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软件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适应性,为满足市场对软件开发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学中要及时完善教育方案,让课程开发过程更为系统化。该文站在工作过程的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对人才需求程度的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不仅强化了软件专业课程教育,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软件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过程;实践过程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4-0250-03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心,为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平时教学中加强对人才的培育力度,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让人才培育的工作目标落实于细节中,注重软件专业教学过程系统化、规范化,便于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1]。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软件专业缺乏应用型人才,对于这一现状,学校首先考虑如何培养专业人才的问题,了解人才需求变化,采用新型的人才培育模式指导学生,保证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稳步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学生,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对学生提出严格的技术标准,切实发挥出教学工作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作用。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技术发展,先进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进步需要依赖于软件开发,对软件专业教学工作来说,为了强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课程教学改革,采用新型方式进行教学指导,教学改革中,以市场对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岗位工作要求为目标,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能力对整体工作的影响作用[2]。现如今某学校开展软件专业课程教育的环节,首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课程教学方案,让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术标准相适应,由此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软件专业人才培育体系”。教师考虑如何实现教学工作与岗位工作无缝对接的问题,以岗位工作中的技术要求为导向,提升教学方案的系统化和实效性,这对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及教学发展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3]。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指导
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当前某学校的软件专业课程教学看来,当前部分教师在课程指导中,理论指导的环节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过多,学生缺乏对实践内容的高度重视。课堂上教师未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在实践教学中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平时教学中偏重理论教育,同时一些知识点又很分散,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环节逐渐丧失兴趣,由于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的验证,因此影响软件教学质量。
2.2 课程教学的形式不够灵活
一些学校开展软件专业教育时还是采用单一的理论讲解方式,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及时梳理,而实践的过程也都是靠课程设计和上机操作来完成,对学生的指导过于形式化,未及时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学生的意见未及时进行反馈,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有待改进,这直接影响到软件专业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2.3 课程内容更新的不够及时
时代发展导致社会对软件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新观点、新知识,然而目前某些学校开展软件专业教学活动时忽视了课程内容更新的问题,由于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不仅影响课程教学效果,还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
2.4 学生参与课程知识探讨的兴趣不高
仍旧有一部分学生意识不到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对接的重要性,参与知识探讨的主动性不够,平时教学指导他们时,他们没有积极配合教学工作,这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一定关系,但是部分学生还未认识到这点,平时学习中对个人的要求不够高,缺乏对自身的有效约束,不利于教学工作稳步开展。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的路径
3.1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教学重点
及时把握课程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制定完善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教学实践方案,紧紧围绕“培育人才、创新教学模式”的工作目标,稳步推进教学工作[4]。把握人才梯队构建工作的基本目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软件专业岗位工作内容进行思考,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人才梯队建设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依据课程教学进度调整人才梯队建设的基本方案,加大对软件工程师的培育力度,并对这些人才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把握教学改革的工作目标:课程教学中,注重分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分析岗位工作对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育。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摒弃单一、固定的指导模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主动参与到学生探讨中,由此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多的信赖老师、主动参与到软件专业知识探究中[5]。
3.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需求,着重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岗位工作内容更多的渗透于实际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补充与完善,加强课程内容优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开展软件专业教学活动之前,某教师先查阅有关资料,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等途径,了解软件设计与开发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近几年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课程内容,在此环节很好地发挥出大数据的实时性、高效性等优势[6]。优化技术运用,将大数据及时引入课程教育中,便于占据信息化教育高地,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及时加快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积极研究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采用大数据开发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在课程教育中及时渗透现代科技,使其灵活运用于软件制作、软件开发等关键环节,利用现代技术增加课堂互动。软件专业知识教育与软件工程知识研究中,让大数据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迅速占据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高地。
3.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体系构建
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采取联合教育模式指导学生,吸引软件专业人才到学校进行专业讲解,增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定期开展软件专业教育科研项目,积极构建完善的软件专业教育体系,注重课程教育过程规范化,在此环节不仅要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还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教育理念,将专业化的指导理念渗透于实际教学中,课程教育及時把握教育重点,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开展软件专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引导下,教师分析市场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及时建设专业化教育队伍,以岗位工作内容为导向,形成系统化的软件专业教育体系,涉及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操作系统运用等有关知识。结合软件专业对岗位工作内容的需求,积极培养软件测试、软件开发、系统功能改进等方面的人才,借助C语言程序设计的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充分考虑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开发课程体系的环节,教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需求,将课程教育体系的内容划分为:市场调研-岗位工作流程分析-岗位任务介绍-软件设计及开发的工序,重新定位软件专业,使得学生及时掌握了岗位工作内容。下图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教育模式,作为参考。
3.4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内容选择
结合岗位需求,积极培养高素质、运用型人才,及时确定课程教育目标,根据课程改革体系,明确软件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营销方向,加强对软件开发内容的有效创新,发挥岗位的导向作用。根据职业能力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工作的控制指标,综合分析人才培养与整体教育工作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熟悉岗位工作的主要流程及详细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工作能力为主,向学生讲解软件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标准化流程。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根据岗位工作需求,制定与学生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提升教育内容的完善性。
3.5 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体系建设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制定完善的教育体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等进行综合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考核[7]。将考试成绩纳入考核范围内,引导学生积极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考核内容涉及常规考核、学习评价、技能考核等部分,常规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积极性等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技能考核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专业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及专业能力做出严格的质量考核,对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由此增强学生参与考核工作的主动性。
3.6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培训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培训环节,及时了解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模式,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及当前最为流行的软件,与团队一起有效完成软件开发的工作任务。利用大屏幕展示软件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培训的要点及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参与培训过程的主动性。掌握计算机的组成、自动化软件等的知识内容,结合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掌握网站构建过程与规范化流程,掌握程序设计要点,根据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时改进程序设计理念,快速掌握软件专业全部内容。利用培训工作增强全体学生对软件专业培训内容的认知程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件专业教学是以岗位工作内容为导向,结合职业岗位内容,展开课程教育,平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和市场行情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对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及教学发展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紧紧围绕“培育人才、创新教学模式”的工作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人才梯队建设目标,发挥出大数据的实时性、高效性等优势。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开展软件专业教育,增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明确软件专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完善的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考核,检查学生对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专业内容的掌握程度,利用大屏幕展示软件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完善课程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 肖炜, 高丽洁.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J]. 职业, 2017(11):21-21.
[2] 刘小飞, 李美满.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8, 282(6):71-74+78.
[3] 张庆桂, 罗昉, 张秀梅,等.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助产专业产科学及护理实践教学改革[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36(14):47-49.
[4] 张志远.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8(2):153-154.
[5] 李观金.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 求知导刊, 2017(27):125-126.
[6] 王勇, 卢桂馥, 刘涛,等. 以RIPR模型为核心驱动的软件测试教学改革[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32(03):117-120.
[7] 朱二喜, 徐敏.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改革[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3):93-95.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