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一:浅谈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的表现及对策
浅谈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的表现及对策
“双促”表现形式活动开展以来,围绕着如何抓好“深入群众促和谐”的问题,是自己一直在思考,一直在琢磨的问题,我感到:领导干部能不能够深入群众,是不是自觉深入群众,主要是看干部自身是不是起了牢固群众观念。纵观我公司基层干部的如果说工作现状,应该说道大多说人的群众观念还是比较强的,但是,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在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对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主观武断的作风有所增加表现。我们有的干部,当下级和职工群众向他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不为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土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对上级说,有不同意见不想向上级组织部门反应,上级与下级,干部与工人之间关系的关系立时紧张起来,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相当越来越阔。
二是工作中遇到问题调查研究不够,盲目拍板的问题比较严重。有干部在组织工作遇到问题,特别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作过细的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跟风的拍脑袋定板。这种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拍板的方案即不足科学性,又不具有可操作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直言,严重时给单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三是对上并负责的多,对职工群众负责的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我们有诸多的领导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不是具体难题具体对待,甚至不顾无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负责的虚荣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长此以往,就会损坏我们党的在群众中的形象。
以上三点,是比较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还有党的“依靠”方针在工作
中没有很好落实的问题,官大一级真理就越多五级多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那么怎样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增强群众观念,在这里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第一,加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廉政建设重要性教育,提高干部深入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育工作,教育领导干部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引导领导正确认识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与隔阂促和谐促发展的关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自身利益,树立起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的观念。
第二,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造灵活、快捷、高效的群众工作环境。一是要建立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逐步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是要完善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工作运行机制;四是要创建职工群众施展才华的平台。
第三,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解决混乱状态的有效性。要有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须继承并不断创新我们方法的群众工作方法。恪守“群众利益无小事”信念,及早逐步解决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维护干部群众正当权益;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个性化的释疑解惑,防止和克服“一刀切”的现象发生;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难点供货热点问题,提供“信得过”服务,以诚换心,以情换信任。
总之,只有解决好了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问题,深入群众促和谐的工作,才能够见到实效。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发挥优势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员队伍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老同志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党员干部是有法治法律意识、纪律观念的,但也有些干部还品牌意识存在着政治经济意识淡薄、党性原则不强,精神状态不佳,服务意识不浓,作风不深入,组织纪律松驰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最成因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自身“免疫力”下降,思想道德普军失守,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没
有用好手里的权,把不住神、管不住手、把不住嘴,经不起诱惑。
强化法治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对于每名党员干部而言就显得尤其重要重要。第一,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自省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言行,用国际法来约束手中的权力,做忠于职守的模范。第二,要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欣然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治、纪律观念,保持廉洁,反对腐败,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第三,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编造、不传播政治谣言,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第四,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关系密切人民老百姓的密切联系。第五,要坚决同违***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自爱维护群众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移到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侵犯群众权利、不损害群众利益,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自身利益。
篇二:个人整改措施
个人整改措施
阿扎克乡中学党支部书记王新福
经过深入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现将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征求到的15条问题、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制订的13条批评意见、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后各县区的反馈建言,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归纳整理查处内容13项,确定整改措施13项,现提出整改措施如下。
一、政治不够坚忍方面存在的整改措施突出问题及整改措施
整改内容一:政治坚定性不强。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为没有切实决策程序做到行动自觉;对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党忧党”认识不够深刻,应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不到位。
整改措施:
.牢固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
果,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执行者针对上级下达的决策和意见,及时对教职工需要进行宣讲,宣讲后要紧紧围绕,进一步增强自觉履行各项上级决策的信心。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牢记从严治党、在党忧党,面对学校部分干部职工党员干部做背离党员要求的事情时及时制止更正,更进一步积极推进学校党建工
作进展。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整改内容二:对学校针对“三股势力”的反渗透工作不到位,在部分当中分渗透工作中存在模糊认识;对上级安排的维护稳定的各项决策,没有非常深刻认识到维稳工作的重要性。
整改措施:
.加强学习政治学习,对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长期存在势力存在的形势和思想渗透手段有清晰的认识,在常规工作中明确认识到“三股势力”在表现形式,使得对待“三股势力”的反渗透组织工作做到位;提高警惕坚决杜绝存在姑息松懈麻痹思想。对上级安排的维护稳定预备的各项决策部署,要认真执行,要深刻认识到维稳工作的重要性。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整改内容三:政治鉴别力不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的不深,理解的不透,在引导和向农牧民宣传方面,碍于情面做的不够。
整改措施:
.加强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要让全体师生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内容,要加强对宗教政策的参考资料内容进行宣讲;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民族宗教政策上的问题时,不能碍于面子,要严厉指正,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学习,认真学习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2-
史,认真研读新党办发?2021?11号、克党办发?2021?31号文件。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整改内容四:政治执行力不够,对上级的决策重新部署把握不全面,理解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
5、对市局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资料,要多看几遍,要全面了解标准文件内容,十分积极传达文件精神,更近一步地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形式主义方面
整改内容五:思想理论学习上不够深入。自觉主动地静下心来学习比较少,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对学习的持久性不够,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更为重要只是一知半解。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不深不细,存在学用错位的现象。
整改措施:
.认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坚持每个工作日挤出1个小时业余时间加强讲课,每年至少读10本好书,做到每次学习都记录古书、撰写心得,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推进学校党建和师生德育思想
方面能更加耐心听取意见,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把不得、吃不透的问题,要加强学习。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3-整改内容六:对老干部的关心浮在表面表面。对党员干部关心的关心多停留在生活关心某一方面,真正解决解决困难和成长进步的还是少;特
别是对如何更好相关服务做好服务方面研究探索不怎么,理论总结经验不够紧密,缺乏思路。对教师党员队伍建设项目建设需要考虑不多。
整改措施:
.对教师干部严格把关的培训要适度严格要求,用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服务基层教师,非常清晰服务基层教师的产品与服务工作思路,真正从思想上对职业培训教师干部进行深层次的培训。加强对学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针对全校空缺中层领导层领导岗位、职数较多,及时发现和提拔优秀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提高干部教育工作积极性。不仅要求教职员工要做好教学、值班等工作,还要将党的先进性哲学思想带入教师中去,继续进一步重视他们的成长进步。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整改内容七:抓工作落实不扬弃。工作浮在面上,简单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时发文件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
