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分数乘法”(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11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乘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分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 4/5×2
3、顺势导入新课:分数乘法(三)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 5/6*2/3写出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分数乘法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分数乘法"这个主题。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整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对于分数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在现实情境中体现和理解数学的理念。思维已经向抽象发展,需要学习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二、单元目标解读
根据第三学段提出的"计算和运用"目标和本单元的特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同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理解和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
(一)注意三个原则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内容计划用15课时。
第一部分:分数乘法(7课时)
1、通过直观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会正确进行计算。
2、加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第二部分:解决问题(5课时)
1、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第三部分:倒数的认识(1课时)
1、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找出算式的特点。
2、特别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第四部分:整理和复习(2课时)
1、以知识整理措施形式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
2、安排练习。
四、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不仅分数除法是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本单元后我的感受是:
1、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
2、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
3、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分数乘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
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15+15+15=1+1+15=35
3×15=15+15+15=3×15=35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37×2=3×2757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例题:
意义:
法则:
分数乘法教案篇4
1. 回顾整数除法的含义。
(1)幼儿园的马老师把6块小点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多少块?
(2)提问:你是怎么得到的?
预设:6÷3=2(块)
2. 回顾分数的意义
(一)借助问题解决完成分数意义的深化
1.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 要求:请你用手中的学具剪一剪、摆一摆,也可以在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表示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块?
3. 汇报:一边摆一边说自己是怎么得到每人分的块数的。
(二)巩固用分数表示商
请小组内交流想法
① 把这桶饼干平均放在5个保鲜盒中,平均每个保鲜盒放多少kg?
② 马腾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km?
1. 提问:观察这几个除法算式,你认为除法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3. 提问: a、b可以是任何数,对吗?
4. 小结: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1. 教材第50页,“做一做”。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1题。
这些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
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分数乘法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2.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教学难点:
依题意正确画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白羊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
3.教师给上面的第2题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再要求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解答。
(1)有40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是和苹果的筐数相等,有40筐。()?
(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有40只黑羊。()?
二、新授。
1.出示例3。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指名读题,说也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教师画: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从已知条件或从问题分析,说出要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此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的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
(元)
(4)检验,写答语。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下的做一做,先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后,进行订正。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3.小结。
从上面的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看,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今天学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6、7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解答这类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分数乘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4×3 4×1/4 12×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480×3/81≤80(千克) 180×5/6=150(千克)
分数乘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引入铺垫)
1、列式计算。
(1)20的 是多少?
(2)6的 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 ,吃了谁的 ?(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 ,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
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 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 吃了谁的 谁是多少(已知)谁的 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 ,甲是乙的 。
(2)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 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分数乘法教案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
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
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明确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对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什么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这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多次追问,适度引导转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对于“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题
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例1“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
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
表示求12 L的
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
是多少。”
2.比较两种意义
出示:一袋面包重
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另一个是整数乘分数。
预设2: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有所区别。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那么,它们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计算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复习旧知导入,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这一数量关系,分别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重点让学生说出解决后两个问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再通过尝试练习和交流,不断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归纳的素材,最终导出此类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的环节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对两种不同算式的分析比较,抽象出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异中求同,进而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算式
可以列成 × ,表示 ;或者表示 ;
也可以列成 × ,表示 。
师:选择一个算式进行计算,想一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比较练习
(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
,用去了多少吨?
(2)一堆煤有
吨,5堆这样的煤有多少吨?
你能编写出类似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吗?
3.拓展练习
1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
kg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树叶?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谁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
分数乘法教案篇9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算式的意义。
分数乘法教案篇10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形彩纸。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折纸
教师说明折纸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课件演示折纸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
二、种地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根据题意出示图示。
2、提出问题(1),继续出示图,使学生明白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出算式,并结合图得出:
1/3×1/2=(1×1)/(3×2)=1/6.
3、提出问题(2),方法和过程同问题(1)。
三、总结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完成“试一试”的四道题。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
4、“练一练”第4题。
5、“练一练”第5题。
由折纸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分数乘法问题的准备。
结合课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总结计算方法作铺垫。
先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自己总结方法,教师指导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交流。
分数乘分数问题的抽象描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其中的”指谁的?理解这个问题,学生就知道了是求1/4的2/5是多少。
通过面积计算,巩固分数乘法计算方法。
关注比较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抽象描述。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再对折,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面积的几分之几?
生: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面积的1/4.
师: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的一半的几分之几?
生: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的一半的1/2.
师:也就是说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师边口述题意边出示课件。
师边口述题目边演示课件。
师: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怎样计算?
生: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1/3×1/2=(1×1)/(3×2)=1/6.
师:观察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分数乘分数,我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概括归纳。
师:大家用你们自己归纳的方法试着计算“试一试”的题目。
交流时说说计算方法和过程。
师:说说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师:丫丫吃了其中的2/5,是谁的2/5?
理解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列式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注意学生比较的方法。对于好的方法给予表扬。并归纳总结比较方法。
集体订正。注意得数后面要有单位名称。
分数乘法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预案:
一、导入
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
二、探索
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
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
生报,师板书。(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
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
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
(2)先约分,再相乘。
三、归纳
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组织交流。
四、巩固
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
2、练习八第一题:看图在书上分别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明想法。
追问:能不能写 1/7w6?为什么?体会到要根据图意来列式。
3、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组织评价,提醒学生要注意书写格式。
4、练习八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在书上,再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体会到“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追问: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练习八第4、5题:(教学方法同第3题)
6、机动补充:
(1) 直接说出得数
2/7w4= 9/5w5= 1/7w7 =
20w7/20 = 7/60w30= 1/2w5=
(2)小光写一个大字用3/4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写16个大字要用多少分钟?
(3)一辆汽车每分行驶7/6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
五、课堂作业:练习八第2题。
课前思考:
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的第一教时,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1以做绸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以计算为主线,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中时感悟运算的意义。
课前思考:
首次教学分数乘法,教材除了从实际问题引出,还尽量与整数乘法靠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运算的意义与算法。创造迁移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写出分数乘法算式;营造探索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创新分数乘整数的方法。高教导设计的教学预案中可以看出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例1的第2小问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我想在教学时也可以大胆尝试,但在学生尝试计算后要马上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先同桌之间交流,再请个别学生全班交流。交流时主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计算过程,并通过这一题的计算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教学中要把握:通过例1的学习,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实现原有运算概念的迁移: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算式和整数乘法算式一样,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求3个3/10是多少,算式3×3/10和3/10×3都可以。通过让学生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加工成“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从而获得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方框里填数: 3/10+3/10+3/10=□+□+□/10=□×□/10,要让学生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建构了新的计算方法。
说明:练习八中的第5题暂时还不能练习,因为我们将第二单元的内容要放在第四单元后进行教学,所以本题要改为其他练习。
推荐访问:乘法 教案 分数 分数乘法教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 小学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 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 六上分数乘法教案 小学分数乘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