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将品德的培养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从内容上,也从教学方式上要求两者互相渗透。这其中,教师需要研究的是儿童的生活以及如何让我们的品德教育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的需要。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该学科的本质要求。
一、从儿童的经验中寻找由书本世界通往生活世界的道路。
生活世界是书本世界的基础,是书本世界的意义之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重新设计了《我的小档案》。它摒弃了教材中《小档案》形式单一、内容封闭的弊端,从直观的外形特征(性别、衣着、长相)入手,直至内隐的性格特征(优点、爱好),并且还有留白之处,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随意添加、选择,展现自身价值。由此可见,《我的小档案》不仅仅是一个文本,它还提供了师生之间、学生群体与个体、学生的“本我”与“自我”之间对话的平台,为个性发展创设了相应的空间。
品德源于生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只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绝不能把品德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而应开放地纳入各种来自学生生活的信息资源,寻找出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要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中,从而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营造品德教育的场域。
我们知道,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与发展价值。如果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而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将是流于虚空和形式的。
该课教材中的编排顺序是:先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才华,再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但这节课中,老师并没有依次展开,按序进行。而是将两者加以整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我们不能不感叹老师的良苦用心。孩子们是喜欢游戏的,在宣布游戏开始时他们闪光的双眸、绯红的脸颊就已不言自明了。老师正是以这一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乐中展示自我,实现对自我、他人的悦纳。而此时的展示、悦纳不再是教学的安排、他者的要求,真正是自我表达的需要,真正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我今天很高兴。因为以前不知道尹敏慎有这么多优点,今天知道了,更了解他了,所以很希望能和他成为好朋友。”
“我更了解其他同学了,为自已有这么好的同学而骄傲!”
还有什么比这更震撼人心!
智慧和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吸纳儿童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并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生活,用儿童的心灵感受生活,用儿童的语言讲述生活,通过“活动”的形式,在一种特定的“场域”里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浓缩,让其在教室内可控制的环境下重演,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恰当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三、让沟通成为每一个儿童享有的权利。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这是当然的公理。可是,我们的教学沟通形式却往往存在着诸多弊端:以讲台为中心,师问生答成为某种“仪式”,更有甚者在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由教师垄断了沟通。这不但有悖于教育规律,而且也是对儿童权利的践踏。2001年6月公布的联合国《关于儿童问题特别会议宣言》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尊重他们表达意见以及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参加与他们有关的所有事项的权利……”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这样的课上,我们力主使沟通由单一垄断走向多维多元。
这节课是以学生自主抽取《我的小档案》来贯穿始终的,整个教学充满了随机性、不确定性,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何这样安排,在课后的长谈中,唐老师这样解释每个班级中,‘灰色人群、边缘人群’至少占了总人数的2/3,但是他们的权利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我这样设计就是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被众人所瞩目,让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的乐园。尹敏慎属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顽皮淘气,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有时还惹事生非,一提起他,大家都头疼。今天,正巧抽到了他。我立刻抓住这一契机,一方面让大家共同发掘他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是帮他重树自信……”
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多将谈话交流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以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使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如同所有社会的交往过程一样,更加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与受教育者真正建立起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在儿童生活的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由于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让他们获得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