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教学三人谈(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07 14:2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选读》教学三人谈(全文),供大家参考。

《〈论语〉选读》教学三人谈(全文)

 

 《〈论语〉选读》教学三人谈 作

 者:

 朱昌元/张茂松/褚树荣

 作者简介:

 朱昌元,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张茂松,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褚树荣,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原发信息:

 《语文学习》(沪)2013 年第 12 期 第 51-57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4 期

 2013 年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的篇目,选自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经过 2 天 13 节课的展示,作为评委,我们觉得,《〈论语〉选读》作为教材可能是最考验执教者处理教材的能力的;作为赛课,13 堂课显示出的共同追求,代表着全省语文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取向。因此,赛课结束后,我们就 13 堂课引申出的一些基本话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关于建构意识

  褚树荣(下称“褚”):《〈论语〉选读》分 15 个主题,每个主题由若干章组成。因此,每篇课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篇文章,这与平常的教学大异其趣。如何把分散的章节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朱昌元(下称“朱”):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我认为应在深入研读“语录”的基础上,寻找一两个契合文本精神内涵的切入点,搭建起教学的“支点”和“框架”。教师既要深入文本,在“读厚”的基础上“读薄”,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又要跳出文本,站得高一点,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和视野。运用批判性阅读的眼光,有萃取,有聚焦,这是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的关键。

  张茂松(下称“张”):确实,《〈论语〉选读》教学完全可以也有必要根据文化思想层面的侧重点重新组合,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完整。如本次大赛篇目《诲人不倦》是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一课,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就可以选择其中几方面重组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突破“课”和“课本”的限制,以儒学的重要概念(如“孝”“仁”“礼”“君子”“中庸”等)为核心重新组合,将某一概念置于文化史的长河里,又与当下的社会联系起来,进行多角度研读,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以期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这样的重构,对于 13 位青年教师来说,显然是很大的挑战。部分选手缺乏重构教学内容意识,将所有章节塞进一节课内,蜻蜓点水般逐章讲读讨论,因为重点不鲜明、解读不深刻而难以让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从教学内容而言,离“合宜”两字要求尚远。

  褚:朱老师的“选点”就是张老师说的“思想层面”的“重要概念”,即围绕这些“点”(概念)重组教学内容。如何“定点”组材?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核心,即对课文标题有深刻理解,让标题成为

 组合的核心;二是范围,要有整体意识,每一篇的节选文字,尽量在教学时都能够用上,为了预设的目标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并不可取;三是逻辑,重组的章节一定要形成内在的逻辑,有机地统一在相对集中的话题上,不能生拉硬扯地“贴标签”。那么,你们两位认为本次大赛哪些课堂具有内容建构意识,并且做得比较好?

  张:譬如宁波沙佳老师执教的《高山仰止》一课。沙老师在讲孔子对弟子的态度时,没有逐一分析课文涉及的孔门七子,而是选择有关子路的章节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她首先投示《史记》中有关子路的描述:“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然后提问:“从文中看,这样的学生,孔子喜不喜欢?”数分钟后学生依据相关章句众说纷纭。有认为孔子不喜欢子路的,理由有语带讥讽、态度不屑等。更多的认为孔子喜欢子路,理由有“天厌之”的发誓、深深忧虑、当头棒喝、因材施教等。沙老师相机诱导,择要板书,并以明朝户部尚书张有誉的话作结:“圣门能无所不悦者,惟颜子;能有所不悦者,惟仲子。夫子之注望之也独深,故炉锤之也独至。”课后作业有读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子路部分和探究题《子路的各种路——“殊途同归”还是“背道而驰”?》

  沙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基于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研判,因为孔子与文中其他弟子感人的师生关系比较显豁,不难理解,而孔子对子路的感情比较复杂,需要重点讨论,也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而引入的课外材料,前者形象诠释了“子路,行行如也”,也激发了探究兴趣;后者

 则总结讨论,提升认识。从学生学习状态和讨论的质量看,教学效果良好。

  朱:张老师提到的《高山仰止》由 13 章组成,可能是这次选文中章节比较多的一篇。除了沙佳之外,湖州中学王湘萍老师通过深入研读,发现本专题着墨最多的是子路与颜回,循此而行,拎出“情真”与“道同”两端。孔子对子路的态度是复杂的,既充满期待,又对他的好勇斗狠、莽撞行事极言警诫:“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与最好学、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之间,则更多的是志同道合,正所谓“观孔子有东周之志,而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有为邦之问,而箪瓢陋巷,不改其乐”。在此基础上,引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可谓至圣矣”及纪念孔子诞辰2555 年祭文“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薪火传承,百代不熄”作为绾结和提升,开合有度。

