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市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一号文件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推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一)持续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继续组织好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组织90%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每名农技人员联系服务科技示范户数不少于5户,全年上门指导服务10次以上,并完成年度《技术指导员手册》完整填写,农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户姓名、职称、服务内容、联系方式需在科技示范户张榜告知。全市服务科技示范户3000户以上,建设科技示范基地20个以上,力争农技人员入户率和农民满意率均达90%以上。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加强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充分发挥“中国农技推广”APP作用,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在线互动。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遴选发布农业主推技术;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
(二)组织开展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按照省、市、县三级培训机制,建立遴选制度,继续组织推荐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参加省级培训。开展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训、在职学历提升。鼓励农业类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校、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农技推广,构建政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推广新机制。
(三)组织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签订服务协议,落实相关待遇。
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四)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健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认真落实年度实施方案,着力完善培训机制、模式,推动培育工作向提质量、增效能、显作用转变。2021年全市计划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1480人,重点面向主要农产品生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经营管理型)和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人员:面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
(五)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之星”评选工作。为加大本土人才培育,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按照市人才办《关于启动2020年度市“鸠兹英才”申报评选工作的通知》(人才办(2021)3号)精神,2021年继续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之星”评选工作。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尖的原则,精心组织,公开公平公正地评选出21位群众广泛认可、热心公益事业、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之星”,并给予每位“创业之星”1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六)提升高素质农民学历。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百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学历提升计划的部署,鼓励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之星”、高素质农民参加高职扩招学历教育。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深化产教合作、校企合作,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培养农民大学生50人以上。
(七)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探索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贯通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农广校等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主体功能,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院校、推广机构、市场主体等参与培训,推进教育培训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师资、基地、教材等基础条件建设,推进线上线下培训融合,推介名师和精品课程。积极搭建促进高素质农民发展服务平台,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与惠农政策支持、金融信贷服务等相衔接,完善跟踪指导服务机制,支持农民参加相关展示展览、技能大赛等,宣传展示高素质农民风采。
(八)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以全面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为目标,以乡镇为重点,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积极推动我市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完成省农民体协下达的各项任务,参加全国和省级农民体育运动赛事2-3项。
三、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水平
(九)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利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优化布局,推动产业技术转型升级。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通过下乡指导、技术培训、定向帮扶等形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小农户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精准对接需求,整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资源,集成、示范、推广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示范基地,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做好第五批“5111”产业创新团队—市农业技术中心实施“特种稻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验收工作。
(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将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内容列为农技人员培训课程。压实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流向管控,严查运输、储存、加工等过程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核查产品采购、加工、销售、管理等档案记录,确保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全部用于原料加工,严禁改变用途。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对农业转基因加工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分别为按季、月度达到100%。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普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十一)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组织实施好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民生工程,完成省下达的各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确保2021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做好对各县(市)区协调调度、技术指导、督查调研和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继续积极组织参加2021年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大力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典型模式。
(十二)做好农村能源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建设试点,探索建设低碳零碳排放村镇。加快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对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和能源化利用、农村户用沼气和沼气工程进行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查找问题,推动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
(十三)抓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行耕地分类管理,切实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风险管控描施,落实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等措施。建设一批耕地土壤改良与安全利用集中推进示范基地,打造规模化治理示范样板。加强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省控监测网建设,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
(十四)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加强农用薄膜使用、回收监督管理,大力推广标准地膜。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开展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推广,持续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建立考核奖补政策,用于对农户捡拾、回收网点、集中储运处理等环节补助。力争全市农膜回收率达到81%以上。
(十五)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推进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组织开展集中灭除宜传活动,加强技术培训。开展农业类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启动第二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申报工作,接继开展地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五、加强农业科教环能工作队伍建设
(十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责任制度、报告制度和考评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进农业科教环能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强农业科教环能系统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自觉践行“一懂两爱”要求。
(十七)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等工作重点,深入县乡村开展专题调研,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吸收转化成为破解农业科教环能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具体措施。
(十八)强化宣传推动。继续与传媒集团做好农业电视栏目《乡约鸠兹》的拍摄播放工作,突出宣传重点,全方位、多角度挖掘各级各部门在探索农业科教环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涌现的生动事例,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教兴农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