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中国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理念和五项措施,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22-01
2009年,新会气象台继续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严格执行《广东省地(市)、县气象局局领导业务值班制度》、《决策服务周年方案》等制度,领悟上级领导及相关文件的指示精神,及时响应上级关于暴雨等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做到严密监测、科学预报、及时预警、主动服务,充分利用“决策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发布应急信息,为各级党政部门指挥防汛抗灾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为社会群众防御灾害提供有效指引。
今年我台共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38期,气象手机决策服务短信共226多万条次。
1充分理解认识公共气象服务
充分理解认识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理念和做好灾害防御工作的内涵意义,进一步强化气象防灾基础,加快各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真正用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2切实加强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1)编制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深入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风险评估,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和风险区划,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编制本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防御规划,并逐年安排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在建设规划编制及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率,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的减轻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2)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体系。要在现有的市、县气象监测站网基础上,结合我省公共气象、气象灾害防御的迫切需求,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时效性。特别是精细化、短时预警服务的能力,要认真做好气象灾害的影响分析,增强防御针对性。要加快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建设,积极筹建市级移动气象台,完善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切实提高现场预警服务、应急气象服务水平,增加对多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应急气象服务,提高保障能力。
3 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水平
1)科学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范预警信号制作发布流程,确定灾害预警标准和分级预警责任,提高制作时效,明确预警影响时间、区域、等级和防御提示等,做到用语规范、指导明确、操作性强,真正起到气象灾害预警的警示和防御作用。
2)加快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我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要求,解决好电视天气预报、警报应急插播工作,增强兴农网的开发应用,提高手机短信的覆盖服务面,发挥乡镇气象助理、农村信息员、大学生村官、安全信息员、供销信息员队伍组织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培训、待遇等配套措施,人民群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
3)加强部门合作,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时效和覆盖率。发挥好有关部门单位、媒体和气象部门要建立预警信息传递日常工作机制,按规定及时传播预警信号。各级气象、通信管理部门和相关电信运营企业要继续密切合作,努力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传送给社会公众;各级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安排必要时间和形式传播固定气象信息,还要随时做好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字幕的临时插播工作;各地主要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政府网站要在显要版面和重要位置登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
4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1)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增强全区防灾减灾应急能力。气象台利用一切机会加强气象信息、预警信号的宣传工作。4月份在区教育局召开全区教育系统安全会议上,我台为区教育系统作“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及其防御”的专题报告,此次专题报告得到了在场的人员一致好评,认为通过报告加深了灾害性天气的认识,对学校及幼儿园如何预防和减少突发气象灾害事件给造成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份,新会区政府在冈州广场举办全国首届“5·12防灾减灾日” 主题宣传活动,我局作为“防灾减灾委员会”的成员,积极参加了主题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宣传人员向群众详细讲解了气象防灾减灾的有关知识,有针对地解答群众一些关于气象、防雷等方面的疑惑和咨询,对外发放《气象万千》、《预警信号含义及防御指引》等多种宣传材料,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
9月9日中午,江门市新会区气象局局长郑伟杰做客第四十八期“民生热线”直播室,为听众解答各种关于气象方面的疑问。在大约一个小时的直播中,郑伟杰局长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进行了与听众进行了直接沟通,解答了听众提出的多个问题,涉及到市民关心的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气象信息的发布、气象咨询电话和手机天气短信的收费标准、防雷、节庆气球的升放等内容。
2)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专业队伍、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并密切合作协同作战。学校、医院、社区、车站、体育场(馆)、风景区、高速公路、码头等公共场所和易燃易爆等重点部位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要定期开展气象信息员等队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整体素质。
5落实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措施
1)千方百计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把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强重要天气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2)高度重视各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所以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力度,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也是我们有效的防御气象灾害的有力保证。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时,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减少或者避免因城市或者乡镇规划建设项目导致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
作者简介
聂燕红(1970—),女,广东新会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研究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