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合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7 10: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聚氨酯合成方法,供大家参考。

聚氨酯合成方法

 

 巨型水性聚氨酯乳液[1]以水作溶剂或者作分散介质,体系中不含或含很少量的有机溶剂,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缩合生成聚氨酯的乳液。反应用下式表示:

 水性聚氨酯乳液合成工艺进展

 (1-1)

  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缩聚物,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无毒、不污染环境、节能、易操作等优点,在工业上(包括黏合剂和涂料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它正逐步成为当今聚氨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从 20 世纪 60 年代水性聚氨酯被用做涂料开发出来到 80 年代,美、德、日等国的一些聚氨酯产品已从试制阶段发展为实际生产和应用,一些公司如德国的 Bayer 公司、Hoechst 公司、美国Wyandotle 化学公司、日本的 Dic 公司走在前列。国内水性聚氨酯产品品种少、性能不佳,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因此需开发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国内的迫切需要。由于聚氨酯的疏水性很强,必须采用新的合成方法制备 PU 乳液,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过程主要为:①由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二异氰酸酯形成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 PU 预聚体;②中和后预聚体在水中乳化,形成分散液。各种方法在于扩链过程的不同。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有两大类:外乳化法和内乳化法。

  1. 外乳化法

  该方法是使用最早的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外乳化法就是在乳化剂、高剪切力存在下强制乳化的方法,最早为 Pschlack 发明,1953 年杜邦公司的W.yandott 采用此法合成了 PU 乳液。其合成工艺是先将聚醚二醇和有机异氰酸酯合成 PU 预聚体,再以小分子二元醇或二胺扩链,得到 PU 的有机溶液,然后于强烈搅拌下,逐渐加入适当的乳化剂的水溶液,形成一种粗粒乳液,最后送入均化器,形成粒径适当的乳液。但因该方法存在反应时间长,乳化剂用量大以及乳液颗粒粗而导致储存性差,胶层物理机械性能不佳等缺点,目前生产基本不用该方法。后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叫做低温封蔽法制备 PU 乳液的方法,可减少乳化剂的用量且制得稳定性好的乳液。该方法是将端-NCO 预聚体用肟、内酰胺、NaHSO3、乙酰乙酸酯等封端剂封端后,与多元胺一起分散于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形成一种稳定的 PU 乳液。

 2. 自乳化法

  制备稳定的 PU 乳液主要是通过自乳化法,其关键是在聚氨酯的分子骨架中引入亲水基团。亲水基团是通过亲水单体扩链而进入 PU 分子骨架的,它由成盐基团和成盐试剂组成。根据亲水基团的类型用该法制得的水性 PU 乳液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 4 种,其中以阴离子型占主导地位。自乳化型 PU 乳液的制备工艺有很多种,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丙酮法、预聚物分散

 法、热熔法、酮亚胺/酮连氮法,其共同特点是首先制备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端基为 NCO 或封闭 NCO 的 PU 预聚体,区别主要在扩链过程中。目前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为丙酮法和预聚体分散法(或称预聚体混合法)。其合成工艺如下。

  2.1 丙酮法

  丙酮法是由德国 Bayer 公司 Ddieterich 研究成功的。Ddieterich 首先将聚醚或聚酯二元醇与异氰酸酯制成预聚体,加入适量的丙酮降低粘度后,用N-甲基二乙醇胺扩链,再加入丙酮降低粘度,然后加入离子化试剂,搅拌离子化。将离子化的 PU 分散到含 80%丙酮、20%水的介质中,最后蒸除丙酮,即可制得粒径为 0.03~100μm 的水乳型聚氨酯。丙酮法先制得含 NCO 端基的高粘度预聚体,再加入丙酮以降低粘度,然后用亲水单体扩链,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水中,通过强力剪切作用使之分散在水中,乳化后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即可制得 PU 水分散体系。