整改措施:
.党建工作方面,有些文件实质性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只是为了对应检查工作的相关要求。对学员跟踪指导检查要及时及时,多亲自出马。要对学校基层班主任的真实情况了解张老师全面,难以只重表面文章,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有“紧抓不放、一抓到底”的狠劲。
-4-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整改内容八:将就应付、得过且过。对有指标、定任务的工作集中优势资源重点优势互补突破,上级抓得松,领导貌似的地方,相对放松,甚至疏于管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整改措施:
.不仅要在教师用电脑、书柜等看得见的硬件设施建设上抓的紧,而且要在干部思想教育等看不见的软件建设方面抓更紧。工作动力足,组织工作工作团中央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二)官僚主义方面
整改内容九:群众观念淡薄,服务观念不够强,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个人虽说对民语言有些掌握,也能和党员干部、教师群众交流,但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不多、不经常,无形之中与教师干部、群众拉开了距离。
整改措施:
.每次开会自学不仅讲汉语,还会适当地用民语尽量加以讲解,充分考虑到年龄较大全面性的教师是否能听懂理解,要让教师听懂,增近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加强与群众交心的工作,把群众当好朋友。
完成时限:坚持长期整改
整改内容十:发扬民主不够,有时听不进相同意见。因为自己在管理工作多个部门工作多年,自文职以为有一定的资历和经验和教训,对党建和-5-篇三:“为官不为”环境问题自查及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
对个人自查及整改措施
根据中心“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安排,本人认真学习关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建设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及其要求,逐一对照四个方面突出问题进行自查,并明确整改措施如下:
(一)“群众观念淡薄”方面。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服务质量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差距。
整改措施:自觉加强学习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增强履职尽责上的主动服务意识。
(二)“工作执行不力”方面。对上级决策部署有时部署认识不够深刻明晰,执行的时效性、实践性还有一定差距。
整改措施: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各项政策出台国际背景、具体内涵、现实意义的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有效增强执行的内在动力。
(三)“工作能力不强”方面。学习劲头不强,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整改措施:其他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深刻领会人事部门精神,清楚形势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调查所研究,认真摸清下基层情况,既要使用管用的老办法,又要探索管用的即新办法,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四)“工作标准不高”方面。进取精神有所懈怠,有时满
足于现状,斗志对中心的发展前景较弱信心,感觉比较迷茫。
整改措施:自觉破除临时思想,立足现状积极思考并提出既符合客观其意实际又有利于中心长远建设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中心支部与领导支会的其要求,抓好本科本科室业务此项工作落实与能力作风建设。
(五)“工作不敢担当”方面。由于对目前形势认识不够到位,有时担开展工作怕担政策风险,或多或少存在蕴含许誉卿思想,不愿较真碰硬。
整改措施:在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坚持从单位实际出发,看清楚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应积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处理好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六)“精神状态不佳”方面。事业心有所下降,工作上的拼劲和闯劲不足。
整改措施: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讲奉献、守纪律、顾大局,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一致,努力做应做本科室中既守本份又求进取的带头者。
(七)“工作作风漂浮”方面。囿于管理业务性质与范围,主动深入基层比较太少,掌握实情不够综合、不够细致。
整改措施:自觉克服分散主义、官僚主义的负面影响与侵蚀,积极争取到基层、到一线的时机,认真抓好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信息,细致入微为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打牢实践基础。
(八)“工作推诿扯皮”方面。习惯于处理事务性、周期性工作,对临时安排的在工作中任务,有时因需要有配合多方协调的难度比较
大而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及时完成。
整改措施:逐步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与各科室加强沟通通力合作,认真完成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二: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为企服务意识亟待提升,服务宗旨意识不够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业务知识不足,理论业务学习不够。参加工作以来,本人虽然一直比较重视学习,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新时期人们警察的要求。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应付目前的工作了,满足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同时,我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甚至不学。学习停留一般化,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虽然能完成读书笔记,但不够主动认真。平时虽然经常学习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书籍,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脱钩,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够牢固。没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共产党人要为人民服务,但不可能全心全意,更不会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自己虽然是一名共
产党员,但能力有限,职位有限,只能过一种平平静静、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日子,只能是既没有大作为,也不会轰轰烈烈。政治思想认识不能紧跟形势的要求。每次除了参加上级和单位组织的学习外,只是看文件,连报纸,电视新闻等也很少顾及,更谈不上学习政治理论书籍。因而,世界观的改造也就不能及时与党的理论要求相结合,存在的私心杂念也就不能及时清除。因此,在工作生活中虽然与民警
职工们有一定感情,但亲民爱民的思想树立得并不牢固。不能始终与群众心贴心,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不能牢记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变成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时不时也在想着用自己这点权力为个人和亲戚朋友办点事,为单位谋点利。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领导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人以前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的考虑和研究;在处理领导与同志们的关系方面,为顾及面子往往自我批评多一些,忽视对同志的批评,存在“老好人”思想;埋头干工作多,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少;与同志们谈心交流不够,谈思想、交流业务较少。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考虑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思想根源,其中有客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致是理论水平还达不到时代要求。提高马列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思想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系统学、深入学、广泛学和联系实际学方面还不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自己在思想修养上做的不够,在工作的开拓进取上也就存在着差距,这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是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未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没有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没有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一名人民警察的根本要求。具体到自己身上,就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做好所担负的工作,并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改进、提高自己工作的标准。但是自己的这种观念树立的并不牢靠,在工作
上、学习上、作风上不能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自己、改进工作的紧迫感、责任心还不够强,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工作方法简单,创新意识不够。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处理工作,不能勇于打破老框框、老套路,胆子不够大。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意识和其他同志相比还有差距,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这次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使自己看清了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关键不是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原因就行了,关键是今后怎样按照《党章》的要求,按照党性的要求,特别是按照胡锦涛同志
提出的在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督促自己拿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党员干部如果不保持政治上的警惕,不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是非常危险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学习和领会,才能融会贯通,把握其精神实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政治上更加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劳教工作方针政策,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党的劳教事业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法纪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工作中,我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勇于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同时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敢于管理,大胆管理,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胜利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和同事交朋友,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三是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在严以律己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人民警察法》为行动准则,时时处处,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座右铭,争做一名优秀的国家公务员。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思想境界,自觉接受监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以上是我本人在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中对自身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剖析,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批评指正!总之,我将以这次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党的管教事业添砖加瓦。