  此外,衢州一中的梁桦和嘉兴一中的奚素文执教的《沂水春风》等也都体现出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的追求。

  褚:两位所见略同。我把 13 节课做了一个归纳,发现有四种建构的方式。沙佳是对照式建构,她从“孔子眼中的学生”和“学生眼中的孔子”两个相对的角度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舟山普陀中学庄瑛执教《高山仰止》是并列式建构,他把教学内容分成弟子眼中的孔子和生活中的孔子两个大环节,生活中的孔子又分成观其色、品其行、察其言三个小环节。最后得出“去圣乃得真孔子,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结论。这种大并列套小并列的建构,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显得集中而有层次。义乌大成中学的张乐

 可谓扩展式建构,他教《沂水春风》抓住“志”字,分别梳理了学生的不同志向以及这些志向作用对象的层递性,最后通过孔子赞同曾点的志向解释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政治志向。然后通过“志”的字形解释,扩展到历史上“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归结到中国历代“士”和“志”的关系。有几位选手在处理《仁者爱人》一课时,用顺承式建构。先根据课文概括“仁者”的特征,指出仁者就是具有“忠”“恕”“孝”“悌”“亲”“爱”“信”“谨”的人,然后厘清“仁者爱人”有哪些表现、他们都爱哪些人,总结出以人为本、推己及人、由人到物的层递性,最后探索这种“爱”的内涵。这种确定一个方向,层层深入下去的结构,符合接受的思路。

  二、关于探究思维

  褚:“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是浙江省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完成必修课教学后,通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修习在学业上有所提高。这就要在教学设计时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和专门化。学术性是与基础性相对的,专门化和普及型是相对的。《〈论语〉选读》应该基于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要求,同时又要围绕每一个主题稍作纵深挖掘。纵深,只能选择比较专门的话题;挖掘,又需学术的依据。也就是说,作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论语〉选读》和作为必修课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你们觉得这次大赛体现出这种区别了吗?

  张:文言文教学内容一般应该考虑文字、文章和文化三个层次,而《论语》是语录体,仅仅是古代文章的萌芽形态,所以,《〈论语〉选

 读》的教学,对于文章层次可以不作要求,应着重考虑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的要求,而语言文字层面教学,也不必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编者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应该也有此意。但是,也不能只读白话译文就去探究文化内涵,因为在浙江省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进一步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也是教学目标之一。至于那些对阐发文化内容具有重要作用的字词就更值得品味揣摩了。如有选手就引导学生品味“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句中的“喟然”一词,以体会孔子的心境,进而体悟孔子“礼乐治国”的社会理想,就是从文字中理会文化的范例。本次大赛中,选手们都把文化内涵的解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没有纠缠于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等细枝末节,定位应该是恰当的。

  朱:我以为《〈论语〉选读》与必修课中文言文教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在教学内容方面,《〈论语〉选读》是文化经典,教学既要落实章句、辨析经义,又要注重思想的汲取、观点的评判。比如《为政以德》第二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必须引导学生弄懂其中的“道”“齐”和“格”,然后辨析孔子关于德政、礼教与刑罚之间的内在关系。

  文化经典选读的教学方法也与必修课文言文教学有所不同。前者应更侧重自我钻研,自我陶冶,加强探究性学习和批判性阅读,不重一字一义

 的考订,注重联系自身,针对现实,探究论著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切磋、分享。

  褚:张老师强调文化话题的探究,朱老师主张在经义辨析的基础上侧重思想的探究。当然,探究应该也有一个合宜的深度和高度,也要照顾到基础。你们觉得哪些课堂的探究话题选得比较好,深度和高度比较恰当?