  安徽大学齐正旺[2]以丙酮法制备了 WSPU。WSPU 是一种形状聚氨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具有形变量大、容易加工、转变度可调控、可降解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制备工艺如下:在四口瓶中依次加入聚已内酯二醇(PCL)和 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搅拌通氮下于 80℃下反应 3h,加入少量丙酮溶剂,搅拌 10min 后,再加入催化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反应 4h,即制得 PU 预聚体。将聚氨酯预聚体在快速搅拌下加入三乙胺5min,随后加入计算量水乳化,10min 后减压抽去丙酮,制得固含量为 30%WSPU乳液。对 WSPU 处理加工进行样品测试。最后得出合成 PCL 分子量在 5000 时,乳液性能稳定,它的形状记忆恢复率达到 95%。

  四川理工学院张发兴,卫晓利[3]先合成亲水扩链剂 DHPA,然后制备磺酸型 WPU 微乳液。其合成工艺为:将一定量的 Ng210 和 IPDI 加入装有冷凝回流管、电动搅拌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适量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至所需温度反应一定时间,用二正丁胺(已标定)滴定法测定预聚体中 NCO-的含量是否达到理论值(若达到理论值则停止预聚反应,未达到理论值则继续反应直到达到理论值为止),降至合适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 N-甲基-2-吡咯烷酮溶解的DHPA 反应一定时间,加入少量丙酮稀释,经三乙胺中和,在快速搅拌条件下加去离子水进行分散,最后减压蒸馏除去丙酮,得到稳定的磺酸型 WPU 微乳液。相对于常规的羧酸型 WPU 微乳液,磺酸型 WPU 微乳淮具有更高的固含量和更低的表面张力,且具有较好的低温、高温及室温稳定性。

  山东大学王翠,吴佑实,吴莉莉[4]采用丙酮法制备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其合成工艺如下: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氮气进出口的 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 110℃真空脱水的聚酯二元醇,在 60℃是加入计量的 MDI 丙酮溶液反应 10~20min,然后加入 DMPA 的 DMF 溶液,搅拌 5~10min 后向其中加入剩余 MDI,滴加催化剂,继续保温反应 50~90min,待反应至—NCO 含量达理论值时(正丁胺滴定法测定),加入 TEA 成盐。待体系中异氰酸酯含量少于 0.2%时反应结束,取出降温至 30℃以下,然后将一事实上量的水快速加入体系中并高速搅拌 1h。若要再度进行扩链,则在加水前加入乙二胺。最后,减压蒸馏脱去低沸点溶剂(丙酮)即得水性聚氨酯成品。

 丙酮法制备水性 PU 的优点是反应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乳液粒径易控制,乳液质量高,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尤其是 PU 分子量大时耗费大量的有机溶剂且难以回收,工艺复杂、成本高。危险性大。

 .2 预聚体分散法

  该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是先将亲水单体引入到聚合物中,离子化,制得含离子键的 PU 预聚物,然后将其分散到水中,形成预聚物乳液,最后用二胺在水相中进行扩链而制得 PU 乳液。该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大量的有机溶剂,可制得有支化度的 PU 乳液,但仅限于特殊的端-NCO 预聚物,此预聚物主要由低活性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制得的预聚体。

  德国 Bayer 公司的一项专利里报道,将丙氧基化 2-烯-1,4-丁二醇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Mw301)15.2g 于 80℃加入到聚乙二醇酯二醇(Mw2143)429g中,混合物均匀加入 87.5gMDI,80℃反应至 NCO 含量为 1.6%得到含磺酸钠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将该预聚体在浓度为 2.3%的乙二胺基异磺酸钠水溶液 842g 乳化得到固含量为 38%粘度为 8pa·s 的聚氨酯乳液。

  陕西科技大学吴雄虎,杨承杰,丁绍兰[5]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环氧丙烷二醇(PPG)、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PTAd)、四氢呋喃聚醚多元醇(PTM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皮革光亮剂。合成工艺如下: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氮气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低聚物多元醇、IPDI 和少量的催化剂,在氮气的保护下于一定温度下反应 2h 左右,至 NCO 含量接近理论值时,加入 DMPA、TMP 继续反应 2h 左右,至 NCO 含理达理论值,得到预聚体,降温至 50℃,加入计量的 TEA 和适量的丙酮,充分搅拌后,倒出预聚体,在高速剪切下,加水乳化后,加入乙二胺扩链,得到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分散液。最后减压蒸出丙酮。

