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08-14 17:05: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党的***五中***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只有做好这个衔接,才能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才能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XX市委党校课题组通过到市扶贫开发局、市农业农村局、XX县及XX县召开专题座谈会、驻村调研等方式,对X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近年来,XX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及文明素质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还有差距,亟需探索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

一、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困境

(一)产业脱贫基础不够稳固

一是扶贫项目类型较少、同质化严重。主要集中在种养殖业和光伏扶贫项目等方面,而带动作用突出的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方面的项目仍显不足。二是产业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融合度不够。存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产业链条短、业态不丰满、产品附加值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三是市场化不足。部分扶贫产业过度依赖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的社会资源、人脉资源。甚至,不少扶贫产品主要依靠政府采购和干部人情关系认购。四是贫困户参与度低。扶贫产业中,贫困户参与的很少,即使有参与,也只是参与其中的种养殖,没有真正让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实现家庭持续增收。

(二)生态宜居建设有待加大

一是因部分干部存在绿色发展理念缺失与能力欠缺问题,导致一些扶贫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二是农民参与度较低。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例,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参与意识不强,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脱贫攻坚围绕贫困户解决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安全饮水工程,围绕贫困村出列而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同乡村振兴方向的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永久居民点的规划衔接缺位、错位现象突出,存在“两张皮”现象。

(三)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部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乡镇文化站利用率低,乡镇、村缺乏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且活动设施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部分农村打麻将、玩扑克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二是农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

(四)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不足。存在党员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偏低、模范带头人作用发挥不明显及组织能力薄弱等问题。二是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一方面我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xx万人左右,导致了乡村治理主体及其对象的高度“可变性”;另一方面,部分农民户籍在农村,但在县城生活,也就无法成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有效主体和有效对象”。三是部分地区村民参与意识不强,自治水平不高。

(五)农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脱贫户收入水平不高。脱贫的标准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按照20XX年的脱贫标准,其中的“一达标”是达到年人均收入xxxx元。在全市已脱贫的xx.x万人中,年人均收入xxxx元以上的约xx.x万人,占比xx.x%,其中超过x.x万元的约x.x万人,占比xx.x%。二是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不够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低于全省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三是县域发展不平衡。八个县市区中,xx市位列xx省十强,xx与xx属于市辖区,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其他五个县市均属于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其中定远县贫困程度最深、为原省级贫困县。

二、X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

一是立足长远,依托优势,谋划扶贫产业项目。依托主导产业,将目前规模小、分布散的产业扶贫项目向区域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强化政策支持,鼓励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依托当地农业产业、技术、品牌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稻虾共作”、道地药材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二是构建产业扶贫联合体。政府要做好中间服务,在扶贫企业和贫困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同时,帮助扶贫企业节约组织成本、建设成本、时间成本,保证产业扶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进一步探索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建成多元化产业扶贫发展之路。

(二)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绿色发展理念与能力,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与参与度。二是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围绕贫困户解决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安全饮水工程,围绕贫困村出列而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同乡村振兴方向的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永久居民点的规划衔接,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健全文明乡风管理机制:从扶贫扶志到乡风文明

一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二是建议多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加强文化引领、强化价值认同,注重实践养成,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把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观念转化为群众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要充分尊重当地习俗,充分考虑群众习惯和接受程度,不搞强制命令,不搞“一刀切”。

(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从贫困治理到治理有效

一是以自治增活力。从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入手,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农民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农民的事让农民商量着办。第二,要以法治强保障。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第三,要以德治扬正气。要深入挖掘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德、法、礼并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增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

(五)多举并措推进综合改革:从消除贫困到生活富裕

一是全面总结脱贫攻坚做法与经验,并科学运用至乡村振兴。比如,“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督查、考核、问责等责任传导机制;因村派人、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的精准帮扶机制;凝聚各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社会广泛参与的攻坚克难机制。二是加强一体化领导。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班子一体化领导。三是深入研究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常态化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一体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做好有效衔接。四是实行梯度化推进。在总体层面,应要求八个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分别抓紧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和专项规划,以乡村振兴为总纲。在实施层面,要求XX区、XX区和XX市三地迅速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XX区要先行一步、率先突破;其他五个县市要求仍以脱贫攻坚为优先任务,巩固减贫成果,纵深推进攻坚。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衔接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