为企服务意识亟待提升,服务宗旨意识不够
一、对个人党性原则和现实表现的总体评价
总的感到,自己对党是忠诚的,对岗位是热爱的,对履职是努力的,对工作是认真的,对自身要求是严格的。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自己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上立场更加鲜明,个人的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坚持群众路线的根基不断夯实,改进作风的标准不断提高。
一是坚持党的宗旨意识不动摇,始终保持理想远大的人生观。作为一名党员,随着入党时间的延长,对党的朴素感情越深厚,对党的信仰、对组织的信赖、对荣誉的重视,与日俱增。能够始终不忘入党初衷,不忘组织重托,不忘领导和群众的期待,能够始终按照党的章程衡量自己、约束自己、激励自己。除了党的事业和工作以外,从来不渴求什么,是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干什么工作,始终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从来不因其他问题影响自己对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
二是坚持履职尽责不懈怠,始终保持顾全大局的全局观。多年来,自己始终有一种学习知识的紧迫感,担心自己因为素质低而不适应工作,担心能力差而完不成任务,担心知识少而跟不上形势。注重学习新知识,研究岗位、职能、任务和环境带来的工作特点和规律,始终保持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求;能够始终保持集体荣誉感和全局观念,能够本着为集体、为职工、为个人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搞好服务,努力做到让组织放心、让大家满意。
三是坚持遵规守纪不变通,始终保持立党为公的权力观。自己经常这样提醒自己,该得到党和国家都给我了,不该得的一文也不要,取半文则半文不值。这是多少年来自己始终不忘的自我约束准则。能够正确处理好岗位与职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始终坚持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员行为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加强风险防范和制度约束,严格自律,努力为大家做出好样子。特别
是党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能够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掌握政策,抓好落实。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放在履行职责中,甘愿奉献、甘在幕后、甘做配角。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根源分析
自己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但是,用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来衡量,与党章和党的群众路线来对照,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学风不够端正。无论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是业务知识学习,大多停留被动和自我原谅的状态。往往是布置什么学什么,要求什么学什么,仅仅满足于完成要求和规定的学习内容,个人根据自身实际,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学习少,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加集中学习比较认真,个人自学比较少,对于考试考核的内容学习比较认真,一般性的要求学习下的功夫不够;学习效果还不够明显,往往是满足于学了,知道了,缺少实际应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检验,影响了学习的深度;业务学习有畏难情绪,忙于事务性工作多,静下心来、特别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少。由于学风不够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上对于学习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真心、真信、真懂、真用的决心和动力不足。一方面,对于国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党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自己在武装思想上有恐慌感。每一次理论的创新,每一个重要政策出台,都能认真
学习,掌握精髓,以保持理论、思想上的清醒和立场上的坚定,另一方面,感到自己受党教育和熏陶的时间比较长,政治比较坚定,思想比较纯洁,有一种放松感,缺乏党性锻炼的紧迫感和长期学习的意识。对于业务知识学习,一方面感到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用不上;另一方面,感到自己年纪比较大,学不进、记不住,信心不足,对待学习比较懒惰,往往是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的了解,没有刻苦钻研。
二是深入实际不够。长期从事机关党务、文字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政策理论水平,但经常性、习惯性地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提炼启示,深入一线了解第一手材料、掌握实际和真实情况比较欠缺,更多时候是等待下面报材料、出典型,而不是自己一猛子扎下去,发现典型和线索,致使撰写的材料不够生动和鲜活。在材料撰写上,文字、语言还比较务虚,有时为了追求对称、好看、顺口,有套话和固定的模式,形成了一种定势,少一些指导性、针对性、实效性。
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因为缺少深入实际,缺少一线生活,而使撰写的文章材料不够生动有力,还有一些空话和套话,有八股味道,看文风存在问题,似乎是表面文章多,有面子材料的嫌疑,但更多的反映的是主观认识、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材料虽小,但材料里面有政治、有立场、有观点、有文化,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和立场观点。
三是创新动力不足。通过多年的努力,自己担负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内外环境和谐,职工队伍稳定,各方面反映较好。在完成工作和履行职责过程中,能够知恩、知足、知责;面对成绩和不足,能够
及时汲取和借鉴。无论什么情况都能心态端正、安心工作、尽职尽责,严格要求,经受住工作任务、复杂环境、特殊情况的考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这种状态,使自己对于创新工作方式、取得新的突破上,缺少动力,满足于完成任务、不出问题,有时有守摊子的心理,自我要求的标准有所降低,满足于自我理解、自我原谅,有时主观态度上比较积极,但行动上缺乏积极向上的闯劲、努力进取的干劲和坚持不懈的韧劲。
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是个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综合反映。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是摸不着、碰不到的,但却可以看得见,透过行动的轨迹可以折射出思想上的波动曲线,关键是自己对待工作的标准有凑合心理,先进性意识还不强,进取心缺乏,说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够崇高,党员领导干部的角色意识不够强。主要是党性宗旨意识不强,有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心里。总认为自己不擅自用权、不贪图私利,就不等于没问题;自己努力去做了,即使有点其他情况,也不感到内疚。表面上看是标准不高,而其根本原因在于自我要求的放松,组织观念、集体观念的淡化,缺少党员先进性的追求和境界。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通过这些群众路线教育,通过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查摆到的问题,通过开展党性分析,通过自我反思和剖析,对自己有了一次新的认识和估价。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个党员必须面对这个终身课题,长期不懈地坚持锻炼和整改。
(一)坚持党性锻炼,在保持先进性中践行群众路线。要强化理论武装、强化组织观念、强化政治纪律。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摆在个人修养重要位置,用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坚定,自觉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维护者和模范实践者;要加强组织纪律,遵守各项规定;要始终维护党的领导权威,保持敏锐的政治警觉性,确保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群众路线,关心职工,团结职工,爱护职工,培养职工,努力做职工的贴心人。
(二)坚持严格自律,在履行根本职能中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始终保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正确态度。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为职工做出好样子。要努力做到紧跟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拿出新举措、促进新提高。在当前事业单位面临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始终以大局为核心,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保持思想先进中促进工作先进和能力素质提升;按照党员标准要求,确立更高的工作起点和目标追求,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推动全面建设有新的进步。
(三)坚持艰苦奋斗,在保持优良传统中践行群众路线。艰苦奋斗与群众路线紧密相关。我们的工作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不可分。因此,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做到标准不降、本色不变、作风不浮。要严格管理,勇于负责,当好表率,做到艰苦奋斗的本色不减,严格要求的紧迫感不减;不管
物质条件、生活待遇、工作环境有什么变化,清廉简朴的本色不能丢,始终把部门工作、职工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干、来管;在生活上,保持健康向上的情趣,树立良好的形象。
篇三: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三篇
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查摆出来的主要问题和差距,本人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理想信念方面
主要问题:理论水平不高。表现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不够深刻,把握不够系统、运用不够自觉;对科学发展观、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其他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有些方面吃得不透、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有时候不能从理论高度去分析、去把握、去处理、去总结,只能任经验,有时既没有经验又没有理论,只能自己抱怨自己;对大量涌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情况,有时缺乏敏锐性,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不能很好地运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做好新工作完成新任务。
整改措施:把坚定理想信念建设放在思想建设的首位,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首要途径。认真地、全面地、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x大和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深刻领会,用心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知识,学习历史文化,学习法律法规;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不拘门户、不持
偏见,能者即师,广征博采,学习一切先进的、文明的东西,不断武装头脑、丰富内涵、增进修养、提高素质,提高境界和眼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做一个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为的共产党员。
二、宗旨意识方面
主要问题:日常工作生活中,在保持和发挥先进性方面,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
