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04 18:2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课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供大家参考。

小学科学课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小学 科学课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以人为本,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包办代替孩子的正常发展,只能是推动、促进和正确引导孩子的自我发展。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授人以自我发展的“发动机”和“金钥匙”。“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吸收了法国“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理解”的“Hands On”(动手做)科学教育模式的精华,强调“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让孩子‘七搞八搞’,‘真刀真枪地搞科学’”(刘默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在科学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我想应该从改变 “导”的方式着手。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导”是“引而不发,助人自助”。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导趣、导思、导疑、导法,使学生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即从让学生“学会”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使学习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自我发展。

 一、

 导趣,使学 生乐学

 导趣,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导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注意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愿学,爱学,乐学。

 (一)言语导趣 语言是师生传输教学信息的第一载体。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如一首好歌拨动学生的心弦,不仅能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教学的预定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科学课上,有感情的语调、有号召性的语言往往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今天刮什么风”之前,教师先有感情的朗诵小诗:“风/你见过风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树枝摇晃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你见过风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湖面泛起波纹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诗一样的语言,使学生在优美的风景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风的现象风的特征,大自然中自然现象与大自然的和谐的美。马

 上,他们的兴趣很高,纷纷补充了红领巾、头发、手帕、红旗等等,这样教如何测风向就容易多了。

 (二)悬念导趣 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常常设置问题,特别是把科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示给学生,从而引起他们的激动与兴奋。在教“跷跷板”时,提问:“你和你的同学玩跷跷板时能平衡吗?”“能”。“你和爸爸玩跷跷板时能平衡吗?”他们几乎都肯定地回答“不能”。“好,今天学了这节课之后,看看你们的回答还是不是‘不能’。” (三)实验导趣 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生动的形象、活动多变的事物、奇异罕见的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科学实验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实验是我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常规武器。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主观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如在教“水的表面张力”时,我演示在半杯水、满杯水中分别放入一枚回形针,有浮、有沉的现象。学生马上被这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还没等老师要求,他们已进入探究了。

 (四)情景导趣 在科学课上,我们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景,以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当科学探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如“东西南北”,老师先放一段录象:一群孩子在大自然中迷了路,不能辨别方向,此时他们饥寒交迫,急需赶路,往哪走呢?谁来帮帮他们呢?学生身临其境,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的,科学并不神秘,马上来了兴趣。

 二、导思,使学生活学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是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导思。导思,即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在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与否,是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碰撞、探究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提问、探索、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学”为“活学”。

 例如:第六册<<鱼>>一课。我将几条不同形状的金鱼和鲤鱼出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玩一玩、看一看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问题。有的问“鱼为什么会生活在水中?”“鱼为什么会游泳?”,还有的问“鱼身上为什么会有鳞?”“鱼为什么

 会不停地喝水?”等等许多有趣的问题。然后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一课的主要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如在学习“观察蜗牛”一课时,学生也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蜗牛为什么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蜗牛爬过后的地面上为什么会留下痕迹?蜗牛在纸上运动比在玻璃上运动是快还是慢?为什么?用手轻轻触动蜗牛前触角,用手电照射蜗牛的触角,它的触角为什么会缩进去?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新课程标准的口号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资源。“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创造出提问的环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提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避免了“是”还是“不是”。

 三、导疑,使学生易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面对疑惑,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及”、“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时,如果教师及时地给予适当的疏导与点拨,学生则会化难为易,大彻大悟,将会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变“难学”为“易学”。

 如在教“毛细现象”时,当学生完成了纸巾、布条、木条、一片玻璃,两片玻璃贴在一起的放入水中实验时,学生正困于为什么有些东西能发生毛细现象,而有些东西却不能发生时,这时,我及时突出一片玻璃和两片玻璃贴在一起有什么不同,布条和纸巾有什么相同时,学生就陆续说出了有空隙、有小孔。又如“水的浮力”,在学生困惑于探究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时,可以提示一下同体积的、同重量时的情况的比较。

 可见,在教学中,当学生思维被困时,教师适时地给予点拨、疏导,就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四、导法,使学生会学

 古人说得好:“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益。”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教,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最后离开教师可以自己进行学习。达尔文也曾指出:“最有用的知识是学会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授人以渔”,是实现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我通过归纳、示范、迁移等环节,把学习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会学。

 (一)归纳 如何把一堂课、某一阶段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概括、总结,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是科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如在教“昆虫”时,我先出示各种虫子,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特点,

 并给它们分类,然后又引导学生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二)迁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方面的训练,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灵活迁移。

 如在教“毛细现象”时,引导同学们把能发生毛细现象的材料共同特征归纳为:它们都有小孔或空隙,然后延伸为凡有小孔的物体都能产生这种现象。又如在教“昆虫”时,归纳出昆虫的特点后,延伸出凡具有这种特点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并多媒体演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让学生判断。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却在相机诱导。”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的自我发展,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是健康、科学的,以课堂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学生良好自我发展主要阵地。教师的任务就是突破了过去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以“探究为核心”,主动参与科学探求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导”上下功夫,研究“导”的艺术,只有教师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才能使教与学、导与学相互促进、协调和谐。

推荐访问:小学科学课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引导学生 课中 自我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