 所院校,占比 20%。如: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组织、评价、制度、信息反馈四个子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组织、信息三个子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

 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多数院校从主体责任出发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依据主体岗位责任设置质量保障机构。第一类院校吸纳企业、社会广泛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如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骨干院校建设

 期间,构建和完善了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相适应、以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校-系-学生三层次,学校-企业-社会三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聘请企业和社会人员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吸纳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督导工作,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对顶岗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进行指导与评价,增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第二类院校主要结合自身行业背景,以行业质量标准为支撑进行了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实践。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项目建设期间,针对国际公约的新修正案、国家海事局出台的一系列海事法规、教育主管部门印发的一系列新规章制度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新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变化,及时启动并顺利完成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形成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质量制度管理体系得到审核专家组的认可,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要求,并在规定的 12 个要素基础上创新地增设了 3 个质量要素。

  第三类院校主要是以“事件集”为特征的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项目建设期间,构建了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系统、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组织系统、教学质量管理业务流程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组成,质量目标和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组成目标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主要由职教集

 团的质量监控中心和学院质量控制中心实施,实行企业信息员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制度。通过教学运行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了教学质量管理机制。通过网络化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实施远程评价,建立了“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从 46 所院校验收文献中提取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的微观关键环节来看,包括多方评价、信息反馈、质量标准、过程监控、质量制度、组织体系等,每所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各实施关键环节有不同的侧重(见表4、图 1)(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骨干院校建设专栏,2015)。

  图 1 46 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关键环节比例图

  从图表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学校都在多方评价、信息反馈、质量标准、教学过程监控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建设,有 40%以上的学校在质量制度、组织体系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另有不足 20%的院校在顶岗实习、ISO9000 教育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建设。

  四、骨干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示范性经验

  通过实证样本分析,骨干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示范性经验:

  (一)界定内部质量主体,进行宏观模式构建

  从 100 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实践来看,界定与学校内部质量紧密相关的主体有学校(教师和教辅人员)、学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家长和用人单

 位。因此,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大多从这四个主体出发进行宏观模式构建,并结合不同学校的行业背景、“事件集”等构建微观关键环节具有差异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二)内外交互共管,引入多方评价

  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评价,不仅要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还要特别关注来自外部的评价。为适应合作办学、开放办学的需要,必须建立基于“多方评价”机制,引入学生和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等成为开放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样本中超过90%的院校实现了内外交互共管并引入多方评价。

  (三)结合院校发展定位,建立质量标准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是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实施评估、做出诊断、提出完善建议的标准操作过程的总称(彭慧芬,2014)。该过程的质量保证作用就是根据院校实际以及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学年、学期的人才培养质量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检查的标准化制度文本和操作流程的管理规范。样本中超过 50%的院校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成功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升级为技术标准中的专业标准,管理标准覆盖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四)督与导相结合,建立双主线管理模式

  样本中超过 50%的院校建立了“双线运行”的工作机制。实施“教学运行”和“教学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双线”独立运行,又互相沟通、相互促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5)。教务处主要职责为

 “导”,负责教学运行一条线,主要从教学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等三个过程的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监督部门主要职责为“督”,负责教学监控一条线,主要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与改进这一过程的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五)多管齐下,实施教学过程监控

  样本中有 54%的院校建立了教学过程监控机制,成立了学院、企业、学生三支质量监控队伍,对教学秩序、课堂质量、课程资源情况、校外实习管理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控。

  (六)出台配套制度,实施依法治校

  样本中有 49%的院校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台配套的质量制度,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教学的正常运行提供法规和制度保证。

  五、骨干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重视不够

  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很明确,但许多高职院校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味地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贪图“又大又全”的办学方式。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它的应用性、实践性才是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根本。这种形态目标的把握程度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实践理性价值、形式和过程的偏离。从骨干高职院校的验收材料来看,92 所骨干高职院

 校仅 46 所建立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仅 6 所院校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系统。可见,绝大多数院校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重视不够,对实习实训质量管理的建设投入还相当不足。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与移动互联的大环境沟通不畅

  从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来看,仅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1 所院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B/S 构架模式自主研发了督查督导管理专用平台系统,通过“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检查评价、反馈修正”四个环节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监控(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5)。另有 5 所院校,利用互联网建设了顶岗实习管理监控平台,可实现对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远程质量管理,但是平台功能单一,没有形成质量全面管理的体系化。仅有极少数院校对可移动终端媒介+教育的方式进行了探索,目前的探索实践大多聚焦于一个点,多以在线课程学习为主,更像是传统课程的空间延展。总的来讲,还没有一所院校广泛利用可移动终端媒介来构建校内质量保证体系,真正实现全覆盖的教育教学管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学过程管理的实效性不强,学生的中心地位不突出

  总的来看,骨干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大多停留在制度规定上,如教学检查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这些制度搭建的信息采集机制时效性极差,如学生信息员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多是采用月末集中汇报,1 个月之后再来分析解决 1 个月之前发生的问题,这样的管理效率在信息时代只能被淘

 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最重要的环节是实时监控、评价反馈,在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永恒不变,其他一切派生因素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主体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需贯穿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始终,但现实的差距太大。

  (...

推荐访问: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问题聚焦与对策分析 对策 保证体系 聚焦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