整改措施: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自己要努力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正义和党性原则,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不良现象要勇敢地与其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怕得罪人,决不搞你好我好大家一团和气,真正做到为党的利益,同邪恶现象和势力展开不调和的斗争,保持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气节。
三、工作作风方面
主要问题: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
整改措施: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利用一切机会,积极走出去,不断开阔视野,创新发展思路。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思维方式上突破原有的经验主义束缚,想问题办事情立足实际,大胆探索我场快速发展的方式方法,如在新时期如何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促进我场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遵守纪律方面
主要问题: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不高。
整改措施: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廉政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在自身世界观的改造上下功夫,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严格遵守党纪党规,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有关规定,落实好党风廉政责任制。在工作、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自觉接受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
五、立足本职发挥作用方面
主要问题:调查研究做的不够。
整改措施:多下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力争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时间,多深入基层,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在研究上多做文章,实现调查与研究的统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工夫。
主要问题: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整改措施:加强对领导科学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要注意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二篇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伴随着社会急速发展,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日渐突出,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以下所列脱离群众表现当引起注意,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以纠正。
高高在上,其身不贴近群众。个别党员干部长期与群众“保持距离”,在工作单位、工作范围内多局限于办公室,联系基层多通过电话和书面汇报,很少深入基层一线,极少直接接触群众,难于了解群众实际情况。特别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影响,即使到了基层也高高在上,不肯或不能与群众做深层次的交流谈心,无法掌握群众所思所想,党群干群关系程式化,逐渐疏远。
浮于表面,其心不牵念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有时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急功近利,并不从基层和群众实际情况出发。有的干部虽然参加单位或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但多是蜻蜓点
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作更是纸上谈兵,使自身工作与群众实际脱节。还有些党员干部虽然身处基层,但不与基层群众同心同德,没有带真感情为群众办事,在心理和情感上脱离群众。
作风不正,其言不亲近群众。部分党员干部爱打官腔,善讲空话、套话,但不会说“老百姓的话”,与群众难以亲近。还有些党员干部在群众中言语失范,说一些诋毁群众、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降低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如前段时间被曝光的承德市一镇党委书记边接受宴请边辱骂群众的事件,正是其自身作风不正,导致其言语上伤害群众感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无所担当,其行不服务群众。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薄,对工作马虎应付,对失误、疏忽不引以为戒,令群众产生许多不满。在处理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时,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有畏首畏尾、不敢负责的倾向,采取拖延、躲避等方法,导致矛盾越积越多,群众意见越来越大。
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到了工作单位不是研究如何把岗位工作搞好,而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甚至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在集体资金、资源和资产管理处置中,违规侵占、损害集体和群众权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三篇(一)群众立场不稳,思想上背离群众。一是认不清“我是谁”。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认为自己是凭“本事”考进来,凭“能力”留下来,凭“业绩”升上来的,自视高人一等、胜人一筹,抱定特殊身份,将群众当“仆人”而不是“主人”,摆不正位置、认不清身份。前不久媒体曝光浙江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二是不明白“为了谁”。有的党员干部对领导、对富豪、对自己负责,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落实领导意见不过夜;对企业家和富人的困难和难处,能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视若生命、精心呵护;而对群众则是冷若冰霜,能推就推、推不掉就躲、躲不了就拖、拖不起就唬,对群众的诉求和疾苦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三是不知道“依靠谁”。一些基层干部在贯彻上级政策、执行法规过程中,不动员、不依靠群众,不顾群众主观意愿,热衷于行政命令,依靠行政权力,用蛮力强行推进工作,导致一些利民惠民政策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进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党群干群关系的隔阂。
(二)工作本领不强,行动上远离群众。一是贪大求全,吹高群众“期望值”。有的干部能力不大、口气不小,沉迷于做规划、绘蓝图,将规划做的很“丰满”,给人民群众开
出了一长串的“期望单”,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很“骨感”,难以兑现承诺,让群众的真实感受与期望值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二是花拳绣腿,降低群众“幸福感”。有的干部在作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建形象工程、树政绩工程上有一套,而在领导地方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上力不从心、缺谋少策,地方看不到发展、群众生活看不到变化,群众难以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和满足,幸福指数难以提高。三是表里不一,达不到群众“满意度”。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漂浮,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对别人一套、对自己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难以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三)朋友“圈子”不广,生活上游离群众。一是攀附权贵,构筑“升官网”。有的基层干部热衷于结交比自己更有权力、对自己仕途有帮助的“贵人”,有事没事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想方设法铺设自己的“登天梯”,构筑自己的“升官网”。二是结党营私,构筑“利益网”。“同利为朋”,部分基层干部以利害得失为标准,乐于结交同僚、富商,采取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不断整合“资源”,为一己之私利相互吹捧、相互拉拢,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三是拉帮结派,构筑“保护网”。少数党员干部搞“小团体”、立“小山头”,以圈子划人,以人划线,精心编织网络,对圈外的人,则视为异己,竭力排斥;对圈内人包庇纵容、打埋
伏、互相保护,抱团“过冬”。
篇四: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5篇
【easure是一个汉语单词,发音为Cu_ograveshī,意思是处理一种情况。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文章5篇,欢迎品鉴!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
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
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
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
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
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伴随着社会急速发展,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日渐突出,疏
远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以下所列脱离群众表现当引起注意,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以纠正。
高高在上,其身不贴近群众。个别党员干部长期与群众保持距离,在工作单位、工作范围内多局限于办公室,联系基层多通过电话和书面汇报,很少深入基层一线,极少直接接触群众,难于了解群众实际情况。特别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影响,即使到了基层也高高在上,不肯或不能与群众做深层次的交流谈心,无法掌握群众所思所想,党群干群关系程式化,逐渐疏远。
浮于表面,其心不牵念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有时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急功近利,并不从基层和群众实际情况出发。有的干部虽然参加单位或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但多是蜻蜓点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作更是纸上谈兵,使自身工作与群众实际脱节。还有些党员干部虽然身处基层,但不与基层群众同心同德,没有带真感情为群众办事,在心理和情感上脱离群众。
作风不正,其言不亲近群众。部分党员干部爱打官腔,善讲空话、套话,但不会说老百姓的话,与群众难以亲近。还有些党员干部在群众中言语失范,说一些诋毁群众、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降低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如前段时间被曝光的承德市一镇党委书记边接受宴请边辱骂群众的事件,正是其自身作风不正,导致其言语上伤害群众感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无所担当,其行不服务群众。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薄,对工作马虎应付,对失误、疏忽不引以为戒,令群众产生许多不满。在处理一
些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时,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有畏首畏尾、不敢负责的倾向,采取拖延、躲避等方法,导致矛盾越积越多,群众意见越来越大。
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到了工作单位不是研究如何把岗位工作搞好,而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甚至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在集体资金、资源和资产管理处置中,违规侵占、损害集体和群众权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动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
2.对群众缺乏感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真诚为群众服务;
