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六篇)

发布时间:2023-05-16 09:50: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六篇),供大家参考。

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的句子篇1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一个孝字,孔子说过:“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在现在孝却备受国人漠视。

在古代,许多家庭十几世同堂,以老为尊,十分尊敬和孝顺长辈,几代人也能在一起和睦相处。这不仅与长者有关,更是和家风有关,好的家风使得后代们形成了向善的意识,尊老爱幼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美德。

孝顺也是一个家庭和睦的重要前提,现在大多数中国家庭好闹矛盾其主要原因还是子女们不孝顺。有的子女对自己的父母漠不关心,还有的甚至厌恶自己的父母,我只觉得很悲哀,是什么原因竟能让他们去痛恨生他养他的父母?这是现代父母们教育的失败,更是子女们不孝造成的。“孝顺”早已成了无用的别名,现在许多人就像寄生虫一般无二,他们的父母就是他们的宿主,等到他们把宿主体内最后一滴血液吸尽便会无情地离开,没有一丝留恋。

现在许多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变得六亲不认,钱对于某些人甚至比命还重要。他们不愿多花一分与自己无关的钱财,至于孝顺,见鬼去吧!还有一些人在自己父母健在时就开始讨论如何处理自己父母的“遗产”,有的因分配不当引起的纠纷还牵连到了自己的父母。你说他们的父母又怎么能不痛心?以至于只能怀恨离开人世。

现在我们对于孝顺做得比古人实在差太多了。再看看与我国临海相望的日本,那里的人们都十分孝敬自己的长辈,对他们也十分尊重,若与长辈顶嘴,那都算是一种大错。他们用实际行动完美体现了孝顺二字。

我只能说中国人真的不懂得孝顺,虽然有许多人把自己家中的老人送进了敬老院中,认为这就是孝敬老人最好的方法,但是老人们被送进了敬老院,他们真的开心吗?子女们并不清楚老人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并不渴望什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需要的只是子女们的陪伴,也许只是和子女们聊一会儿天。老一辈人养育了我们,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难道我们还要让他们受到伤害?他们经历了太多苦难,现在他们已经大多经历不起了。作为子女,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安享晚年,敬我们最后的孝心吧!

我们是时候清醒了,现在是文明社会,我们更应该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让孝行遍天下,让爱洒满大地。

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的句子篇2

《三字经》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博大却又那么平凡,它来自传统却又渗入现代社会,在不经意间,它已经烙在了我们的心里,浸透了我们的灵魂。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92岁,也就是将近100岁了!她年轻的时候是个聪明能干、和蔼可亲、任劳任怨的人,因此她得到了我们这个大家族的尊敬与爱戴。我们都希望她能长命百岁,但人总有旦夕祸福,她也不例外。记得那次,她因病住院了,于是,一家人都忙碌了起来,妈妈立马去医院照顾她,为她擦脸、捶背、翻身,还出去外面买了一些好吃的回来给她吃。奶奶自己没办法进食,爸爸妈妈就慢慢地喂给她吃,我看到爸爸妈妈总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像喂小婴儿一样喂给奶奶吃,有时怕奶奶吃了会烫,每一口都轻轻地吹凉了再送到她的嘴边,而且不厌其烦。

看到爸爸妈妈的举动,我心里很感动,却又突发奇问:“爸爸,你和妈妈为什么要如此细心地照顾一个即将离开我们的奶奶呢?”当时的我可真不懂事,到现在我还一直后悔自己当时不假思索地冒出来的那句不近人情的话。我依稀记得,当时爸爸听了很生气,脸瞬间由晴转阴!他说:“你呀,真不懂事,你奶奶毕竟为我们家操劳了大半生,即使她现在再怎样不中用了,她也是我的妈妈,乌鸦还知道反哺呢,更何况我们人呢?我总不能还不如一只乌鸦吧!”当时听了这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顿时感觉自己的耳根热热的。从此以后,我也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照顾奶奶,当他们出去的时候,我就承担起看护的重任,奶奶饿了,我一点点地喂给她吃,奶奶翻身了,我会帮她把被子掖一掖……病床上的奶奶笑了,直夸我懂事了。

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百善孝为先”,虽然当时我还小,还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但我心里明白,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在生活中热爱父母、尊敬师长,尽自己所能做好该做的事情,用实际行动为父母分忧,让“孝”成为一种行动!

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的句子篇3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认知,不孝道作为道德的根本。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读了《论语》中的《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谛。

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为先,行为次。当往往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 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的句子篇4

喝粥也可以讲大道理,大学问,心态好,什么都不在乎,吃住都不在乎,只要能学习,懂得自己的本分,百善孝为先 心得体会。我们的心愿多,为自己多享受,就多痛苦。人的痛苦在于身体。我们身体有很多欲望,有欲望就有痛苦和烦恼。

来到"育良中心"学习好的生活习惯,认识自己的烦恼不脑贫,寻找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育良中心"不管贫穷,富贵,都不要紧,大家都要学习古圣先贤,弄明白人生的目标价值。让以后不走弯路,懂得以后自己应该做什么。回归到自己的本位,走出自己,真正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孝道讲-法: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们想要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孝门不开,一切事情都能开,也做不好。只要是为人子女, 八德为首,孝,悌,忠,顺,和,慈,良,贞,静。天理是人应该遵守的本分,男人,女人都是以孝字当头,水有源,树有根,源源则流长。人根在父母,在老祖宗那里。爱子女心比爱老人心重。人到中年万事忧,人生一片迷茫,看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人生怎么有那么多痛苦?人生怎么有那么多烦恼?

