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汇报,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我市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落实员额要求,补充工作力量。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目标,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探索选拔任用新机制。一是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严格按照“每300—400户配备至少1名社区工作者”标准核定员额,借助公开招聘街道事业单位和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考试契机,充分运用本地未录用人员的笔试成绩,自主招聘社区工作者251人,为社区注入“新鲜血液”,实现满额运行。二是招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任职。面向30周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街道(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到社区任职26人,优化提升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培养储备一批年轻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三是选派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从53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择优选派101名年轻干部到社区挂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帮扶、协调、沟通、服务作用,进一步充实社区工作力量。
二、根据治理需要,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动态增长、考核奖惩、政治激励机制,确保社区工作者“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一是构建薪酬体系。全面落实“五险一金”,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倍为起始档次,建立“3岗13级”岗位薪酬补贴标准,并随工龄、学历、奖惩等情况变化动态调整,让社区工作者有劲头有奔头。二是健全考评措施。每年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绩效考评,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0.5倍为基数确定绩效补贴,针对社区正职、副职、普通岗位分别设定绩效系数和发放额度系数。目前,社区工作者人均薪酬待遇3696元/月,高于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标准,社区党组织书记月均收入与正科级公务员基本持平。三是打通晋升通道。加大从社区工作者中选聘事业单位人员力度,通过考试,从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择优选聘19人进入事业编制,解决社区工作者“出口”不畅问题。
三、立足居民需求,完善服务职能。健全完善社区办事、服务制度,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一是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清理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取消14类60项社区证明事项,改变了“社区万能章”现象,让社区工作者回归主责主业。二是提供“一窗式”服务。打破社区工作者“一人一岗”“条块分割”的传统服务模式,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将社区各类服务事项梳理整合,实行“一窗式”受理,让群众少“跑路”,使社区服务更加精准化精细化。三是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社区工作者分片联系群众,每人服务一片责任区、管理一套入户台账、记好一本民情日记,要求做到知门、知户、知事、知策,推动社区工作者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全市划定社区工作者责任区1528个,为居民解决问题6459个,实现了问题在一线解决,纠纷在一线调处,矛盾在一线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