3.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群众工作;
4.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
整改措施:
1.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2.增强宗旨意识,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章明确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
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
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篇五: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群众立场不稳,思想上背离群众。一是认不清“我是谁”。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认为自己是凭“本事”考进来,凭“能力”留下来,凭“业绩”升上来的,自视高人一等、胜人一筹,抱定特殊身份,将群众当“仆人”而不是“主人”,摆不正位置、认不清身份。前不久媒体曝光浙江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二是不明白“为了谁”。有的党员干部对领导、对富豪、对自己负责,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落实领导意见不过夜;对企业家和富人的困难和难处,能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视若生命、精心呵护;而对群众则是冷若冰霜,能推就推、推不掉就躲、躲不了就拖、拖不起就唬,对群众的诉求和疾苦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三是不知道“依靠谁”。一些基层干部在贯彻上级政策、执行法规过程中,不动员、不依靠群众,不顾群众主观意愿,热衷于行政命令,依靠行政权力,用蛮力强行推进工作,导致一些利民惠民政策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进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党群干群关系的隔阂。
(二)工作本领不强,行动上远离群众。一是贪大求全,吹高群众“期望值”。有的干部能力不大、口气不小,沉迷
于做规划、绘蓝图,将规划做的很“丰满”,给人民群众开出了一长串的“期望单”,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很“骨感”,难以兑现承诺,让群众的真实感受与期望值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二是花拳绣腿,降低群众“幸福感”。有的干部在作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建形象工程、树政绩工程上有一套,而在领导地方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上力不从心、缺谋少策,地方看不到发展、群众生活看不到变化,群众难以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和满足,幸福指数难以提高。三是表里不一,达不到群众“满意度”。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漂浮,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对别人一套、对自己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难以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三)朋友“圈子”不广,生活上游离群众。一是攀附权贵,构筑“升官网”。有的基层干部热衷于结交比自己更有权力、对自己仕途有帮助的“贵人”,有事没事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想方设法铺设自己的“登天梯”,构筑自己的“升官网”。二是结党营私,构筑“利益网”。“同利为朋”,部分基层干部以利害得失为标准,乐于结交同僚、富商,采取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不断整合“资源”,为一己之私利相互吹捧、相互拉拢,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三是拉帮结派,构筑“保护网”。少数党员干部搞“小团体”、立“小山头”,以圈子划人,以人划线,精心编织网络,对圈外的人,则视为异己,竭力排斥;对圈内人包庇纵容、打埋
伏、互相保护,抱团“过冬”。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
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
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
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
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的问题:
1.
理想信念动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
2.
对群众缺乏感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真诚为群众服务;
3.
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群众工作;
4.
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
整改措施:
1.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2.增强宗旨意识,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章明确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4.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力量之源。执政首在民心向背,顺民心则政兴,逆民心则政废。
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牢记:我们让人民群众满意,人民群众才会对我们满意。
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要用行动体现我们对群众的感情,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对来访群众有热心,对群众反映的困难有同情心,帮群众解决困难有诚心,遇到阻力和困难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有长期作战的恒心,这样才能和群众心贴心。
理论学习缺少饥渴感,理论水平停留在一般化。满足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水平,理论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自觉、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对党性修养和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加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
篇六: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为企服务意识亟待提升,服务宗旨意识不够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业务知识不足,理论业务学习不够。参加工作以来,本人虽然一直比较重视学习,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新时期人们警察的要求。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应付目前的工作了,满足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同时,我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甚至不学。学习停留一般化,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虽然能完成读书笔记,但不够主动认真。平时虽然经常学习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书籍,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脱钩,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够牢固。没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共产党人要为人民服务,但不可能全心全意,更不会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自己虽然是一名共
产党员,但能力有限,职位有限,只能过一种平平静静、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日子,只能是既没有大作为,也不会轰轰烈烈。政治思想认识不能紧跟形势的要求。每次除了参加上级和单位组织的学习外,只是看文件,连报纸,电视新闻等也很少顾及,更谈不上学习政治理论书籍。因而,世界观的改造也就不能及时与党的理论要求相结合,存在的私心杂念也就不能及时清除。因此,在工作生活中虽然与民警
职工们有一定感情,但亲民爱民的思想树立得并不牢固。不能始终与群众心贴心,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不能牢记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变成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时不时也在想着用自己这点权力为个人和亲戚朋友办点事,为单位谋点利。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领导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人以前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的考虑和研究;在处理领导与同志们的关系方面,为顾及面子往往自我批评多一些,忽视对同志的批评,存在“老好人”思想;埋头干工作多,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少;与同志们谈心交流不够,谈思想、交流业务较少。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考虑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思想根源,其中有客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致是理论水平还达不到时代要求。提高马列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思想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系统学、深入学、广泛学和联系实际学方面还不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自己在思想修养上做的不够,在工作的开拓进取上也就存在着差距,这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是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未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没有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没有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一名人民警察的根本要求。具体到自己身上,就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做好所担负的工作,并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改进、提高自己工作的标准。但是自己的这种观念树立的并不牢靠,在工作
上、学习上、作风上不能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自己、改进工作的紧迫感、责任心还不够强,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工作方法简单,创新意识不够。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处理工作,不能勇于打破老框框、老套路,胆子不够大。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意识和其他同志相比还有差距,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这次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使自己看清了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关键不是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原因就行了,关键是今后怎样按照《党章》的要求,按照党性的要求,特别是按照胡锦涛同志