因为人生的障碍和苦恼,开始发泄在太太,孙子身体上,面对压力很大,不知道怎么做很苦恼?做思想工作对照古圣先贤,伦理道德,应该如何按照自己的本分去学习了解,我们怎么当人?怎么使用他?发挥他的本分。帮助别人学习古圣先贤,我是谁?我应该怎么做?我是别人的儿子,我们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父母教我,老师教我,结婚成为丈夫,成为父母,成为外公,爷爷,老祖宗都要走这样的过程。

不了解生命之树,就不知道如何做人。我们身为子女要懂得知恩,知道父母对我们的恩情。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苦累。知道父母恩就有了根,学习人生就有了方向,不知恩,就不懂得报恩。忘本的人,就像树没有了根,因为自己对父母,了解太少,不能生起感恩之心,孝敬之心,也不孝顺父母,不感恩父母恩。贫苦孩子早当家,太苦了要立志,将来要报答父母恩。很多人学习出来,以后结婚了,创业了,照顾孩子了,事业有成了,就开始忘本了,不报父母恩。事业有成不跟老人住,就是忘本,忘父母恩,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就是不孝顺父母。

孝能感动天地,孝能改变命运。什么是福?什么是禄?福是身体无病症,无心恼愤怒,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就是福。禄就是财富的收入。爱老人比爱孩子好,返祖归根,爱父母,尽孝顺之道。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很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毛玻对老人就是给吃,不让他们饿,让他们有一条命活着,就可以了。没有良心的把爱全部给了自己的孩子和老婆。没有爱自己的父母,只是给他们东西吃,那样和养动物有什么一样?可能养动物还好点,因为动物还得到人们的关心照顾。

百善孝为先演讲稿感人5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但是,不能总拿别人的东西,于是子路就想到了打工。从此以后,子路便四处帮被人打工,赚了钱,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里买米回家煮给父母吃,直到他们去世!

想想身边的父母晚辈们,有的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亲,有的甚至连一个电话都不打去问候父母,有的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而不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亲这些都让我们触目惊心。子路的行为是可贵的,他的行为是无人能比的,他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他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他是我们的榜样!虽然我是学生,做不了什么,但是我决心用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亲。

就像我爸爸,他每个月都会回老家一次,每次都会住上几天,每次都会拿写生活用品,每次都会帮爷爷奶奶砍柴煮饭,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值得学习的,这样爸爸既能让爷爷奶奶放心又能尽一份孝心。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事,这些事虽小,但却能更好的体现出每个人的孝心,这些事都是都是非常简单的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的句子篇5

“无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规矩都很受人们青昧,“江南第一家”就是以良好的家风和严厉的家风闻名天下,因此良好的家风对一个孩子的未来是多么重要啊。

可以说,很多名人的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多少人又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家风的好坏取择于父母的做人的品质,两个品质好的人,教出的子女又会坏到哪去呢?

我的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有活时,就常年在外头,过年过节也不回家,家里的一切都靠母亲打理。没活时,就在家种菜,整天泡在田里,不让自己闲着。

可是,那一次,在外的父亲放下了手中的活,急急忙忙的从工地赶回来了。原来,奶奶病了,父亲才如此着急。回来后,父亲便日日夜夜陪在奶奶身边,吃喝拉撒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姑姑们看父亲几天几夜没好好休息了,想帮忙照顾,让父亲回去好好睡觉,父亲不同意。“放心吧,这也是我们的妈妈呀!”姑姑劝父亲,软磨硬泡终于把父亲支走了。尽管姑姑们把奶奶也照顾得无微不至,可父亲还是不放心,隔三差五的就来检查姑姑的工作,直到奶奶康复出院了。离开的那天,父亲对奶奶千叮咛万嘱咐,都是一些“保重身体”“别累着了”“注意休息”的话,奶奶都一一答应,父亲才依依不舍得回去工作。

我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孝顺的儿子,他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父亲。一次他们去吃面,儿子很大声的叫了一声:“两碗牛肉面!”然而,却又小声的对服务员说:“请麻烦把我的那碗换成你们店里最便宜的面,谢谢!”面上来了,儿子悄悄的把身上带的牛肉全放进父亲的那碗面里,然后递给父亲。父亲接过面,用筷子拨动着面,一边不停地把碗里的牛肉挑出来夹给儿子,一边说:“这家店真厚道,这么多牛肉。”儿子一声不响的接受了父亲夹来的牛肉,过了一会,又悄无声息地夹回父亲碗里。”

原来儿子的“两碗牛肉面“是叫给父亲听的,自己吃的其实是最便宜最难吃的面,父亲把自己的牛肉夹给了儿子,儿子又夹回来,这看似小小的举动其实都包含了父子之间浓浓的情谊,父亲爱着孩子,儿子孝敬父亲,儿子都想着父亲,为父亲好,从未想过自己,这种孝心难道不是最美好最纯洁的吗?我为这个儿子的孝心所感动。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对孝敬父母的人都充满敬意,黄香温席让我为之敬佩。而对于不孝敬父母的人,我会为之厌恶,对于“啃老族”我更讨厌。这都是父亲的缘故吧!

这是父亲教给我的——对父母的孝心永远都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最贵的礼物、最好的报答!

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的句子篇6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认知,不孝道作为道德的根本。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读了《论语》中的《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谛。

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为先,行为次。当往往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

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 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推荐访问:为先 演讲 主题 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六篇) 2022年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六篇) 百善孝为先的主题演讲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