  中国科学院杜辉,赵雨花,王军威[6]等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了一系列聚碳酸酯二醇(PCDL)型水性聚氨酯(WPU)胶粘剂。其合成方法如下:将 PCDL和含磺酸基的聚酯二醇加入到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于 100~120℃真空脱水至含水量低于 0.5%;然后在 50~60℃条件下加入计量的异氰酸酯和溶剂丙酮,并维持此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 1,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 1,4-丁二醇(BDO)继续反应;待反应液中-NCO 含量与设计值基本相符时,加入 TEA 中和羧基,之后加入蒸馏水强烈搅拌进行乳化分散,并加入乙二胺进一步扩链;最后,减压脱除丙酮,即制得 PCDL 型 WPU 乳液胶粘剂。

  四川大学成丰,向玲,于剑昆[7]等预聚体分散法,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蔗糖为亲水链剂和交联剂制备了一种种鞋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WBPU)。WBPU 合成工艺如下:将已脱水的聚乙二醇(PEG-1000)、二羟甲基丙酸的 N-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DMPA/NMP,1/1W/W),加入到装有搅拌机、回流冷凝管、水银温度计、氮气进出口的四口烧瓶中,温度调至 60℃后,再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不得催化剂-M,在氮气保护下,待体系混匀反应 0.5h 后,加热升温至 80℃均匀搅拌反应 2h,然后,温度降低至 60℃,再逐步加入 1,4 丁二醇以及蔗糖,反应 1h 后,加入计量的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

 反应过程中视体系粘度大小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当 NCO 值达到理论值终止反应(二正丁胺滴定法判断反应终点),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将降温至(255℃)的聚氨酯预聚体加入到三乙醇胺(TELA)的水溶液剪切乳化,整个乳化过程在冰水浴进行,待搅拌均匀后,另入三乙胺进行中和成盐,剪切乳化反应 40min,最后减压蒸馏脱除溶剂,得到固含理为 50%左右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综上所述采用预聚物混合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其工艺相比丙酮法简单,是无须使用有机溶剂。使成本降低,但产品质量不如丙酮法,且只适用于脂肪族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2.3 熔融分散法

  这是无溶剂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方法。熔融分散法[8]是指把异酸酯的加聚反应和氨基的缩聚反应紧密地结合起来,先合成含亲水基团的端异氰酸酯的预体,然后在高温下(130℃)和过量的脲反应生成缩二脲,再在甲醛水溶液中反应进行羟甲基化,得到高分子量的聚氨酯。该法能耗较高。

  2.4 酮亚胺和酮连氮法

  酮亚胺和酮连氮法[9]是指预聚体与被酮保护了的二元胺(酮亚胺体系)或肼(酮连氮体系)混合后,再用水分散,分散过程中酮亚胺、酮连氮以一事实上速率水解,释放出游离二元胺或肼与分散的聚合物微粒反应,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脲具有良好的性能。该法制备的涂膜较好。

  3. 结语

  此外,PU 乳液的合成方法还有与水直接混合法、固体自发分散法等。以上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相比较而言,丙酮法成熟一些,由于预聚体分散法合成工艺简单,所以预聚体分散法的前景更好。水性 PU 的发展日新月异,总的发展趋势是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国外各大公司对 PU 乳液产品的品种、数量、性能等都作了大力地开发。国内 PU 乳液的研制开发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受到国内化工基础薄弱的限制。我们应该在基础原料生产和产品研制开发上向国外靠拢,大力研制开发新品种,提高国内 PU 乳液生产的能力和合成工艺水平。

推荐访问:聚氨酯合成方法 聚氨酯 合成 方法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