  张: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欣赏杭州外国语学校徐洁老师执教的《仁者爱人》一课。徐老师将教学内容重构为“辨经义”和“辨行止”两大板块。课堂从学生解释余姚中学校训“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开始,以王阳明名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作结。主体部分由问题探究和学生评点交流组成。探究题如:“‘谨而信’‘无伐善,无施劳’与‘仁’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运用自己的能力为人造福而自称其能,这样能算爱人吗?”“假设你身为医生,门诊排着长队,你的老父亲突发疾病前来就诊,你是让他按照医院规定排队,还是安排他优先看病呢?”课堂充满探究意味和思辨色彩,体现了作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应该有的深度和高度。

  朱:《〈论语〉选读》确实需要选“点”钻探,而不能如水泻地,四处铺展。如奚素文执教的也是《沂水春风》,在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探究上挖得比较深:一是曾皙之“志”与别的同学的志向有何不同?二是孔子为何赞成曾皙之志?对于后者,老师适时提供助读材料,要求联系孔子四处“碰壁”的人生经历来谈。最后,引用南怀瑾“曾点用礼乐教化熏陶民众,以达到大同之世”、安德义“孔子所憧憬的理想社会也是他潜意

 识归隐栖身的理想之地,正如同陶渊明之桃花源”等论述加以印证,教学步骤细致,教学内容扎实,呈现出一定的宽度和深度。

  正如张老师所言,由于学养的落差、时间的紧迫,有的课未能抹去浅、平、散的痕迹,缺乏有层次有步骤的探究,有的课虽然标榜“探究”,但还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

  褚:定点探究,既是《〈论语〉选读》教材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章节较散,所以教学要聚),也符合这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实际(因为章节较多,而教学时间偏紧)。像台州回浦中学的林卫飞抓住“诲人不倦”的“诲人”之法和“不倦”之因展开教学,杭州富阳中学的庄艳龙抓住“诲人”之“诲”的原意,自始至终围绕“晓教”(晓之以破其晦)两字组织教学,张乐选了一个“志”字,从孔门学于言志开始,讲到“志”从“士”从“心”,再联系到中国的“士文化”,最后归结到“士之志”。走线串珠,定向挖掘,也颇有深度。

  三、关于文化眼光

  褚:《〈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选读课程,《论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滥觞。两位上面讲过,教《〈论语〉选读》除了文字积累之外,文章作法方面的欣赏好像可以退居其次,但是文化的渗透和熏陶应该是重点,这就是“教文化”。《〈论语〉选读》如何教文化?渗透、熏陶、宣讲、阐发,如何择善而从?

 朱: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指出,今天的人类与克罗马农人(欧罗巴人种祖先之一)相比,生理上的差别极小,本质的不同“在于插入其间的五百或六百代的时间里,我们所获得的心理背景的宽度和内容”。

  《论语》就是能强有力地增加我们的“心理背景的宽度和内容”的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教学应该体现文化品格和文化高度,而不只是字义词义的求索、文章作法的学习。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似乎又是不可“教”的,传统文化的掌握更是难以速成,只能靠渗透、熏陶和积淀。梁桦老师执教《仁者爱人》,课前充分利用衢州南孔的教学资源,滚动播放儒学文化短片。这不仅仅在渲染氛围,为课堂教学造势,更是以形象的画面感染、启发学生。这一独特而生动的教学资源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力和感染力。在“体仁”这个教学环节,能紧紧抓住 6-9 章,引导学生借助吟味与想象,揣摩孔子说话时的神态与语气,感受他对仆人、盲人的关切和尊重。通过朗读、体验、感悟,最后点出“孔子的仁爱存于心、依于礼”,再用 PPT 展示孟子的“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强调孟子对“仁爱”思想的承传。这样的课堂处理,在“授知”的同时,更是在“传道”。

  张:文化可能是定义最复杂的一个概念。《〈论语〉选读》要“教文化”的“文化”,我实在说不清楚。从“教”字而言,朱老师所言极是,只能靠“渗透、熏陶和积淀”。首先是强化诵读积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

 观存在于古代文化经典章节之中,国学特别重视诵读积累,这一优良传统需要继承。要让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辉的章句刻入脑海,融进血脉。没有一定的诵读积淀,文化传承只能成为空话。其次是结合往哲今贤的解读来阐发文化内涵。那些专门的研究家,对于《论语》经义的考证和阐发,应该比我们不知要高明多少,所以这次大赛中不少选手旁征博引外围材料,应该也是遵循这一思路。除了考证、阐发、宣讲之外,联系现实人生挖掘经典的现代价...

推荐访问:《〈论语〉选读》教学三人谈 论语 选读 教学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