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益新是严肃的,一身雪白笔挺的白大褂,迈着医生特有的迅疾而利落的脚步,每天忙碌于科研和行政事务中。每一个向他汇报工作的学生或员工都会将言辞好好提炼,不敢有一点累赘和拖沓。
曾益新是温和的,在医院,他会向碰到的见习生询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见习情况。他也会和同事们一起吃工作餐,一道唱卡拉OK,并献上他最拿手的歌曲《北国之春》……
曾益新是年轻的,34岁被聘为中山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43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成为2005年度医学界最年轻的院士。
鼻咽癌:选对课题,全力以赴
1990年,曾益新获传染病学博士学位,当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三部曲。1992~1997年留学日本期间,由于工作需要,他转向了“信号传导和肿瘤”研究。留学期间,他在Oncogene、《自然一遗传学》(NatureGenetics)及《自然》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鼻咽癌成为曾益新的主攻研究方向。在曾益新看来,鼻咽癌在癌症研究上具有很好的模型价值。因为它不仅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而且在港澳、北非、阿拉斯加等地区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因素包括遗传、环境、EB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
2002年7月,曾益新及其课题组成功地完成了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这一成果实现了鼻咽癌相关领域研究史上的突破,相关论文已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一遗传学》上发表。
经过近3年的努力,该课题组在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区内找到了一个在高发家系病例中发生突变的基因,相关论文于2006年1月在美国出版的肿瘤领域权威刊物《癌症研究》上发表。
其间,曾益新主持的“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先后获得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3年中华医学会一等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总结其科研快速发展的原因,曾益新说,鼻咽癌研究的思路已经是国际公认的。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广东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在这里,我们拥有相对大量的标本和完善的家族谱系资料,也可以得到来自政府的更多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曾益新曾多次深入到偏远农村,亲自调查鼻咽癌高发家族的病史。
对研究工作,事无巨细,曾益新全都不敢怠慢,“实际操作可以给自己更深刻的印象和更准确的资料,可以得到更多的灵感与启示”。
据曾益新介绍,鼻咽癌的易感基因肯定不止一个,要真正阐明其遗传易感机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把鼻咽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全部弄清楚,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来筛查鼻咽癌,这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预测自己一生中发生鼻咽癌的风险有多大,然后积极防范,就好比天气预报提供给我们信息一样简单。这大约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言语中,曾益新已经做好了未来工作的打算和为之全力以赴的准备。
我的实验室,我的团队
考虑到广东的地方特色和人群的健康需要,曾益新所在的肿瘤防治中心将鼻咽癌的诊治研究作为重点,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于1999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1年,该中心因为在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上的突出成绩,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年,鼻咽癌易感基因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又使该中心获得“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称号。作为医学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这在广东省还是第一家。
在这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里有教授,有临床医生,有医学生。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各负其责,紧张而有序。对于这个组织的管理.曾益新坚持“流动,竞争,开放”的原则。这样,既能团结有能力、有兴趣的人员参与到工作中,又给了大家一定的压力,使之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或许肿瘤防治中心短短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奥秘就在于此吧。
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曾益新从整体思路、具体组织到经费的筹集管理都严格把关。课题组每周有一个实验室会议,不管多忙,曾益新都要到场,大家交流工作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提出合适的方案和新的思路。每次会议还会有一个“读书报告”,报告人将自己了解到的最新科研信息和新知识介绍给大家。这样的例会成为科研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做科学最重要的事是‘喝咖啡’”
曾益新的一位老师说过“做科学最重要的事是‘喝咖啡’”。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东京都立老人综合研究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经历给了曾益新很多启示。当时,国内外交流不很深入,科研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留学在外。喝咖啡小聚时朋友之间的交谈给了他很多启发。“在日本,体会到了勤奋和认真;在美国感受到了自主和创新,这些都成为我宝贵的经历”,曾益新说,搞科研不是闭门造车,别人的想法和建议常常是帮助自己成功的捷径,也是突破自己习惯思维、开阔视野的动力。作为一个学者。我们要借鉴的除了创新的精神,还有每一个创新的机会。
学会借鉴,更要善于合作。医学科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所以学者要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在科研的选题上要注意分工。譬如,曾益新将EB病毒研究侧重点放在基因变异与鼻咽癌发病的关系上,这样既突出了自己的特色,也不会与国际上EB病毒领域的其它实验室完全重叠。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样的合作才能得到最大获益。
担任院长后,曾益新也将这一理念带进了肿瘤医院。在临床工作方面.该院与美国排名第一的安德森(M.D.Anderson)癌症中心结为姊妹医院,互派医生进行培训和双边学术交流。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山大学—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肿瘤学合作实验室”的成立揭开了该院与瑞典方面合作的新篇章。
母校和肿瘤医院是我头顶的光环
从1990年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到1997年又回到中山医科大学,并成为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的心从没离开过广州——这个许多人认为商业气息较浓的城市。曾益新说,南方的学术气氛的确不如北方的悠久学府。但是,这一状况正在快速改变。作为商业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是科学发展的基石,也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譬如,近些年,广东省政府就从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了医疗、教学、科研很大的支持。这就说明,我们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社会发展必将使人们更加尊重和支持科学。
肿瘤医院是一所专科医院。以往大家都对专科医院抱有偏见,认为没有大型综合医院那样深厚的学术土壤。那是因为早先的专科医院规模小,资金不足,学术积累欠缺所致。而现在这些情况都已不存在了,曾益新说,因为现代医学强调分科,国内国外的专科医院大都发展很好,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肿瘤学作为一门发展快、影响大的热门学科,其优势显得更为突出。
对于广东,对于肿瘤学,曾益新倾注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热爱。
问到国内外科学的异同及发展前景,他笑着说;这个话题太大了,科学必定是要发展,而且是迅速发展下去的。我们要做的是,在有益于人类和国家的事业中,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做好手头的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这是科技人员大显身手的好时机,更是留学人员报效祖国的好机会,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一定会有更进一步发展。
曾益新
1990年中山大学(犀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毕业,1992—1997年留学日奉、美国。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及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兼任实验研究部主任、生物治疗中心主任),井担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至今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及“973”等国家级和省市科研基金支持。在抗癌药物研究及鼻咽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5篇,其中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57篇,共被SCI收录刊物引用1058次。2005年11月当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