提出的在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督促自己拿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党员干部如果不保持政治上的警惕,不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是非常危险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学习和领会,才能融会贯通,把握其精神实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政治上更加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劳教工作方针政策,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党的劳教事业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法纪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工作中,我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勇于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同时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敢于管理,大胆管理,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胜利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和同事交朋友,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三是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在严以律己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人民警察法》为行动准则,时时处处,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座右铭,争做一名优秀的国家公务员。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思想境界,自觉接受监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以上是我本人在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中对自身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剖析,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批评指正!总之,我将以这次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党的管教事业添砖加瓦。
为企服务意识亟待提升,服务宗旨意识不够
一、对个人党性原则和现实表现的总体评价
总的感到,自己对党是忠诚的,对岗位是热爱的,对履职是努力的,对工作是认真的,对自身要求是严格的。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自己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上立场更加鲜明,个人的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坚持群众路线的根基不断夯实,改进作风的标准不断提高。
一是坚持党的宗旨意识不动摇,始终保持理想远大的人生观。作为一名党员,随着入党时间的延长,对党的朴素感情越深厚,对党的信仰、对组织的信赖、对荣誉的重视,与日俱增。能够始终不忘入党初衷,不忘组织重托,不忘领导和群众的期待,能够始终按照党的章程衡量自己、约束自己、激励自己。除了党的事业和工作以外,从来不渴求什么,是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干什么工作,始终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从来不因其他问题影响自己对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
二是坚持履职尽责不懈怠,始终保持顾全大局的全局观。多年来,自己始终有一种学习知识的紧迫感,担心自己因为素质低而不适应工作,担心能力差而完不成任务,担心知识少而跟不上形势。注重学习新知识,研究岗位、职能、任务和环境带来的工作特点和规律,始终保持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求;能够始终保持集体荣誉感和全局观念,能够本着为集体、为职工、为个人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搞好服务,努力做到让组织放心、让大家满意。
三是坚持遵规守纪不变通,始终保持立党为公的权力观。自己经常这样提醒自己,该得到党和国家都给我了,不该得的一文也不要,取半文则半文不值。这是多少年来自己始终不忘的自我约束准则。能够正确处理好岗位与职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始终坚持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员行为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加强风险防范和制度约束,严格自律,努力为大家做出好样子。特别
是党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能够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掌握政策,抓好落实。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放在履行职责中,甘愿奉献、甘在幕后、甘做配角。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根源分析
自己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但是,用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来衡量,与党章和党的群众路线来对照,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学风不够端正。无论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是业务知识学习,大多停留被动和自我原谅的状态。往往是布置什么学什么,要求什么学什么,仅仅满足于完成要求和规定的学习内容,个人根据自身实际,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学习少,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加集中学习比较认真,个人自学比较少,对于考试考核的内容学习比较认真,一般性的要求学习下的功夫不够;学习效果还不够明显,往往是满足于学了,知道了,缺少实际应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检验,影响了学习的深度;业务学习有畏难情绪,忙于事务性工作多,静下心来、特别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少。由于学风不够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上对于学习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真心、真信、真懂、真用的决心和动力不足。一方面,对于国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党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自己在武装思想上有恐慌感。每一次理论的创新,每一个重要政策出台,都能认真
学习,掌握精髓,以保持理论、思想上的清醒和立场上的坚定,另一方面,感到自己受党教育和熏陶的时间比较长,政治比较坚定,思想比较纯洁,有一种放松感,缺乏党性锻炼的紧迫感和长期学习的意识。对于业务知识学习,一方面感到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用不上;另一方面,感到自己年纪比较大,学不进、记不住,信心不足,对待学习比较懒惰,往往是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的了解,没有刻苦钻研。
二是深入实际不够。长期从事机关党务、文字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政策理论水平,但经常性、习惯性地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提炼启示,深入一线了解第一手材料、掌握实际和真实情况比较欠缺,更多时候是等待下面报材料、出典型,而不是自己一猛子扎下去,发现典型和线索,致使撰写的材料不够生动和鲜活。在材料撰写上,文字、语言还比较务虚,有时为了追求对称、好看、顺口,有套话和固定的模式,形成了一种定势,少一些指导性、针对性、实效性。
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因为缺少深入实际,缺少一线生活,而使撰写的文章材料不够生动有力,还有一些空话和套话,有八股味道,看文风存在问题,似乎是表面文章多,有面子材料的嫌疑,但更多的反映的是主观认识、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材料虽小,但材料里面有政治、有立场、有观点、有文化,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和立场观点。
三是创新动力不足。通过多年的努力,自己担负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内外环境和谐,职工队伍稳定,各方面反映较好。在完成工作和履行职责过程中,能够知恩、知足、知责;面对成绩和不足,能够
及时汲取和借鉴。无论什么情况都能心态端正、安心工作、尽职尽责,严格要求,经受住工作任务、复杂环境、特殊情况的考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这种状态,使自己对于创新工作方式、取得新的突破上,缺少动力,满足于完成任务、不出问题,有时有守摊子的心理,自我要求的标准有所降低,满足于自我理解、自我原谅,有时主观态度上比较积极,但行动上缺乏积极向上的闯劲、努力进取的干劲和坚持不懈的韧劲。
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是个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综合反映。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是摸不着、碰不到的,但却可以看得见,透过行动的轨迹可以折射出思想上的波动曲线,关键是自己对待工作的标准有凑合心理,先进性意识还不强,进取心缺乏,说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够崇高,党员领导干部的角色意识不够强。主要是党性宗旨意识不强,有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心里。总认为自己不擅自用权、不贪图私利,就不等于没问题;自己努力去做了,即使有点其他情况,也不感到内疚。表面上看是标准不高,而其根本原因在于自我要求的放松,组织观念、集体观念的淡化,缺少党员先进性的追求和境界。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通过这些群众路线教育,通过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查摆到的问题,通过开展党性分析,通过自我反思和剖析,对自己有了一次新的认识和估价。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个党员必须面对这个终身课题,长期不懈地坚持锻炼和整改。
(一)坚持党性锻炼,在保持先进性中践行群众路线。要强化理论武装、强化组织观念、强化政治纪律。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摆在个人修养重要位置,用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坚定,自觉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维护者和模范实践者;要加强组织纪律,遵守各项规定;要始终维护党的领导权威,保持敏锐的政治警觉性,确保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群众路线,关心职工,团结职工,爱护职工,培养职工,努力做职工的贴心人。
(二)坚持严格自律,在履行根本职能中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始终保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正确态度。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为职工做出好样子。要努力做到紧跟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拿出新举措、促进新提高。在当前事业单位面临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始终以大局为核心,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保持思想先进中促进工作先进和能力素质提升;按照党员标准要求,确立更高的工作起点和目标追求,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推动全面建设有新的进步。
(三)坚持艰苦奋斗,在保持优良传统中践行群众路线。艰苦奋斗与群众路线紧密相关。我们的工作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不可分。因此,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做到标准不降、本色不变、作风不浮。要严格管理,勇于负责,当好表率,做到艰苦奋斗的本色不减,严格要求的紧迫感不减;不管
物质条件、生活待遇、工作环境有什么变化,清廉简朴的本色不能丢,始终把部门工作、职工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干、来管;在生活上,保持健康向上的情趣,树立良好的形象。
篇七: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当前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
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
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一、基层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群众立场不稳,思想上背离群众。一是认不清“我是谁”。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认为自己是凭“本事”考进来,凭“能力”留下来,凭“业绩”升上来的,自视高人一等、胜人一筹,抱定特殊身份,将群众当“仆人”而不是“主人”,摆不正位置、认不清身份。前不久媒体曝光浙江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二是不明白“为
了谁”。有的党员干部对领导、对富豪、对自己负责,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落实领导意见不过夜;对企业家和富人的困难和难处,能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视若生命、精心呵护;而对群众则是冷若冰霜,能推就推、推不掉就躲、躲不了就拖、拖不起就唬,对群众的诉求和疾苦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三是不知道“依靠谁”。一些基层干部在贯彻上级政策、执行法规过程中,不动员、不依靠群众,不顾群众主观意愿,热衷于行政命令,依靠行政权力,用蛮力强行推进工作,导致一些利民惠民政策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进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党群干群关系的隔阂。
(二)工作本领不强,行动上远离群众。一是贪大求全,吹高群众“期望值”。有的干部能力不大、口气不小,沉迷于做规划、绘蓝图,将规划做的很“丰满”,给人民群众开出了一长串的“期望单”,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很“骨感”,难以兑现承诺,让群众的真实感受与期望值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二是花拳绣腿,降低群众“幸福感”。有的干部在作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建形象工程、树政绩工程上有一套,而在领导地方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上力不从心、缺谋少策,地方看不到发展、群众生活看不到变化,群众难以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和满足,幸福指数难以提高。三是表里不一,达不到群众“满意度”。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漂浮,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对别人一套、对自己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难以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三)朋友“圈子”不广,生活上游离群众。一是攀附权贵,构筑“升官网”。有的基层干部热衷于结交比自己更有权力、对自己仕途有帮助的“贵人”,有事没事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想方设法铺设自己的“登天梯”,构筑自己的“升官网”。二是结党营私,构筑“利益网”。“同利为朋”,部分基层干部以利害得失为标准,乐于结交同僚、富商,采取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不断整合“资源”,为一己之私利相互吹捧、相互拉拢,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三是拉帮结派,构筑“保护网”。少数党员干部搞“小团体”、立“小山头”,以圈子划人,以人划线,精心编织网络,对圈外的人,则视为异己,竭力排斥;对圈内人包庇纵容、打埋伏、互相保护,抱团“过冬”。
二、基层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产生偏差。一是“官贵民卑”思想严重。有的总认为群众觉悟低,遇事喜欢无理取闹,往往提出一些难以满足的过高要求,是麻烦制造者、障碍设置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跟他们打交道没意思、风险大,导致遇到棘手问题不想接触群众、不愿接触群众、不敢接触群众。二是“上智下愚”思想严重。有的把市场经济错误地理解为能人经济,看不到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认为只要与上层能人、精英搞好了关系,地方经济就能发展,群众就会得到实惠,从而把群众利益抛到九霄云外,热衷于傍“小阔佬”、结交“大老板”,陷入疲于应酬的泛泛之交、吃吃喝喝的庸俗之交、蝇营狗苟的势利之交。三是“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有的作决策时不是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而是热衷于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大口号,上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立竿见影的项目,大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以此树立个人声誉和威望,为“升迁”捞取政治资本;有的不是用好手中公共权力为群众谋福祉,而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管群众满意不满意,只想自己能不能得实惠,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把权力当做谋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有的见到好处就像打篮球抢来抢去,碰到问题则像打乒乓球推来推去,把矛盾上交,将责任下推,惟恐自己挨“板子”、掉“乌纱”。
(二)干部评价任用体系不完善。一方面,干部评价去群众化现象导致选拔不明:以“旨意”代替民意。一些地方选拔干部往往根据上级领导意图,不尊重群众的意愿,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测验等环节成为摆设。以后台代替平台。有些领导者以个人偏好和人情关系取人,过分注重地缘关系、学缘关系、血缘关系、职缘关系选拔和使用干部,“后台硬”、“靠得住”成为领导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少数代替多数。部分领导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当作少数人的行为,不征求多数人意见,往往是少数领导说了算。另一方面,干部业绩考核指标单一导致评价不准。由于干部实绩考核中“德、能、勤、廉”等指标缺乏标准和可操作性,目前绝大多数干部考核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GDP发展水平,最终导致干部在工作中仍然以GDP增长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对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短时间内难以出成绩的工作缺乏热情。
(三)干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是监督意识依旧淡薄。以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为主的干部监管部门对干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领导
干部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民不举、官不究”的情况,工作缺乏一定主动性。二是监管制度缺乏约束性。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服务群众工作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工作制度原则性规定太多,硬性和可量化的规定少,对服务群众工作无考核、无评议、无奖惩,难以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三是监督合力仍然不强。不论是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还是社会监督、群众监督,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未形成高效联动的全程监督机制。各部门间对干部监督信息沟通不及时,各个层面的监督还存在着各自为战的状况,没有形成完整的监督信息网络,不能发挥高效的监督效能,致使干部监督合力不强、监管不力。
三、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思想教育,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根本原因。因此,要以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好部分党员干部群众立场动摇、群众路线不坚定的问题,给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足“钙”,防止出现“软骨病”。一是强化党性教育。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做到群众感情纯真、工作作风纯朴、为人处事纯净,以心系群众的情怀温暖民心、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凝聚民心、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民心。二是强化能力教育。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谋发展、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不断开拓发展眼界、更新发展观念、增强发展水平,真正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实践教育。实践出真
知、实践出感情,鼓励更多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真正做到工作落实在一线、干部成长在一线、群众感情培养在一线。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监督考核。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不断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才能从根本上规范权力的行使,杜绝权力的滥用。一是完善干部实绩考评制度。打破唯GDP论“英雄”的考评观,将居民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等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级检查和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将对干部的评价权交给群众,真正做到“民评民说是标准”。二是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构建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为主,“两代表一委员”监督为辅,社会和舆论监督全面补充的全方位、全时段的综合监管体系,真正确保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三是完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把联系群众工作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任用、评先评优、奖励惩处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群众不满意的干部不能提拔,与群众联系不紧的干部不能重用、脱离群众的干部不能使用。
(三)强化典型查处,净化党风政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严查与民争利的“贪官”。重点加强对强农惠民政策资金、医疗、教育、保险等民生领域的监管力度,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违纪违法典型从严、从重查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严查不体民苦的“懒官”。以作风建设为载体,集中查处一批对群众诉求不闻不问、刻意推诿的典型,并将查处的典型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真正让不作为、不履职的“懒官”无容身之地。三是严查欺民压民的“恶官”。对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的群众信访件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集中打击一批“老爷”做派严重,利用权力欺压百姓的“官匪、官霸”,不断净化党员干部队伍,维护干部形象。
篇八: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宗旨意识不够牢固的整改措施
宗旨意识不够牢固是指全体公民缺乏对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尊重和拥护,以及守法、礼仪和国家标准的敬畏,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缺乏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牢固拥护。宗旨意识不够牢固,对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的建设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为了加强宗旨意识,应该采取科学的整改措施。
首先,应该落实好全民宗旨意识培训。要把宗旨意识培训纳入课程计划,在学校、单位和社区等广泛开展宗旨意识培训,并且要有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以提高全民宗旨意识的牢固性。
其次,应该提高宗旨意识的宣传和示范性力度。要把宗旨意识作为政治生活、文艺活动中的示范性主题,带动社会风尚,把宗旨意识的示范与风尚相结合,引领人们把宗旨意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
第三,应该强化法律教育。加强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治知识,让公民通过学习掌握法律,了解法律,用法治思维来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把宗旨意识根植于人心。
第四,应该依法惩治。当公民的宗旨意识不牢固时,政府应当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依法加以惩治,以此来凝聚全民宗旨意识,增强公民守法、尊重法律、拥护法律的认识,坚决防止治安和社会治理混乱。
最后,要培养法治精神。要把宗旨意识贯彻到社会公民的一切行为中,加强法治意识教育,使人们勇于把宪法、法律、政策、规章和道德标准等精神融入到日常行为当中,让宗旨意识深入人心。
总之,加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在于“教育”,要把宗旨意识的培训、-1-
宣传、实践和惩治等结合起来,让宗旨意识在全民心中形成“集体潜意识”,从根本上促进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篇九: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个人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篇
篇一
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伴随着社会急速发展,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日渐突出,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以下所列脱离群众表现当引起注意,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以纠正。
高高在上,其身不贴近群众。个别党员干部长期与群众“保持距离”,在工作单位、工作范围内多局限于办公室,联系基层多通过电话和书面汇报,很少深入基层一线,极少直接接触群众,难于了解群众实际情况。特别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影响,即使到了基层也高高在上,不肯或不能与群众做深层次的交流谈心,无法掌握群众所思所想,党群干群关系程式化,逐渐疏远。
浮于表面,其心不牵念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有时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急功近利,并不从基层和群众实际情况出发。有的干部虽然参加单位或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但多是蜻蜓点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作更是纸上谈兵,使自身工作与群众实际脱节。还有些党员干部虽然身处基层,但不与基层群众同心同德,没有带真感情为群众办事,在心理和情
感上脱离群众。
作风不正,其言不亲近群众。部分党员干部爱打官腔,善讲空话、套话,但不会说“老百姓的话”,与群众难以亲近。还有些党员干部在群众中言语失范,说一些诋毁群众、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降低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如前段时间被曝光的承德市一镇党委书记边接受宴请边辱骂群众的事件,正是其自身作风不正,导致其言语上伤害群众感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无所担当,其行不服务群众。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薄,对工作马虎应付,对失误、疏忽不引以为戒,令群众产生许多不满。在处理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时,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有畏首畏尾、不敢负责的倾向,采取拖延、躲避等方法,导致矛盾越积越多,群众意见越来越大。
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到了工作单位不是研究如何把岗位工作搞好,而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甚至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在集体资金、资源和资产管理处置中,违规侵占、损害集体和群众权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篇二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实践充分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不断取得一个个
伟大胜利的一大法宝。越是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越要坚持群众路线,越是在离梦想最近的时候越要重视群众路线。当前,要切实改进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需着力解决好四方面问题。
认识方面的问题
从当前我们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分析,根源上还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对群众路线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认识不足,以至于淡忘了群众路线,淡化了群众观点,淡漠了群众感情。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基础理论的教育,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党员、干部的思想中,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一是从群众路线的由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中来讲清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与和平环境中,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外部压力减小,特别是没有了生死攸关的危险,党群之间相互依赖性减弱,这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容易淡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观念,特别是一些年轻党员、干部,生活在改革开放环境、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容易多一份对自身价值的关注,少一份与群众的自觉联系。因此,必须要从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源讲起,从党的宗旨信仰教育抓起,深入扎实的补好这一党的基本理论课,让老党员、老干部在重温中不断校准和坚守群众路线,让新党员、新干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和坚定对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
二是从国家社会进程中群众的重要贡献和卓越表现中来认识群众的伟大。新中国成立发展至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这一切奇迹的取得都是人民群众与党一道努力拼搏与共同奋斗的结果,正是得益于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因此,必须要从我们民族、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来认识人民群众的重要贡献,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实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肩负光荣的历史使命中来弄清群众路线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力量。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奋斗。
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
干部作风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不良作风既制约干群联系,更影响党群关系。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中的不良作风主要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意见很多。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应在深入坚持中央“八项规定”的基础上,重点放在解决“四风问题”上,对其种种表现要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进一步强化三个管理:一是强化自我管理。自觉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自己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足,主动地“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锻炼品质,增强党性,净化心灵,主动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自发地在作风建设上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改进。二是强化组织严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特别是在选用干部方面,切实把作风优秀的干部、群众叫好的干部选上来、用起来;进一步加强惩治腐败和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切实把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突出的干部及时予以严肃查处。三是强化社会监管。充分发挥新媒体力量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在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干部的好作风,不断推进党的正能量的同时,也要及时曝光那些作风不正不实不好的党员干部的行为和问题,反促其他党员干部的作风改进。同时,要注重发动人员群众,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构织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干部作风监督网。
能力方面的问题
能力不足,不但直接影响着为群众办事服务的实际效果,而且也制约着为群众谋利益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要把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能力抓紧抓实,重点提高三种能力:一是调研能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和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研中,能够沉下身子搞调查、静下心来做研究,坚决防止和克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真正学会并善于到群众困难的地方查找原因,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梳理思路,到群众问题最集中的地方研究办法等等,提高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能力。二是决策能力。把“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防止和克服情况不明、个人独断、强迫命
令等现象,把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能力体现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上来,体现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更大威信上来。三是服务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在全面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各种学习培训、交流提高活动,克服一些党员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不会办群众的事和办不好群众的事等问题,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沟通群众能力,掌握与不同群众交流对话的本领;提高党员干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处理好各阶层群众的利益诉求;提高党员干部发展经济能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和让老百姓得实惠。
机制方面的问题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障是健全的制度。从党的群众路线的确立、发展、成熟到新的丰富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时期,每一阶段,我们党都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任务的变化,赋予其新的内容,不断提出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注入群众路线的新内容、创新群众路线的新制度。因此,必须正确分析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现状、特点以及问题,认真探索与新形势党的群众工作相契合的有效制度,着力建立健全更加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一系列的党的群众路线机制。把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特别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提炼出来,总结推广出去,并形成好的制度坚持下来,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
化、长效化,推进新形势下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密切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篇三
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动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2.对群众缺乏感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真诚为群众服务;3.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群众工作;4.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
整改措施:
1.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2.增强宗旨意识,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章明确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推荐访问: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及整改 整改 宗旨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